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四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收缩的关系
1.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⑴ 有效不应期:0期开始复极-60mV 包括绝对不应期(0期开始复极-55mV,兴奋性为零) 局部反应期(复极-55mV复极-60mV,可发生局
部兴奋,无AP)
⑵ 相对不应期:–60mV -80mV
兴奋性低于正常,Na+通道处于复活状态,但并未完全 复活,高于阈值的强刺激可诱导期前兴奋
0 1 2 3 4
除极化期
快速复极初期
–90→+30 +30→0 停滞在 0 0→–90 停滞在–90
1-2 10 100-150 100-150
平台期
快速复极末期
静息期
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形成机制
存在窦房结的起搏细胞(P细胞)是一种特殊 分化的心肌细胞,有很高自动节律性,能控 制心脏兴奋活动的正常起搏点。
(四)收缩性
1、心肌细胞的收缩特点
(1)全或无式同步性收缩 (2)不发生强直收缩
(3)对外源性钙离子依赖性大
2 影响心肌收缩性的因素
(1)血浆中的Ca2+浓度 (2)神经和体液因素 1)交感神经和儿茶酚胺类递质的作用 2)迷走神经和乙酰胆碱的作用
1、P波 2、QRS波群 3、T波 4、PR间期 5、ST段 6、QT间期
二 心肌细胞生物电现象
根据组织学特点、电生理特性及功能上的 区别,粗略分为两类: 1、工作细胞:普通心肌细胞,无自律性
2、自律细胞: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但收
缩功能基本丧失
(一)心室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 K+离子外流产生的平衡电位
时期 表 4-2 动作电位的 5 个时相 别 称 膜电位(mV)时程(ms)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1.P波:代表两心房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 化,波形小而圆钝,0.08-0.11s。 2.QRS波群:代表两心室去极化过程的电 位变化,0.06-0.10s,代表兴奋在心室内 传博所需要的时间。 3.T波:代表两心室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0.05-0.25s,方向与QRS主波方向同。
4 P-R/PQ间期:P波起点到QRS波起点之间, 0.12-0.20s,代表房室传导时间,房室传导 阻滞时,此期延长。 5 Q-T间期:QRS波起点到T波终点,代表心室 开始兴奋到复极化完毕的时间,与心率成反 变关系,心率越快,该间期越短。 6 S-T段:QRS波终点到T波起点,代表2心室均 处于去极化状态,一段等电位线。该段异常 压低或抬高常提示心肌缺血或损伤。
(1)等容收缩期:产生第一心音。其特点是房
室瓣和动脉瓣均关闭,心室容积不变,室内
压大幅度升高。这一时相持续 0.05s左右。
(2)快速射血相(period of rapidejection): 特点:时间占射血相1/3左右,射血量占总 射血量的2/3左右。持续0.1s左右。由于大量血 液进入主动脉,主动脉压相应增高。
第二节
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机能特点
1、弹性贮器血管: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及发出的最 大分支。壁厚,富有弹性。 2、分配血管:中动脉,功能将血液运输到各器官。 3、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小动脉微小动脉 4、交换血管:毛细血管,壁薄。 5、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 :微静脉,血管管径小。 6、容量血管:静脉血管,管径大而薄。 7、短路血管:小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的直接联系 的血管,与体温调节有关。
0期:Ca2+内流; 3期:Ca2+内流减少、K+外流增加。 4期:自动去极化(显著特点) 4期自动除极的机制:三种电流 ① K离子电流( K+外流):进行性衰减,最重要。 ② Na离子内流电流: ③ T型钙通道的激活和钙内流(非特异性的缓慢内 向电流)。
自律细胞动作电位特征: ①最大复极电位(-70mv)和阈电位(-40mv) 均小于心室心肌细胞。 ②0期去极幅度小和速度慢,峰值(0mV左右) ③复极由3期完成,没有明显的复极1期和 平台期。 ④4期自动除极速度快(为正常起搏点)。
一定范围内,静脉回流量↑→心脏容积↑→心肌初 长度↑→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
人体左心室最适前负荷,若前负荷过大,超出 初长度,博出量会减少,导致心力衰竭。
异长自身调节:改变心肌初长度而引起心肌收 缩力改变的调节。
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或前负荷与搏功关系 心室舒张末期充盈压:
5-6 mmHg时:搏出功随初长度增加而增加,前负荷和初长 度有一定储备。 12-15 mmHg时:前负荷处于最佳状态 5~20 mmHg时(或更高):搏出量和搏出功因胶原纤维限制 心肌伸展性而保持不变/略有下降.
