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亚太地区的战略及其演变
美国亚太战略解析_何卫刚
![美国亚太战略解析_何卫刚](https://img.taocdn.com/s3/m/aeda4eac284ac850ad02422f.png)
美国亚太战略解析何卫刚*【内容提要】 美国亚太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对其新世纪亚太战略进行了调整,建立以反恐为目标、以军事实力为基石的安全同盟是美国“新亚太安全共同体”战略的主要内容。
但是,由于受地区内诸多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制约,美国亚太战略目标的实现还面临许多不确定性。
冷战结束后,美国确立了以两洋战略为核心,以控制欧亚大陆为目标,以追求单极霸权为最终目标的全球战略。
为此,美国顺应变化了的全球和地区安全形势,在确保控制欧洲的同时,开始重点加强相对薄弱的亚太一翼 。
作为当前世界上大国利益交织最为密集、大国关系最为复杂的地区,亚太地区在美、中、俄、日四国互相竞争、互相制约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了以不均衡、不规范、不稳定为特点的新的地区格局关系。
美国为了维护它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把“泛亚主义”作为其亚洲政策中的重点,并以反恐为旗帜,竭力在亚太编织一张复杂的以它为中心的关系网络。
简言之,美国亚太战略的核心是:以对安全问题的关注为重点,在强化与盟国军事合作关系的同时,不断提高它对地区事务的影响力,借此保持其在亚太地区总体战略格局中的优势地位。
美国亚太战略的演变及原因分析冷战后至今,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经历了一次大的变革:由冷战时期的“两洋战略”(即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同时遏止苏联的扩张)转变为“亚欧大陆战略”,即以欧洲的北约和美日军事同盟为支点,辅以由美国领导的其他盟国和美国主导的国际体制组成的“制度霸权”,维持其在亚欧大陆的“一超独霸”的地位,最终构筑美国领导的全球范围的霸权体系 。
但是九一一事件之后,以恐怖主义为代表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的伤害开始促使布什政府下定决心,实施建立以北约和美日军事同盟为支点的单极世界的新构想。
由于亚太地区各行为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冲突与协调的关系,因此,为了确保美国在该地区的总体战略利益(安全和经济方面)不受地区主义和地区大国力量的挑战,美国开始进一步调整其亚太战略,单边与多边并重成为调整后美国亚太政策的主要发展方向。
“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历史发展与中国的应对
![“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历史发展与中国的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76fb8bcf9b89680203d8258e.png)
“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历史发展与中国的应对作者:赵思睿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8年第10期【摘要】: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为复杂和微妙的双边关系。
奥巴马自2009年上任以来,在完成了伊拉克撤军后,对亚太地区日渐重视。
美国的亚太战略经历了一个逐渐调整的过程,并至今处于不断的演进变化中,该战略的转变经历了“重返亚洲”、“战略重心东移”以及“亚太再平衡”三个过程。
本文将对这一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亚太再平衡现实主义中美关系一、“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基本含义、主要内容与历史演变自中美两国于1979年正式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已历经了40余年的时间。
而中美关系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复杂又最微妙的双边关系,其发展变化对于两国乃至国际体系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世界体系格局“一超多强”和多极化趋势逐渐形成加强。
亚太地区是美国地缘政治战略中的重要地区。
尤其自2009年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完成了自伊拉克撤军的战略部署,此后亚太地区受到的重视日渐加强。
而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增强,长期潜伏在此处的矛盾和冲突由于海洋争端而不断增多。
“亚太再平衡”战略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总体看来,该战略经历了最初的“重返亚洲”(back to Asia),之后的“战略重心东移”,以及最后“亚太再平衡”(rebalance to Asia-Pacific)。
同时,美国的亚太战略也经历了从模糊到明确、从分散到集中、从部份到整体的过程。
(一)“亚太再平衡”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亚太再平衡”战略,是美国基于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战略地位以及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而提出的旨在将自身战略重点转向至亚太地区的重大标志性举措。
该战略试图影响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秩序,最终目的是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事务的主导地位和霸权地位。
“亚太再平衡”战略,并不是单纯某一方面的战略和政策,而是一项包含外交、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综合性战略,是美国在外交上巩固伙伴关系、经济上主导规则制定以及军事上保持领导地位的辩证统一。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6374a0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7.png)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美国印太战略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一项重要战略。
它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并对地区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的印太战略最早可以追溯到1941年至1945年的二战时期。
当时,美国与中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了合作,共同抵御日本的侵略。
这为美国建立与亚太地区的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
在冷战期间,美国在亚太地区加强了对抗苏联的努力。
美国与日本、韩国、菲律宾和泰国等国家签订了安全条约,承诺在必要时提供军事援助和保护。
美国还通过军事力量和经济援助支持了台湾。
随着苏联解体,印太战略进入了新的时代。
美国开始将其重点放在经济合作和亚太地区的秩序维护上。
1990年代,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立,旨在促进地区间的自由贸易和合作。
美国也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并加强了与印度和越南等国的合作。
21世纪初,美国印太战略进一步演进。
美国对中国的崛起感到担忧,并试图在亚太地区加强自己的存在。
2011年,奥巴马政府首次提出了“重返亚太”战略。
该战略的核心是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经济和外交力量。
美国增加了在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的军事部署,并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对地区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美国的存在加剧了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
