不一样的电荷 课上实验要求

不一样的电荷  课上实验要求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实验名称:不一样的电荷课上实验要求

实验材料:一把打气筒、2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一块毛皮、挂气球的米尺和方座支架。(温馨提示:选择干燥环境进行实验,保证实验用品是干燥的。)

安全事项:带护目镜,打气时,注意气球充气一样多,使气球充气量中等,防止充爆气球。

实验过程方法:

1.将米尺水用十字夹平固定在方座支架上。(如图1所示)

2.分别将2个气球充气后用20cm长细线系紧气球口,不漏气。(如图2所示)

3.把2个气球系在米尺上,使气球球面刚刚接触为宜。观察气球的状态,并画出简图。(如图3所示)

4.用毛皮分别轻轻摩擦2个气球的表面20次左右,不要再用手接触摩擦过的球面。放开气球,观察2个气球发生的现象,并画出简图。(如图4所示)2个气球互相排斥。

5.解下一个气球,轻轻在干燥的头发上摩擦十几下后,把气球离开头发5cm左右,观察气球和头发发生了什么现象?气球和头发互相吸引。

实验结论:

带电的气球相互靠近时会有下列几种情况:(如图5所示),仔细观察我们能得出结论,电有两种,正电和负电,带同种电互相排斥,异种电互相吸引。

改进意见:教师若没有气球,可以使用两段一样长的打包绳劈成几十条细条为一束。用毛皮摩擦会像长头发散开-,效果也很明显。

实验课教学大纲格式及说明

《土壤生态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学习和掌握土壤生物与生态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掌握土壤生态学中以土壤生物及生态过程为研究目的的新鲜土壤和凋落物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以测定各种土壤生物类群及土壤生态过程,包括野外正确设置土壤和凋落物采样点选点、正确收集和保存新鲜土壤和凋落物样品等。掌握土壤动物的分离、提取、计数、显微镜观察和标本制备等主要微型土壤动物的鉴定步骤。此外,掌握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等重要土壤生态功能指标的测定。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野外采样和室内操作技能、观察能力,以便为学生今后开展土壤生态学的工作和研究奠定基础。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 实验一土壤和凋落物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本实验目的:土壤和凋落物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是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过程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必须按科学的标准方法进行采样和预处理。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表层土壤和凋落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方法。 本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样品采集和预处理的目的和意义,理解标准方法的依据,并掌握样品采集和预处理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本实验重点、难点:重点是野外采样的基本方法,难点是土壤和凋落物采集和预处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验二土壤微型土壤动物的分离、收集、计数 本实验目的:土壤微型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具有的作用,土壤线虫是微型土壤动物中最重要的类群之一,其功能群组成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本实验进行土壤线虫的分离、收集和计数,使学生初步掌握贝尔曼湿漏斗方法,并通过显微镜计数来分析土壤中动物的数量。 本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贝尔曼湿漏斗方法的测定步骤,理解线虫分析的意义和分离原理,并掌握土壤线虫提取、计数的关键步骤及其注意事项。 本实验重点、难点:贝尔曼湿漏斗的基本步骤及线虫显微镜计数。 实验三土壤微型土壤动物(线虫)和形态观察和鉴定

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附件2: 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及其转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在人类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物理学展现了一系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影响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在人才的科学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物理学本质上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是科学实验的先驱,体现了大多数科学实验的共性,在实验思想、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手段等方面是各学科科学实验的基础。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物理实验课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物理实验课覆盖面广,具有丰富的实验思想、方法、手段,同时能提供综合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它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课程的具体任务是: 1.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基本素质,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 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2.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主动的探索精 神,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德。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大学物理实验应包括普通物理实验(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具体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能力。 (1)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能逐步学会用不确定度对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结果进行评估。 (2)处理实验数据的一些常用方法,包括列表法、作图法和最小二乘法等。随着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的普及,应包括用计算机通用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方法。 2.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例如:长度、质量、时间、热量、温度、湿度、压强、压力、电流、电压、电阻、磁感应强度、光强度、折射率、电子电荷、普朗克常量、里德堡常量等常用物理量及物性参数的测量,注意加强数字化测量技术和计算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3.了解常用的物理实验方法,并逐步学会使用。 例如:比较法、转换法、放大法、模拟法、补偿法、平衡法和干涉、衍射法,以及在近代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广泛应用的其他方法。 4.掌握实验室常用仪器的性能,并能够正确使用。 例如:长度测量仪器、计时仪器、测温仪器、变阻器、电表、交/直流电桥、通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分光仪、光谱仪、常用电源和光源等常用仪器。 各校应根据条件,在物理实验课中逐步引进在当代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中广泛应用的现代物理技术,例如,激光技术、传感器技术、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光电子技术、结构分析波谱技术等。 5.掌握常用的实验操作技术。

