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知音》PPT课件1
《知音》PPT课件2 (共14张PPT)
![《知音》PPT课件2 (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e88e73bfad6195f312ba6a3.png)
读“知音” 整体感知 请你认真地朗读课文并思考: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
鸟的知音你认为应该是谁? 为什么?
明“知音”
欣赏小画眉 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画眉的句子并相互交流。 “尤其是那只画眉,不仅长得漂亮,叫得也最亮,音色也最 动听,观众围了密匝匝一圈儿。”
“老人将那鸟儿逗弄一番,那鸟叫得更欢更响了,并扑扇了 几下翅膀,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笼外的世界。”
4.谁最了解它的这种想法?
“你看,这鸟在笼里惶恐不安,东张西望,生活再笼子 里,是它最大的痛苦和不幸!”
明“知音”
走近鸟语园 5.听了少年的这番话,老人会怎么做呢? 6.“它是在悠然的叫呢,还是在忧郁地叫?也许,它是
在告诉人们就是谁是自己的知音。”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做“知音”
1.你认为人和动物之间怎样才能和睦相处呢?
聊“知音”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 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 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 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 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 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 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 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 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知音 课后作业 PPT课件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知音 课后作业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60d235f7ec4afe05a1df1b.png)
二、遇知音——喜悦。
1.根据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 生机勃勃 兴致勃勃
(1)兴趣很浓。( 兴致勃勃 ) (2)形容生命力旺盛,朝气蓬勃。( 生气勃勃 ) 2.俞伯牙兴致勃勃地为樵夫演奏了一曲又一曲。这个樵夫就是
_钟__子__期___。 3.俞伯牙为什么演奏了一曲又一曲?
_因__为__俞__伯__牙__把__钟__子__期__视__为__知__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能体现俞伯牙遇到知音的喜悦心情的词语是__兴__致__勃__勃___
。
三、失知音——悲痛。 1.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悲痛 ②悲凄 (1)第二年,俞伯牙____①____地来到钟子期的坟前。 (2)回忆往事,俞伯牙弹出的曲调越来越___②_____。 2.上面的两个词语体现了钟子期死后,俞伯牙___悲__伤__行为是: __俞__伯__牙__把__琴__摔__碎__了______。
4.俞伯牙发誓__一__辈__子__再__也__不__弹_琴__了_____。 5.俞伯牙(果真)再没有弹过琴,(因为)他知道,世界上
(再也)找不到像钟子期这样的知音了。 如果去掉括号中的词语,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_如__果__去__掉__括__号__中__的__词__语__,__会__使__句__子__不__如__原__句__生__动__,___ _表__达__的__情__感__不__如__原__句__表__达__得__淋__漓__尽__致__。_____________
一、无知音——寂寞。 1.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寂寞 ②蕴含 ③陶醉 俞伯牙非常喜欢弹奏古琴,常常____③____得忘了时间。 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听出他___②_____在琴声里的心 意,所以他每次弹琴,都会觉得很___①_____。 2.“寂寞”在本文中的含义是( B )
《知音》 精品课件2(共15张)
![《知音》 精品课件2(共15张)](https://img.taocdn.com/s3/m/82979105ff00bed5b9f31d69.png)
4.谁最了解它的这种想法?
“你看,这鸟在笼里惶恐不安,东张西望,生活再笼子 里,是它最大的痛苦和不幸!”
明“知音”
走近鸟语园 5.听了少年的这番话,老人会怎么做呢? 6.“它是在悠然的叫呢,还是在忧郁地叫?也许,它是
在告诉人们就是谁是自己的知音。”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做“知音”
1.你认为人和动物之间怎样才能和睦相处呢?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 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 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 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 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 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 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 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 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 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 他:“你已经学了。”
聊“知音”
若是人和鸟之间也形成了这种“知音”关系,你 猜猜,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读“知音” 生字学习 yīng wǔ huáng zhēng zā yǐ
鹦
鹉
惶 行当怔匝矣密匝匝读“知音”
“有人学着鸟叫,吹起了口哨,鸟声哨声一唱一和 (yī chàng yī hè)。”
这句话中“一唱一和”的情景你见过吗? 谁来表演一下你的生活中一唱一和的情景?
