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善鼓琴》PPT下载
合集下载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共25张PPT)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a32ac9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1.png)
锺子期死后,伯牙以最极端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有人说这样做不值得,也有人说应该这样做。联系这首诗和课后“资料袋”,你能说说此时的感受吗?(课后第二题)
相传,伯牙、锺子期为春秋时期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吕氏春秋》《列子》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我国古诗常提及伯牙、锺子期的传说,如: 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孟浩然 《示孟郊》 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李白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王安石 《伯牙》
心志,情志。
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好啊。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高大的样子。
像。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大意: 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像流水一样浩荡。”
一会儿,不久。
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资料袋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抷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是音乐让两人心意相通,成为了知音。知音已逝,乐曲似乎也失去了意义。
大声朗读课文后,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内容。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大意: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
弹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有人说这样做不值得,也有人说应该这样做。联系这首诗和课后“资料袋”,你能说说此时的感受吗?(课后第二题)
相传,伯牙、锺子期为春秋时期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吕氏春秋》《列子》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我国古诗常提及伯牙、锺子期的传说,如: 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孟浩然 《示孟郊》 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李白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王安石 《伯牙》
心志,情志。
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好啊。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高大的样子。
像。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大意: 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像流水一样浩荡。”
一会儿,不久。
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资料袋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抷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是音乐让两人心意相通,成为了知音。知音已逝,乐曲似乎也失去了意义。
大声朗读课文后,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内容。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大意: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
弹
《伯牙善鼓琴》PPT(完美版)
![《伯牙善鼓琴》PPT(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661d66fa01f69e31433294a3.png)
2、俞伯牙善于弹琴,并且琴艺超群,那么在文 中又表现在哪里呢?(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他能通过琴声把自己心里想的东西表达 出来。
《伯牙善鼓琴》PPT
《伯牙善鼓琴》PPT
3、那么樵夫钟子期“善听”,又表 现在哪里呢?(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 兮若江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鲁迅
《伯牙善鼓琴》PPT
《伯牙善鼓琴》PPT
练习巩固
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字。
伯牙善鼓琴 善于、擅长
(1)善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好
《伯牙善鼓琴》PPT
《伯牙善鼓琴》PPT
练习巩固
(2)之
钟子期必得之代词,代伯牙的心意。
乃援琴而鼓之 代词,代琴。
游于泰山之阴 初为霖雨之操 更造崩山之音
结构助词, “的”。
《伯牙善鼓琴》PPT
合作探究
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伯牙善鼓琴》PPT
《伯牙善鼓琴》PPT
合作探究
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 对知音,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 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 曲高雅精妙。
《伯牙善鼓琴》PPT
《伯牙善鼓琴》PPT
《伯牙善鼓琴》PPT
合作探究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牙 的知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伯牙善鼓琴》PPT
《伯牙善鼓琴》PPT
钟伯 子牙 期所 必念 得, 之 。
《伯牙善鼓琴》PPT
他能通过琴声把自己心里想的东西表达 出来。
《伯牙善鼓琴》PPT
《伯牙善鼓琴》PPT
3、那么樵夫钟子期“善听”,又表 现在哪里呢?(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 兮若江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鲁迅
《伯牙善鼓琴》PPT
《伯牙善鼓琴》PPT
练习巩固
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字。
伯牙善鼓琴 善于、擅长
(1)善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好
《伯牙善鼓琴》PPT
《伯牙善鼓琴》PPT
练习巩固
(2)之
钟子期必得之代词,代伯牙的心意。
乃援琴而鼓之 代词,代琴。
游于泰山之阴 初为霖雨之操 更造崩山之音
结构助词, “的”。
《伯牙善鼓琴》PPT
合作探究
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伯牙善鼓琴》PPT
《伯牙善鼓琴》PPT
合作探究
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 对知音,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 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 曲高雅精妙。
《伯牙善鼓琴》PPT
《伯牙善鼓琴》PPT
《伯牙善鼓琴》PPT
合作探究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牙 的知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伯牙善鼓琴》PPT
《伯牙善鼓琴》PPT
钟伯 子牙 期所 必念 得, 之 。
《伯牙善鼓琴》PPT
伯牙善鼓琴ppt课件
![伯牙善鼓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ba775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c.png)
琴艺传承
伯牙的琴艺来自于他的师傅成连 ,成连不仅教给他琴艺,还带他 到各地游历,拓展了他的音乐视
野。
音乐修养
伯牙不仅擅长弹琴,还对音乐有着 深刻的领悟和见解,这使他的琴艺 更加精湛。
社会地位
伯牙以善鼓琴而名满天下,他的琴 声不仅具有技巧,还蕴含着深刻的 思想和情感,赢得了人们的敬仰。
03
伯牙善鼓琴的艺术特色
伯牙善鼓琴课件
目录
• 伯牙善鼓琴原文 • 伯牙善鼓琴背景介绍 • 伯牙善鼓琴的艺术特色 • 伯牙善鼓琴的影响与传承 • 总结与思考
01
伯牙善鼓琴原文
原文内容
•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得之。伯牙所悲,钟子期 知之。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保护传统文化是维护文化多样性和民族 精神的重要举措。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 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保护其独特 性和原生态。
VS
