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解释
一、掌习目标
了解FIQ的波动范围及可信区间。
掌握言语和操作智商差异的意义。
掌握各分测验差异的意义及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工怍程序
WAIS—RC所得的智商几乎是众所周知,受到普遍的关注。
然而,此测验为我们提供的不只是一个智商,而是提供了全量表、言语和操作三个量表的智商;ll个分测验的分数;有关因素分析的结果;被试者在测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对具体测验项目的反应特征等大量信息。
那么怎样分析和利用这些信息呢?对WAIS—RC的分析,应首先分析比较智商的高低和差异,然后分析比较各分测验的高低和差异以及相互关系,再深入分析被试者对具体测验项目的反应或得分特点。
(一)总智商(FIQ)的分析
FIQ的高低为我们提供了有关被试者认知能力水平的概括,高分常提示被试者一般智力较好,低分则提示被试者一般智力较差。
然而,IQ值常常不是该被试者的“真正”值,而是估计值。
通常可用测得的IQ值加减5(85%~90%的可信限水平)的方法判断IQ值的波动范围,如测得的IQ值为l05时,他的IQ值便在100~110的范围内变化。
因此,在报告中分析被试者的智力水平时,不能只看测得的IQ值,更要考虑它的可信限度。
(二)分量表的平衡性分析
分别计算言语智商(VIQ)和操作智商(PIQ)是韦氏智力测验的一个特点。
一般可视VIQ大于、等于或小于PIQ以及二者相差到何种程度而决定其意义,例如优势半球有损害,则VIQ明显低于PIQ;非优势半球有损害,则PIQ明显低于VIQ;若是弥漫性损害,其表现与非优势侧损害时相似。
所谓明显降低,即是相差到0.05或o.01的显著水平。
有人总结,不同年龄阶段相差的意义不同,各年龄组相差到lOIQ便达到0.05水平,相差13IQ便达到0.Ol水平,但在45岁以上相差12IQ便达到o.Ol水平(Newland 等,l967年)。
而韦克斯勒本人提出VIQ与PIQ的差异达l5分时才有意义,考夫曼(Kaufman,1975)则认为达到12分便可以解释了。
表3一Il列出VOQ与PIQ差异时的意义。
表3—11 VIQ与PIQ差异显著时的意义
VIQ>PIQ
PIQ>VIQ
(1)言语技能发展较操作技能好
(2)听觉加工模式发展较视觉加工模式好
(3)可能在完成实际行动或任务上有困难
(4)可能操作能力差
(5)可能有运动性非言语技能缺陷
(1)操作技能发展较言语技能好
(2)视觉加工模式发展较听觉加工模式好
(3)可能有阅读障碍
(4)可能有言语的缺陷
(5)可能有听觉性概念形成技能缺陷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VIQ与PIQ的差异的意义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因为影响VIQ与PIQ差异的因素很多。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可相差9~10分,其IQ高,VIQ>PIQ:IQ低,PIQ>VIQ。
IQ在80分以下时,PIQ>VIQ达11分以上。
(三)比较各分测验的差异
韦氏智力量表的另一特点是,整个测验是由多个侧重反映某一方面能力的分测验组成,分析它们的强点和弱点(即剖析图分析),便可进行智力特点的诊断。
具体方法主要有三种:各言语分测验的量表分与言语量表的平均分比较;各操作分测验的量表分与操作量表的平均分比较;各分测验的量表分与全量表的平均分比较。
下面以某被试者的WAIS—RC测验结果为例,介绍具体分析方法(见表3—12,3—13)。
表3—12分测验与分量表平均分比较剖析图
表3—13分测验与全量表平均分比较剖析图
全量表平均分ll分
分析步骤和内容如下:
1.分别计算出言语、操作和全量表的平均分。
本例言语量表的均值为l2分,操作量表的均值为ll分,全量表的均值为11分。
2.比较各分测验量表分与各平均分的差异。
可根据考夫曼(1975)介绍的加减3分的简易方法,只要分测验高于平均分3分以上,即可认为该测验是强点(Strength),在表中相应分数旁标上“s”表示之;而低于平均分3分以上时可以认为该项测验是弱点(Weakness),在表中相应分数旁标上“w”表示之。
3.若需要深入了解被试者能力强弱的情况和影响因素,则还须进一步进行智力和能力强弱的逐步分析。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韦氏成人测验:
