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故事两则示范课课件6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 课件 (共32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 课件 (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f9b915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a.png)
庄 子
前369
前286
作者简介
庄子一生穷愁潦倒,他不是没有机会做官、过荣华富 贵的生活,而是不愿做官。庄子才能闻名遐迩,楚王 听说后,就派了两名使臣带着重金去聘请他当宰相, 却被庄子以“宁愿在污浊的泥水之中游戏自乐,也不 愿为当权者所束缚”为理由拒绝了。庄子厌恶虚伪的 封建制度,对当时的社会抱有强烈的不满情绪。庄子 后来当了隐士,以表明自己愤世嫉俗,蔑视名利、痛 恨权贵的心志。
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 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 千里,变成鸟后,鸟的北部不知有几 千里,表现大鹏硕大无比的形象。
内容探究
大鹏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然的大池,代表“启明之方”。是大鹏心目中的理想境 地,表达大鹏追求光明的理想。
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 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 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鲲 大鱼的名字 怒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垂天之云 悬挂在天空的云
天池 天然形成的水池
志 记载
文意疏通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 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 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
理
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由
不敬佩
我不敬佩,因为我喜欢知足常乐,淡 泊名利,就像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爱 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
第21课《庄子二则》课件(共5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课件(共5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c7a1e3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6.png)
李白用诗的语言,
上李邕
描述了《庄子》中的 大鹏形象。他借助这
李白
一形象,表达了一飞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冲天、一鸣惊人的高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远志向,以及不被世 俗认同的伤感,并希 望得到像李邕这样的
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名士的赏识与引荐。
一词多义
息
以
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大风) 去以六月息者也 (凭借) (气息)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用)
通假字
北冥有鱼
“冥”同“溟”,海。
其正色邪
“邪”同“耶”,表示疑问语气。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拓展阅读
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下面这首《上李邕》,是他 写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结合注释,并 查阅工具书,说说诗人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诗文朗读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节奏划分 给下列句子正确划分节奏。
其 翼/若 垂 天 之 云 海 运/则 将 徙 于/南 冥 抟 扶 摇 而 上 者/九 万 里 去/以 六 月 息 者 也 生 物 之 以 息/相 吹 也 其 远/而 无 所 至 极 邪 其 视 下 也 , 亦 若 是/则 已 矣
桐树下谈谈学问,或往田野上散步。一个历史上最 有名的辩论,便是在他们散步时引起的……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朗读检测 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天然形 成的水池。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
《庄子故事两则》PPT课件
![《庄子故事两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db822308a1284ac85043f5.png)
3 精选ppt
庄子墓
但他是个平民哲学家。他的思想十分奇 特,在哲学、文学以及各艺术领域都有极大 的影响。
唐玄宗追号“南华真人”,宋徽宗封他 “微妙元通真君”。
4 精选ppt
《庄子》
庄子所著文章,内容丰富,气势磅礴,笔锋 犀利,寓意深刻。后人辑为《庄子》一书,亦称 《南华经》。
鲁迅评曰:“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 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
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hè chī
10
精选ppt
按注做宰释相学习古加凰代一传红说类色中的像鸟的凤词语 有人
那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 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 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 曰乎模:?仿怒猫的“夫头声南鹓鹰音方鶵发有,鸟发,于南其海名而为飞鹓于鶵北,海子;知非之 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 ‘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故事两则
1 精选ppt
庄子
(约前369-286)
庄子,名周,战国时 代宋国蒙(今安徽蒙 城人,另说河南商丘) 人。著名思想家、哲 学家、文学家,是道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 展者。后世将他与老 子并称为“老庄”。 他也被称为蒙吏、孟 庄和孟叟。
2
精选ppt
庄子塑像
庄子一生甘做平民。 他心灵手巧,可 以织出非常精致的草鞋,做出精美的漆器, 并对木工、制陶、屠宰、洗染等几乎所有的 手工业都十分精通,只做过一任管理漆器作 坊的小官吏。
在这时
猫头鹰
竹子所结 的子
精选ppt
甘泉 做动词,可 译为“吓唬” 11
《惠子相梁》译文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 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 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 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 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 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 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 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 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 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吓唬)我吧?”
