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
新中国70年贫困治理的历程和经验
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70年回顾与前瞻新中国70年贫困治理的历程和经验*本文系作者2019年7月6日在“第九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上的主题发言。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出发,致力于减贫脱贫,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虽历经艰难,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70年贫困治理的历史进程(一)新中国成立后解决贫困问题的努力新中国成立时基本上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
特别是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生产力李忠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过了70年贫困治理的历史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高度,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响了一场新的脱贫攻坚战,迎来了历史性的跨越和巨变。
中国贫困治理的主要特点和经验可以归结为六个方面:通过经济发展消除贫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将救济式扶贫发展为开发式扶贫,多方面多方式综合扶贫,加强对口援助扶贫,发挥举国体制作用。
中国贫困治理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9年第7期(总第39期)非常落后,人民生活非常困难。
1949年,城镇居民的人均现金收入不过10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44元。
新中国《共同纲领》规定: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1949—1977年,党和国家通过多种方式努力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950—1953年,通过土地改革,使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包括新老解放区在内)无偿获得7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免除了农民每年给地主交纳的3000万吨以上粮食的地租;获得经济利益的农民约占农业人口的60%到70%。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历程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历程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将减贫工作作为国家重要
的发展任务,精准扶贫发展历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阶段(1978-2000年)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通过实施农村经济改革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同时,国家也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如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农村产业等,推动农村贫困人口减少。
第二阶段:重点扶贫阶段(2001-2012年)
在这一阶段,中国政府将扶贫工作提升到了更高的战略位置,将减贫工作列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
2001年,中国政府启
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扶持西部地区,减少贫困。
同时,中国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投入,推动了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提高了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
第三阶段:精准扶贫阶段(2013年至今)
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思路,将减贫工作进一步深化。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精准定位技术,中国政府确定了贫困人口的具体数量和位置,制定了扶贫方案。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发展产业、推进就业、提供教育医疗等服务,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机会和支持,努力实现精准扶贫。
通过以上阶段的努力,中国成功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截至2020年底,中国农村贫
困人口已从2013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10.2%下降到0.6%。
中国精准扶贫的经验也对世界减贫事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许多国家都借鉴了中国的扶贫经验,加快了自身的减贫进程。
说明中国从中国从贫困到繁荣的史诗之旅 中的观点之一
说明中国从中国从贫困到繁荣的史诗之旅中的观点之一中国从贫困到繁荣的史诗之旅,是世界经济史上的一大奇迹。
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我认为其中一个关键观点是中国政府的坚定扶贫决心和措施的有效实施。
中国是一个拥有庞大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过去几十年来,中国面临着严重的贫困问题。
然而,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成功地通过实施一系列扶贫政策和项目,逐步实现了贫困人口减少、收入增加和经济繁荣的转折。
首先,中国政府坚定地将扶贫工作作为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
从上世纪的农村改革到现在的“精准扶贫”战略,中国政府一直将扶贫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来推进。
通过明确扶贫目标、落实扶贫责任、加大扶贫力度等措施,中国政府不仅在政策层面上鼓励和引导扶贫工作,还通过财政投入和资源调配等方式提供了坚实的扶贫保障。
其次,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广泛而有效的扶贫措施。
政府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发展农业产业、提供就业机会等方式,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并促进了贫困人口的收入增加。
例如,在农村地区,中国政府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增收的机会;在偏远地区,政府投入资金修建道路和交通网络,方便居民出行和货物流通。
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为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提供了坚实支撑。
此外,中国政府还注重教育和健康保障等社会领域的发展,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政府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积极推动义务教育的普及,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机会;同时,推行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需求。
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社会环境,还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生活品质和自我发展能力。
总的来说,中国从贫困到繁荣的史诗之旅中,中国政府的坚定扶贫决心和措施的有效实施是至关重要的观点之一。
中国政府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全面而有力的扶贫政策和项目,不仅实现了近几十年来贫困人口的大规模减少,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001年白皮书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
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二○○一年十月·北京目录前言一、扶贫开发的历程与成就二、扶贫开发的政策保障三、扶贫开发的主要内容与途径四、特殊贫困群体的扶贫开发五、二十一世纪初的农村扶贫开发前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于诸多原因,贫困一直困扰着中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政府在致力于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极大地缓解了贫困现象。
