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_班主任_主题班会_用心灵赢得心灵_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第一,建立互相依恋的师生感情
“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 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我为什么要从教科所回到学校? 生日的祝福 车站惜别
第二,做有童心的教育者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刻也不要忘记 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 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 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 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书信节选:“我们和他们不一 样!”
读了这篇文字,我非常感动。 你的心湖曾掀起过一片青春的美丽 涟漪,这是生命最美的风景,美在纯洁, 美在朦胧。 但这不是唯一的风景。 你终于走过了这片风景,向着前面 更美的风景进发。 就凭这一点,我把你视为我最骄傲 的学生!我向你致以真诚的谢意和敬意!
我想到了我的高中时代,进入青春期的 心同样为异性同学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 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而颤动。记得我转 学的时候,一个我心仪的女同学鼓起勇气 向我含蓄而明朗地表示了那个“意思”, 我在紧张恐慌的同时,感到一种微妙的幸 福。虽然后来因为胆小我并没有接受这份 情感,但现在想起来我仍然感到温馨。生 命到了这个季节必然会萌动着一种纯洁的 憧憬或企盼。爱和被爱都不是错,因为这 是青春的阳光抚摸心灵所感到的温柔。 错在时间和地点。
第四,把转化后进生当作最好的教育科研
转化后进生的原则:相信孩子,建 立感情,允许反复,降低要求,集 体帮助,鼓励为主 万同和的故事
七、请你拿起笔!
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它必然伴随着实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阅读与思考。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 思考为伴。实践是它的源泉,阅读是它的基础, 思考是它的灵魂。任何一位教育者都应该同时 又是一位思考者。而教师的写作,便是教育思 考的很重要的途径。
新德育应该是陶行知所说的“真教育”:真 诚、真实。 新德育所造就的学生,应该是行为规范、心 灵自由、感情丰富、思想充实、胸襟开阔的 现代人!应该是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 社会、国家负责的现代公民!
三、班主任应该有着怎样的情怀?
童心(和学生保持共同爱好) 爱心(对孩子的依恋之情) 责任心(和孩子一道成长,为共和国培养现代 公民! ) 专家(课堂教学很棒,并有专业造诣) 思想家(带着思考的大脑从是平凡的工作) 心理学家(不知不觉走进学生的心灵)
幸福――就是崇高的生活目的,理想,是人要求力达到的最 高点。…… 要记住,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度过一生,要在世上留下自 己的贡献:留下稳立于花岗岩基石上的、高墙耸立的楼房, 留下郁郁葱葱的茂密林木和硕果累累的苹果园。你们也将生 儿育女,将在他们身上重现你们自己。要把人类创造的纯洁 道德、美和智慧都传给你们的子女。小伙子们,要把姑娘当 作未来的母亲尊重,对爱情要忠贞不渝,要永远记住,爱 ――就是给你所爱的人以幸福。姑娘们,要高度珍惜女性的 自豪。当你们带着自己的孩子来上学时,我们教师中许多人 还将在学校工作。要知道我们将在你们的孩子身上看到你们 优良品格的反映。但愿这种反映将是纯洁无暇的。
可不可以使环境宽松一些,可不可以拿您或别人有益的 人生经验去疏导他们拥塞的心灵,可不可以不把学生们当作 一部部受教育的机器,而是一个个正在通过他人帮助,更通 过自己不断努力而逐步形成的“人”…… 为了不让悲剧重演,请给他们以自信力和直面现实的勇 气和胆略;请给他们以一颗健康而有强大生命力的心脏;请 给他们以一个清醒而有独立思辨能力的大脑;请给他们以一 种积极而富于弹性的生活态度…… 这期待是给予我们的师长,也是给予我们自己的。
面对“早恋”的原则-- 尊重学生的心灵, 走在学生情感发展的前面, 把爱情教育作为人格教育的一部分, 以高远的志向激励学生, 让学生成为自己情感的主人, 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上学期,在我所任教的高一(3)班建 立了一个班级网站,“五一”期间我在网 上读到我班一位同学的帖子《我的感情经 历》,这位同学谈到自己的苦恼,就是陷 入了一种朦胧的情感,经过思想斗争,这 位同学决定放弃,而把精力用于这个年龄 段自己最应该追求的东西。文章写得非常 真实感人。我读了之后,在后面写了一个 跟帖。我的跟帖全文如下――
第三,建立平等的精神对话关系
尹萍的信 :“李老师,我是把您当朋友才直 率地对你提出批评的。” 卢星月对我的批评:“李老师,您这样做是 不对的……” 教师节的礼物 毕业前夕的一封信
五、把班主任工作当科研
教育的智慧从何而来? --从实践中来,从困惑中中来,从学生中来,从写 作中来!