中国认为美国的存在是对其权益和安全的威胁,并对美国在南海的活动表达了强烈不满。
这导致了中美之间的一系列争端和紧张局势。
美国的介入加深了地区内部纠纷。
美国在东海和南海的存在,加剧了中国与日本、菲律宾和越南等国之间的争端。
这使得地区稳定和和平的实现更加困难。
美国的印太战略也改变了地区其他国家的行为。
一些国家加强了与美国的关系,并依靠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
日本增加了自己的防务开支,并与美国加强了军事合作。
一些国家也试图通过与中国发展经济合作来平衡美国的存在。
这导致了地区的力量平衡的重新调整和复杂化。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使地区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紧张。
中美之间的竞争加剧,地区内部纠纷加深,力量平衡重新调整。
美国军事战略的演变与挑战
![美国军事战略的演变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b12c8fb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3.png)
美国军事战略的演变与挑战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军事力量的主导者之一。
其军事战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以应对不同的挑战。
本文将就美国军事战略的演变与当前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战略调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意识到其在海外事务中的重要性,并开始采取更积极的国际介入政策。
美国军事战略也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孤立主义转向了更加主动的国际干预。
美国在战间期开始构建一支全球存在的军事力量,并以海空力量为主导,强化其全球海上霸权地位。
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美国的军事战略也逐渐从欧洲转向了亚洲,开始重视亚太地区的军事布局。
二、冷战时期的战略平衡与核威慑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军事较量。
为了维持冷战期间的战略平衡,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美国加强了与盟友的军事合作,建立了一系列军事联盟,如北约。
这种军事联盟的建立,不仅增强了美国在地区安全事务中的影响力,同时也为美国提供了重要的军事基地。
其次,为了抗衡苏联的军事力量,美国大力发展了核武器,并通过核威慑来维护自身的国家安全。
核武器的存在,使得美苏双方都不敢采取军事行动,从而维持了相对的和平。
三、后冷战时期的反恐战略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新的安全挑战,最主要的是来自恐怖主义的威胁。
面对这一新的威胁,美国制定了一套反恐战略。
该战略包括了国内安全措施的加强、国际反恐联盟的构建以及军事行动的开展。
美国相继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试图通过武力手段来打击恐怖主义。
然而,这些军事行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美国在这些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政开支,同时也面临着外界对其干涉他国事务的质疑和抵制。
四、当前面临的挑战当前,美国面临着多重军事挑战。
首先是来自中国的崛起,中国在军事领域的发展引起了美国的警惕。
其次是来自俄罗斯的挑战,俄罗斯在军事技术上的进步和对邻国的军事干预使其成为了美国的竞争对手。
美国的战略发展趋势
![美国的战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422bbe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9.png)
美国的战略发展趋势
1. 转向亚太地区:美国逐渐将重心转向亚太地区,加强与盟友的合作,以应对中国的崛起和日益复杂的亚太安全局势。
2. 增强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日益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领域,美国政府不断加强网络安全的投入和合作,防范网络恐怖主义等安全威胁。
3. 加强军事实力:美国一直致力于保持其全球最强大军事力量,投入巨额资金发展先进武器装备,加强新军种的建设,并采取战略措施来应对国际上的变化。
4. 推进经济全球化:尽管美国面临着一些国内经济问题,但美国政府仍不断推进全球化进程,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努力扩大美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影响。
5. 推动能源革命:在能源领域,美国政府一直在推动能源转型,加强能源创新研究和开发,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环保、可持续的能源未来。
6. 促进民主价值观:美国政府一直将民主、人权等价值观作为其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积极推动国际社会走向更加民主和公正的方向。
美国亚太战略从再平衡到更平衡
![美国亚太战略从再平衡到更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75e73f8bd4d8d15abe234ef4.png)
美国亚太战略:从再平衡到更平衡奥巴马获得连任后,美国的亚太战略政策理念将保持相当的连续性。
有几个方面的总基调会相对固定。
一是在内外两个大局的关系上,“先内后外、以内保外”的总基调不会变。
奥巴马政府二任内仍会将国内经济竞争力的重建作为其首要的工作任务。
二是在对外战略的总体节奏上,“以稳为主、稳中求进”的基调不会变。
奥巴马不太可能像小布什政府那样采取高度进攻性的大型战略行动。
三是在地缘布局的重点上,“亚太优先、兼顾其他”的思路不会变。
加大对亚太的投入与经营,乃是美国国内少有的战略共识,美国对亚太战略的重视程度不会变。
但形势快速发展,美国的应对措施不可能一成不变。
因此,2013年的美国亚太战略,将是延续性与变化性的有机统一。
面对新的形势,美国的亚太战略很可能会在2013年的二任开局年有新的动向,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点。
从军事重返转向经济上重返美国官方和战略界反复强调,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并非一个纯粹的军事战略,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战略,经济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这既可视为对中国安全忧虑的安抚,也可视为美进一步强化其亚太经济攻略的信号。
前段时间,美国重要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推出报告指出,人民币在东亚地区已日益成为参考货币,如果美国不采取行动,东亚将可能很快成为“人民币区”,对美元在亚洲的主导地位构成重要挑战。
可以说,这一论断很好地反映了美国政府和战略界对亚太地区一体化走势的深层担忧。
迄今为止,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外交已经有所成就,包括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倡议的推动,以及同亚太主要经济体经贸联系的强化等。
可以设想,2013年,对亚太的经济外交将成为美国亚太战略中更加突出的部分,其中包括对地区经济治理机制的重塑、对各主要经济体经济政策的引导以及这些经济体之间金融关系的介入、对亚太地区出口的推动等,都可能成为重要看点。
从军事孤立中国转向军事上接触毋庸讳言,美国推进亚太军事再平衡的初期阶段,是明显以中国为主要假想敌的,这在其对“反介入与地区拒止”的担忧和反复强调中就可体会出来。
美国的亚太战略
![美国的亚太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15717d0d0722192e4536f694.png)
美国的亚太战略作者:刘鸣来源:《国际展望》2010年第04期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美国政府官员和相关的智库学者陆续发表一系列讲话和研究报告,反映了美国政府的亚太战略变化。
一、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美国调整了对亚太地区的战略,主张主动适应亚洲的变化并着力从多边机制上塑造亚洲的未来。