湘教版语文 五年级 上册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落, 学习这种写法。 2.用不同的方法理解“知音、密匝匝、行当、一唱一和、 互唤互答、应和”这几个词语。 3.组块阅读,感悟人、动物之间建立“知音”关系就能 实现人和动物之间和睦相处。
知音PPT
![知音PPT](https://img.taocdn.com/s3/m/663724721eb91a37f1115c96.png)
理解词语 澎湃: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造句:大海上汹涌澎湃的波涛让人惊心动魄。 噩耗: 指自己的亲人或自己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造句:听到这个噩耗,他立刻晕了过去。
高耸入云: 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
山峰等高峻挺拔。 造句:我最大的愿望是有天能登上高耸
入云的珠穆朗玛峰。
理解词语
兴致勃勃:形容兴头很足。 造句:全班同学早就集合好,兴致勃勃地向
点词语造句)
妈妈一边唱歌,一边做家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音
第 二 课时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体会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深厚友谊,理解“千金易
得,知音难求”的含义。(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春游地进发了。
依依不舍:形容非常留恋,十分舍不得。 造句:小林要转学了,大家都依依不舍地跟 他道别。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知音难觅。写俞伯牙琴技高
超却无人能懂,他为此而感到寂寞。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偶遇知音。写俞伯牙终于遇 到音乐的知音钟子期,并约好第二年再见面。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断琴绝弹。写钟子期病
知音
第 一 课时
助读资料
字词精讲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1.会认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重点)
相关资料
1.俞伯牙:春秋时代的琴师。
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
尊称为“琴仙”。现在的琴曲 《高山流水》《水仙操》传说都
2017-2018年教科版(六三制)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知音》资料俞伯牙
![2017-2018年教科版(六三制)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知音》资料俞伯牙](https://img.taocdn.com/s3/m/8a423b265727a5e9856a6122.png)
《知音》资料俞伯牙伯牙,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
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
伯牙抚琴遇就是他在探亲回国途中发生的故事。
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
在古籍中,最早见于战国郑人列御寇著《》一书中有关于伯牙抚琴的故事。
经考证,伯牙本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在小说中的杜撰,史志载为汉阳人氏,乡民以子期为荣,口耳相传一句俚词:“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
”明代,冯梦龙编撰《》,特意到汉阳探源访佚,由于汉阳话“遇伯牙”中的“遇”与“俞”读音相同,都是去声,便把“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
”误听为“子期俞伯牙,千古传。
”伯牙也就成了冯梦龙笔下的俞伯牙了——《》,收于《警世通言》。
由于《》影响巨大,俞伯牙这名字越传越远,遂以讹传讹了。
笔者久居汉阳,瑞、俞二字读音难辨,乡人口音重,读时音调还会尖声上扬,很有特点,所以作为苏州人的冯梦龙当时会听走音。
至于“名瑞,字伯牙”也者,当为“小说家言”。
而在此之前的《》与《》、《史书》、《》等书中均为“伯牙”。
伯牙详述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战国郑国人列御寇所著《列子·汤问》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伯牙从小非常聪明,天赋极高,又很喜欢音乐,他拜当时很有名气的琴师为老师。
学习了三年,伯牙琴艺大长,成了当地有名气的琴师。
但是伯牙常常感到苦恼,因为在艺术上还达不到更高的境界。
伯牙的老师成连知道了他的心思后,便对他说,我已经把自己的全部技艺都教给了你,而且你学习得很好。
至于音乐的感受力、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没学好。
《知音》课件
![《知音》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a900c3d5bbfd0a79567375.png)
伯牙绝弦:绝,断绝。伯牙 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 再也不弹琴了。
解 题
朗读课文 注意停顿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 伯牙/ 鼓琴,钟子期/善听。 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 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 泰山! 志在流水,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 善哉,洋洋兮/ 江河! 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 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 /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 /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再无知音, 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终身/不复鼓。
2、伯牙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家,生 活中应该不缺少别人的赞美,但他因为 钟子期的死而“绝弦”了,你怎样看待 他的举动?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世再无知音”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 相知,贵在知心”钟子期死了, 相知,贵在知心”钟子期死了, 伯牙再也没有了知音, 伯牙再也没有了知音,再也没有 人能真正欣赏自己的音乐, 人能真正欣赏自己的音乐,理解 自己的感受,所以他决定“ 自己的感受,所以他决定“绝 弦”。同时他的举动也是对知音 的悼念。 的悼念。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于,擅长。 “善”,善于,擅长。 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 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太好了。“峨峨”,高。 善哉” 太好了。 峨峨” 好像。 “兮”,啊。“若”,好像。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 钟子期(听了) 太好了! 钟子期(听了)说:“太好了!简 直就像高大的泰山啊! 直就像高大的泰山啊!”