第一, 通过“集体”影响学生的心灵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 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 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 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 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 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6)新德育是“渗透教育”:“学校的每一项工 作都充满德育因素”。朱小蔓有一个比喻非常恰当, 德育是盐,不能单独给人吃,必须溶解在各种食物 当中。 营造德育情境: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 (毕业致辞)、教师节(让学生给教师颁奖)、无 监督考试…… (7)新德育是“活动教育”:就是让学生在符合 其心理特点和兴趣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在感染中走向心灵的高尚。
第三 引导学生自己战胜自己
我有什么优点值得李老师学习? 杨嵩:《灵魂的搏斗》
“当时,我是多么希望李老师回答‘还差几分钟到1点’啊!那样的话,我 还可以多玩一会儿,因为当时我正赢着。但时间毕竟是无情的,我只好 向教室走去。也许在李老师和同学们看来,当时我走得很爽快很坚决。 可是,对我来讲,从操场到教室不过百米的路程,却是那么遥远,走起 来又是那么艰难:我的脚很沉重,简直可以说是一步一步地挪动!当时, 我是多么想回头看一看乒乓球桌啊!然而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千万不 能回头啊!如果一回头,你可能就控制不住自己而弹回乒乓球台旁去了! 不能回头,一定不能回头!’我终于走进了教室。这是一段十分痛苦的 路程,却又实实在在是令我无比自豪的!因为我又一次战胜了自己!”
(8)新德育是“自主德育”:让学生成为德育的 主体,“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包括“自 育”“自理”和“自治”。引导学生通过写成长日 记,反思自己,体验成长的历程。能够让学生自己 做的,教师绝不包办(比如搞卫生)。成立一些学 生自我管理的机构,让学生在民主生活中学会民主。 变“防范性德育”为“服务性德育”。不要仅仅着 眼于“你不准做什么”,而更多的应着眼于“你可 以做什么”和“你应该怎样做”。
是呀,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主题, 因而有不同的幸福。这些阶段应有的 主题或者缺失或者错位,我们的人生 都将是悲剧,至少会造成遗憾!我女 儿曾到我班上和同学们交流,面对有 同学提到“早恋”的问题,她当时的 回答是:“我们要考虑现在这个年龄 段最应该做什么?每一个年龄段都有 最应该做的事,如果把下个年龄段的 事提前到现在来做,就意味着在两个 年龄段都做了不该做的事,而且两件 事都做不好!”
同学们还记得我说的这句话吗?“我们 和他们不一样”!我们既然选择了读大学, 就把自己同其他同龄人区别开来了,就意 味着我们自动放弃了一种其他同龄人可以 “享受”的“生活”。所谓“不一样”, 不在于我们班的同学不会产生某种感情, 而在于面对这种感情,我们能够以高远的 志向和坚强的意志,表现出我们的与众不 同,因为我们追求更长远的幸福,追求更 有质量的生命,追求更持久芬芳的感情花 朵!因为--我们的确和他们不一样!