首先,美国在亚太未来的三个基本目标是:确保美国在东亚的大规模、持续的政治、经济、军事联系不受排斥;避免一个大国集中资源对美形成挑战;确保区域内国家对美国留驻亚太地区保持信心。
其次,美国对亚太战略环境的判断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其一,亚洲新一代领导人有民族主义情绪,对双边同盟价值的看法有所改变,同盟结构受到冲击。
也有美国学者认为“轴心与轴辐”这样的同盟不可持续。
其二,美国认为东亚的一些多边机制要么是将美国排除在外,要么效率不高,阻碍了美国目标的实现。
第三,基于三个基本目标和两个基本判断,美国对亚太多边机制形成新的战略构想,概括起来是同盟与多边机制同步推进。
从推进同盟来看,具体措施包括激活美国在亚太的联盟网,保持前沿部署;传统和非传统安全相结合;以美日联盟为核心,超越1996年的框架,在非传统安全上扩展合作议题;与韩国要发展适应21世纪的前瞻性的构想;与澳大利亚发展扬长补短的战略框架。
除此之外,要维持美国在亚洲的信用,不能只依靠同盟。
美国认识到,东亚的新多边机制和协定对这一地区至关重要。
美国要早做准备,发展有实际意义的多边主义,重新塑造亚洲未来的多边机制,以符合美国的利益。
具体措施包括:劝说亚洲国家打造一个更有效的架构,建立一个包容性的多边机制。
首先要提高盟国对未来安全的信心,在此基础上推进多边安全体系;改变小布什不重视东亚的战略,积极参加所有对美国重要的会议;定期不定期地发表各种声明和报告,从思想上、观念上影响东亚国家;创造概念和机制,不能让中国主导;积极参与解决亚洲的体系、结构存在的问题。
举例来说,关于亚洲地区安全框架,有正式机制和非正式机制(如功能性论坛,民用核安全、公共卫生等议题)之争。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e842d4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3.png)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美国印太战略是美国在近年来对亚太地区的一种战略调整和重塑,旨在加强美国在该地区的存在和影响力,以应对中国的崛起和地区安全局势的变化。
这一战略演进经历了几个阶段,并在地区局势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战略演进的阶段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第一阶段是奥巴马政府时期的“重返亚洲”政策。
在这一阶段,奥巴马政府试图通过加强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外交和军事合作,以及加强经济和贸易关系,恢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
这一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应对中国的崛起和地区安全挑战,同时避免朝鲜的核威胁。
由于奥巴马政府的重点放在中东地区,以应对恐怖主义威胁和伊朗核问题,因此在亚太地区的实际行动相对有限。
第二阶段是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印太战略”。
特朗普政府在2017年提出了这一战略框架,其核心思想是美国将亚洲和印度洋地区视为一个整体,将其纳入美国的印太战略范畴。
这一战略的主要目标是保卫美国的安全和利益,同时确保地区的安全和繁荣。
特朗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实施这一战略,包括加强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安全合作,加强军事存在和力量投送能力,以及推动自由贸易和经济合作。
这一战略的重点是应对中国的军事挑战和地缘政治影响,同时强调了印度洋地区的重要性。
第三阶段是拜登政府时期的“印太战略”。
拜登政府在2021年正式发布了这一战略文件,继续强调了印太地区的重要性,并承诺继续加强美国在该地区的存在和影响力。
拜登政府的印太战略继续强调了与盟友和伙伴的紧密合作,以及推动反腐败、人权和民主的价值观。
拜登政府还特别强调了气候变化和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这些领域加强合作的具体举措。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对地区局势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一战略的出现加剧了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竞争。
美国的印太战略被视为一种遏制中国崛起的举措,因此可能对中美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这一战略加强了美国与亚太地区各国的安全合作,提高了地区的整体安全水平。
美国的军事存在和力量投送能力的提升也改变了地区力量平衡,增加了地区的不确定性。
美国亚太战略新走势及对中国安全的影响
![美国亚太战略新走势及对中国安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932eefbb4daa58da0114ae0.png)
美国亚太战略新走势及对中国安全的影响美国地处北美大陆,临太平洋东岸;中国地处东亚,临太平洋西岸。
两国地缘关系密切,在亚太地区利益相关。
所以,美国的亚太战略对中国的安全也就有着必然的影响。
本文以地缘理论为基础,以现实亚太形势为依据,分析了美国的亚太战略新走势及对中国经济、军事、外交安全的影响,从而阐述中国的亚太安全战略。
标签:美国;亚太;中国;安全战略“在二战结束以后的整个冷战时期,欧洲是美苏两超争霸世界的焦点和中心。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近年来,欧洲虽然仍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但随着国际形势与世界力量格局的演变,尤其是随着亚洲政治、经济、战略地位剧升,亚太地区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大为提高,其全球战略部署的重心逐渐向亚太转移。
”[1]中国地处东亚,濒临太平洋西岸,属欧亚大陆边缘地带,是亚太地区的主要国家之一。
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实力大幅度提升,地区影响力不断上升。
中美之间地缘关系特殊,利益相关,合作与矛盾并存。
所以,“美国在这一地区(亚太)如何举动,对中国的地缘政治具有重大关系。
”[2]23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关注美国动态维护本国利益有其必要性。
一、美国亚太战略的理论依据之一:地缘理论地缘政治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
弗里德里希·拉策尔提出“国家有机体”论,被称为“地缘政治学之父”。
鲁道夫·契伦秉承了拉策尔引入政治地理学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强大国家的政府别无选择,他们必须严格服从一个必要的法则,即必须关注本国边界周围的情况并使其保持在对自己有利的状态。
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地缘政治理论基础对美国的地缘战略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
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认为,亚欧大陆之间,从东欧平原一直延伸到西伯利亚平原的广阔地域,是世界政治的中枢地域,是大陆的心脏。
这一地域占据了战略中心位置,并拥有丰富的资源。
而且,这一地区被“内新月”地区反过来所包围,即包括欧亚大陆边缘的那些国家,如德国、土耳其、印度和中国。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d499a5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d.png)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1. 引言1.1 印太战略的背景印太战略的背景可以追溯到美国在二战后逐渐崛起为全球超级大国的过程。
随着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美国开始意识到亚太地区的重要性。
1950年代,美国开始将这一地区视为其战略利益的核心,并通过与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和安全承诺来保护自己在该地区的利益。
冷战时期,美国将印度洋和太平洋两大地区纳入其战略考量范围,并在该地区加强军事存在,以遏制苏联的扩张。
随着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该地区的战略定位,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战略方针,其中就包括了印太战略。