初读课文
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 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
三年级语《知音》ppt课件
![三年级语《知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dcec24dd3383c4ba4cd24c.png)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知音
资料宝袋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 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 的心意,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 知音者。——《列子·汤问》
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 解的人、知己朋友。
预习检查
1、指名朗读《知音》。 2、指名认读生字和词语。
字词乐园
览 耸坟阶 膝 忆墓辈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俞伯牙果真再没有弹过 琴……那样的知音了。”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这篇课文的主旨——“千 金易得,知音难求”。“高山流水觅知 音”的感慨也自在其中了。
图解结构
知音
俞伯牙的琴声无人能 懂—寂寞 钟子期听懂了琴音—遇 到知音
钟子期病逝—俞伯牙绝 弦谢知音
千金 易得 知音 难求
概括主题
四个部分: 一(1)我与父亲排队买票,遇到一个八口之家也排队买票。 二(2-6)售票员报价后,八口之家买不起票,无法看马戏。 三(7-8)本不宽裕的父亲巧妙解决了这家人的买票问题。 四(9)我与父亲看不成马戏,却收获了快乐。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本文再现了俞伯牙和钟子期的 历史故事,表达了朋友之间的真挚 的感情,同时告诉我们千金易得, 知音难求,对于感情要真挚。
写法点拨
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 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这个句 子就是过渡句。总体上它的作用就是 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在 本文中多次出现过渡句。
拓展提升
关于朋友的名言
幸运时朋友了解我们,逆境中我
们了解朋友。
--柯林斯
财富不是永久的朋友,但朋友是
永久的财富。 --列夫.托尔斯泰
心灵感悟
千金易得,知音难求。俞伯牙 和钟子期之间真挚的友谊实在让人感 动,同时也使我们领悟到相互理解是 纯真友谊的基础。
《知音》 精品课件(共18张)
![《知音》 精品课件(共18张)](https://img.taocdn.com/s3/m/eb5e5c0914791711cc791769.png)
•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少年 才是小鸟的“知音”。
二、合作探究
(一)精读课文,探索内涵
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笔在文中画出描 写鸟语园热闹景象的句子。
•“草地上有许多老人。” •“他们把各自的鸟笼挂在树上,然后仰着头, 侧着目,美美地听鸟儿互唤互答。” •“那儿有八哥,有黄鹂,有百灵,有鹦鹉,它 们叫得各有韵味,各有声色,每个鸟笼都招引了 不少观众。”
少年背古诗前 少年背古诗后
围观者
哄笑
没做声
养鸟
愤愤
老人
怔住
读句子,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
1 我这鸟儿叫得怎么样? (疑问句,需要回答) 我怎么听着这鸟唱的不是(反问句,不需要回答) 美歌呀?
2 真是美鸟唱美歌呀!
(赞扬的语气)
唱的是忧愁的歌,是痛苦 (申诉、责备的语气) 的歌!