从1978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30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到3%左右,中国政府确定的到二十世纪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基本实现。
这里就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有关情况作一介绍。
一、扶贫开发的历程与成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消除贫困的工作。
但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扶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提出并大规模实施的。
从1978年到2000年,中国的扶贫开发大致经过了三阶段。
第一阶段: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年)1978年,按中国政府确定的贫困标准统计,贫困人口为2.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0.7%导致这一时期大面积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农业经营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造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
因此,制度的变革就成为缓解贫困的主要途径。
中国自1978年开始的改革,首先是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即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取代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制度。
这种土地制度的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从而极大地解放了产力,提高了土地产出率。
与此同时,在农村进行的农产品价格逐步放开、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多项改革,也为解决农村的贫困人口问题打开了出路。
这些改革,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通过农产品价格的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转化以及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领域就三个方面的渠道,将利益传递到贫困人口,使贫困农民得以脱贫致富,农村贫困现象大幅度缓解据统计,从1978年到1985年,农村人均粮食产量增长14%,棉花增长73.9%,油料增长176.4%肉类增长87.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6倍;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亿人,占农村人口的比例下降到14.8%;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减少1786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经验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经验研究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在发展的进程中,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一直在扶贫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探索和实践了一系列有效的扶贫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经验进行研究和总结,深入探讨我国扶贫工作的特点、成果和经验,为今后扶贫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政策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不断完善和深化。
1978年,我国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将扶贫工作纳入了国家发展规划中。
此后,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和措施,不断调整和完善扶贫政策,为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2000年以来,我国扶贫政策更加重视对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思路。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并强调要突出帮扶重点、注重帮扶特色、强化帮扶措施,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2015年,中国政府提出全面推进脱贫攻坚战略,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加强扶贫项目实施、深化扶贫产业发展等,全面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具有多个显著特点。
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截至2019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6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近30%下降到1.7%,贫困地区基本实现了脱贫摘帽。
这是我国扶贫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也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实施了精准扶贫政策。
我国采取了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户建档、精准扶持等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和措施,着力解决了一些贫困人口户别不清、帮扶对象不准确、帮扶手段不到位等问题,有效提高了扶贫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中国70年企业扶贫历程回顾及其启示
新中国70年企业扶贫历程回顾及其启示作者:李先军黄速建来源:《改革》2019年第07期内容提要: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恢复的进程中自然地改善了民众的贫困状态,表现为一种间接的扶贫方式,且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积蓄了力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社队企业和乡镇企业为开端,以当前日益活跃的农村农民创业为趋势,在企业主动性行为和政策引导下,企业以多元化的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业农村的发展,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力量。
要客观地认识企业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为企业扶贫提供支持;强化企业扶贫工作重点,突出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
关键词:企业扶贫;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F126.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7543(2019)07-0016-11在经典的经济学理论框架下,与城市相比较,农村在基础设施、资金、人才、技术、知识、市场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比较劣势,企业与农村的发展是一种割裂的关系,企业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长期以来不为学者们所重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袤的中国大地孕育了极具适应性和创新性的企业,它们在提供就业、促进增长、贡献税收、推动创新、缓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驱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全面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企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独特的制度背景使得“中国的工业化显著有别于世界各国的特点之一就是农村工业化”[1]。
企业在我国农村发展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增长,为贫困民众增加收入、供给资金、转变观念和获取市场优势等发挥了巨大作用[2]。
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集体经济,到改革开放初期具有集体性质的社队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兴起,再到农民工进城获取传统农村所无法提供的“工资性收入”,农业产业化背景下龙头企业发展对农村发展的整体带动作用,以及进入新时代后的农村农民创业,都体现了我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变化[3],反映了农村特殊土壤环境下企业发展与演化的历史现实。