庄子墓
但他是个平民哲学家。他的思想十分奇 特,在哲学、文学以及各艺术领域都有极大 的影响。
唐玄宗追号“南华真人”,宋徽宗封他 “微妙元通真君”。
4 精选ppt
《庄子》
庄子所著文章,内容丰富,气势磅礴,笔锋 犀利,寓意深刻。后人辑为《庄子》一书,亦称 《南华经》。
鲁迅评曰:“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 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
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hè chī
10
精选ppt
按注做宰释相学习古加凰代一传红说类色中的像鸟的凤词语 有人
那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 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 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 曰乎模:?仿怒猫的“夫头声南鹓鹰音方鶵发有,鸟发,于南其海名而为飞鹓于鶵北,海子;知非之 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 ‘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故事两则
1 精选ppt
庄子
(约前369-286)
庄子,名周,战国时 代宋国蒙(今安徽蒙 城人,另说河南商丘) 人。著名思想家、哲 学家、文学家,是道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 展者。后世将他与老 子并称为“老庄”。 他也被称为蒙吏、孟 庄和孟叟。
2
精选ppt
庄子塑像
庄子一生甘做平民。 他心灵手巧,可 以织出非常精致的草鞋,做出精美的漆器, 并对木工、制陶、屠宰、洗染等几乎所有的 手工业都十分精通,只做过一任管理漆器作 坊的小官吏。
在这时
猫头鹰
竹子所结 的子
精选ppt
甘泉 做动词,可 译为“吓唬” 11
《惠子相梁》译文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 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 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 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 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 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 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 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 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 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吓唬)我吧?”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21课《庄子》二则 课件(共40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21课《庄子》二则 课件(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a6535f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2.png)
讲授新知
7.你敬佩鲲鹏吗?为什么?
示例一:我敬佩鲲鹏,因为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 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范仲淹、诸葛亮、毛泽东等 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示例二:我不敬佩,因为我喜欢知足常乐,淡泊名利,就像普通 的劳动者,他们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庄子对待 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清静无 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的 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文体常识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含 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本课第一则节选自 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节选自外篇中的《秋 水》。
庄子把“安知”解释成“在哪里知道”,而惠子的本意是 “怎么知道”。庄子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化解了发难,其机智 灵活的形象跃然纸上。
讲授新知
4.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思 想?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和万物平等共生, 与外界契合无间。从“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我知之 濠上也。”这些句子可以看出,“鱼之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 射和外化。
庄子是借大鹏的形象来阐释道家“有待”“无待”(有所依凭和无所依凭)这 一哲学命题的。一般认为,按照庄子的说法,即使是“传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的大鹏,也是有所依凭的,都没能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也有人认为,大鹏就是 绝对自由的象征。当然,从课文节选的这一段中, 我们看不到这一点。事实上, 两千多年来,相比于庄子寄托于大鹏身上的深刻寓意,人们似乎更着迷于大鹏 这个形象本身。单从课文的节选部分来看,大鹏这一形象至少具有以下特点:硕 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课件(共20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课件(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8f6887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8.png)
当堂检测
3.对文中庄子、惠子的认识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 讨。 B.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感发挥 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C.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在辩论中让庄子无言以对。 D.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时, 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 月的大风离开。”像野马奔腾一样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 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鹏鸟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课堂总结
学习目标回顾: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掌握文章层次与内容,分析“鹏”的形象 3.探究庄子与惠子的论辩技巧,理解文章深层内涵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当堂检测
1.下列子中标蓝“之”的意思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例句: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A.鹏之徙于南冥也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子之不知鱼之乐 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自主学习
北冥有鱼
大鱼名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北海。冥同“溟”,海 用力鼓动翅膀
海水运动 迁徙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
天然形成的水池
悬挂在天空的云。垂,悬挂