拿到一个报告我们如何入手去解决,这个三级不要求,但是二级要求。
首先,拿到一份报告以后,我们要分析一下总智商,我们倒着分析,我们从总的智商开始入手。
比如说总智商是100分,你要说分数在90到109之间,智力应该算中等,在人群当中的理论分布应该是占50%。
分析完总智商,如果这个人有智力缺陷,我们就根据智力分等来进行说明,看是否是“能教育的”或是“能训练的”。
看看是重度的还是极重度的。
把这些情况说清楚就可以了。
现在要考虑的问题是,这个结果虽然我们分析完了,但要考虑的问题是,测验的效度,就是说,这个结果是不是真实的。
你会问有不真实的结果吗?是有可能的,比如做司法鉴定的时候,比如他冒充智力有缺陷的人,也可能得很低的分数。
还有就是伤残鉴定,比如车祸理赔的时候。
这时候,我们就要加做社会适应能力量表,比如平常能不能做家务,这个量表可以由家长来做,这个结果就能反映到底智商的结果真实与否,还有可以根据他的受教育的年限,根据他工作的年限等来评估。
这些问题要考虑进去的。
还有一个问题,要考虑误差的影响,对于IQ来说,你做了一个测验,被试得了100分,并不等于被试就是100分,IQ±3,这样的可能性只有68%,说明你如果说他的智商在97分~103分之间,这个结果只有68%的可信度。
IQ±5,95~105之间的可能性增加到90%,所以,你宁可把范围说宽一点,这样就有了一个可信的范围。
这样我们就把FIQ分析完了,我们要看看它是否是准确的,是有效度的,要结合具体情况,要考虑一个合理的置信区间。
下面,我们考察一下VIQ和PIQ之间的关系。
言语智商是跟言语有关的智力,它反映理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学习能力,和特定文化环境中的抽象概括能力,PIQ,空间知觉协调能力,非言语的逻辑推理,它跟手眼运动有关系。
注意,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所主管的大脑半球是不一样的,VIQ是有左侧大脑主管,PIQ总体来说是由右侧大脑主管,分析完FIQ之后,你要进一步分析一下VIQ和PIQ的关系,还记得我们上次信度的例子吗?两个大脑之间超过14.7的时候,才有临床意义,即便总智商是在正常范围,那么也表明,两个大脑半球之间可能是不对称的。
也就是说,如果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的差距超过15分,就说明,两个大脑半球不对称,或者某一侧受损。
你们看一下这种情况,在二级书的215页的表3-11和相关的说明。
好了,我们在分析完FIQ之后,再看VIQ和PIQ之间是不是相差很多,如果相差很多,我们就要把临床意义告诉被试。
这是第二步的分析。
第三步的分析,我们还要分析各个分测验的差异。
比如,一个被试的家属问你,智商是在正常范围之内吗?但被试的家属更关心,这个被试哪些方面是占优势的,哪些方面还欠缺,哪些还需要加强的,这是经常要问的问题。
怎么回答呢?这就牵扯到智力的某个部分的发展问题了。
于是我们就用各个分测验的差异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先看看言语测验,我们把言语各个测验的量表分与言语量表的平均分进行比较。
注意,这个平均分不是中国常模的那个10分,而是用言语的总量表分除以6得到的平均分,因为言语一共六项。
然后,把操作各个测验的量表分与操作量表的平均分进行比较。
或者把每个分测验的量表分与总量表的平均分进行比较。
如果这个量表分高于这个平均分3分以上,我们就认为它是一个强项。
如果这个量表分低于这个量表平均分3分以上,我们就认为这一项是弱项。
到这时候,我们才把整个的一个韦氏智力测验分析完了。
注意:2006年的11月份就考过这道题。
WAIS-RC结果分析一
测验原始分量表分测验原始分量表分
知识138符号206领悟116填图97算术119木块196相似97图片199数字72图形162词汇368
总量表分43总量表
分
32
言语智商77
操作智商68
总智商70
总智商是70分,属于边缘状态。
他在人群中的理论分布占到6.7%,他的90%的置信区间应该在65~75分之间,看看两者之间(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的量表分)有没有超过15分以上的?没有。
虽然没有,但是你可以下一个结论,这个被试存在着两侧大脑半球的弥漫性的损伤,因为这两侧大脑半球的分数都比正常常模低很多,说明两侧都有损伤。
然后你看,他所有的言语的分测验都是低于中国常模的。
下面,我们用43去除以6的话,取整得7,可以看到量表分里没有超出这个分数3分的,说明没有明显的强项,但是有明显的弱项。