实验设计基本要求

北京四中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化学实验过程由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果处理阶段组成。在实验的准备阶段,设计一个周密的实验方案是保证实验实施成功的关键。实验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4.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及规格);5.实验步骤(包括实验仪器装配和操作);6.实验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7.问题讨论。 一个实验目的的达到,往往有多个可以选择的方案,但我们总是选择最优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2.安全性;3.可行性;4.简约性。 一、科学性 1.实验原理的科学性。例如检验SO2中是否含有CO2,如果把气体直接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检验,由于SO2也会使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无法判断气体中是否含有CO2。正确的实验方案的图示如图: 以上实验中,如果在品红溶液不褪色的情况下,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判断气体中含有CO2,否则没有CO2。 2.操作程序和方法的科学性。请看下列除杂方法: (1)用点燃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2)用加入乙醇、浓硫酸加热的方法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如果单从化学原理方面去看,以上两个实验方案是没有问题的,因此许多同学在实验设计上对于这种思路也是乐此不疲,其实这些实验方案是根本无法实施的。方案(1)正确的方法是: 方案(2)正确的实验方法是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后进行分液操作。 二、安全性 为了杜绝人身伤害和避免实验仪器的损坏,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安全工作必须做好。实验安全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防漏气——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防爆炸——检验气体的纯度,有可燃性气体的实验,应将装置系统中的空气排净后再进行点燃和加热的操作。例如用H2、CO等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需要加热金属氧化物,在操作中,不能先加热,后通气,应当先通入气体,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干净后,检查气体是否纯净(验纯),待气体纯净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金属氧化物。 3.防倒吸——溶解度很大的气体吸收要加防倒吸装置,对有加热要求的综合实验,在与液体接触的部位前,最好设置“安全瓶”等装置以防止倒吸,实验结束时要注意酒精灯熄灭及导管的处理顺序。

试验课程的一般要求

GIS地图制图 实验指导手册 陈美凤编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球信息科学系

第一部分实验课程的一般要求 一、课前准备 (1)上课前应阅读本指导手册中相应的实验项目部分,明确实验项目的内容和要求。 (2)根据实验内容阅读教材中的有关章节,弄清各软件的相应操作,使实验能顺利完成。 (3)按本指导手册中的要求,在课前淮备好所需实验数据。 二.上课须知 (1)遵守课堂纪律,注意聆听指导教师的讲解。 (2)实验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应参考指导手册以及相应教材来进行,如遇问题要及时向同学和指导教师请教。 (3)不得随意删除计算机中操作系统或安装软件。 三、课后要求 (1)实验完成后,要检查计算机是否正常关机。 (2)及时完成实验报告并上交给指导教师。实验报告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仪器与软件、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等,并谈谈自己的实验心得。

第二部分实验项目 实验一: CorelDRAW符号设计 一、实验类型 设计型实验 二、实验目的 利用CorelDRAW科技绘图的优势,设计并制作地图符号。 三、实验内容 利用CorelDraw软件绘制10个符号 四、实验环境 Windows系统、CorelDraw软件 五、实验步骤: 了解以下知识: 地图符号通常有几何符号、字母符号和艺术符号组成。几何符号的构图方法有以下几种:轮廓变化、内部结构变化、方向变化、变形、组合、颜色。几乎所有的基本图形都可以使用工具箱中的“基本形状”工具绘制而成。 利用CorelDraw完成符号制作 利用基本操作、排列分布、修整等操作完成符号绘制。 几何符号的绘制要遵循方圆、挺直、齐整、对称、均匀等原则。换言之,该方圆的地方一定要用矩形工具绘。该圆的地方一定要用圆形工具绘,那怕是一小段弧,也要先绘圆然后再剪断;该直的地方不能用曲线;符号组件的排列该齐整的要齐整;该均匀的要均匀;该对称的要对称。 综合利用多种功能不仅质量好,而且其绘图功效可以成倍地提高。如双圆的绘制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1)绘制两个不同半径的圆,进行对齐分布;2)绘制一个圆,原地复制,调整属性栏半径。3)利用快捷键,依比例快速复制并通过属性栏调整半径。4)利用轮廓工具。 三角形的绘制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1)多边形设置边数。2)曲线绘制。3)刻刀裁切矩形。 4)绘制矩形并旋转,而后用另一个矩形去裁切。 在理解以上知识点的基础上,同学可以完成汽车商标、企业标识、学校校徽等艺术符号或自行设计符号,所制作符号可以放在一个图层上,或分布放在不同图层上,各符号完