拓展练习:
1 老人最后会怎么做?请发挥 你的想象,写几句话。
•
和
,让老人由得意到生气再到最后
的 渴望 ;更让围观向者往由
到
。我体会到
了少年的态度坚决和不依不饶的精“神哄及笑对”小鸟的喜爱之情。
“不做声”
“怔住了”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朗读1、2自然段时,要读出清晨公园 的热闹、画眉的惹人喜爱。
• 分角色朗读3~17自然段,要读出画眉 对笼外的向往和渴望,读出人物心理的 特点及相应的语气。
2 请你设计一则爱鸟、护鸟 的广告语。
3 收集、阅读有关鸟类的资 料,了解人与鸟类和谐共处的 重要性。
知音故事
春秋时期,有个著名的琴师叫俞伯牙,他 非常擅长弹琴。有个樵夫叫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高山的曲子,钟子期说:“好啊!高峻 的样子像泰山!”伯牙弹流水,钟子期说: “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心里 想的,钟子期一定知道。伯牙说:“你真是我 的知音。”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再也没有 他的知音了,就摔破了琴,终生不再弹。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知音【第1课时】ppt优质公开课课件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知音【第1课时】ppt优质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b733390722192e4536f6ba.png)
逝,俞伯牙断琴发誓再不弹琴。
本文说了谁和谁的故事?
本文说了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琴师俞伯牙遇到知音钟 子期,一见如故,并相约一年以后再见,但是 不幸的是钟子期病逝,俞伯牙悲痛至极,断琴
发誓终生不再弹琴。俞伯牙对知音的这种深深
的感情让我们感动,人的一生难遇知音,遇到
了要好好珍惜。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境界(jìn jìng) ﹒ √ 游览 ) ﹒(lǎng lǎn √ 高耸(sǒng zǒng) ﹒ √ 普通 ) ﹒ (pǔ pú √ 波涛 ) ﹒(táo tāo √ 盘膝(qī xī) ﹒ √
2.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字。 (1)我们做什么事都要(任 (2)大家(愉 (3)爸爸发(很 认)真、仔细。
4.读一读,连一连。
悠扬的
奔腾的 高耸的 滚滚的
波涛
琴声 流水 泰山
sǒng
心境
游览
高耸
多音字
乐
yuè(音乐)
lè(欢乐)
理解词语
蕴含:蕴藏包含。 造句:这篇文章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游览:从容地行走观看名胜、风景等。 造句:今天我和妈妈游览了许多地方。 愉快:开心,快乐,舒畅。 造句:看到眼前的美景,他心情十分愉快。 悠扬:形容声音高低起伏而和谐。 造句:悠扬的琴声在屋子里回荡。
理解词语 澎湃: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造句:大海上汹涌澎湃的波涛让人惊心动魄。 噩耗: 指自己的亲人或自己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造句:听到这个噩耗,他立刻晕了过去。
高耸入云: 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
山峰等高峻挺拔。 造句:我最大的愿望是有天能登上高耸
入云的珠穆朗玛峰。
理解词语
兴致勃勃:形容兴头很足。 造句:全班同学早就集合好,兴致勃勃地向
《知音》PPT优秀课件2
![《知音》PPT优秀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798804e59ec3d5bbfd0a74b4.png)
明“知音”
走近小树林 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
1.这片小树林给你什么印象?你从哪儿感受到的?
2.这只被关在笼里的画眉看到这种情景会怎么想呢?
明“知音” 走近鸟语园 朗读第二自然段 1.“而最招人耳目的,要算鸟语园了。” 这句话用在这 里的作用是什么?
2.鸟语园有什么特点?
明“知音”
走近鸟语园 3.如果你此时就是笼里的这些鸟儿中的一只,看到这 种情景你会有怎样的想法呢?
湘教版语文 五年级 上册
学习目标
1.能正确理解“知音、密匝匝、行当、一唱一和、 互唤互答、应和”这几个词语。 3.组块阅读,感悟人、动物之间建立“知音”关系就能 实现人和动物之间和睦相处。
聊“知音”
有哪位同学知道“知音”的故事吗?
