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物传记阅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指导】
1.比对时间。命题者故意将时间顺序颠倒、混 淆。分析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的时间词语,并 与原文比对,理清时间,识破“时间错误”的 陷阱。
2.比对地点和职位。比对选项中的人物行为、 事件发生的地点是否与原文一致,防止地点概 括错误。
3.比对人物。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 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件,防止张冠李戴、 颠倒事实。
判断出句子中的特殊句式。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 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① “锡宴不赴”,谓语动词是“赴”, 宾语是“锡宴”,宾语前置了,那翻译 的时候就必须调整语序,译成“不参加 皇帝的赐宴”。 ②“必使亲临”中介词“使”应该有宾 语“之”,那么这就是一个省略句式, 翻译时应该补充宾语“他”。
【方法指导】
二、理句子,辨关系
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或目的关系,或 因果关系,或转折关系,或假设关系,或 条件关系等。有的句子,一句一句翻译, 不好译或译出笑话。只有注意到上下句之 间的关系,译得合乎文意。
如句子“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 之安乎?”由三个分句构成,他们之间的 关系是转折和顺承,翻译的时候要用连词 “却”和“那么”来呈现句子之间的逻辑 关系。
结尾交代传主(1)官位所至(2)朝野名望
(3)人生结局(4)卒年赐谥等。
2016年新课标卷Ⅱ的文言阅读结尾:而珪适卒,年 五十七。遣命毋请恤典。抚、按以为言,诏廕其子 中书舍人。(卒年)嘉靖元年录先朝守正大臣(官 位所至),追赠太子少保,谥文毅(赐谥)。
一、通读以“明”记。
(二)“明”手法。这个手法主要
【试题分析】
1.选项C 中“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 前往调解”。 2.文本中“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 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二者比照,“谕以指意”中关键词 “谕” ,是“告诉”之意,应该是“把 皇帝的意思告诉他们”,从而止息了边 害。C 项错误在于关键词误解。
(二)解“翻译题”
翻译的原则:信 达 雅
1.(知会稽县)设置斗门,将湖水排到曹 娥江,(事件)解决了老百姓担心的镜湖 泛滥的问题(结果);
2.(知郑州)管理辖区治安良好,(事情), 没有盗贼出没,使得百姓晚上不需要关闭大 门(结果);
3.(仁宗末年)熟悉法律条文,首相韩琦与 他商议立储等国家大事;
4.密州(地点)有人偷取当地的银子,大理寺把他 们当作强盗,曾公亮依法辩之(经过),盗银子的 人没有获救(结果);
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必须具备以下几种意识:
1.文本意识:忠实于原文及作者本来的意思即符合上下文的语 境;坚守“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
2.得分意识:我们不能判定试题的得分点在哪里,所以我们必 须字字落实,并且要准确地判断句子包含哪些重要实词、虚词、 句式,并做到精准翻译。
3.方法意识:翻译句子不能猛打误撞,硬着头皮上,而应该 有战略战术,打有准备之仗,尽可能做到百战百胜。
理事之要点
(1)什么时间?要注意年号或相关的具 体年代。
(2)什么地点?还要特别注意人物的官 籍,即他在哪里做官。
(3)做了什么事?和哪些人有关系?事 情的经过如何?(理顺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结果、态度、观点、处理后的反映 与效果,得到的评价等。)
【课堂训练】
1.理出《曾公亮传》中传主的事迹。
是指叙事的手法,传统传记类文字最经
典的写法是横铺直叙。
直叙:即指按照时间自幼而老将传主生平
贯穿写来。
横铺:即指将传主某个人生阶段的主要事
件铺开叙写。 这样的写法使得文章纵有线,横有面,
纵横、点面相结合,可以使传主的人生轨 迹和所历重大事件历历在目。
二、明记当“理”事。
传记的正文即记“事”部分是传记的 主体,利用传主生平事迹,为传主画出一 条人生轨迹线以此了解传主的品格是传记 的目的。那么我们应当如何顺利梳理出事 件呢?