教师实验课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实验课教学基本要求 一、课前准备 1、教师要根据实验内容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的学习目标。 2、教师配齐实验器材并做好器材的检查和校验。 3、教师要对实验提前操作,针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预案。 4、学生预习实验内容、弄清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器材的使用方法。 二、课堂实验 1、出示学习目标,探究设计实验方案 (1)师生解读学习目标。要注重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分组探究实验重点,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对有危险的实验,教师应先演示操作。 2、实验操作过程 (1)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实验仪器;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学会记录;学会评价;学会合作等。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相互配合、人人动手。 (3)教师要全过程巡视指导,观察各组操作步骤是否合理,动作是否规范,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确保各组实验都能按步骤顺利进行。 3、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1)各小组展示汇报实验结果并进行评价。教师针对学生展示、评价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归纳。 (2)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时点拨。 (3)师生共同总结出实验结论。 4、实验结论的拓展运用 (1)运用实验结论,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自主编题,教师择优展示。 (2)根据学生编题情况,教师作必要的补充。例如:练习实验的基本操作规范、基本原理的迁移应用,对实验设计作出评价等。 (3)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5、引导学生分类清点、整理实验用品,必要的进行清洗、摆放,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6、学生实验后应及时整理和总结实验数据,填写实验报告册。 三、课后提升 学生能够根据实验结论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实验报告撰写基本要求

实验报告撰写基本要求 一、实验课的目的 《第三方物流运作与管理》实验课是物流工程专业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是学生运用实用软件,完成第三方物流运作与管理任务而进行的一次实战演练。 二、写作规范 1. WORD 文档编排要求 (1)页边距 (2)文档网格 (3)字号 1□一级标题 1.1□二级标题 1.1.1□三级标题 正文 3号宋体 4号宋体 小4号宋体 4号宋体

间距 单倍行距 (4)数字和英文 Times New Roman 2.实验报告书组成 实验报告书是整个实验工作的总结,是工作成果的全面表述和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报告书应由封面、目录、正文及参考文献等构成。封面应包括:实验名称、实验序号、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同组实验者、实验时间。 三、基本结构 撰写实验报告要规范,应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内容、原理、设备、及仪表(名称、规格、型号)、实验装置或连接示意图、实验步骤、实验记录、数据处理(或原理论证、或实验现象描述、或结构说明等)。实验报告应附有实验原始记录。 1 案例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模型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问题的解决思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模型的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建模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模型的运行与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模型的运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瓶颈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模型的优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瓶颈问题的解决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优化后的运行数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草案)

医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草案) 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的源泉,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基础,作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高素质人才的高等院校,不仅要使学生具备广泛的理论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以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新世纪社会、经济现代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一、物理实验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物理实验是对高等院校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通识基础实验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开端,是培养和提高科学实验素质,重点突出实验设计思想、方法培养和实验创新意识训练的重要基础。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教学和物理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既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和配合,又有各自的任务和作用。 本课程内容是在中学物理及实验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习物理实验思想原理及方法,得到科学实验素质的训练,从而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实验技巧和方法,尤其是实验创新思维能力的入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本课程的具体任务是: 1、通过对物理实验现象的观测,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学习物理实验思想,原理及 方法,加深对物理实验设计创新思维理解。 2、培养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基本素质,其中包括: (1)能够通过阅读实验教材或资料(合网上资源),基本掌握实验原理及方法,为进行实验做准备。 (2)能够借助实验材料和仪器说明书,在老师指导下,正确使用常用仪器及辅助设备,完成各分层次的实验内容,尤其是对实验设计思想和实验方法的理解。 (3)能够融合实验原理、思想、方法及相关的物理理论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能够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曲线,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 3、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 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遵守纪律,团结协作和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德。 二、教学基本要求

实验课教学大纲要求

机械设计(本)实验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The Experiments of Machine Design 课程性质:(必修) 学分数:1 要求先修课程:机械原理 适用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及控制等专业 推荐书和参考书: 《机械设计》安琦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上海,2009 《机械设计》(第四版)邱宣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8 《机械设计》(第五版)濮良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89 《机械设计与理论》(第一版)李柱国主编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夏守浩华东理工大学教材中心自编教材2009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通过对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实验,认识和理解,深化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常用机械零件参数的测定方法,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的基本训练,不仅对课程教学中的基本理论起到巩固和深化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动性,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机械设计思想,提高设计机械传动部件和简单机械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 1. 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内容,初步了解实验设备和仪器。结合 各实验过程,综合运用先修技术基础课程中所学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 2. 实验中,要求学生积极观察和思考,严格按实验规程操作,认真测试和记录。 3. 实验后,要填写实验报告,并由实验指导教师批阅。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1.螺栓组连接实验(4学时) 了解托架螺栓组受翻转力矩引起的载荷对各螺栓拉力的分布情况,根据拉力分布情况确定托架底板旋转轴线的位置,将实验结果与螺栓组受力分布的理论计算结果相比较。 2.皮带传动实验(4学时) 了解皮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测定皮带传动的滑动率和效率,分析影响皮带传动拉力的因素,了解测定机械转矩和转速的正确方法。 3.齿轮传动封闭功率流试验(4学时) 直观了解齿轮传动过程中功率传递过程,加深对齿轮传动中能量损失过程的认识,然而从根本上理解齿轮传动中啮合原理及啮合效率。 4.滑动轴承实验(4学时) 在滑动轴承运行过程中,测试载荷区内径向油膜压力的大小和摩擦系数,并确定润滑油的动力黏度μ和轴承运行转速n,绘制摩擦系数f与轴承特性系数λ之间的关系曲线和轴承内油压分布规律曲线。 四.考核方式 所有远程模拟实验项目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否则不计分。四项实验成绩的算术平均分作为机械设计实验课程远程模拟实验的实验成绩,按10%计入课程总成绩。