二、 新德育的特点
(1)新德育是“互动教育”:向学生学习, 和孩子一道成长,师生关系是精神对话关系。 (2)新德育是“人性教育”:爱学生,把学 生当人,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 人性教育,还意味着教育过程充满人性,充满 人情味……
帕夫雷什中学的毕业致词(片段)-- 我亲爱的孩子们!今天,你们要和母校告别了,而 我们教师今天也更上一层楼。我们每个教师一生中 能登上的这种楼层并不那么多,也许能上三十至五 十层。对我来讲,今晚就意味着登到第三十二层楼 了。 你们虽然将离校走向生活,但永远都会留在我们心 中。你们要知道,我们终生都会因为听到你们任何 一个人的任何一句好评而感到莫大的欣慰。同时也 要知道,也会因为听到关于你们任何一个人的不愉 快的消息而使我们伤心。

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难忘的“第一印象”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一本音乐教材发挥的教育启蒙作用 保温桶的效应 班级史册的编撰:为学生铸造青春里程碑
第二,班级管理与民主启蒙
从“人治”走向“法治”(班规的制定:广泛性, 可行性,互制性) 将自己交给学生监督,并且制度化。 (按班规受罚,投信任票,教学调查,等等) 班规管里的意义 (解放班主任,让每一个学生参与管理,培养学生的 公民意识)
黄金涛的“每日十问” :一问今天在家早读 外语没有?二问今天上课开小差没有?三问 今天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天的 复习功课没有?五问今天预习明天的功课没 有?六问今天做过闲事没有?七问今天“过 电影”没有?八问今天计划完成没有?九问 今天有未弄懂的难题没有?十问今天有无浪 费的时间?
第四,善待纯洁而朦胧情感
(3)新德育是“公民教育”:公民意识是指 公民对于自己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 的自觉意识。平等意识的培养,对他人的尊 重。 平等意识的培养,对他人的尊重。
(4)新德育是“生活教育”:这里所说的 “生活教育”,指的是把德育贯穿于学生 的生活全过程,把德育的时空扩展到人生、 社会与自然,把德育视为一种实践活动, 让孩子去体验。(朱小蔓:一个孩子买自 制饮料……) (5)新德育是“唤醒(期待)教育”: “教育是一种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 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 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斯普朗格 )
开场白:我为什么要回到学校?
一、德育的困境
从19年前的一个教育悲剧谈起。 《北京青年报》刊登了一位中学生题为《难道我们的教育真的毫无责任 吗?》的文章—— 《中国青年报》在头版给了一位“不知到底为何自杀”的女中学生—— 宁小燕以相当可观的版面。像宁小燕那样热切地追求“真善美”又过于 天真的好学生,当今已经很少见。而她走极端的解脱方式——自杀,却 大声发出了“在玫瑰色教育下走入社会后感到困惑的众多青少年的呼 唤”,以至记者用醒目的黑体字质问道:“难道我们的教育真的毫无责 任吗?” 身为一个中学生,对这样的质问并不觉得奇怪。多少毕业生都曾对他 们的恩师说:“您教给我们的那一套,在社会上根本不顶用。您想让我 们做大好人,可社会容不下我们。”那些头发中有些许或许多银丝的 “园丁”,对此往往只是摇头,叹惜世风日下,然后回到课堂仍旧向新 一批学子传播他们坚信的正确思想,然而一切往往都只是轮回而已。 …… ……
我们的师长,当您千方百计地想把一个孩子教育 成您心目中的好孩子时,您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 青少年身心的成长是一个痛苦而复杂的过程。 当他们在黑暗中感到阵阵孤寂之时,当他们在日 记中发出莫名的长吟之时,当他们在拥挤的人群里 感到恐慌时,当来自内部外部的无形压力向他们慢 慢逼来之时……您不要再拿一些硬梆梆的正确的框 框去套他们,不要幻想只要让他们明辨是非就可万 事大吉。
放弃,是为了更美好的追求。 祝贺你把握好了自己青春的航向! 这次你战胜了自己,也许未来两 年你又会不经意地堕入“朦胧的情 感”,不要紧,随时提醒自己,随时 战胜自己,你就成了一个对自己负责 也对别人负责的真正的人! 握手! 我会为你一生祝福的!
人在自己一生的各个阶段中,是有各种各样 的内容的。它们能形成完全不同的幸福,价值都 是同样的珍贵和巨大。幼年时父母的慈爱,童年 时好奇心的满足,少年时荣誉心的树立,青年时 爱情的热恋,壮年时奋斗的激情,中年时成功的 喜悦,老年时受到晚辈敬重的尊严,以及暮年时 回顾全部人生毫无悔恨与羞愧的那种安详而满意 的心情,这一切,构成了人生全部可能的幸福。 它们都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欢乐,都能在我们的 生活中留下珍贵的回忆。 --《晚霞消失的时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