聊“知音”
若是人和鸟之间也形成了这种“知音”关系,你 猜猜,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读“知音” 生字学习 yīng wǔ huáng zhēng zā yǐ
鹦
鹉
惶 行当
怔
匝
矣
密匝匝
读“知音”
“有人学着鸟叫,吹起了口哨,鸟声哨声一唱一和 (yī chàng yī hè)。”
这句话中“一唱一和”的情景你见过吗? 谁来表演一下你的生活中一唱一和的情景?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 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 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 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 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 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 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 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 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 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 他:“你已经学了。”
《知音》PPT课件2
![《知音》PPT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bdc28f1987c24028915fc36e.png)
2.读一读最感动你的一段文字!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27、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 生命才真正开始。 28、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29、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 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30、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也不要做安于现状的平凡人。 31、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语文五上《知音》课件
![语文五上《知音》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b572d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4.png)
一、教材分析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教学程序 五、说板书设计 六、总结迁移、形成积淀
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地、流利地朗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落
二、用不同的方法理解“知音、密匝匝、一唱一和、互唤互答“这几个 词。
三、组块阅读,感悟人与动物之间建立”知音“关系就能实现人和动物 的和睦相处。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 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 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 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 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 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 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 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 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走近鸟语园
朗读第二自然段 1.“而最招人耳目的,要算鸟语园了。” 这句话用在这 里
的作用是什么?
2.鸟语园有什么特点?
走近鸟语园
3.如果你此时就是笼里的这些鸟儿中的一只,看到这 种情景你会有怎样的想法呢?
4.谁最了解它的这种想法? “你看,这鸟在笼里惶恐不安,东张西望,生活再笼子 里,是它最大的痛苦和不幸!”
走近鸟语园 5.听了少年的这番话,老人会怎么做呢?
6.“它是在悠然的叫呢,还是在忧郁地叫?也许,它是 在告诉人们就是谁是自己的知音。”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观众 美鸟唱美歌 美一辈子
15 *知音 鸟
少年 忧愁的歌 痛苦的歌
六、总结迁移、形成积淀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 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 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 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 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 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 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 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 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 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 “你已经学了。”
2017-2018年教科版(六三制)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知音》资料知音故事
![2017-2018年教科版(六三制)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知音》资料知音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f0c5a906529647d27285227.png)
《知音》资料知音故事故事伯牙从小就酷热爱音乐,他的老师曾带着他到东海的,师傅说是找,便走了许久。
伯牙见老师还不回来,就沿着一条小路找师傅。
发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便弹出一首好曲。
这时师傅突然出现,说:“好啊!仙师被你找到了!”师傅带他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
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一般。
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
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
有一年,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
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
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
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
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地弹了起来。
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
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
伯牙正在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
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听了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赞叹弟子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
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相传是造的。
”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
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
接着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
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
”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
知音(说课稿)
![知音(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cd9cac1910ef12d2af9e79e.png)
《知音》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略读课文《知音》。
课文讲述了古琴师俞伯牙断琴谢知音的故事,课文不长,但言辞优美,生动感人。
结合课文内容和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我制订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点:1.认识文中9个生字。
2.自主阅读,在反复阅读中体会人物间的深厚友谊,懂得“千金易得,知音难求”的含义。
3.了解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的写作方法。
三个目标中,第一个识字目标可通过课前预习圈画,读文时特别注意,初读后,单独出示认读来完成。
第三个目标需要教师引导点拨,只要求初步了解,第二个目标为本课重点,需要组织学生自主提问,反复读文,在自由读、默读、指名读、齐读、男女生配合读等多形式多层次读文中去体会,再通过自己有感情的朗读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同时,本文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个难点,就是知音是什么。
通过读文,学生们能自己理解的知音只能是一个人弹琴,另一个人知道他的琴声是什么意思,这显然不够,这个难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想象、思考,下面我就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来详细说明。
我把教学过程细分为五部分。
其实可以概括为八个字:自主提问读书解答。
因为这是略读课文,我们应该相信三年级的学生已拥有初步的阅读能力。
先来说导入。
对于高年级学生我习惯于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但对于小一点的孩子,要想在上课伊始把他们那颗刚才还在操场上尽情游戏的心,快速拉到课文中来,要想调动他们对语文学习尤其是对阅读的兴趣,真没有比讲故事更好的办法了,3分钟时间里,我绘声绘色地讲完《伯牙学琴》的故事后,孩子们不仅丰富了知识,更对这位认真勤奋,天下第一的琴师充满了敬佩,从而专心进入第二环节:主动质疑,明确目标,在板书课题并齐读后让学生们就题目提问,学生自然提出:俞伯牙的知音是谁?知音是什么意思?……我把问题简写到黑板的一边说: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读课文解决这些问题。
从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自由读文,认读生字后进入第四环节,反复读文,理解知音。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