实验记录基本要求

实验记录基本要求、记录内容、注意事项和常见坏习惯 一、实验记录的书写要求 -基本要求 1. 实验原始记录须记载于正式实验记录本上,实验记录本应按页码装订;须有连续页码编号,不得缺页或挖补。 2. 实验记录本首页一般作为目录页,可在实验开始后陆续填写,或在实验结束时统一填写。 3. 每次实验须按年、月、日顺序在实验记录本相关页码右上角或左上角记录实验日期和时间,也可记录实验条件如天气、温度、湿度等。 4. 字迹工整,采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及外文符号,英文缩写第一次出现时须注明全称及中文释名。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碳素笔记录,不得使用铅笔或易褪色的笔(如油笔等)记录。 5. 实验记录需修改时,采用划线方式去掉原书写内容,但须保证仍可辨认,然后在修改处签字,避免随意涂抹或完全涂黑。空白处可标记“废”字或打叉。 6. 实验记录中应如实记录实际所作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格、图表和照片均应直接记录或订在实验记录本中,成为永久记录。 7. 实验记录本应作为发表论文和实验室科技档案管理的必

备文件。研究生毕业应在离校前将全部实验记录和其他科研资料上缴实验室保管和存档,不得随意处置或丢弃。 二、实验记录的内容 1. 日期:包括年、月、日和时间,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2. 实验名称 3. 实验目的 4. 实验材料: 5. 试剂(名称、批号、厂家、浓度、溶剂、保存条件); 6. 仪器(名称、型号、供货厂商); 7. 细胞/细菌(名称、复苏、冻存、保存处); 8. 动物(品系、来源、年龄、性别、数量); 9. 临床标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及其他临床资料); 10. 试剂的配制 11. 实验方法:详细描述实验步骤 12. 实验结果:包括所收集的原始数据、可视图及实验结果的整理。 13. 出现的问题:应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并详细记录于实验记录本上。 14. 实验小结:简短的实验结果总结和解释,将有助于指导后续的研究。其内容包括主要结论、存在问题、改进方法和

课程基本要求

冲压模具是应用最广泛的模具品种之一,其设计与制造技术是模具专业学生必须学会和掌握的技术。《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技术课,也是制造类其它专业的一门重要选修课。本课程以培养学生从事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能力为核心,将冲压成形加工原理、冲压设备、冲压工艺、冲模设计与冲模制造有机融合,突出实用性、综合性和先进性,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各类冲压成形的变形规律,认识典型冲压成形工艺方法、模具结构和模具制造方法与手段,掌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方法、冲压模具制造工艺编制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高等工程应用性人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具备设计中等偏复杂冲压件的成形工艺、模具结构及模具制造工艺的能力。 1.知识 (1)冲压变形理论知识 能从材料学、力学的角度,掌握冲压变形理论和冲压变形规律。 (2)冲压设备知识 掌握冲压设备的基本原理,会选择冲压设备的规格、协调冲压设备与模具的关系。 (3)冲压工艺知识 能从生产批量、材料、形状结构、精度等方面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确定工艺方案。 (4)冲压模具结构设计和计算知识 能正确选择冲压模具结构类型,熟悉国家标准、手册使用,进行模具零件结构设计和计算。 (5)冲压模具制造知识 掌握冲压模具加工方法和特点,能制订冲压模具零件的制造工艺(包含热加工、常规加工、数控加工、特种加工等)和冲压模具装配工艺,掌握检验方法。 (6)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和制造知识 掌握多工位级进模有别于一般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的特点。 (7)试模技术和冲压件质量分析知识