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北海里有一种大鱼,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变化为 鸟,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 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 海去了。南方的大海,那就是“天池”。
《庄子二则》课件优质ppt
![《庄子二则》课件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a5ecc53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17.png)
《庄子二则》课件优质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 引言 • 庄子思想概述 • 《庄子二则》选篇解读 • 庄子哲学思想分析 • 庄子文学艺术特色探讨 • 庄子思想在现代社会意义探讨
01
引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程背景与目标
课程背景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对后世哲学、文学、 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课程选取《庄子》中的两则 寓言故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庄子》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 色,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04
庄子哲学思想分析
自然主义哲学观
01
02
03
尊重自然规律
庄子认为自然界有其自身 的规律,人类应当顺应自 然,不强行干涉。
强调天人合一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认为 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 相互依存。
反对过度干预
庄子反对人类过度干预自 然,认为这会导致自然的 破坏和生态失衡。
相对主义哲学观
强调相对性 庄子认为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和判断。
强调生死观
庄子对生死有独特的看法 ,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 人类应当接受并顺应这种 规律。
美学思想
强调自然美
01
庄子认为自然美是最高的美,人类应当尊重和欣赏自然之美。
主张艺术与自然的融合
02
庄子认为艺术应当与自然相融合,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
强调个性与创新
03
庄子认为艺术家应当具有个性和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新的艺术
价值观多元化
现代社会中,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人们对于成功、幸福、人生意义等有不同的理解 和追求。
庄子思想影响
庄子主张“齐物论”,认为万物皆有其性、各具其用的哲理,启示人们要尊重他人不同 的价值观,以包容和理解的心态面对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 引言 • 庄子思想概述 • 《庄子二则》选篇解读 • 庄子哲学思想分析 • 庄子文学艺术特色探讨 • 庄子思想在现代社会意义探讨
01
引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程背景与目标
课程背景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对后世哲学、文学、 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课程选取《庄子》中的两则 寓言故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庄子》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 色,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04
庄子哲学思想分析
自然主义哲学观
01
02
03
尊重自然规律
庄子认为自然界有其自身 的规律,人类应当顺应自 然,不强行干涉。
强调天人合一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认为 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 相互依存。
反对过度干预
庄子反对人类过度干预自 然,认为这会导致自然的 破坏和生态失衡。
相对主义哲学观
强调相对性 庄子认为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和判断。
强调生死观
庄子对生死有独特的看法 ,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 人类应当接受并顺应这种 规律。
美学思想
强调自然美
01
庄子认为自然美是最高的美,人类应当尊重和欣赏自然之美。
主张艺术与自然的融合
02
庄子认为艺术应当与自然相融合,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
强调个性与创新
03
庄子认为艺术家应当具有个性和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新的艺术
价值观多元化
现代社会中,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人们对于成功、幸福、人生意义等有不同的理解 和追求。
庄子思想影响
庄子主张“齐物论”,认为万物皆有其性、各具其用的哲理,启示人们要尊重他人不同 的价值观,以包容和理解的心态面对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课件(53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课件(5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ddd1bb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1.png)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文言积累
【古今异义】
天池(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 今义:高山湖泊名) 安(古义:怎么 今义:安全) 子(古义:对人的尊称 今义:孩子,儿子)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文言积累
深入探究——疏通文义
海水运动
天然形成的水池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
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 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 怪异事情的书。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疏通文义
山野中农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 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表示选择
这样
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 而运动。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 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一词多义】
其正色耶:连词,表示选择 其
不知其几千里也:代词,代鲲
怒而飞:副词,大约 而
其远而无所至极耶:连词,表承接
去以六月息者也:凭借 以
生物之以息相吹:用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文言积累
【词类活用】 北冥有鱼(同“溟”,海)
其正色邪(同“耶”语气词,呢、吗)
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二则》PPT优质课件
![《庄子二则》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a2a72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c.png)
《庄子二则》PPT 优质课件
目 录
• 庄子简介与背景 • 《逍遥游》选读与分析 • 《齐物论》选读与分析 • 庄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自由观念异同 • 总结与展望
01
庄子简介与背景
庄子生平及主要思想
生平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 “老庄”。
该书以寓言、故事等形式阐述哲学 思想,文字优美、意境深远,具有 很高的文学价值。