5每搏功:心室一次收缩所做的功 (压力——容积功和动力功) 每分功:心室每分钟所做的功 =每博动*心率(右心室是左心室做功的 1/6)
6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 增加的能力。它可以反映心脏泵血功能的 潜力和健康程度。
心脏泵功能的调节
(一)博出量的调节 1 前负荷:心室收缩前承受的负荷,即心室舒 张末期的压力,它决定这心肌的初长度
房室束 左右束支
房间束
(0.4m/s), 结间束→房室结 (0.02m/s,房室延 搁) →房室束→左右束 枝→浦肯野纤维 (4m/s) →心室肌(1m/s)
心室肌内膜(浦肯野纤维)
3 影响传导性的因素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1)结构因素:细胞直径 (2)生理因素: ①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的速度与幅度 ②静息电位水平 ③邻近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
2.血流阻力: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 阻力。 血流阻力与血管口径、长度以及血液粘滞性 可用下面公式表示:R = 8ηL/πr4 ---代入上式:Q =△P/R =π△Pr4/8ηL (泊肃叶定律) ---血液阻力与粘滞度正比,血管半径的4次 方反比。 ---当某一器官阻力血管半径增大1倍或缩小 1/2时,其血流量将增加或减少16倍。 ---阻力血管口径增大,血流阻力降低,血 流量增大。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生理 第二节 血管生理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四节 器官循环
血液在心血管系统内按一定方向 周而复始的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功能: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实现体液 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维持和血液防 卫功能的实现; 还具有内分泌功能。
一 心脏泵血功能
心脏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它的
(3)减慢射血相(period of slowejection): 特点:时间占射血相2/3左右,约0.15s。 心室内压和主动脉压都相应由峰值逐步下降。
余血量:60~80mL
2.心室舒张期
包括等容舒张期和心室充盈期 (l)等容舒张相:产生第二心音。
特点:心室内压急剧下降,容积不变, 房室瓣和动脉瓣均关闭,持续时间约 0.07s。
⑶ 超常期:-80mV -90mV
兴奋性比正常高,膜电位绝对值比RMP低 离阈电位水平近,产生的AP比正常小 其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由RMP决定 Na+通道的复活由膜电位所决定
2影响兴奋的因素----静息电位水平:绝对值越大,兴奋性越低 阈电位水平:水平上移,兴奋性降低 Na+通道的性状:激活 失活 备用
心音:在心动周期中,心肌收缩,瓣膜启闭,血流撞击心室壁 及大动脉壁引起的振动,通过心脏周围组织传递到胸腔,用听 诊器放到胸壁某部位就能听到的声音。
第一心音:发生在心室收缩期,标志心室收缩 的开始。产生的原因是心室收缩,房室瓣关 闭,心室射血冲击动脉引起的。特点音调低, 持续时间长。 第二心音:发生在心室舒张期,标志心室舒张 是开始。产生原因是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 闭,血液冲击引起的。特点音调高,持续时 间短。 第三音响快速充盈音 第四心音心房音
心率和心动周期的关系
心动周期时程=60s/心率
(反比) 以心率75次/min计算,一个心动周期为0.8s 心率越快,心动周期缩短,主要是缩短舒张期 从心室舒张开始到下一个心动周期心房收缩 开始之前的0.4s心房心室均处于舒张状态, 称为全心舒张期。
心脏的泵血过程
1.心室收缩期
包括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期。
(2)充盈期:快速—减慢—心房收缩期
心房、心室舒缩和瓣膜在心脏泵血活动中的作用
心室肌的收缩和舒张,是造成室内压变化,从而导致心房 和心室之间,心室和主动脉之间产生压力梯度的根本原因;
而压力梯度是推动血液在相应的腔室之间流动的动力;单
方向流动则是在瓣膜的配合下实现的。
临床:瓣膜性心脏病(如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 全、二尖瓣脱垂等)
浦肯野细胞跨膜电位和心肌工作细胞 0、1、2、3期的形状、幅度及形成机制类似 但存在4期自动去极速度较慢。
(3期复极末膜电位的最大值称最大复极电位)
二 心肌的生理特性