印太战略旨在加强美国与亚太地区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政治合作,维护区域的和平与稳定,同时也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发展自身利益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印太战略的制定背景是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和安全环境的全面认识和分析,旨在确保美国在该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有效维护和提升。
1.2 印太战略的意义美国印太战略的意义在于塑造亚太地区的安全格局,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地位。
这一战略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印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其稳定和繁荣对全球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美国通过印太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促进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确保自身在该地区的经济利益。
印太地区是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战略区域,其安全稳定直接影响全球的和平与安全。
美国通过印太战略的推动,可以加强与盟友和伙伴国家之间的军事合作,巩固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和地位,确保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印太地区还涉及到诸多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海洋资源保护、跨国犯罪等。
美国通过印太战略的推进,可以与地区各国合作,共同解决这些挑战,推进全球治理的进程。
2. 正文2.1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可以追溯至冷战时期,当时美国开始关注亚太地区的战略重要性。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的发展,美国加大了对印太地区的战略投入,并于2011年正式提出"重返亚太"战略。
浅谈美国的新亚太战略
![浅谈美国的新亚太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1fcf3102cc17552707220832.png)
奥巴马新亚太战略的原因
一: 经济:
• 三:军事:自苏联解体,世界上再无可以和美国相
抗衡的军事力量,美国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不断地 壮大其军事力量,而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军队建设也取 得了重大成就,军队正朝着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 的方向发展。从近年来美国一直在中国的军费支出上 大做文章,足以看出美国深度忌惮着解放军的发展。
• 三:更加注重“经济主导,安全挂帅”,大力推进
防务、发展、民主的3D战略,美国智库认为过去十年 美的忽视造成了亚太各国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 国。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攀升和军事现代化的推进, 美国极其担心中国将取而代之。
• 国务卿希拉里: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重 返亚太的重要性。
美国在亚太的密集军演
• 三:对于美国如何实现对世界所谓
的领导,奥巴马 给出的答案是“有原则的多边主义”和“有道德的现 实主义”。真正的领导意味着创造条件让其他人站出 来。美国需要和其他国家订立新的契约,通过重塑和 维护开放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体系。重新获得作 为全球领导者的权威、声望和实力。 四:奥巴马于2011年提出的新军事战略更加强调国 家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加大了对“全球公域的关注”, 提出强化联合作战部队的“全普”能力,构筑具备灵 活性、敏捷性和适应性的未来力量。
• 二:进一步扩宽中国的国际空间战略。
首先与俄罗斯建立了比较好的协作关系,夯实与扩大 了上合组织的合作,稳定了中俄关系。第二在走向海 洋的同时搞好内陆的发展,形成稳固广阔的战略纵深。 此外还要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三:聚精会神搞建设:任何国家的发展壮大
都是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的 ,我国几十年和平 建设的机遇十分难得,我们不能因为任何外界因素而 放弃或者停止我们的发展宏图,坚定不移地谋求发展。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调整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调整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157531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7.png)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调整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自二十一世纪初以来,美国一直在逐步增强其在亚太地区的存在感,试图应对中国的崛起。
这种战略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和军事部署的增强: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了大量的
军事力量和军事基地,以加强其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和战略影
响力。
2.经济合作和贸易政策的调整:美国在加强与其盟友和伙
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关系,以减少其对中国的依赖,并通过制
定贸易规则来约束中国。
3.加强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安全合作:美国试图通过与亚太
地区的国家加强安全合作,包括通过签署军事同盟协议、军事
演习和军事援助等手段,以在该地区维护自己的利益。
这些战略调整对中美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方面,它们加剧了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和争议,因为中国认为这些措施是针对其崛起的威胁。
例如,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和对台湾的支持等行动被视为对中国的挑战和干涉。
另一方面,这些战略调整也使得中美之间的合作和对话更加困难。
在经济领域,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和对中国的经济制裁使得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在安全领域,中美之间的战略误判和矛盾也可能导致军事冲突和紧张局势的升级。
因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调整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需要通过双方的努力来缓解紧张关系,增强对话和合作,以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97b046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8.png)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美国印太战略,即美国对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的战略。
随着中国崛起和扩大影响力,美国逐渐将其注意力从大西洋转向亚太地区,制定了印太战略。
本文将探讨美国印太战略的演变过程及其对地区局势的影响。