思想深邃
《庄子》的思想深邃而独特,强调 “无为而治”、“天人合一”等理 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逍遥游》选读与分析
文章内容及结构梳理
文章开篇
01
描述鲲鹏展翅高飞的壮丽景象,引出“逍遥”的主题。
阐述“逍遥”启示
追求自由与真实
庄子思想强调个体的自由与真实,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 ,不拘泥于世俗的束缚。
尊重自然与规律
庄子认为万物都有其自然规律,人们应尊重并顺应这些规律,以达 到更好的人生状态。
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富足
庄子提倡淡泊名利,注重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满足,追求精神层面的 富足。
主要思想
追求自由、顺应自然,主张“无 为而治”,强调“天人合一”和 “物我两忘”的境界。
战国时期哲学背景
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 时期之一,出现了儒家、道家、墨家 、法家等众多学派。
社会变革
随着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争霸,社会 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各种思想应运而 生。
庄子在哲学史上地位
处世哲学: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顺应自然
庄子主张顺应自然,不强求、不 抗争,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
的喜怒哀乐。
随遇而安
目 录
• 庄子简介与背景 • 《逍遥游》选读与分析 • 《齐物论》选读与分析 • 庄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自由观念异同 • 总结与展望
01
庄子简介与背景
庄子生平及主要思想
生平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 “老庄”。
该书以寓言、故事等形式阐述哲学 思想,文字优美、意境深远,具有 很高的文学价值。
思想深邃
《庄子》的思想深邃而独特,强调 “无为而治”、“天人合一”等理 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逍遥游》选读与分析
文章内容及结构梳理
文章开篇
01
描述鲲鹏展翅高飞的壮丽景象,引出“逍遥”的主题。
阐述“逍遥”启示
追求自由与真实
庄子思想强调个体的自由与真实,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 ,不拘泥于世俗的束缚。
尊重自然与规律
庄子认为万物都有其自然规律,人们应尊重并顺应这些规律,以达 到更好的人生状态。
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富足
庄子提倡淡泊名利,注重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满足,追求精神层面的 富足。
主要思想
追求自由、顺应自然,主张“无 为而治”,强调“天人合一”和 “物我两忘”的境界。
战国时期哲学背景
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 时期之一,出现了儒家、道家、墨家 、法家等众多学派。
社会变革
随着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争霸,社会 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各种思想应运而 生。
庄子在哲学史上地位
处世哲学: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顺应自然
庄子主张顺应自然,不强求、不 抗争,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
的喜怒哀乐。
随遇而安
《庄子》故事两则PPT课件
![《庄子》故事两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325e3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9.png)
由于《庄子》故事两则只是整个《庄子》哲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因此可能存在内容上的局 限性。PPT课件在介绍时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庄子》的整体思想和丰富内涵。
表现形式单一
PPT课件主要以文字和图片形式呈现,可能无法充分展现《庄子》故事两则的文学魅力和 哲学意蕴,需要结合其他表现形式如音频、视频等来提高教学效果。
《庄子》故事两则PPT 课件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Contents
• 《庄子》简介 • 故事一:《庄周梦蝶》 • 故事二:《浑沌之死》 • 《庄子》的现代意义 • 总结
01 《庄子》简介
《庄子》的作者与创作背景
总结词
关于《庄子》的作者,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说法,有认 为是庄周本人所著,也有认为是其后人所编撰。创作 背景与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活跃密切相关。
《庄子》与现代哲学的对话
比较研究
《庄子》与现代哲学可以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两者在哲学观点、 方法论等方面的异同,有助于深入理解两种哲学体系。
思想碰撞
《庄子》与现代哲学在某些问题上存在分歧和争议,这种思想碰撞 有助于推动哲学思考的深入发展。
相互借鉴
《庄子》和现代哲学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为未来的哲学研究 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故事在《庄子》中的地位与影响
《庄周梦蝶》是《庄子》中的经典故事之一,被广泛引用和 传颂。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庄子的哲学思想,还影响了后世的文学 、艺术和文化。
03 故事二:《浑沌之死》
故事概述
混沌是中央之帝,没有七窍,是庄子 笔下的虚构人物。
故事以倏和忽的对话形式展开,反映 了庄子对于自然与人为的深刻思考。
维方式。
《庄子》在现代文化中的影响
文学艺术
表现形式单一
PPT课件主要以文字和图片形式呈现,可能无法充分展现《庄子》故事两则的文学魅力和 哲学意蕴,需要结合其他表现形式如音频、视频等来提高教学效果。
《庄子》故事两则PPT 课件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Contents
• 《庄子》简介 • 故事一:《庄周梦蝶》 • 故事二:《浑沌之死》 • 《庄子》的现代意义 • 总结
01 《庄子》简介
《庄子》的作者与创作背景
总结词
关于《庄子》的作者,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说法,有认 为是庄周本人所著,也有认为是其后人所编撰。创作 背景与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活跃密切相关。
《庄子》与现代哲学的对话
比较研究
《庄子》与现代哲学可以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两者在哲学观点、 方法论等方面的异同,有助于深入理解两种哲学体系。
思想碰撞
《庄子》与现代哲学在某些问题上存在分歧和争议,这种思想碰撞 有助于推动哲学思考的深入发展。
相互借鉴
《庄子》和现代哲学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为未来的哲学研究 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故事在《庄子》中的地位与影响
《庄周梦蝶》是《庄子》中的经典故事之一,被广泛引用和 传颂。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庄子的哲学思想,还影响了后世的文学 、艺术和文化。
03 故事二:《浑沌之死》
故事概述
混沌是中央之帝,没有七窍,是庄子 笔下的虚构人物。
故事以倏和忽的对话形式展开,反映 了庄子对于自然与人为的深刻思考。
维方式。
《庄子》在现代文化中的影响
文学艺术
第21课《庄子-故事两则-北冥有鱼》PPT课件6-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第21课《庄子-故事两则-北冥有鱼》PPT课件6-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b0952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4.png)
③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 手法。
理解: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 做比较,表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