新中国70年扶贫的基本历程、成就与经验
收稿日期:2019-08-05基金项目:2017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17JZD001);2017年国家社会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17FZX030);2018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创新发展专项研究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2018-dycx-213)。
作者简介:宁甜甜,女,山东青岛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吴宁,女,安徽桐城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中国70年扶贫的基本历程、成就与经验宁甜甜吴宁(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34)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扶贫经历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扶贫、体制改革推动的扶贫、大规模开发的扶贫、扶贫攻坚、综合扶贫、精准扶贫等阶段。
70年扶贫开发工作成绩斐然,七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新中国70年扶贫的基本经验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坚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关键词:新中国70年;扶贫;基本历程;成就;经验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65(2019)06-0037-06一、新中国70年扶贫的基本历程(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扶贫(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面临的重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恢复在战争中遭受重创的国民经济,缓解普遍存在的生存性贫困。
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缓解农村贫困的关键一步。
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抓住土地问题这一重要因素,积极开展土地改革,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土地问题,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迈出了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第一步。
土地问题的解决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逐步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扶贫历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扶贫历程与展望作者:陈明珠来源:《求知》2019年第01期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
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初期,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化、人民公社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扶贫的效果,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低效率、工农“剪刀差”、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等因素影响下,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土地生产效益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挫伤,农民的收入和福利水平不高,农村依然存在较多贫困人口。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为契机,经过四十年的长足发展,中国在扶贫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扶贫政策的演进1.体制变迁与贫困的初步缓解(1978—1985年)。
1978年开始,中国政府开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并实行了对外开放。
这种转型和开放伴随有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乡镇企业发展、人口流动限制政策松动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这些措施成为助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解决贫困问题的主要推动力。
随着社会经济活力的全面释放,这个时期成为中国减贫工作成绩最为显著的时期——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1985年的1.25亿人。
这一时期国家扶贫的主要措施包括:设立财政发展基金支持老少边穷地区、“以工代赈”对贫困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对重点扶贫地区进行重点扶持等,奠定了国家开展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扶贫的基础。
2.以区域为主的开发式扶贫时期(1986—2000年)。
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拉开了中国城鄉、区域、工农之间的差距,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边际效益逐渐下降,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改善状况趋于停滞,经济社会高增长的效益较难广泛惠及贫困人口,于是我国正式开启了针对贫困地区的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扶贫开发计划。
通过确立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确定贫困标准和重点扶持区域、实施信贷扶贫政策等,这一时期的扶贫瞄准定位切换到了区域(贫困县),贫困县可以获得更多的财政等支持。
中国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和伟大成就(上)
刖族 | XIANGCHAOa和伟大成就(上)中国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 的基本权利。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 展中国家,中国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并基于不同 时期致贫原因的多维性和时代性提出不同扶贫战略、制定实施扶 贫脱贫政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 新形势新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 面”战略布局,摆在治国理政的突 出位置,瞄准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 人口,创造性提出精准扶贫、精准 脱贫的基本方略,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安排,全党全国全社会动员起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创黄承伟/导读:中国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在习近平扶贫论述指引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全文围绕习近平扶贫论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从习近平扶贫论述形成和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丰 富发展方面总结脱贫攻坚的理论成就,从为贫困治理探索形成精 准扶贫工作机制和为贫困地区脱贫群众迈向共同富裕奠定基础方面总结脱贫攻坚的实践成就。
造了全球减贫奇迹,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2020年脱贫攻 坚任务完成后,中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中国波澜壮阔的减 贫进程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的壮丽诗篇,这对世界减贫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 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 持续向贫困宣战。