美国印太战略最初的迹象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
当时,美国国会议员汤姆·延森率领一支国会代表团访问亚太地区,并提出了构建一个“亚太四角战略”的想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其对周边海域的日益重视,美国开始认识到亚太地区对其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战略转向直到2009年奥巴马政府才开始正式实施。
奥巴马政府提出了“重返亚洲”政策,并将印度洋纳入其战略范围。
该政策的关键目标是加强美国与亚洲国家的经济和安全合作,并确保中国的崛起不会威胁到区域的稳定。
随着特朗普政府的上台,美国印太战略进一步发展。
特朗普政府将其对亚太地区的关注集中在“自由和开放的印度太平洋”的构想上。
他提出了“自由印度太平洋”倡议,强调了与印度、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家的战略合作。
特朗普政府还加强了与印度的合作,将其视为“印度洋战略”的核心国家。
美国印太战略对地区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国的战略转向加强了与该地区国家的合作。
美国与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等国家签署了一系列安全和经济合作协议,加强了地区的防务力量,维护了海上和气上通道的安全。
美国的战略转向加剧了中美竞争。
中国视美国印太战略为其对中国周边的遏制行动,对此作出了相应的反应。
中国加大了对南海和东海的主权声索,并在亚太地区加强了自身的军事存在。
中美两国在南海的军事活动和影响力的角力引发了地区紧张局势。
美国的战略转向也给其他地区国家带来机遇和挑战。
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一直试图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美国的战略转向为这些国家提供了更大的合作机会,加强了它们与美国的安全和经济联系。
这些国家也面临来自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压力,必须在其与美国的关系和与中国的关系之间寻求平衡。
冷战后美国亚太海权联盟战略
![冷战后美国亚太海权联盟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b789f57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8.png)
动因
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
美国希望通过在亚太地区建立海权联盟来维护其全球霸 权地位,确保其在全球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的领导地 位。
防止中国成为地区霸权
美国担忧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崛起会威胁到美国的利益, 因此希望通过建立海权联盟来防止中国成为地区霸权。
应对亚太地区的安全挑战
亚太地区存在许多安全挑战,如恐怖主义、跨国犯罪、 海盗活动等,美国希望通过建立海权联盟来应对这些挑 战,维护地区稳定和安全。
应对恐怖主义和海盗活动
美国可以与亚太地区国家加强合作 ,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和海盗活动等 非传统安全威胁。
应对中国崛起
美国可以与亚太地区国家加强合作 ,以应对中国的崛起和对地区影响 力的扩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美国亚太海权联盟战略还有助于推动该地区的一体化进程。通过加强与盟友的海上合作,促进地区内的经济整合和一体化 ,从而推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强化盟友关系
塑造国际秩序
应对全球挑战
美国亚太海权联盟战略的实施 ,有助于强化与盟友之间的关 系。这种联盟战略为盟友提供 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利益共享 ,从而加强了盟友பைடு நூலகம்间的联系 和信任。
美国在亚太地区推行海权联盟战略提供了条件。
02 03
亚太地区的重要性
亚太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时还是全球重要的地 缘政治和经济区域,因此美国希望通过在该地区建立海权联盟来维护 自身利益。
中国的崛起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成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力量,美国担忧中 国的影响力会威胁到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因此希望通过建立海权联 盟来制约中国的崛起。
02
美国亚太海权联盟战略的 主要内容和特点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10fab5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9.png)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美国印太战略是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整体战略和政策的概括。
它的主要目标是在亚太地区确保美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并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这个战略的演进始终受到地区局势的影响,本文将对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其对地区局势的影响进行分析。
起初,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战略主要是针对日本的。
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将日本视为亚太地区的战略伙伴,并通过投资和军事保护来帮助日本重建和发展。
这个阶段的美国战略旨在通过发展日本来构建一个相对稳定和和平的亚太地区。
随着冷战的逐渐升级,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战略发生了变化。
美国开始将亚太地区视为抵抗共产主义的前线,尤其是中国的崛起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美国在这个阶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这一威胁,包括与亚洲盟友建立了广泛的安全合作关系,以及通过军事存在和干预来强化其在该地区的地位。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地区力量对比重新调整,美国印太战略再次发生了变化。
美国开始将亚太地区视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伙伴,并采取了更加综合和全面的战略来应对地区局势。
这一战略变化的关键是美国发起了所谓的“重返亚太”政策,旨在加强与该地区的经济、安全和政治联系,并加强与亚太盟友的合作。
这个新的战略意味着美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地区事务,并加强了与亚洲国家的合作。
美国推动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等贸易协议的签订,以促进自由贸易和经济一体化。
它积极参与了地区的安全事务,并加强了与亚洲盟友的军事合作,以提高地区的安全稳定水平。
美国还通过加强与印度的关系来扩大其在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并与印度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以增强地区稳定。
这一战略的核心是建立一个自由、开放和包容的印太地区,以确保美国在地区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对地区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稳定了亚太地区的安全环境。
通过与亚洲盟友加强合作,美国为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它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
美国主导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协议为地区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并加强了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和互联互通。