第一部分: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
埃,均“有所待”。
(待——凭借)
形体硕大无比
第1层:描述鲲鹏形象 变化神奇莫测
奋飞气势壮美
第2层:鹏鸟南飞有所待:以“野马”“尘埃” 作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归纳第一部分大意:
万物都有所 待;都没有 绝对自由
疏通、翻译课文第一部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 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 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 天池也。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称叫鲲。鲲 巨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 的名称叫鹏。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彩。这只 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徙到南海。那南海, 是天然(形成的)水池。
“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
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史记. 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
其性格特点。
《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 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 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 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 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 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
学习目标
①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 的方法。
②了解庄子想像奇特、意境开阔、富于 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③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④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文 言句式。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
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
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
理解: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 做比较,表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
第一部分: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
埃,均“有所待”。
(待——凭借)
形体硕大无比
第1层:描述鲲鹏形象 变化神奇莫测
奋飞气势壮美
第2层:鹏鸟南飞有所待:以“野马”“尘埃” 作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归纳第一部分大意:
万物都有所 待;都没有 绝对自由
疏通、翻译课文第一部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 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 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 天池也。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称叫鲲。鲲 巨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 的名称叫鹏。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彩。这只 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徙到南海。那南海, 是天然(形成的)水池。
“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
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史记. 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
其性格特点。
《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 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 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 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 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 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
学习目标
①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 的方法。
②了解庄子想像奇特、意境开阔、富于 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③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④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文 言句式。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
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
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
《庄子》二则PPT优秀课件
![《庄子》二则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97de8a6f1aff00bed51ed3.png)
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 丰富。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庄子》 二则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庄子》 二则PPT
2.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 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 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主旨归纳
这则故事以大鹏南飞作比喻,说明世上的 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 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状似逍遥,其实还没 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庄子》 二则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庄子》 二则PPT
艺术特色
鲲:大鱼名。 怒:
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
振奋,这里指用力
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 垂天鼓动翅膀。 若垂天之云。
之云:
动作描写
悬挂在天空的云。
介绍鲲鹏形体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庄子》 二则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庄子》 二则PPT
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 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啊。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庄子》 二则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庄子》 二则PPT