党的十八大 以来,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创 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 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以 消灭剥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 为执政的重要指向。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国家发展情况和贫困人口、贫困特征变化,制定实施相应 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在经济社 会发展中实现大规模减贫,成就 举世瞩目,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我国扶贫攻坚发展历程
农村·农业·农民2016.8A我国扶贫攻坚发展历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诸多原因,贫困问题一直存在并困扰着中国的发展。
扶贫攻坚路,悠悠中国梦。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全国人民矢志不渝、接力奋斗,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模式,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为加速世界减贫进程贡献中国力量。
扶贫开发工作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年)1978年,按我国政府确定的贫困标准统计,贫困人口为2.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0.7%。
导致这一时期大面积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农业经营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因此制度的变革就成为缓解贫困的主要途径。
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即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取代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从而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土地产出率。
从1978年到1985年,农村人均粮食产量增长14%,棉花增长73.9%,油料增长176.4%,肉类增长87.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6倍,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25亿,占农村人口的比例下降到14.8%,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减少1786万。
第二阶段: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农村绝大多数地区凭借自身的发展优势得到快速增长,但少数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制约,发展相对滞后。
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距逐步扩大,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凸现出来,低收入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经济收入不能维持其生存的基本需要。
自1986年起,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进行彻底改革,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和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
脱贫攻坚的历史
脱贫攻坚的历史脱贫攻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减少贫困人口、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本文将回顾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以及政府和社会的努力,旨在探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和经验教训。
第一部分:改革开放以前的贫困状况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贫困状况相当严重。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许多人生活在极度贫困的环境中,缺乏基本的食物、教育和医疗资源。
贫困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和机会,导致了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和社会的不稳定。
第二部分:1980年代的脱贫努力在改革开放的早期阶段,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帮助农村地区减少贫困。
农村改革、土地承包制度的推行和农村工作队的派遣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农业技术培训,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产业。
这些举措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为后来的脱贫攻坚奠定了基础。
第三部分:1990年代的精准扶贫进入1990年代,中国开始更加重视精准扶贫,即通过调查研究找出真正贫困的户籍,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政府投入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实施了大规模的扶贫项目。
同时,社会各界也纷纷加入到脱贫事业中,积极提供援助和支持。
第四部分:新世纪以来的脱贫攻坚进入21世纪,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更加显著的进展。
政府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制定了详细的脱贫计划。
通过发展教育、改善医疗条件、推动产业发展等手段,中国不断减少贫困人口,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第五部分:脱贫攻坚的经验教训中国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首先,政府的领导和扶贫政策的坚持非常重要。
其次,精准扶贫的方法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只有通过精确识别和帮助真正贫困的人群,才能真正解决贫困问题。
此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结论中国的脱贫攻坚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在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贫困问题仍然存在,需要继续努力,为所有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更加稳定和繁荣的社会。
中国“三西”扶贫30年的辉煌历程
数农 民的收入不能维持基本生存, 1 9 8 2 年, 西海固地区遭受 了严 重旱灾 , 农 民人均有粮仅8 8 公斤, 人均纯收入4 4 元, 7 0 %的农户 不能维持温饱 。 而 定西农村 的贫 困面高达7 4 . 8 , 恩格尔系数高 达8 0 % 以上 。四是生活水平 。2 0 世 纪7 0 年代 ~经过 3 O 年 的艰 苦努 力 , “ 三西” 地 区发 生 了历 史性 的极 大变化 , 取 得 了农村经济结构 大调整 、 贫 困人 口大幅减少 、 收入 水平和生活 质量 大幅提 高的显著 变化 。 总结回顾 3 O 年的扶贫历 史过程和基本经验 , 对于 实施好 国家新 的扶 贫纲要 、 做好新 的形势 下的扶贫工作 、 保证扶 贫与小康社会建设 同步推进做 了必要 分析
面对严峻形势, 党 中央和 国务院决定 , 从1 9 8 3 年 开始 由中央
财 政 每 年 拨 出 2亿 元 专 项 资 金 , 用 于“ 三西 ” 地 区 农 业 基 础 设 施
“ 三西 ” 扶 贫 项 目区 的 总 面 积 约 3 O 平方 公里 , 人 口约 8 0 0 多
万。 根据我 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国家项 目的立项原则 ,
关键词 : “ 三 西” ;扶 贫; 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 : F 0 1 9 .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3 —9 O 1 9 ( 2 0 1 3 ) 一O 3 —0 O 0 3 ( 0 2 )
一
、
国家为什么要实施“ 三西 扶贫项 目
汉、 瓜 菜代等情现象 比较多 。生活质量差, 社会秩序不稳定。
兑现庄严承诺 铸就历史伟业——从《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看中国脱贫攻坚伟大历程