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战略调整与影响
![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战略调整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e524e0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2.png)
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战略调整与影响近年来,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战略调整引起了广泛关注。
亚太地区作为全球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其对亚太地区的战略调整不仅对该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全球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战略调整体现了其对该地区的重视和关注。
亚太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庞大的市场,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美国通过加强与亚太地区的合作,旨在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和地区安全的稳定。
在经济方面,美国通过推动自由贸易协定和加强投资合作,希望在亚太地区取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在安全方面,美国加强了与亚太地区的军事合作,提供军事援助,以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其次,美国的战略调整对亚太地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区安全和地缘政治方面。
亚太地区存在着一些地缘政治矛盾和冲突,如南海争端、朝鲜核问题等。
美国通过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军事合作,旨在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美国将亚太地区作为其重要的战略利益区域,加强了与盟友的关系,加大了对地区军事力量的投入,以保护自身的利益。
此外,美国的战略调整也对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亚太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也是全球政治力量的竞争中心。
美国通过加强与亚太地区的合作,旨在维护其在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影响力。
同时,美国也面临来自其他大国的竞争,如中国的崛起。
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战略调整,旨在维护其在该地区的地缘政治优势,阻止其他大国对该地区的影响力扩大。
然而,美国的战略调整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亚太地区存在着复杂的地缘政治矛盾和冲突,美国的介入可能会引发更多的争议和纷争。
其次,美国的战略调整需要与亚太地区的国家进行合作,但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和关切,合作并不容易实现。
此外,美国的战略调整也受到国内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调整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和制约。
综上所述,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战略调整对该地区和全球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冷战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调整与联盟政策
![冷战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调整与联盟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83e7c75bf01dc281e53af04c.png)
冷战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调整与联盟政策王帆2012-8-15 17:41:00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京)2004年03期作者简介:王帆(1963—),男,辽宁省沈阳市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人员,历史学博士。
(北京100089)内容提要:美国的联盟政策从属于安全战略,是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冷战后美国的安全战略经历了几个阶段性的变化,无论是“合作性戒备”,还是“参与与扩展”战略,联盟政策都得到重点强调。
这是因为联盟政策与美国安全战略所追求的根本利益密不可分,是其安全战略不可或缺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美国亚太安全战略联盟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亚太安全战略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与此同时,美国在该地区的联盟政策也不断得到重点强调。
之所以如此,与美国在亚太地区所追求的根本利益密不可分。
本文通过对冷战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演变的历史勾勒,揭示美国在该地区战略调整的过程,并分析这一安全战略与其联盟政策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冷战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演变9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的安全结构处于深刻变革之中。
冷战结束使地区安全环境呈现出比冷战时期更为复杂的特点,一方面一些地区大国开始在这一地区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这一地区一些潜在的冲突也存在升温的可能性。
美国开始担心自己原有的掌控亚太局势的能力被削弱。
面对变化中的亚太安全秩序,美国认为,它的亚太安全政策必须顺应形势的变化,以应对新的挑战。
确保在该地区的领导地位成为后冷战时代美国亚太战略的重心。
于是美国的亚太安全战略开始经历转型和调整。
在有关的政策辩论中曾出现四种观点:一是所谓“脱离派”,即从亚洲脱离。
该派认为,由于冷战终结,因冷战需要而在亚洲的前沿部署已无必要。
美国不必再承担责任和风险,而应成为不干涉主义者。
二是“分担责任派”,即推行多边主义。
该派认为,美国在亚洲仍有重大利益,因此必须继续主导亚洲局势,但同时应创立一个新的地区机制,将本地区的基本力量全部吸收进来。
亚太地区的历史演变与地缘政治
![亚太地区的历史演变与地缘政治](https://img.taocdn.com/s3/m/2209b0b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6a.png)
亚太地区的历史演变与地缘政治亚太地区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该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它也是全球主要的经济和贸易中心之一。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地区中,历史演变和地缘政治变化对于地区乃至全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 历史演变亚太地区在古代就是各种文明的交汇地。
从古老的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到岛国文化和波利尼西亚文化,这里的文明历史悠久,文化多样。
亚太地区的历史演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冷战时期和冷战后期。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两大超级大国在亚太地区进行了长期的角逐。
