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中和反应》(一课时)课后作业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中和反应
一.选择题
1.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对反应前后烧杯中溶液分析错误的是()
A.溶质改变B.颜色改变C.碱性减弱D.质量增加
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食用碱性食品可以缓解胃酸过多
B.多喝碳酸饮料可替代饮用纯净水
C.油锅里的火可用锅盖盖灭,或放入青菜等食材降温熄火
D.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了,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3.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①用稀盐酸除铁锈②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
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用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4.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溶液的pH不变
B.反应前后,Na+和Cl﹣的数目不变
C.反应前后,H+和OH﹣的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H2O的数目不变
5.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盐酸溶液滴入氢氧化钠中
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C.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6.食用松花蛋时常感到有涩味,是因为制作过程中用到了熟石灰和纯碱等原料。
为了减轻涩味,可在食用时添加调味品,这种调味品最好是()
A.食盐B.食醋C.香油D.酱油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B.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变化,但是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8.化学兴趣小组在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其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图中A点所示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
B.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C.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含有溶质NaCl和NaOH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9.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CO2+Ca(OH)2═CaCO3↓+H2O
B.CuO+H2SO4═CuSO4+H2O
C.Fe+H2SO4═FeSO4+H2↑
D.2NaOH+H2SO4═Na2SO4+2H2O
10.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此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D.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11.若将 100g 10%的稀盐酸与 10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混合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用来表示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原理
C.该反应所得的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D.该反应的实质是 H+和 OH﹣结合生成 H2O
12.向盛有10mL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下列图象能体现溶液的pH变化情况的是()
A.B.
C.D.
13.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1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NaOH溶液中的 OH﹣能与酸反应,则KOH 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C.碱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则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15.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Ca(OH)2+CO2═CaCO3↓+H2O
B.CuO+2HCl═CuCl2+H2O
C.Cu(OH)2+H2SO4═CuSO4+2H2O
D.AgNO3+HCl═AgCl↓+HNO3
16.将100g10%的稀盐酸与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B.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原理
C.此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2种
D.此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
17.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1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帮助校园绿化工人做花圃土壤分析,结果发现其pH约为6.0.为了帮助生物兴趣小组能在学校小花园里种植少量大豆(最适宜生长pH范围6.5﹣7.5),需要改良学校土壤,他们最适宜选择的物质是()
A.食醋B.石灰石C.烧碱D.熟石灰
19.在滴有石蕊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前后溶液颜色依次为()A.红色、紫色、蓝色B.紫色、红色、蓝色
C.红色、蓝色、紫色D.蓝色、紫色、红色
20.某同学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NaOH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如图,如图所加试剂①②③分别是()
A.稀NaOH溶液、石蕊溶液、稀盐酸
B.稀盐酸、石蕊溶液、稀NaOH溶液
C.稀NaOH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
D.稀盐酸、酚酞溶液、稀NaOH溶液
二.填空题
21.为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设计下列实验方案:将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含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pH值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写出该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
(3)图中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三.推断题(共1小题)
22.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
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中,理由是。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