2.能力 (1)具有应用冲压变形理论,分析冲压件变形特点,制定合理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 (2)具备协调冲压设备与模具的关系,选择冲压设备的能力。 (3)具备冲压模具结构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4)具有选择冲压模具结构类型,进行冲压模具结构设计的能力。 (5)具备正确选择冲压模具加工方法,制定制造工艺和装配工艺的能力。 (6)初步具备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7)初步具备试模和冲压件质量分析的能力。 3.素质结构 (1)热爱本专业技术工作。 (2)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 (3)具备全面掌握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的知识和能力。 (4)有较快适应生产、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能力。 (5)具有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6)具有吸收新技术和知识的能力。 (7)具有创新意识。 Ⅰ、理论教学内容 1.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冲压成形与模具技术概述、冲压设备及选用、冲压变形理论基础、模具材料及选用、模具加工方法与工艺规程编制。 2.冲裁工艺与冲裁模设计 冲裁变形过程分析、冲裁模间隙、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冲裁排样设计、冲裁力和压力中心的计算、冲裁工艺设计、冲裁模的典型结构、冲裁模零部件设计、冲裁模设计程序等。 3.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弯曲变形分析及变形特点、弯曲卸载后的回弹、弯曲件坯料尺寸的计算、弯曲力的计算、弯曲件的工艺性、弯曲件的工序安排、弯曲模典型结构、弯曲模结构设计等。 4.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 圆筒形件拉深的变形分析、旋转体拉深件坯料尺寸的确定、圆筒形件的拉深工艺计算、其它形状零件的拉深、拉深件的工艺性、拉深模的典型结构、拉深模工作零件的设计、拉深工艺的辅助工序等。

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现就我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作如下规定: 一、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1、教书和育人相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除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本功外,还具有进行思想教育、陶冶情操和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功能,是德育的重要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各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为依据,挖掘教材的因素,形成德育渗透的机制,各学科有计划、有目的地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2、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一个人的能力结构是一个多维的立体机构,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各学科分别要求的能力,第二层是各学科共同需要努力,第三层次是创造力,各层次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知识既是形成能力的基础,又是培养能力的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本着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精讲多练,注意创造和实践”的原则,要立足于知识,着眼于能力,做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相结合,尤其是创造能力的培养。 3、教知识和教方法相结合的原则。学会学习是未来社会对人的起码要求。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

不会学习的人,培养未来人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学习,要着眼于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坚持既教知识又教学法,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训练,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老师要做出科学学习方法的示范。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思维,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人们学习要掌握理论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是不完全的知识,还要在实践中运用检验,才能成为完全的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十分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课堂教学设计既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出发,又要密切联系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要加强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等课程的实验课;政治课教学要与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 5、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活动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但重视智力因素的传授,还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来培养学生。注重情感、能力、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依据全体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设计组织教学,使其符合学生的认识和心理发展规律,又要通过设疑、讨论、提问、练习、复习、巩固、布置作业等环节使学生的能力和特长得以充分发挥。 二、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中小学实验室建设、管理和使用基本要求

中小学实验室建设、管理和使用基本要求 1、实验室用房要求: 小学:2-5个平行班应设1个实验室,1个准备室,1个仪器室; 初中:4-7个平行班应设理化生实验室、准备室、仪器室各1个;8—11个平行班应设物理、生物实验室、仪器室各1—3个,设化学实验室、仪器室各1—2个,设理化生准备室各1个。 高中:一般高中应设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各1—2个,设准备室各1个,化学、生物设药品室、危险药品室各1个。省示范性高中应设理化生实验室各4—6个,应设理化生仪器室各2—3个,设理化生准备室各2个,化学、生物应设药品室、危险药品室各1个。 2、实验室内部设施要求: (1)实验台:一类学校每室不少于24组,二类学校每室不少于12组(标准:台面600×1200mm),各室均有标准实验讲台(台面不少于800×1700mm)。化学实验台及讲台应有防腐胶垫,化学实验讲台有防护屏。实验台要有污物瓶(规格一致的罐头瓶)、编号,编号印刷在实验台前面板居中位置,大小一致(以50×100mm为宜)。化学实验室还应设有废液桶。 (2)水、电源:中学化学、生物和小学科学要求水到实验台和实验讲台,实验讲台的水应安装在讲课教师的右侧,水槽高度与讲台面高度一致,并紧靠讲台(其它实验室的实验讲台的水与上述要求一致)。中学物理实验室要有公用水池。中学物理、生物和高中化学实验台要求电到实验台。教师实验讲台附近应有总电源开关,并串有漏电保护器。电源插座设在实验台的侧面,高中应配两项和三项插座,不松动,不破裂,规格一致。

