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在学习了光的传播、光的反射的基础上编排的,它是对光的反射知识的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二是成像原理.课本主要安排学生科学探究,自己总结出规律.

二教案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突出学生参与理念,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到科学探究之中。通过科学探究实践,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本课的重点在"探究活动"的过程设计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代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代物→把平面镜改为平板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三教学说明

本课主要围绕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引导,防止出现学生盲目探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在思考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拔,最后还是由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

四教案内容:

课题:平面镜成像(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型:科学探究,新授课

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活动

教学难点:如何确定像的位置以及对虚像概念的理解。

教学仪器:每个实验小组同样大小(长短、粗细)的假蜡烛2支、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火柴、支架、细线、刻度尺、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入:

轻松一刻:播放“动物们照镜子就停不下来”视频

(利用搞笑视频提起学生兴趣,通过提问“动物们在干什么?为什么会做出搞怪的动作?”引出课题)

二、进行新课

1、进行猜想:

同学们,我们经常使用平面镜,对平面镜成像问题有许多感性的认识,现在就考一考大家的生活经验,看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呢?(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学生讨论、归纳:

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的猜想)

(1)像与物等大;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相反;

非常好!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平面镜中成像时,像的大小、形状、及位置与物体的大小、形状及位置有什么关系?平面镜所成像能否呈现在光屏上?

提问: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引导讨论1:教师把物体放在平面镜前,利用直尺量出蜡烛的高度,同时,镜中也有把直尺,这时是不是可以利用镜中的尺子量出蜡烛的像来?

引导讨论2:教师拿出两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让学生说出如何比较两个三角形大小相等?

2、设计实验:

根据刚刚讨论,让学生说出如何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

选择1:两个相同的假蜡烛或者大小不同的假蜡烛

选择2:一面平面镜或者一面透明玻璃

(要求学生解释以下选择的理由,最终引导学生选择玻璃和两根相同的假蜡烛进行实验)

引导:教师先利用蜡烛置于平面镜前,用另一根假蜡烛放在背后,发现看不到蜡

烛重合,把平面镜更换为玻璃后发现能使它们重合,并且还意外发现像的位置。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准备:给予学生两分钟时间看实验步骤(PPT展示),看懂的就举手,待学生会操作后,进行实验。

数据收集:让完成实验小组人员上讲台填好实验数据。

4、分析和论证:

学生分析有关数据,讨论观察的实验现象,归纳结论。(课件显示)师小结:可认为像与物体是关于镜面对称。

5、评估与交流:

交流1:每组数据的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实际上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可以如何操作?

交流2:如果你们的玻璃没有放正会出现什么后果?

魔术时间:水浇蜡烛,蜡烛没有熄灭。

问1:为什么蜡烛没有被水浇灭?

问2:蜡烛成的像能否用白纸呈接?说明了什么?

简述:平面镜成像原理

三、课堂小结(课件显示)

1、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垂直;

3、平面镜成像原理

四、反馈练习(课件显示)

五、布置作业

1、阅读教材"凸面镜和凹面镜"部分。

2、课后作业:自我评价。

六、课外实践

调查一下平面镜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平面镜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没有不利的方面呢?

板书设计:

课题:4.3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1. 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都相等;

3.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二、平面镜的应用

1.可以成像。

2.可以改变光路。

三、球面镜及其应用

教学反思:

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高效的参与物理课堂。因此物理老师应当利用生活中及课本中的实验,来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大致模式为:创设情境—演示实验—观察、思考—得出结论—反馈练习。

本节课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色。在课堂中分小组体验式教学,学生经过体验,了解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不同应用。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分享,自己找到实验结论,并进行探究形成对光的反射的感性认识。

课堂采用了体验式,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模式,而不是讲解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本节课看似简单但实际很难,要为下节课做好铺垫又不能说明,因此任务的设置,活动的安排尤为重要。学生的行动力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力。

在本节课中,大量器材的使用,任务逐级设置,教师巧妙引导,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和体验,做到了有目的,有计划在“做中学,玩中学”看似轻松的课堂环境,学生一直在观察,操作,对比,思考。体验式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内在主动学习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收获达到最大化,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