深入探究 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 壮美。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 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 象磅礴壮观。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庄子》 二则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庄子》 二则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庄子》 二则PPT
2.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 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 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主旨归纳
这则故事以大鹏南飞作比喻,说明世上的 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 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状似逍遥,其实还没 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庄子》 二则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庄子》 二则PPT
艺术特色
鲲:大鱼名。 怒:
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
振奋,这里指用力
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 垂天鼓动翅膀。 若垂天之云。
之云:
动作描写
悬挂在天空的云。
介绍鲲鹏形体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庄子》 二则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庄子》 二则PPT
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 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啊。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庄子》 二则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庄子》 二则PPT
深入探究 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 壮美。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 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 象磅礴壮观。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庄子》 二则PPT
《庄子》二则ppt优秀课件
![《庄子》二则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c00d3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3.png)
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比喻
如“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 秋”,用朝菌和蟪蛄比喻生命的 短暂,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渺小
。
夸张
如“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 了鲲鹏的巨大形象,增强了文章
的艺术感染力。
2024/1/24
21
《庄子》散文艺术魅力感受
01 02
意境开阔,思想深邃
《庄子》的散文往往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动物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 情感,营造出一种开阔、深邃的意境,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 感受到作者深邃的思想。
27
2024/1/24
13
寓言故事寓意阐释
追求自由
物我两忘
通过鲲鹏的形象,表达了人们追求自由、 无拘无束的精神境界,体现了道家思想中 的“无为而治”。
庄周梦蝶的故事表达了物与我的交合与变 化,阐述了齐物的思想,即万物皆有所长 、各有所短,应平等对待。
顺应自然
心态平和
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和动物都顺应自然规律 ,不强求、不执着,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 “自然无为”。
故事所传递的寓意还告诉人们要保持平和 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时能够 泰然处之。
2024/1/24
14
04
哲学思想探讨
2024/1/24
15
道家哲学思想概述
2024/1/24
道家哲学的基本概念
01
道、德、无为、自然等
道家哲学的历史发展
02
从老子到庄子
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
03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语言优美,音韵和谐
《庄子》的散文语言优美,用词精准,句式多变。同时,文章还注重音 韵的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比喻
如“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 秋”,用朝菌和蟪蛄比喻生命的 短暂,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渺小
。
夸张
如“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 了鲲鹏的巨大形象,增强了文章
的艺术感染力。
2024/1/24
21
《庄子》散文艺术魅力感受
01 02
意境开阔,思想深邃
《庄子》的散文往往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动物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 情感,营造出一种开阔、深邃的意境,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 感受到作者深邃的思想。
27
2024/1/24
13
寓言故事寓意阐释
追求自由
物我两忘
通过鲲鹏的形象,表达了人们追求自由、 无拘无束的精神境界,体现了道家思想中 的“无为而治”。
庄周梦蝶的故事表达了物与我的交合与变 化,阐述了齐物的思想,即万物皆有所长 、各有所短,应平等对待。
顺应自然
心态平和
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和动物都顺应自然规律 ,不强求、不执着,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 “自然无为”。
故事所传递的寓意还告诉人们要保持平和 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时能够 泰然处之。
2024/1/24
14
04
哲学思想探讨
2024/1/24
15
道家哲学思想概述
2024/1/24
道家哲学的基本概念
01
道、德、无为、自然等
道家哲学的历史发展
02
从老子到庄子
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
03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语言优美,音韵和谐
《庄子》的散文语言优美,用词精准,句式多变。同时,文章还注重音 韵的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庄子》二则课件(共40张PPT)
![《庄子》二则课件(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7da224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0.png)
这是一只善借长风的鹏鸟,它是凭借六月的大风飞上高空的。
叁 理读课文
理清层次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分别有关鹏的什么内容?
3个层次 前三句介绍鹏鸟的外形,中间五句描述鹏的活动,最后三句描 述鹏在高空看到的景象。
探究寓意
庄子的作品往往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是文章生 动活泼,感染力强,寓意隽永。接下来我们一起讨论下面的问题。
炼字:“击”“抟”等字生动传神地勾勒出大鹏拍击水面、乘风而上的情 形,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品读语言
(2)如何理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这句话?