(3)窗帘:窗帘架要用膨胀螺钉固定,牢固且有水平滑道。窗帘为浅单色,物理光学实验室要有红黑窗帘(黑面向室外)。 (4)环境布置:用规格统一的木制或铝合金镜框镶嵌下列规章制度:A.《学生实验守则》、《关于教学仪器损坏、丢失赔偿的规定》、专业对口的科学家画像2幅以上(挂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实验室);B.《化学实验室安全守则》、《实验室一般性伤害的应急措施》(挂化学实验室);C.后黑板:设计实验、趣味实验、实验操作规范、科技小知识等。 (5)安全措施:A.通风:化学实验室至少要有两个排风扇和一个通风橱;B.每个实验室配备灭火器一个,防火沙箱一个(规格为35×25×15cm),沙包用报纸包(规格为直径10cm×15cm);C.平房和楼房一层有铁护栏、防盗门;D.化学实验室应设有急救箱,箱内应备齐烧、烫、割伤等药品。 3、准备室内部设施要求: (1)内部设施:A.各准备室应有水、电到位的准备台,化学准备台要有防腐胶垫;B.各准备室要有用于维修的工作台,有维修工具;C.化学准备室应有烘干箱和蒸馏水器,生物准备室应有恒温箱、电冰箱,有电源插座;D.每个准备室配灭火器一个,防火沙箱一个,平房或楼房一层有铁护栏和防盗门;E.化学准备室应有排风扇一个;F.各准备室内有脸盆、毛巾、肥皂、白大褂;G.有资料橱;H.高中化学准备室设通风橱;I.实验教师办公桌;J.窗帘同实验室标准。 (2)环境布置:各准备室应悬挂下列各项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规则》、《理科教师(科学教师)实验教学守则》、《实验教师岗位职责》、《危险品使用规则》、《实验教学进度表》、《各年级学科实验目录表》、《实验课程表》、《实验教学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名单》。 下列项目用活页装订悬挂在实验教师办公桌上方(悬挂

实验记录及实验报告撰写要求1

环境工程实验报告撰写要求 环境工程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预习报告、实验原始记录和实验报告三部分,其中实验预习报告和实验原始记录需指导老师签字。实验报告采用河北科技大学实验报告标准纸手写。 实验预习报告、实验原始记录和实验报告要求如下。 一、实验预习报告要求 实验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及装置、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等,具体内容如下。 1、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 2、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是指自然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实验原理的表述的内容是实验设计的整体思路,即通过何种手段达到何种实验目的,还包括实验现象与结果出现的原因以及重要实验步骤设计的根据等。 3、实验材料与装置 实验所用的设备和材料。 4、实验步骤 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考虑,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并详细写出理论计算过程。 其他内容参见实验报告专用纸。 二、实验原始记录 将实验现象和数据仔细地记录在实验原始记录中,做到原始记录准确、简练、详尽、清楚。如称量试材样品的重量、滴定管的读数、分光光度计的读数等,都应设计一定的表格准确记下正确的读数,并根据仪器的精确度准确记录有效数字。每一个结果至少要重复观测两次以上,符合实验要求并确知仪器工作正常后再写在实验报告上。 实验中使用仪器的类型、编号以及试剂的规格、化学式、分子量、准确的浓度等,都应记录清楚,以便总结实验完成报告时进行核对和作为查找成败原因的

参考依据。如果发现记录的结果有怀疑、遗漏、丢失等,都必须重做实验。三、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总结实验结果,在预习报告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报告中的结果与讨论部分,包括: 1、数据处理和结果 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包括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对于实验结果的表述,一般有三种方法: (1)文字叙述 根据实验目的将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客观地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要有时间顺序以及各项指标在时间上的关系。 (2)图表和计算公式 用表格或坐标图或计算公式的方式使实验结果突出、清晰,便于相互比较,尤其适合于分组较多,且各组观察指标一致的实验,使组间异同一目了然。每一图表应有表头和计量单位,能说明一定的中心问题。 (3)曲线图 绘制曲线图,使变化趋势形象生动、直观明了。 在实验报告中,可任选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并用,以获得最佳效果。 2、问题和讨论 根据相关的实验结果及理论知识对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如果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和预期的结果一致,那么它可以验证什么理论?实验结果有什么意义?说明了什么问题?另外,也可以写一些本次实验的心得以及提出一些问题或建议等。 3、结论 针对这一实验所能验证的概念、原则或理论的简明总结,是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的一般性、概括性的判断,要简练、准确、严谨、客观。 4、参考文献 本实验开展所需的文献。 注:经实验指导老师签字的实验原始记录表放在实验报告最后一起上交,同组人不能多于3人。

实验人员安全技能和操作规范培训方案

实验人员安全技能和操作规范培训方案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教科研工作的专题化,树立教师天职是为了每个学生全面生动的发展的观念,注重校内和校际交流,努力提高全组教师的业务水平,全面推进师生的整体素质。 一、工作重点: 1、明确实验的目的意义。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建设符合标准;装备综合配套;管理科学规范;使用注重实效。 2、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教育研究活动,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与讨论,精心组织好公开教学活动,突出专题,保证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并积极撰写论文。 3、开展教师自制教具活动,以便丰富教学材料,充实实验设施。 二、具体工作 (一)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 1、对照三室布置标准,认真完善三室的各种制度,使之有据可依,有规可循。 2、按照仪器配备目录标准,进一步整理、摆放各种仪器,尽量做到合理、科学、规范,并使之与帐卡一致。同时要作好相关实验器材的申报,采购,订购仪器等工作;