自动节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一 自动节律性: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下,能自 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 自律性的高低用兴奋的频率来衡量 窦房结自律性最高,浦肯野自律性最低 正常起搏点:窦房结主导心脏兴奋的部位,窦性心律 潜在起搏点: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组织,不表现自律 异位起搏点:低位自律组织取代窦房结的起搏功能,
其程度决定于二者间自动兴奋的频率差别: 频率差大,则压抑效应强。 超速驱动的时间:时间长,则压抑效应强
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⑴ 4期自动去极的速度:速度越快,达到阈电位时间越 短,单位时间兴奋次数多,自律性增强
⑵最大舒张电位水平:绝对值越小,离阈电位差距越小, 自动去极化到阈电位时间越短,自律性增强
⑶阈电位水平:水平下移,最大舒张电位水平距离越小, 自律提高
二、血流动力学 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1.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指单位时间内流经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也称容积速 度。 血流量: Q = △P/R △P为管道两端压力差;R为血流阻力 血液中的一个质点在血管内移动的线速度成为血流速 度。与血流量成正比,与血管总横截面积成反比。 血液在毛细血管中速度最慢,主动脉中最快。
3 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与心肌收缩活动的关系 ⑴ 不发生强直收缩,有效不应期长 ⑵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三 心肌传导性
房室延搁意义:使心房收缩完毕后,心室才 开始收缩,从而避免了房室收缩的重叠,利 于心室充盈血液和射血。
三 心肌的传导性途径和特点: 途径: 窦房结→心房肌
窦房结 心房肌 右心房 左心房 全心房 房室交界区
意义:前负荷明显增加,而搏出量和搏出功不下降。
2后负荷:心室肌在收缩过程中承受的负荷即动脉血 压。与博出量成反比。 当心率、心肌初长度和心肌收缩能力不变的情况下, ---动脉血压↑→等容收缩期压力↑等容收缩期延长 →射血期缩短心室肌缩短距离和程度减小→射血速 度↓→搏出量暂时↓心室内剩余血量心室舒张 末期充盈量(前负荷)通过异长调节(starling 机制)使下一次搏出量有所恢复。 心室充盈量 = 静脉回心血量 + 心室射血后剩余血量
主要功能是泵血。
心脏的节律性活动是一种周期性活动
心电周期(心脏生物电变化的周期) 心动周期(心脏机械活动的周期)
心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HR) 安静时,为60~100次/min,平均75次/min 心律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即两次心跳之 间间隔的时间。 心房或心室每次收缩和舒张一次成为一次 心动周期。(包括心房收缩期,心房舒张 期,心室收缩期,心室舒张期)通常是指 心室的舒缩活动周期。
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机制 ①抢先占领 :窦房结自律性高,当潜在起搏点4期去极化未
达阈电位水平时,就已被窦房结传来的冲动所激动而产生动 作电位,使其自身的自律性无法表现出来 ②超速压抑:自律细胞受高自律性的刺激时,按外加刺激频 率发生兴奋,长期超速运转,称超速驱动。当外加刺激停止 后,其自身自律性不能立即表现出来, 这种现象称为超速驱 动压抑。当发生一过性窦性频率减慢时,潜在起搏点的自律 性不会立即表现出来,故有利于防止异位搏动。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1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一次收缩射出的血液 量,简称博出量。正常值70mL 2射血分数:博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容 积百分比。正常值55%~65%(更准确) 3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 简称心输出量。=博出量*心率 4心指数: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空腹时称静息心指数,比较不同体积心指数。
3心肌收缩能力:不依赖前后负荷改变收缩强 度和速度的内在特性。 等长自身调节:通过心肌收缩能力的变化来调 节博出量的方式。 (二)心率的调节(一定范围内心率增快博 出量增大) 1心率过快,心脏消耗大,供能 不足,心肌收缩能力减弱,心室舒张期缩短, 充盈不足,博出量减少。 2心率过慢,心室充盈到一定限度后不会再增 加,也不能提高心输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