作者的描述不仅仅止步于目送大鹏扶摇直上,还跟随大鹏飞上 了高空。作者以人在地面上看天的经验加以类比,想象大鹏从九万 里的高空往下看,跟人往上看无限遥远的天空是一样的,意境开阔 渺远,想象奇妙。
游
于 濠 梁 之
庄 子 与 惠 子
上
壹 初读课文
濠梁( háo ) 鲦( tiáo ) 循( xún )
课题解读
惠子,即惠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的好友。题目的意 思是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交代了人物、地点和事 件。
在 濠水上的桥
一种白色小鱼
庄子与惠子游 于 濠梁之上。庄子曰:“ 鲦鱼 出游
➢ 词类活用:
(1)《齐谐》者,志怪者也 (形作名,怪异的事情)
(2)南冥者,天池也(名作形,天然的)
➢ 一词多义
其:不知其几千里也 (代词,指鲲)
其名为鹏
(代词,它的)
其正色耶
(连词,表示选择)
为:其名为鹏
(动词,叫作)
化而为鸟
(动词,成为)
之:鹏之背
(结构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无实意)
叁 理读课文
理清层次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分别有关鹏的什么内容?
3个层次 前三句介绍鹏鸟的外形,中间五句描述鹏的活动,最后三句描 述鹏在高空看到的景象。
探究寓意
庄子的作品往往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是文章生 动活泼,感染力强,寓意隽永。接下来我们一起讨论下面的问题。
炼字:“击”“抟”等字生动传神地勾勒出大鹏拍击水面、乘风而上的情 形,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品读语言
(2)如何理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这句话?
作者的描述不仅仅止步于目送大鹏扶摇直上,还跟随大鹏飞上 了高空。作者以人在地面上看天的经验加以类比,想象大鹏从九万 里的高空往下看,跟人往上看无限遥远的天空是一样的,意境开阔 渺远,想象奇妙。
游
于 濠 梁 之
庄 子 与 惠 子
上
壹 初读课文
濠梁( háo ) 鲦( tiáo ) 循( xún )
课题解读
惠子,即惠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的好友。题目的意 思是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交代了人物、地点和事 件。
在 濠水上的桥
一种白色小鱼
庄子与惠子游 于 濠梁之上。庄子曰:“ 鲦鱼 出游
➢ 词类活用:
(1)《齐谐》者,志怪者也 (形作名,怪异的事情)
(2)南冥者,天池也(名作形,天然的)
➢ 一词多义
其:不知其几千里也 (代词,指鲲)
其名为鹏
(代词,它的)
其正色耶
(连词,表示选择)
为:其名为鹏
(动词,叫作)
化而为鸟
(动词,成为)
之:鹏之背
(结构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无实意)
《庄子》故事两则优质课课件
![《庄子》故事两则优质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d3f3c502768e9950e73891.png)
他来到濠水之滨,“从容出游”感到快乐, 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也快乐。
你认为在庄子和惠 子的辩论中,谁是 胜者?
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等方面的差异。
❖ 《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 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 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
❖ 《庄子与惠子游于谦梁》中,惠子好辩,重 分析。对于事物寻根究底,缺乏欣赏眼光。 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 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感投射到外物上。
2.庄子讲鹓鶵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 绕着弯子骂人,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 (不屑功名利禄),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的卑劣。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文章的美点
(情节、语言、人物塑造)
❖ 1、情节出人意料。朋友来贺,不喜却 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 泰然相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
庖丁解牛 朝生暮死 栩栩如生 游刃有余 支离破碎 屠龙之技 昭然若揭 失之交臂
……
大而無当 椿萱並茂 目无全牛 得心应手 真知灼见 强聒不舍 似是而非 捉襟见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轻松闲适,诗意盎然。 一力辩,一巧辩; 一求真,一尚美; 一拘泥,一超然; 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知识扩展
《庄子》有许多内容已演化为寓言和 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下列寓言和成 语都出自《庄子》:
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越俎代庖 望洋兴叹 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东施效颦 盗亦有道 无中生有 枯鱼之肆 呆若木鸡 无用之用 蜗角之争 每况愈下 涸辙之鲋 邯郸学步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成者英雄败者贼
运斤成风 痀偻承蜩 中规中矩 大相径庭 沉魚落雁 秋毫之末 如土委地 迎刃而解 踌躇滿志 不翼而飞 探囊取物 舐痔舔痈 吐故纳新 鼓盆而歌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学富五车 栉风沐雨
你认为在庄子和惠 子的辩论中,谁是 胜者?