他的注意力和短时记忆能力很差。
这边呢,32除以5取整得6,有没有相差3分以上的?有。
图形拼凑说明知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能力较差。
二、工作程序
(一)施测步骤
(1)首先填写好被试一般情况、测验时间、地点和主试,然后按测验标准程序进行测验。
(2)在进行成人测验时,一般按先言语测验后操作测验的顺序进行。
(3)如遇语言障碍或情绪紧张的被试,不妨先做一两个操作测验。
(4)测验通常一次做完,对于容易疲劳或动作缓慢的被试,也可分次完成。
(题:分次完成的条件)
(5)各分测验具体实施方法
测验分测验题目数量开始实施方法
言语量表
1 知识29 5 5和6题均失败进行1—4题,连续5题失败便停止
2 领悟14
3 3/4/5有任何1题失败进行1和2题,连续4题失败便停止
3 算术1
4 3 心算,3和4题均失败进行1和2题,连续4题失败便停止
4 相似性13 1 连续4题失败便停止
5 数字广度12顺/10倒1 顺背倒背分别进行,速度一秒一数字,背对一项继续下一项,背错则两试,两试失败便停止
6 词汇40 4 4—8题有1题失败进行1和3题,连续5题失败便停止操作量表
7 数字符号1—9数字从左到右,不得跳格,填完第一排再填第二排,时限90秒
8 图画填充21张卡片指出缺笔部位及名称,第一二图均告之缺少部分,每图限时20秒
9 木块图10张卡片不给看第一张卡,先演示再被试摆;正确记4分,并给图2;失败则二次演示
10 图片排列8组图片第一项告之是鸟巢,第二项开始便不告之。
1和2题失败便停止
11 图形拼凑4套图型板应完成全部项目,每接一点记一分,提前完成可加分
如果有人一上来太紧张不能做,有时程序也是可以改变的。
测几个如果不会就叫停,因为韦氏智力测验中的题目都是先易后难,前面的不会,后面的自然也不会。
测验过程一般不会考,因为太琐碎了。
在进行WAIS—RC的数字符号分测验时,完成样本测试后应据记忆完成。
退化指数——数字广度、数字符号、木块图案的成绩。
根据我的学习经验,做好学习笔记,在学习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别是对于非心理学专业出身的学习者。
以我的体会,做了完整的学习笔记后,可以围绕笔记展开学习与记忆,既节省时间又能提高学习成绩——考试提高10分没有问题。
(二)测验记分
1.原始分获得
(1)有时间限制项目,以反应速度和正确性作为评分依据。
(限时间即为了正确性)
(2)不限时间项目,则按反应质量给予不同分数。
(3)言语测验中理解/领悟、相似性、词汇和部分知识测题,要求主试根据评分原则作出主观判断而给分。
2.原始分换算量表分
(1)原始分也称粗分,即一个分测验中各题目得分相加。
(2)量表分:各分测验原始分以标准二十记分法换算成标准分,即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的量表分。
(3)言语量表分:各言语测验量表分相加所得;操作量表分:各操作测验量表分相加所得。
全量表分:言语量表分与操作量表分相加所得。
(4)根据相应用表换算成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总智商。
•记时项目有奖励分。
各项目得分→原始分→量表分→言语量表分/操作量表分→全量表分→言语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
在WAIS—RC施测中,算术、数字符号、图画填充、木块图、图片排列、图形拼凑六个分测验有时间限制,一般20秒,以反应速度和正确性作为评分依据;知识、领悟、相似性、数字广度、词汇五个分测验没有时间限制,按反应/回答质量评分。
操作测验都有时间限制/言语测验没有时间限制。
(三)结果解释
(1)智力等级分布表
智力等级IQ范围人群比率(%)
极超常≥130 每档10分2.2
超常120~129 6.7
高于平常110~119 16.1
平常90~109 两档20分50.0
低于平常80~89 每档10分16.1
边界70~79 6.7
智力缺陷≤69 2.2
(2)智力缺陷分等和百分位数
智力缺陷等级IQ范围缺陷比率(%)
轻度50~69 2档20分85
中度35~49 1.5档15分10
重度20~34 3
极重度0~19 2档20分2
平均分数是100分。
上下10分是正常人水平。
WAIS—RC离差智商计算公式:IQ==100+15(X-M)/S。
二级测验第三节测验结果的解释
第一单元WAIS-RC的解释
一、学习目标
了解FIQ的波动范围及可信区间.