3、实验员必须拟定科学教学计划,各年级科学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上实验课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上课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爱护仪器,节省药品的思想教育,还要加强指导,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笔记和实验报告,使实验顺利完成。 4、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清点仪器,并填写好实验教学的“记录单”,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同时签字。每学期把“通知单”“记录单”整理装订成册保存起来。 5、严格履行借交手续2016年小学实验室工作计划5篇2016年小学实验室工作计划5篇。借领仪器时,并做好记载。按时归还,归还时认真检查仪器是否完损。 6、爱护仪器,妥善保管。严禁把仪器放到教室里落灰落尘,影响其精密度。 7、加强三室卫生及环境的布置。做到经常清扫、擦洗,经常通风换气,保障仪器无霉变现象。做好实验到的防火、防尘、防潮、防锈、防腐蚀、防压、防震、防碰的工作8、材料归档 (1)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实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符合相应的要求;

实验记录的书写要求

一、实验记录的书写要求 -基本要求 1、实验原始记录须记载于正式实验记录本上,实验记录本应按页码装订;须有连续页码编号,不得缺页或挖补。 2、实验记录本首页一般作为目录页,可在实验开始后陆续填写,或在实验结束时统一填写。 3、每次实验须按年、月、日顺序在实验记录本相关页码右上角或左上角记录实验日期与时间,也可记录实验条件如天气、温度、湿度等。 4、字迹工整,采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及外文符号,英文缩写第一次出现时须注明全称及中文释名。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碳素笔记录,不得使用铅笔或易褪色的笔(如油笔等)记录。 5、实验记录需修改时,采用划线方式去掉原书写内容,但须保证仍可辨认,然后在修改处签字,避免随意涂抹或完全涂黑。空白处可标记“废”字或打叉。 6、实验记录中应如实记录实际所作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格、图表与照片均应直接记录或订在实验记录本中,成为永久记录。 7、实验记录本应作为发表论文与实验室科技档案管理的必备文件。研究生毕业应在离校前将全部实验记录与其她科研资料上缴实验室保管与存档,不得随意处置或丢弃。 二、实验记录的内容 1、日期:包括年、月、日与时间,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2、实验名称 3、实验目的 4、实验材料: 5、试剂(名称、批号、厂家、浓度、溶剂、保存条件); 6、仪器(名称、型号、供货厂商); 7、细胞/细菌(名称、复苏、冻存、保存处); 8、动物(品系、来源、年龄、性别、数量); 9、临床标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及其她临床资料); 10、试剂的配制 11、实验方法:详细描述实验步骤 12、实验结果:包括所收集的原始数据、可视图及实验结果的整理。 13、出现的问题:应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并详细记录于实验记录本上。 14、实验小结:简短的实验结果总结与解释,将有助于指导后续的研究。其内容包括主要结论、存在问题、改进方法与实验体会等 三、实验记录注意的问题 1、实验记录不允许隔天写以及写在纸片上。 2、保持实验记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记录时间(年、月、日)。 3、原始数据(包括照片)必须贴在当天的试验结果栏里;不要保留在公共计算机里。 4、即便就是阴性结果,也必须保留。不能仅记录符合主观想象的内容与自认为成功的实验。 5、定期整理、分析数据,并向导师汇报。 四、实验记录的坏习惯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记录贯穿科研活动全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原始资料,并为科学研

实验化学的基本要求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测试卷及解析(59): 实验化学的基本要求 热点1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检测方法 1.常见物质的检验 (1)物质检验的一般思路 了解物质及其组成成分的特性→依据物质的特性和实验条件确定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步骤和具体操作方法→选择、准备实验仪器(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现象,推理、判断,得出结论。 (2)物质检验的一般实验步骤 ①先对试样进行外观观察,确定其状态、颜色、气味等; ②准备试样,当试样是固体时,一般先取少量试样配成溶液; ③若同时检验多种物质,应每次取少量待测溶液进行检验,并编号; ④当溶液中有多种离子存在时,应排除离子间的相互干扰,注意试剂的选择和加入的顺序; ⑤叙述顺序应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原理(化学方程式)。 (3)物质检验的类型 类型鉴别利用不同物质的性质差异,通过实验,将它们区别开来检验 根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检验出该物质的成分,确定它 是否是这种物质 推断 根据已知实验及现象,分析判断,确定被检验的是什么物 质,并指出可能存在什么,不可能存在什么 (4)物质检验的常见方法 方法原理实例 物理方法观察法 通过观察被检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晶形、挥 发性等外部特征进行检验 Cu2+、MnO-4等的 检验 灼烧法 根据被检物灼烧时产生的实验现象(焰色反应、升 华等)的差异进行检验 Na+、K+的检验水溶法根据被检物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进行检验 化学方法加热法 根据被检物点燃或受热后产生的不同现象进行 检验 纯毛、纯棉、化纤 成分的鉴别 试剂法 选用合适的试剂(通常只用一种)与被检物反应, 根据产生的实验现象进行检验。常用的试剂有: 指示剂、强酸、强碱液或氨水、盐溶液、特定试 剂等 NH+4、Al3+、CO2 等的检验 分组法 被检物质较多时,可选择合适试剂把被检物质分 成若干组,然后对各组物质进行检验 混合物的检验 2.有机物结构的分析 方法检验范围 试剂法 酸性高锰酸钾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等 溴水烯烃、炔烃、苯酚等银氨溶液、 新制Cu(OH)2悬浊液 含醛基(—CHO)的有机物FeCl3溶液苯酚等酚类化合物