兑现庄严承诺 铸就历史伟业这是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8年时间,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现行标准下摆脱绝对贫困,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这是一个书写历史的时间坐标——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从《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看中国脱贫攻坚伟大历程这是2020年7月15日拍摄的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村民笑脸合集(拼版照片)。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学习进行时特别报道学习进行时2021年 第7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日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全面回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与贫困作斗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汇聚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全景式反映中国减贫事业发展成就和世界贡献。
全面胜利兑现庄严承诺这是我党如期兑现百年承诺的庄严时刻——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白皮书说,脱贫攻坚战对中国农村的改变是历史性的、全方位的,是中国农村的又一次伟大革命,深刻改变了贫困地区落后面貌,有力推动了中国农村整体发展,补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短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团结带领人民,以坚定不移、顽强不屈的信念和意志与贫困作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崭新历在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布扎克乡思源扶贫产业园,工人在制作服装(2019年8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宁夏吴忠市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村民马国才(右)、马婷夫妇在村里的养牛合作社喂牛(2017年12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在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琦昆现代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工作人员使用叉车搬运中药材(2020年9月18日摄)。
1978—2015中国扶贫演进历程评述
1978—2015中国扶贫演进历程评述作者:史志乐来源:《中国市场》2016年第24期[摘要]作为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一直是中国面临的大问题。
过去30多年,中国在扶贫减贫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现行标准下我国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7.7亿减少到2015年的5575万人,减少了7亿1千多万。
30多年来,我国贫困经历了普遍贫困、区域贫困、基本解决贫困问题等多个贫困变化形态,我国扶贫也经历了制度不断变革、政策不断改革、方式不断创新的过程。
自十八大之后,我国进入精准扶贫的攻坚克难关键期,经过对贵州、甘肃部分区县的调研,我们发现扶贫进程受历史和政策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扶贫;演进历程;评述[DOI]10.13939/ki.zgsc.2016.24.0351 中国扶贫演进历程1.1 1978—1990年:以农村经济增长消除普遍贫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农村社会处于普遍贫困状况。
20世纪70年代末期,党和国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率先在农村地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取代人民公社集体经营制度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赋予农民农业生产自主权,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劳动积极性,耕地粮食单产量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1978—1985年,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25亿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到14.8%。
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我国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农村扶贫开发活动”。
依据农村人均年收入和县级单位的财政状况,国定贫困县标准第一次划出:1985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元的县和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00元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对民主革命时期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老区县放宽到300元。
这一阶段,甄别贫困户没有统一的收入标准,只凭直观印象:“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房不蔽风雨”。
1.2 1991—2000年:以区域瞄准助推开发式扶贫此阶段扶贫战略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建立了以政府力量为主体的国家扶贫治理结构,改变扶贫开发瞄准方式,建立以县为对象的目标瞄准机制(1988年确定了370个国家级贫困县,1994年制定《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调整为592个),将70%的扶贫资金用于贫困县。
新疆扶贫开发60年回顾
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扶贫进程---新疆扶贫开发60年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新疆各级党政和广大各族人民群众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消除贫困,使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辉煌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新疆贫困人口由532万减少到285万,有247万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富裕。
综观我区扶贫开发历程大体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其过程经历和见证了新中国繁荣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1949-1977年,新中国建国初期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新疆农村贫困问题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旧中国长期战乱,发展十分落后,国家一穷二白,贫困现象极为普遍,为了保证广大农民的基本生存需要,使大多数人口免于饥馑,国家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和普及高级合作社,使全国根本性的贫困问题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
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低效率和“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战略性的失误,尽管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广大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数亿人口仍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
这一阶段,新疆主要采取民政救济的方式缓解农村的贫困问题,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得到了国家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
救济方式有临时救济和定期救济两种。
临时救济主要是对农牧区季节性贫困户的进行生活救济,一般有春、夏荒救济和冬令救济;定期生活救济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期限内对特定的救济对象依据规定标准,由政府(民政部门)定期发放现金和实物等生活补助的救济,其主要对象是贫困地区集体供养有困难的五保户、家庭主要劳动力长期患病或痴呆傻盲,临时救济又不能解决问题,只能靠定期生活救济保障基本生活的贫困。
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自治区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1963年,制定了《关于农村五保户、困难户的供给补助和城市救济工作试行办法(初稿)》。
1965年,提出了《关于结合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解决困难户生活问题的意见》,并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区五保户、困难户的供给、补助办法》(修改稿),这一政策作为自治区地方救济法规开始执行。