掌握言语和操作智商差异的意义.
掌握各分测验差异的意义及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工作程序
(一)总智商(FIQ)的分析
通常可用测得的IQ值加减5(85%~90%的可信限水平)的方法判断IQ值的波动范围.
(二)分量表的平衡性分析
VIQ与PIQ 差异显著是时的意义(记住)
V IQ>PIQ PIQ>VIQ
1言语技能发展较操作技能好1操作技能发展较言语技能好
2听觉加工模式发展较视觉加工模式好2视觉加工模式发展较听觉加工模式好
3可能在完成实际行动或任务上有困难3可能有阅读障碍
4可能操作能力差4可能有言语的缺陷
5可能有运动性非言语技能缺陷5可能有听觉性概念形成技能缺陷
分析(记住):
①VIQ<PIQ:优势半球有损害;
②PIQ<VIQ:非优势半球有损害;
③若是弥漫性损害,其表现与非优势侧损害时相似。
两者明显差异的标准:10、12、13、15
(三)比较各分测验的差异
比较各分测验的差异,具体方法主要有三种:
1.各言语分测验的量表分与言语量表的平均分比较;
2.各操作分测验的量表分与操作量表的平均分比较;
3.各分测验的量表分与全量表的平均分比较。
强点S(Strength):分量表分M>3分
弱点W(Weakness):M- 分量表分>3分
分测验与分量表分比较剖析图(表3-12-13)
言语测验量表分操作测验量表分
知识14 数字符号16-S
领悟5-W 图画填充6-W
算术18-S 木块图10
相似性7-W 图片排列8-W
数字广度12 物体拼凑16-S
词汇13
言语平均分12分操作平均分11分全量表平均分11分
考夫曼介绍的加减3分的简易方法,只要分测验高于平均分3分以上,即可认为该测验是强点;
低于平均分3分以下时可以认为该测验是弱点.
三、相关知识
V-P差异没有实际意义的若干情况
(一)智商不与因素分数相应
算术和数字广度其实不属于言语因素,而数字符号也不应归入知觉组织.
(二)言语能力对操作能力缺陷的补偿
图画填充和图片排列是两个常常受言语能力影响的操作测验.
(三)轮廓中得分的分散
每当言语或操作量表内部的分测验分数非常分散的时候,V-P差异就毫无意义.
(四)再测效应
对各年龄水平的求助者来说,一个月之内的第二次测验,言语智商的增加量通常为3.5,而操作量表的增加量通常为
9.5.
四、注意事项
1.从智商开始解释并不意味着把这个总分提高到首要地位.
2.需要指出的是,VIQ与PIQ的差异的意义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因为影响VIQ与PIQ差异的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正常人可相差9-10分,其IQ高,VIQ>PIQ;IQ低,PIQ>VIQ.IQ在80分以下时,PIQ>VIQ达11分以上.
3.在比较各分测验的差异时,计算是按年龄量表分进行的,并且是自身的比较.如与他人的成绩相比较,应以10分为平均数,即13分及以上为强项,7分及以下为弱项.
补充:韦氏儿童和韦氏成人测验实施过程中都有哪些不同?