4.通晓典章制度 、执法公正严明 5.有识人的眼光 、防患于未然
6.不卑不亢、 有外交才能 7.老谋深算 、 思虑周密
四、“扣”文以解“题”
(一)解“分析综合题”
1.题目的特点:着眼于整篇选文的内容要 点、中心意思的概括,并对这些内容进行 综合性的分析,从中归纳出作者的观点和 态度以及作者对事件的看法和主张。 2.题目的设计:选择题,四选一,三项正 确,一项错误。每选项由作者的态度评价 +内容要点两部分组成。 3.这道题目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不仅可以扣 文解题,同时也可以借题解文。
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语。(10分)
(1)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 龃龉,多不能安其身。
译文:
(2)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 ,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译文:
5.公亮推荐赵滋消除了界河边境(地点)契丹的祸 害;
6.任户部尚书(官职)时,皇帝生病,辽国使者作 难,(经过)公亮平息矛盾(结果);
7.初年(时间)推荐并提携王安石,(经过)使帝 更信任安石,并为儿子做好打算(结果)。
三、“析”事以“知”人。
【课堂训练】2.分析事件,归纳人物形象。
1. 关心百姓、为民兴利除弊 2.机智聪明、有治理才能 3.熟悉法律规章、为朝廷分忧
在翻译时不能忽略虚词的作用,而应 辨别虚词是否有意义,其作用是什么, 是要译出还是要删除,必须认真辨别。
找到文句中的虚词,并辨析其用法 和意义。
(1)赐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 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虚词有:“也”“而”“之”“乎”。 ①“也”表判断,可以不翻译。 ② “而”表转折,须翻译为“却” ③“之”做代词,译为“这样的事” ④“乎”表译为语气,可以译为“吗”
①语境推断法。根据前面“曾公亮 暗中替子孙谋划,大凡改变行事计 划,都听从王安石,但表面上好像 没有参与一样。”可见“救正”译 为“纠正弊病” ②单音节词换双音节词。“持禄固 宠”意思是“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二)盯局部,抠字词
2.辨虚词。虚词在文言文中一般不
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 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虚词种 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象声词、代词七类。
【方法指导】
4.比对关键词。命题者故意将曲解文中某一关 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干扰我们。这种方式是命 题的主要陷阱,要认真细心比对。
5.比对添枝加叶。比对选项中是否有命题者故 意添加的内容,防止无中生有。
6.比对因果关系。命题者故意把原因和结果混 淆,造成因果倒置和强加因果。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 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 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 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 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 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 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 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 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二、盯局部,抠字词
1.抓实词。对于实词翻译, 通常有以下方法:
①依境定位法②代入推断法 ③课本联想法④双音联想法 ⑤成语联想法⑥句式推断法 ⑦语法推断法⑧通假代入法 ⑨造字推断法
运用以上方法,解释下面句子中划 横线实词的意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 (1)赐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 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5分)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 世讥其持禄固宠云。(5分)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 必使亲临,处之安乎?(5分) 译文:不参加君王的赐宴,这是对君主命令的 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 样的事能心安吗?(计分点:锡,赐给;虔, 恭敬;而,却;之,这样的事;句式,安乎, 心安吗?)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 固宠云。(5分) 译文:苏轼曾从容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
,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计分点: 责,责备;救正,纠正弊病;世,当时的人; 持禄固宠,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牛刀小试】
翻译下列句子。
1.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 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 间矣。”
2.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 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 与之者。
【作业】阅读2016年新课标Ⅱ卷《陈登云传》 ,完成相关练习。
【方法指导】
一、观全局,判结构
1.定主谓结构。语言表达靠句子,而句 子多以主谓成句,因而准确判断主谓结 构并划出成分,不仅对正确翻译句子十 分重要,而且也有益于与此相关的文言 断句。
判断出句子中的主谓结构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 其持禄固宠云。(5分)
主谓句1.主语“苏轼”,谓语“责”, 宾语“公亮不能救正”,而宾语又是一 个主谓句,主语“公亮”,谓语“不能 就正”。 主谓句2.主语“世”,谓语“讥”,宾 语“其持禄固宠云”,宾语也是一个主 谓句,主语是“其”,谓语部分是“持 禄固宠”。
(1)赐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 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虔: ①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解释为虔诚、恭敬 ②根据语法推断法,“君命”是名词,所以“ 虔”应该是动词,那么可以译为“尊重”或是 对君命不“恭敬”。
处: ①成语联想法。成语“处之泰然”中“处”译 为“做”,此处也译为“做”。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 世讥其持禄固宠云。(5分)
高考文言文复习
—人物传记阅读
一、通读以“明”记。
(一)“明”布局。也就是要明了
古代人物传记的体例结构,高考人物传 记通常是节选的,篇幅有规定,不会很 长,通常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开篇、 正文、结尾。
开篇主要是介绍传主的(1)姓名、字号;
(2)祖籍族望;(3)学识性情;(4)举 荐或举功名情况(5)最初任职情况等。(6) 有时有传主特殊才能。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的 忠心,即便对郑承宪这样的国戚,也大胆揭发对方为 非作歹,包藏祸心,幸而皇上并未因此发怒。 B.陈登云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他在朝既久,发 现诸多问题,于是奏告一干大臣,其中有些人因此遭 到贬职或罢免,以至朝廷大官们都很畏惧他。 C.陈登云上疏指出,选才慎于始进。他认为二十年来 ,刚直者很少被提拔进京,在朝着却背公结党,谄媚 权贵,与其误用后罢免,不如进用时慎重。 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 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 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2016年新课标卷Ⅰ的文言阅读中:曾公亮(姓 名),字明仲(字号),泉州晋江人。(祖籍) 举进士甲科(举功名),知会稽县(初任职)。
正文主要记载传主生平事迹,大多由具有典型
性的生活片段组成。这些材料多以时间为线贯穿 始终,以品行为核心决定取舍,以任职与官衔为 行文标志,以事迹片断为表意载体。
2016年新课标卷Ⅰ的文言阅读的正文部分围绕传主 着重写了七个典型事件。
2.察特殊句式。
温馨提示:在判断主谓句时,发现有些 句式并不符合主谓结构,于是就要提防 特殊句式,认真加以观察。
文言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 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1.省略句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 略宾语,省略介词。 2.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 结构后置(状语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