中国教育扶贫70年历程、经验和走向
教育科学文摘2019年第4期教育经济中国教育扶贫70年:历程、经验和走向魏有兴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约15000字中国教育扶贫70年发展历程教育扶贫具有公平性和益贫性,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70年的历史也是我国教育扶贫发展的历史,前后经历了三个阶段。
1. 新中国扶贫教育(1949〜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广大农村地区基本 没有学校,占全国人口 90%的农民绝大部分处于文 盲半文盲状态。
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发展教育,必 须打破原有的教育体制,激发中国农村教育的突变。
毛泽东当时提出“两条腿走路”的农村教育方针,发 挥新中国的制度优势,举全国之力,以“普及工农教 育”为目标,采取更加倾斜的补偿性政策和举措,实 行国家办学和群众办学并举,“多快好省”地发展农 村教育。
新中国刚成立的30年,扫盲和解决学龄儿童人 学是农村贫困地区扶贫教育的主线。
虽然“文革”十 年使普及教育受到严重挫折,但新中国成立至1978 年的30年间,扶贫教育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我国 农村办学机构数量、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学龄儿童人 学率、初中毛人学率实现了大跨越,普及教育取得显 著成效,为农村贫困地区人口通过教育实现脱贫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农村改革开放后部分贫困人口“先富起来”提供了智力支撑。
2. 新时期教育扶贫(1979〜2012年)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教育进人新时期。
优先发展教 育是扶贫工作的基本方略。
新时期,教育扶贫成为扶贫的重要方式。
纵观新时期教育扶贫的历程,其 显著特征是以保障贫困地区子女的受教育权为基础.以追求教育均衡为目标,保障贫困地区子女“有 学上”和“上好学”,体现教育公平正义的起点和过程。
客观上,贫困地区子女受教育权得以保障后,农 村贫困地区大中专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 的贫困地区家庭子女“跳出农门”,教育扶贫成为无数家庭脱贫的捷径。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历程及评价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历程及评价作者:刘小倩赵美怡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7期摘要: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宏观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的调整,中国农村的扶贫开发历程也经历了几个阶段性调整,由此产生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全球贫困地区的借鉴和学习。
本文主要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历程进行了描述及优劣势分析,为目前中国扶贫开发事业作出了重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国农村扶贫历程评价一、农村经济改革下的扶贫(1978-1985年)在1978年,中国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方面采取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实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产品价格形成和流通体制改革;扩大企业的自主权等;同时把对外开放最为一项基本国策。
这一时期打破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上交之后剩余的粮食都归自己所有。
加之国家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扩大了收购农产品的种类,使农民根据当地的优势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这些举措带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这一时期总体来说是中国历史上减贫效果最显著的时期,加之这一时期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引起的贫困。
这期间按中国国家贫困标准估计,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1985年的1.25亿,对应的贫困发生率由30.7%下降到14.8%。
但由于区域之间资源禀赋、历史、地理位置等原因,出现了区域性不平等的现象,特别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
对此国家采取了一些专项举措和政策,如以工代赈、“三西”农业建设、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确定等,至此区域性的扶贫开发开始,扶贫工作被提上国家发展日程。
二、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1986-1993年)这一时期东部沿海地区受改革开放的影响率先发展,区域发展差距拉大,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由于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工业、城市方面,以及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恶化,农业发展缓慢,粮食产量大幅度减少。
新中国 70 年扶贫开发基本历程、经验启示与取向选择
新中国 70 年扶贫开发基本历程、经验启示与取向选择作者:白增博来源:《改革》2019年第12期内容提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扶贫开发从“救济式扶贫”“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到“开发式扶贫”,从“区域性扶贫”到瞄准贫困县、“整村推进”,再到“精准扶贫”,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
我国逐步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不仅为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而且为其他国家扶贫开发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2020年后我国扶贫重点应该从解决贫困群体的“两不愁三保障”等基本问题转向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从主要关注农村贫困转移到统筹城乡减贫一体化上来,由“扶贫”向“防贫”转变,不断加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对贫困群体实施分类精准救助,解决好部分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扶贫开发;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19)12-0076-1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坚韧不拔、团结奋斗,用70年的时间,成功地打了一场消除绝对贫困的攻坚战,为全球扶贫开发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
我国扎实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谱写了人类扶贫开发史上的壮丽篇章。
这里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扶贫开发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剖析我国扶贫开发的时代特征、发展阶段,总结扶贫开发的经验成就,并结合目前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对2020年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难点进行研判。
一、新中国70年扶贫开发历程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以大规模的专项扶贫为抓手,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径[1]。
总体来看,我国扶贫开发历程可分为六个阶段。
(一)保障生存救济式阶段:遍地开花,以“救急”为主(1949—1978年)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人均国民收入仅为27美元,是亚洲人均国民收入的2/3[2],农民生活普遍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的标志性事件
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的标志性事件中国农村改革距今已有40年的历史,这40年来,中国农村改革发生了许多标志性事件,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些标志性事件在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里程碑。
本文将对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的标志性事件进行梳理和解读。