1.项目不同。
2.韦氏儿童中,有背数和迷津两个备用测验。
3.施测时,韦氏儿童是言语操作交叉进行。
4.韦氏儿童按照年龄和程度不同,开始的题目也不同。
5.韦氏儿童提供的量表分实在儿童自己所属的年龄组内转换。
第二单元MMPI及MMPI-2
一、学习目标
掌握MMPI一般解释程序及效度量表和临床量表的解释程序
掌握MMPI-2内容量表及附加量表的解释方法
二、工作程序
(一)一般解释程序
解释过程包括如下三个步骤:①效度量表→②临床量表→③内容量表和附加量表
(二)效度量表解释程序
1.原有的4个效度量表:?,L、F、K
2.新增的效度量表
①Fb量表(称后F量表):检查370题以后项目的答案效度
②反向答题矛盾量表V RIN(VariableResponseInconsistency):分高表明被试不加区别地回答项目;
③同向答题矛盾量表T RIN(True Response Inconsistency,):高分表明受测者不加区别地对测验项目给予肯定回答,低分则相反,表明受测者倾向于作出否定的回答。
④中国人低频量表,简称为ICH。
中国受测者的F量表。
(三)临床量表的解释程序
(四)内容量表的解释方法
(五)附加量表的解释方法
三、相关知识
㈠.效度量表的几种典型组合模式
1.全答“肯定”或者全答“否定”的模式图3--8图3--9
若受测者在回答MMPI项目时,在多于80%的项目上选择了"肯定"或者"否定"答案,其结果无法进行解析,是无效的模式图.
全答"肯定"模式中,F量表十分高,而L及K量表则十分低;临床量表Pa,Pt,Sc,Ma的分数也相当高.
全答"否定"模式中,L,F,K三个效度量表分数均相当高;临床量表Hs及Hy十分高,呈"神经症"模式.
2.装好模式--L高
装好模式即被试者试图给人好印象而过分表现正面自我形象所产生的L,F,K三效度量表组成模式(见图).模式中,L 量表分很高,F量表则相当低.这一模式显示被试者优点极多,且似乎很少有心理方面的问题
3.自我防御模式---K高
那些不愿意暴露自己或者那些很难让人从心理上了解自己的被试多有自我防御模式(见图).图中K量表相当高,而L及F量表均不高.由于此种模式不能充分反映或者低估被试者的心理适应问题,故MMPI-2报告中应注明被试者似不愿谈及自己的个人问题
4.症状夸大模式--F高
图中F量表分数接近70分,虽然是有效的模式,但在解析临床及内容量表等时应十分小心,因为被试者有可能夸大了自己的问题,表现出比实际状态更多的问题及心理障碍.这种图式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即被试者试图以夸大自己问题的方式,来获得他人的同情与帮助,表明他们自己无力应付各种问题.
图中F量表分数超过70,表示被试者高度夸大了自己的问题,呈现的症状各部相关联,心理状态混乱.也可能表示被试者在装坏或诈病.如果VRIN量表分数亦高的话,则说明被试者回答问题不是认真的,以一种前后矛盾,与项目内容无关的方式来答题.