科学课课堂规范及要求

实验小学科学课课堂规范 一、科代表工作职责: 1、检查考评值日生,违者扣1分。 2、检查考评发书同学,违者扣1分。 3、课前小实验、小故事准备,违者扣1分。 4、检查全体学生笔记本准备情况,违者扣1分。 5、检查全班学生是否安静坐下,违者扣1分。 二、值日生 预备铃响前擦干净黑板,违者一次扣2分。 三、发书的同学 预备铃响结束发完最后一本书,违者一次扣3分。 四、课前小实验 必须课前头一天在家反复将小实验进行试验,并至少获得3次及以上的实验,在上课前当天早会课时演示给老师至少看一次。科学课实验,上节课下课时,准备好实验器材,预备铃响起时站上讲台,开始演示。 五、课前小故事 上课前一天报郑老师批准,反复熟读至少三遍,预备铃响时,站上讲台,预备铃响结束开始讲故事。 六、全体学生 1、下课时,马上将上节课的书、笔记本收进抽屉,并迅速将科学课笔记本、文具盒或笔袋等拿出摆放在课桌左上角。违者一次扣2分。 2、下课后,上好厕所,不在教室内追逐、快跑、不碰倒他人桌椅或弄掉他人物品。违者一次扣2分。 3、预备铃响起时,应该立刻进教室,安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立刻翻开书预习、或安静观看同学演示小实验或倾听同学讲小故事。违者一次扣2分。 4、正式上课铃响起时,停止预习,迅速将书关上,积极参与老师的抽查,不得高声喧哗。违者一次扣2分。 5、课堂上认真参与老师的教学活动,工整、完整的记录课堂笔记,不得和同学随意讲话,不得做与科学课无关的任何事情。违者一次扣1-5分。 6、认真、工整、及时完成课堂和课后的科学作业,不得抄袭他人作业或胡乱填写,保持作业干净、整洁并按时上交作业,不得忘交或故意不交。违者一次扣1-5分。 7、认真参与科学课单元或期末考试,考试认真、细致审题。违者一次扣1-5分。 加分项目:凡是演示小实验成功一次加分10分,讲小故事一次加分5分。作业和考试得优秀以上,一次加5分。 注明:1、每位同学开学初共计:100分。 2、每学月总结一次,扣分在10分以上的同学,老师与家长面谈。 3、学月结束无扣分的,老师发一张“笑脸”奖励。 仁寿实验小学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大学物理实验应包括普通物理实验(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具体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能力。 (1)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能逐步学会用不确定度对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结果进行评估。 (2)处理实验数据的一些常用方法,包括列表法、作图法和最小二乘法等。 随着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的普及,应包括用计算机通用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方法。 2.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例如:长度、质量、时间、热量、温度、湿度、压强、压力、电流、电压、电阻、磁感应强度、光强度、折射率、电子电荷、普朗克常量、里德堡常量等常用物理量及物性参数的测量,注意加强数字化测量技术和计算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3.了解常用的物理实验方法,并逐步学会使用。 例如:比较法、转换法、放大法、模拟法、补偿法、平衡法和干涉、衍射法,以及在近代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广泛应用的其他方法。 4.掌握实验室常用仪器的性能,并能够正确使用 例如:长度测量仪器、计时仪器、测温仪器、变阻器、电表、交/直流电

桥、通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分光仪、光谱仪、常用电源和光源等常用仪器。 各校应根据条件,在物理实验课中逐步引进在当代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中广泛应用的现代物理技术,例如,激光技术、传感器技术、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光电子技术、结构分析波谱技术等。 5.掌握常用的实验操作技术。 例如:零位调整、水平/铅直调整、光路的共轴调整、消视差调整、逐次逼近调整、根据给定的电路图正确接线、简单的电路故障检查与排除,以及在近代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中广泛应用的仪器的正确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