1978年,中国启动了农村改革,在邓小平的倡导和领导下,中国农村开始了改革开放之路。
在这40年的时间里,中国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见证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崛起,也彻底改变了中国农村的面貌。
以下是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的标志性事件:1. 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建立(1978年)1978年,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建立家庭联产责任制。
这一制度废除了人民公社,把土地、水利、生产资料交还给农民个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这一改革为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农村兴办企业(1980年代)1980年代,中国农村开始了兴办企业的浪潮,农民建立了乡村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济组织,推动了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使得农村经济得到了新的活力。
这一举措深刻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
3. 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稳定(1982年)1982年,中国农村实行了《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农民承包土地使用权不受侵犯,承包期限为30年,并进行了多次延续。
这一法律的实施稳定了农村土地制度,为农民提供了长期的土地经营权,激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障了农民的权益。
4.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1985年)1985年,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支持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大量的专业合作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社会化和规模化发展,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5.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1990年代)199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深化阶段,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土地流转、土地承包制度的再次延续、农村金融改革等,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农村现代化的步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 我国在全国农村范围内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
历时20 多年的农村扶贫开发大体经历了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扶贫攻坚、新时期扶贫开发等四个阶段。
研究不同时期农村扶贫开发呈现出的特点、采取的政策措施, 揭示农村扶贫开发的意义和启示, 对于进一步做好我国农村的扶贫开发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一、体制改革推动扶贫1978 至1985 年, 农村扶贫工作的主要特点是体制改革推动扶贫。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于缓解农村贫困,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
如从粮食总产量上看, 1978 年为30480 万吨, 1980年为32050 万吨, 1982 年为35450 万吨, 1985 年为37910 万吨。
1979 至1983 年, 我国农业总产值( 包括村办工业) 平均每年增长7. 9% , 1984 年增长14. 5% , 远远超过了1953 至1978 年的26 年间平均每年增长3. 2% 的速度。
其次, 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下降, 使农民收入迅速增加。
1979 年, 国家提高了18 类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而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却下调了10% —15% , 当年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下降到了82% , 农民收入比上年增长19. 4% 。
1979 至1981 年, 价格因素在农民收入增长总额中的比重分别达到 4. 1% , 18. 1% , 18. 8% 。
农民人均纯收入1978 年为133. 6 元, 1980 年为191. 3元, 1982 年为270. 1 元, 1985 年为397. 6 元。
此外, 在这一时期, 国家还采取措施使社会财富的分配逐步向农民倾斜。
如1976 至1980 年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是6. 1% , 农民消费额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是5. 2% , 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与农民消费额增长速度的比例是1. 17 ∶1, 而1981 至1985 年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是10% , 农民消费额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是11. 2% , 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与农民消费额增长速度的比例是0. 89 ∶ 1 。
农村劳动力的赡养系数在这一时期也逐渐下降, 据农村抽样调查资料显示, 农村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的人口在1978 年为 2 1 53 人, 1980 年为2 1 26 人, 1983 年为1 1 91 人, 1984 年为1 1 87 人, 1985 年为1 1 74人。
收入不断增加, 而劳动力负担的人口却不断减少, 这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稳步提高。
在这一时期, 农村人均粮食产量增长14% , 棉花增长73. 9% , 油料增长176. 4% , 肉类增长87. 8%;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 6 倍。
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从2. 5 亿减少到1. 25 亿, 贫困发生率从30. 7% 下降到14. 8% 。
二、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86 至1993 年, 农村扶贫工作的主要特点是把扶贫与开发结合起来, 即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与对农村贫困地区进行全面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当全国农村贫困问题明显得到缓解, 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时, 一些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贫困问题开始明显地凸现出来。
有鉴于此, 中央政府决定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对上述地区进行综合开发,以解决贫困地区人口的温饱问题, 为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早在1984 年9 月29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发出通知, 要求各地采取积极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
1985 年9 月23 日,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再次提出要“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 同时采取有力的措施, 积极扶持老革命根据地、边疆地区和其他贫困地区改变落后面貌。
”1986 年4 月,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又决定把扶持贫困地区摆脱落后状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之中, 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开始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之中。
1986 年5 月, 国务院成立了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3 年更名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其主要职责是制定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方针、政策和规划, 协调扶贫开发中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解决扶贫开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集中管理不同口径的扶贫资金, 督促检查有关工作。