(二)常见两点编码的意义
1.两点编码:
第一,在MMPI除了Mf 和Si之外,其它的八个病理量表,最高的那两点称为“两点编码”;
第二,这两点均大于60。
也就是说,最高的那两个点,而且都要大于60分的时候,我们就叫它“两点编码”,我们就有可能在MMPI的手册里面找到这两点编码的解释。
2.突出编码和非突出编码
突出编码和非突出编码都属于两点编码
突出编码指的是,两点最高,两点都大于60,而且,这两点均大于周围量表5分以上。
非突出编码指的是两点(至少其中有一个)没有大于周围量表5分以上。
我们要区分突出编码和非突出编码,是因为突出编码叫典型的编码,这种编码是我们想要的,因为它跟我们书里面的解释是最接近的。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有两点都是最高的,但是和周围相差的并不是很多,就差一、两分的话,这种解释就非常困难。
①除5-M f、0-S i以外的其他8个量表:1-Hs、2-D、3-Hy、4-Pd、6-Pa、7-Pt、8-Sc、9-Ma
②T≧60分(中国常模)或65分(美国常模)
③突出编码类型:进入编码的分数最低的量表-没有进入编码的分数最高者>5;(稳定)
④非突出编码类型:两者相差<5分。
(不稳定)
㈢.MMPI各因子分的意义
精神质因子(P)神经质因子(N)内向外因子(I)装好-装坏因子(F)
反社会因子(A)男子气—女子气因子(M)
因子分的解释:
借助因子分的高低来解释MMPI测验结果,是一种简化临床量表中复杂信息的手段。
㈣典型的临床量表剖面图模式
1、神经症和精神病整体剖面图
所谓剖面图模式,就是剖面图上各个临床量表的升高和降低的整体变化趋势。
例如,如果临床量表Hs、D、Hy的T分都超过临床分界点,且在整个剖析图中为最高的几个分数,则整体模式呈现“左高右低”的模式,这种模式被称为神经症性模式。
而如果量表Pa、Pt、Sc、Ma等为几个最高的量表分数,则整个剖析图呈现出“右高左低”,这种模式被称之为精神病性模式。
2、神经症性剖面图(依据Hs、D和Hy)
⑴.A类神经症性剖面图量表1、2、3均高于60分,两边高中间低。
⑵.B类神经症性剖面图量表1、2、3呈现依次下降趋势。
⑶.C类神经症性剖面图量表2、1、3呈现依次下降倾向。
2比1、3高。
⑷.D类神经症性剖面图量表1、2、3依次上升式倾向。
(癔病性剖面图。
)
3、精神病性双峰剖面图
4、边缘性剖面图
⑴.所有的或绝大多数量表(从l~9)的分数等于或超过65,常常伴有F量表的极度升高。
见图13-18。
⑵.提示受试者很可能是边缘性人格障碍者。
5、假阴性剖面图
⑴.所有的临床量表分数在65以下,有6个或更多的量表分数低于或等于56分。
剖面图中的量表L和K高于量表F。
K量表等于或大于60分,至少比F高5个T分数点。
见图13-18。
⑵.这种剖面图多发生于精神病人中,被认为是一种假阴性。
(四)内容量表的解释
1.内部症状类(6个):ANX,FRS,OBS,DEP,HEA、BIZ;
2.外显侵犯行为类(4个):ANG、CYN、ASP、TPA
3.消极自我认识类(1个):LSE
4.一般问题类(4个):SOD、FAM、WRK及TRT
(五)附加量表的解释
目前已有上百种附加量表
1.酗酒(MAC-R)量表
2.吸毒可能性(APS)量表
3.吸毒态度(AAS)量表
4.婚姻问题(MDS)量表
5.过分自控(O-H)量表
6.焦虑(A)量表
7.压抑(R)量表
8.自我力量(Es)量表
9. 支配性(Do)量表
10.责任(Re)量表
11.创伤后应激失常(PTSD)量表
12.性别角色(GM及GF)量表
四、注意事项
1.在用两点编码法进行解释时,如各临床量表的高分点很多,应逐个配对解释,尤其要对最高点特别重视。
同时,要注重考察图形整体模式,因为多个量表组成的编码和模式更具有临床的稳定性。
2.要将内容量表解析和临床量表解析相互补充、相互印证。
3.不能单纯依靠分数作出被试有无异常或属于何种异常的判断,应结合病史及其它有关信息,如结合关键项目进行分析。
第三单元SCL-90的解释
一、学习目标
二、工作程序
(一)总分的分析
1.以总分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可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
2.以总分变化反映病情演变:
一般认为减分率≧50%为显效, ≧25%为有效.
减分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
(二)因子分和廓图分析
1.用因子分析反映具体病人的症状群特点
2.以因子分析反映靶症状群的治疗效果
三、相关知识
(一)中国正常人SCL-90测试结果
(二)四种不同神经症SCL-90评定结果
1.四种不同型别神经症SCL-90评定结果
2.四种神经症SCL-90的因子评定结果
四、注意事项
1.SCL-90有两种评分方法,分别为1-5的5级评分和0-4的5级评分.如为0-4的5级评分,总分超过70分可考虑筛选阳性.
2.有些量表的因子分计算和分析与SCL-90不同,如有的是组成该因子的单项分总和,有的需要加权,这些特殊例子详见具体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