美国主张采取“亚太防卫”,强调亚洲地区的稳定和安全,而苏联则始终试图利用亚太地区对抗美国。
这种战略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在这个时期,亚太国家开始走向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
自由化和全球化的进程推动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该地区成为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2. 地缘政治地缘政治的意思是在经济和政治领域中, 不同国家之间的地理和政治条件所导致的影响和变化。
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力量、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竞争以及区域间的竞争。
美国一直是亚太地区的主导力量。
美国通过军事、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亚太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美国在该地区的部署和军事行动引起了许多亚太国家的不满和反对。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竞争也是亚太地区的一大争议。
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的摩擦和争端,影响了它们现在的关系和互动。
此外,中国的崛起也引起了日本的担忧。
两国在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竞争愈发激烈。
区域间的竞争也是亚太地区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这里的国家和地区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如领土争端、经济竞争以及地缘政治等。
区域内的竞争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全球政治和经济的变化。
3. 总结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发展和政治形势变化的中心。
历史演变和地缘政治的变化对于该地区和全球都有重要影响。
美国在该地区的力量、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竞争以及区域间的竞争仍然存在着,它们必须找到共同点,一起针对不同的问题来解决与互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美国亚太地区的战略调整
前言; 世贸大厦被摧毁以后,美国凭借冷战后十年里继续的强大国力,扛起反恐大旗,在西亚和波斯湾大打出手,旷日持久的两场战争掏空了美利坚的国库,也消耗掉了美利坚民族的耐心,经济危机的蔓延让美国队“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策略越来越力不从心,举步维艰,奥巴马政府进行了战略调整,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美国此次战略调整的分析,重返亚太的原因以及表现,美战略调整对亚太地区的影响,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四个部分来浅析这次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地区的战略调整。
一:美国此次战略调整的分析。
实际上是“伪装在战略外衣下的撤退”是一种战略收缩,原因有三。
其一,这次战略调整是迟来的调整。
上世纪90年代科索沃战争之后,美国认为已经基本把巴尔干半岛摆平,为了保持全球战略平衡,原先以欧洲为重点的战略天平可以朝亚太地区倾斜了。
但由于“9·11事件”,美国推迟了本已着手开始的战略调整。
因此,这次调整是上一次调整的继续。
其二,这次战略调整是美国在经济不景气下的无奈之举。
美国的战略调整除了在冷战时期与前苏联严重对峙和在越南战争后期的战略调整外,大多是在战略扩张期的主动调整。
而这次调整是在美国经济遭到金融危机重创、经济提升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面临预算大幅削减压力下的一种被动调整。
?
其三,这次调整是美国经历了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后的战略收缩。
两场战争消耗了美国大量的财力物力,战争后遗症将长期困扰美国。
美国意识到它已经无力再奉行“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战略,不得不改为“确保打赢一场战争,同时,遏制另一场战争”的新战略。
美国此次战略调整是在寻求以下三个平衡。
一是寻求国防投入减少和维持美国绝对军事优势之间的平衡。
确切地说,就是不能因为军费减少,而给潜在挑战者以追赶美军实力的机会。
二是把握应对当前威胁和未来挑战之间的平衡。
美国目前是要在打赢当前战争,应对地区威胁的同时,防范潜在对手的挑战。
在确保欧洲安全的情况下,削减欧洲驻军,扩大和巩固在亚太的军事存在,显示了美国战略重心仍是控制欧亚大陆,而战略关注点则更多地转向欧亚大陆的东头,即亚太地区。
三是使盟友和美国所承担的义务更趋均衡。
美国不断要求盟国承担更多的义务,以减轻其在防务开支方面的巨大压力。
削减欧洲驻军,也有压欧洲盟国负起更大责任的意图。
二:美国重返亚太的原因及表现。
美国重返亚太的原因:其一,正如新军事战略报告的题目所昭示的那样,就是要“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确保美国的绝对安全、保持美国的绝对优势。
在亚太地区争当霸主,显示美国的存在,不允许在亚太地区出现一个排美的政治、经济、安全力量格局。
其二,搭亚太高速发展的顺风车,解决国内经济困境。
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境况下,与陷入欧债危机的欧洲相比较,亚太地区成为引领全球经济提速的引擎,美国对外投资和贸易的一半以上都在亚太地区,因此,美国的战略重心必然要朝亚太地区倾斜。
其三,在亚太地区拉帮结派,给美国的小伙计吃定心丸。
美国在亚太地区有五大军事同盟,最近,美国又与一些南海声索国加强了军事联系。
美国此举的目的之一就是向他们传递一个信号,尽管美国大幅消减军费,但美国对他们的安全承诺不会降低。
其四,在亚太地区提前布局谋势,遏制中国崛起。
尽管一些美国政要“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宣称此举不是针对中国,但这只是欲盖弥彰。
美国重返亚太所采取的行动: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部署原本就不弱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向该地区的军事力量投入,向关岛、日本和韩国等地美军基地不断增兵,提高其远程快速打击能力。
另外,美国近期又与澳大利亚达成了在澳驻军协议,并与菲律宾等国加强了军事往来,大幅增加与该地区一些国家联合军事演习的频率和力度,搞得亚太地区不得安宁。
同时,美国还竭力炒作安全话题,在本地区国家间制造矛盾和紧张。
特别是通过炒作“南海”“日俄领土纠纷”“朝鲜半岛南北边界突发事件”等,企图制造中、俄、朝等国与日、韩和东盟国家的对立情绪,要求这些“受威胁”国家与美结成“安全保障联盟”,共同应对中、俄及朝鲜等国的“挑战”。
借此,美国从中扮演“调停者”或“安全保护人”等角色,力图掌握地区安全主导权。
;奥巴马首次高调出席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东亚峰会,加紧改善与越南、缅甸等国的关系,并有意进一步加强与湄公河下游国家合作,可谓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近些年来关系的发展形成了外交折冲。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调整对亚太地区的影响:在亚太地区,美国正是等腰关系介入亚太事宜。
因为美国正是利用我们国家与领国在领土上纠纷来间接和直接的理解与支持他们,在运用军事演习好让他们按照他美国的大战略路上走,虽然周边国家也清楚自己的地位,但是最起码能得到世界上惟一一个超级大国的理解与支持,在心理和行动他们会用起初的怕变成现在的肆无忌惮,虽然知道自己只是中美博弈的棋子,可是这些棋子却一直向目标点越走越越近,而我们国家在南海所谓的共同开发却在谴责、和自称哪里是我们中国的固有领土渐行渐远,因为这些话他们已经听了无数次了。
现在,美国为让南海更乱而达到自己的利益,已向澳大利亚驻军2500海军陆战队以及其他先进武器,目的就是防治我们国家在南海动武,在当前大背景下,强调军事地位、重心转向亚太,是美国最不应该选择的“选项”。
不难看出,美国此举会扩散紧张氛围,加剧地区对武力的焦虑。
美国的新部署具有地区制衡与威慑色彩,释放了令人不安的信号。
虽然美国称这是为了亚太的“安全与繁荣”,但是,在地区总体和平环境下,把重点军事前沿推向亚太,能产生对安全的“正向作用”吗?