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等方面的差异。
❖ 《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 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 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
❖ 《庄子与惠子游于谦梁》中,惠子好辩,重 分析。对于事物寻根究底,缺乏欣赏眼光。 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 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感投射到外物上。
2.庄子讲鹓鶵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 绕着弯子骂人,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 (不屑功名利禄),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的卑劣。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文章的美点
(情节、语言、人物塑造)
❖ 1、情节出人意料。朋友来贺,不喜却 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 泰然相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
庖丁解牛 朝生暮死 栩栩如生 游刃有余 支离破碎 屠龙之技 昭然若揭 失之交臂
……
大而無当 椿萱並茂 目无全牛 得心应手 真知灼见 强聒不舍 似是而非 捉襟见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轻松闲适,诗意盎然。 一力辩,一巧辩; 一求真,一尚美; 一拘泥,一超然; 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知识扩展
《庄子》有许多内容已演化为寓言和 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下列寓言和成 语都出自《庄子》:
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越俎代庖 望洋兴叹 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东施效颦 盗亦有道 无中生有 枯鱼之肆 呆若木鸡 无用之用 蜗角之争 每况愈下 涸辙之鲋 邯郸学步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成者英雄败者贼
运斤成风 痀偻承蜩 中规中矩 大相径庭 沉魚落雁 秋毫之末 如土委地 迎刃而解 踌躇滿志 不翼而飞 探囊取物 舐痔舔痈 吐故纳新 鼓盆而歌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学富五车 栉风沐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清高自守,淡薄功名利禄 惠子:醉心功名利禄,心事两则》我最 (可用喜欢、 佩服、欣赏、鄙视等表示心理感情 的词)《 》一文中 的 ,因为 。” 的句式说一段话,表达一下你对故 事中人物的评价。
【拓展阅读】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见焉,曰: “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 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用锦缎包着 )而藏之 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留下骨头让 人们珍藏 )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在烂泥里摇尾 巴 )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 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①.译读这则故事。 ②.在这则材料中,庄子借乌龟的故事表达了自己的理 想,请谈谈你的理解。 2、试从《〈庄子〉故事两则》中选择一则(也可合为 一体)改编成课本剧,可以在原文故事的基础上补充 情节。
预习提示:
1、熟读课文。 2、结合课下注释试译课文,标画疑难 词句,试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3、根据课文内容分类整理古今异义词、 一词多义词。 4、用自己的话讲述文中所叙故事,试 把故事改编成课本剧。
《庄子》故事两则
认识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 286),名周,战国时宋国人,我国 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 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和老子同为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 物,世称“老庄”。庄子生活在一 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 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 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 相,被其拒绝。《庄子》一书对后 世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文学价值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 价值。其文汪洋恣肆zì ì s ,想 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的想 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 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 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庄子》 从不干巴巴说教,而是通过一 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 言故事说理,把哲理和诗情艺 术地交融在一起。
学习目标
①、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②、了解庄子及其思想。能讲述故事,了解人物 形象。 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古人淡泊名利的情怀与开朗 机智的性格。
自学指导二
细读课文,思考: 1、庄子向惠子讲述鹓鶵的故事用意是什么? 鹓鶵的故事里,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 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 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 了自己根本无意于跟惠子争相位的立场和高洁的志 趣,又极其辛辣地讥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 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 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内心愉悦从容,外出游玩也自然感到水中 的游鱼也是愉悦而从容的。庄子认为鱼“乐”,其 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①朗读课文。 ②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红色字词。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 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提示:“安”常用作疑问代词,意思是 “怎么”、“哪里”、“什么地方”)
预习检测
自学指导一
自由阅读课文 1、标画疑难词句,分类整理古今异义词、 一词多义词并在小组内合作交流。 2、试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