根据国务院的统一要求, 各有关部委以及各省( 区) 、地( 市) 、县( 旗) 也分别成立了扶贫开发的组织领导机构。
这标志着我国有了专门的扶贫开发领导机构。
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后, 决定以县作为扶贫开发的基本单元, 并确定了331 个县作为国家专项扶贫资金投放的重点对象。
国家确定的适用于国定贫困县的贫困线是: 1985 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 元的特困县; 1985 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00 元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和位于一般的老革命根据地的县; 1985 年人均纯收入低于300 元的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老革命根据地县; 1984 至1986 年人均纯收入低于300 元的牧区县( 旗) 和低于200元的半牧区县( 旗) 。
[3] (P172) 各省区又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 确定了371 个县为各省区的贫困县, 由各省区给予重点扶持。
[5 ] 这标志着我国的农村扶贫开发有了明确而具体的帮扶对象。
从此, 我国在全国农村范围内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
在这一时期, 我国政府完成了扶贫指导方针的转变: 改变了以往单纯救济的扶贫方式, 向开发式扶贫转变, 确立了开发式扶贫的指导方针; 改变了以往分散、平均使用国家用于贫困地区的资金和物资的倾向, 提出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要突出重点, 要集中力量解决十几个连片贫困地区的问题; 改变了以往单纯由财政拨款、资金无偿使用的方式, 转向财政拨款和银行信贷相结合, 有偿使用与无偿使用相结合的方式。
在这一时期, 国定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6 元增加到483. 7 元, 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 25 亿减少到8000 万人, 贫困发生率从14. 8% 下降到8. 9% 。
[4 ] (P157)三、扶贫攻坚1994 至2000 年, 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在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的基础上,贯彻和执行《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 —2000年) 》。
从1991 年起,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的速度明显减缓, 1991 至1993 年平均每年只解决了250 万人的温饱问题。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这时的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地方病高发区、水库库区等。
这些地区的共同特征是地域偏远, 交通不便, 生态失调, 经济发展缓慢, 文化教育落后, 人畜饮水困难, 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 脱贫致富的难度比较大。
针对这种情况, 1994 年 2 月28 日至3 月 3 日, 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对20 世纪最后7 年的扶贫开发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根据会议的精神, 国务院于4 月15 日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 —2000 年) 》。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
从此, 我国农村的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
在这一时期, 我国政府重新划定了贫困县的标准和范围, 确定了592 个国家级贫困县。
其标准为:新列入的县1992 年人均纯收入低于400 元; 1986年已经列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县, 只要1992 年人均纯收入不超过700 元, 就仍保留资格。
[6] (P313)在这一时期, 我国政府调整了国家扶贫资金投放的地区结构: 从1994 年起在1 至2 年内把中央用于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辽宁等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省的扶贫信贷资金调整出来, 集中用于中西部贫困状况严重的省区, 中央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的增量从1994 年起也不再向6 省投放。
在这一时期, 我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扶贫攻坚的6 8新政策和新措施: 第一, 提出解决贫困地区人口温饱问题要重点发展投资少、见效快、覆盖广、效益高、有助于直接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种养业; 积极发展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乡镇企业; 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劳务输出; 对极少数生存和发展条件特别困难的村庄和农户, 实行开发式移民。
第二, 提出解决贫困地区人口温饱问题要依托资源优势, 按照市场需求, 开发有竞争力的名特稀优产品, 实行产业化生产; 坚持兴办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扶贫经济实体, 外联市场, 内联农户, 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帮助贫困县兴办骨干企业, 改变县级财政困难的状况,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第三, 提出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 积极发展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努力争取国际上的援助。
第四, 提出要实行党政一把手扶贫工作责任制,强调扶贫攻坚要落实到村、落实到户。
在这一时期, 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从8000 万减少到3000 万, 贫困发生率从8. 9% 下降到3% 。
[4 ] (P158) 除了少数社会保障对象和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 以及部分残疾人以外, 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 —2000 年) 》基本实现。
四、新时期扶贫开发在新时期, 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在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的基础上, 贯彻和执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 —2010年) 》。
进入21 世纪, 我国农村的扶贫开发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历史机遇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 在过去扶贫开发的实践中, 我们已经创造和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 并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国家可以投入更多的力量促进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 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 都将为贫困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不利条件和特殊困难是: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一般都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展程度低和社会服务水平差的地区,这些地区投入与产出效益的反差较大, 脱贫致富的难度大, 需要继续扶持; 初步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 由于生产生活条件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他们的温饱是不稳定的, 遇到特殊情况极容易重新返回到贫困状态, 巩固温饱成果的任务仍很艰巨; 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 温饱的标准还很低, 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小康、进而过上比较宽裕的生活, 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