亚太地区有着复杂的政治、安全多样性,这里既有美国的坚定盟友,也有美国不喜欢以及与美相互警惕的国家。
美国军事深度介入,将引导地区军力格局衍变,不可避免地产生“列队效应”。
亚太地区饱受金融危机冲击,正努力走向脆弱复苏,如果地区军事因素升级,势必牵制发展精力,这是本地区人民不愿看到的。
目前,亚太已有比较成熟的多种地区机制。
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东盟与中日韩机制、东亚峰会以及多边自贸区、双边机制,都在发挥作用,共促地区和平、安全与发展。
毋庸讳言,亚太一些国家之间还存在分歧,但就地区整体而言,合作是主流,通过相互尊重、平等友好的沟通,这些国家可以逐渐克服分歧达到互利共赢。
在这样的总体大环境下,以军力为后盾介入地区事务,自然是缘木求鱼。
美国政府多次表示亚太地区蕴含着巨大发展潜力,对美国意味着重要发展机遇。
既然看到亚太地区的重要性,就应仔细考虑行事方式。
美国是重要的亚太国家,亚太国家欢迎也愿意与美国合作,在经济、贸易、科技、人员交流方面,双方会找到很多利益交汇点。
但是,选择了最不应该的“选项”,受到伤害的可能是双方的“潜力”和“机遇”。
中国的态度以及对策:一要警惕,二要淡定。
罗援将军认为,美国的战略调整确实有针对中国的一面,虽然美国人口头上从来不说这是针对中国,但是在亚太地区,不是中国还能是谁?否则美国人有必要这样劳师远征吗?既然美国的军事是针对中国,那中国必须作出恰当的应对。
他建议,一要警惕,二要淡定。
罗援强调说,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对美国军事调整保持高度警惕,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但也不必大惊小怪,要走自己的路。
他认为我们一要富国,二要强军,三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谁也奈何不得。
联合俄罗斯制衡美国:中俄作为亚太地区的两个大国,对保障该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负有重大责任,两国也一直在这方面有良好的战略协商和协作。
同时,两国也认为美国是亚太国家,也希望美国在保障亚太安全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而非“麻烦制造者”作用,中俄也愿与美就亚太事务进行磋商和协作
中俄两国都致力于加强双边和多边战略磋商,共同挖掘合作潜力,为在亚太地区建立透明、开放、平等、包容的安全与合作新格局而努力。
目前,中俄在亚太地区的合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维护和平与安宁的地区环境。
亚太地区各国的政治制度、人文地理环境、经济形态和发展水平、宗教和意识形态的多样性等形成了该地区安全形势的独特性和敏感性。
地区内一些传统安全领域的“老问题”与非传统安全的“新问题”容易交织出现和发酵,对地区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
中俄通过已有的安全磋商机制及时就地区安全交换意见,并对相关国家做工作,在必要的时候公开表达共同关切和立场,以此敦促产生冲突的各方保持克制,以和平方式解决矛盾、分歧或误解。
二是探讨建立地区安全保障机制的各种可能性。
中俄通过提高双边战略互信筑牢彼此的安全关系,同时积极参与朝鲜半岛“六方会谈”“东亚峰会”“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内多边机
制,寻找建立能够覆盖整个地区并易被区内各国接受的安全保障新机制,虽然目前这一新机制的轮廓还未形成,但中俄都愿与美国及区内其他国家一起探讨。
三是巩固和扩大安全合作的经济基础。
经济合作是安全合作的重要基础,毫无疑问它有助于安全问题的解决。
中俄两国不仅尽最大努力扩大双边经济合作,同时也积极扩大各自与亚太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合作,达到“以经济促安全”的目的。
综上所述,美国出于其自身原因以及国家利益考虑又应对新时期出现的挑战而调整了以往的战略,美国战略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核心利益的实现,那么我们也应该在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前提下做出自己的反应,维护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