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承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在保护的基础上进 行创新和发扬。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元素 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让传统文化焕发 新的生命力。
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重视传统文化
现代音乐教育应该加强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的重视,将其纳入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对 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02
伯牙善鼓琴背景介绍
伯牙的生平
01
02
03
时代背景
伯牙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音乐文化高度 发展,为伯牙的琴艺提供 了良好的环境。
出生地
伯牙出生于楚国,从小就 接触到了丰富的音乐文化 。
生平经历
伯牙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 的音乐天赋,经过多年的 勤奋学习,他的琴艺达到 了极高的水平。
伯牙的琴艺来自于他的师傅成连 ,成连不仅教给他琴艺,还带他 到各地游历,拓展了他的音乐视
野。
音乐修养
伯牙不仅擅长弹琴,还对音乐有着 深刻的领悟和见解,这使他的琴艺 更加精湛。
社会地位
伯牙以善鼓琴而名满天下,他的琴 声不仅具有技巧,还蕴含着深刻的 思想和情感,赢得了人们的敬仰。
03
伯牙善鼓琴的艺术特色
伯牙善鼓琴课件
目录
• 伯牙善鼓琴原文 • 伯牙善鼓琴背景介绍 • 伯牙善鼓琴的艺术特色 • 伯牙善鼓琴的影响与传承 • 总结与思考
01
伯牙善鼓琴原文
原文内容
•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得之。伯牙所悲,钟子期 知之。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保护传统文化是维护文化多样性和民族 精神的重要举措。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 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保护其独特 性和原生态。
VS
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承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在保护的基础上进 行创新和发扬。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元素 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让传统文化焕发 新的生命力。
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重视传统文化
现代音乐教育应该加强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的重视,将其纳入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对 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02
伯牙善鼓琴背景介绍
伯牙的生平
01
02
03
时代背景
伯牙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音乐文化高度 发展,为伯牙的琴艺提供 了良好的环境。
出生地
伯牙出生于楚国,从小就 接触到了丰富的音乐文化 。
生平经历
伯牙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 的音乐天赋,经过多年的 勤奋学习,他的琴艺达到 了极高的水平。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共12张PPT)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共1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cc468c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a.png)
在反思过程中,我认为我在理解文言文方面还需要加强。我会通过多阅读、多学习来提高自己的 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同时,我也会用心去感受和理解音乐,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 想。
对于未来的学习,我希望能够在文言文阅读和理解方面加强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会更加注重音乐 的学习和感受。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我能够在文言文阅读和理解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同时也能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这种高超的艺术形式。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9日
以下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六 年 级 语 文 上 册
此 处
➢ 新课导入
可
以 修
➢ 可以编辑修改 ➢ 最新 2023-2024学年
改
删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二则》》课件
除
以下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钟子期死后伯牙做了什么?原文回答。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为什么?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认为世上再也没有人值得自己去为他弹琴了。伯牙破琴绝弦的行为 向世人宣告了 “知音既不在,再弹也无意”之悲情。
伯牙鼓琴
伯牙
子期
知
音
善弹
知“音”
善听
难
觅
高山
知“志”
志向
知
己
流水
知音
胸怀
难
求
四、课后作业
给你最好的朋友写一封信。
在《伯牙鼓琴》中,文章讲述了俞伯牙弹琴时的高超技艺,以及钟子期的聆听能力和深刻理解。 伯牙弹奏的琴声中包含了“太山”、“河流”、“清风”、“明月”等意象,而钟子期却能准确 地理解并描述出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音乐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形式,能够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思 想。
对于未来的学习,我希望能够在文言文阅读和理解方面加强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会更加注重音乐 的学习和感受。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我能够在文言文阅读和理解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同时也能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这种高超的艺术形式。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9日
以下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六 年 级 语 文 上 册
此 处
➢ 新课导入
可
以 修
➢ 可以编辑修改 ➢ 最新 2023-2024学年
改
删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二则》》课件
除
以下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钟子期死后伯牙做了什么?原文回答。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为什么?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认为世上再也没有人值得自己去为他弹琴了。伯牙破琴绝弦的行为 向世人宣告了 “知音既不在,再弹也无意”之悲情。
伯牙鼓琴
伯牙
子期
知
音
善弹
知“音”
善听
难
觅
高山
知“志”
志向
知
己
流水
知音
胸怀
难
求
四、课后作业
给你最好的朋友写一封信。
在《伯牙鼓琴》中,文章讲述了俞伯牙弹琴时的高超技艺,以及钟子期的聆听能力和深刻理解。 伯牙弹奏的琴声中包含了“太山”、“河流”、“清风”、“明月”等意象,而钟子期却能准确 地理解并描述出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音乐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形式,能够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思 想。
《伯牙善鼓琴》PPT下载(完美版)
![《伯牙善鼓琴》PPT下载(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bcea41a9524de518964b7d7e.png)
穷:穷尽。
于何:如何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逃:使。。。逃脱
《伯牙善鼓琴》PPT下载
《伯牙善鼓琴》PPT下载
译文参考
1、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2、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3、钟子期说:“好啊!山高的样子像泰山!” 4、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 样子像江河!” 5、伯牙所想的情景,钟子期都能领会。 6、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被 困在山岩下。
《伯牙善鼓琴》PPT下载
返回
《伯牙善鼓琴》PPT下载译文 Nhomakorabea考7、心里悲愁,于是拿过琴来弹奏。 8、起先弹奏雨水连绵的乐曲,再奏出山岩崩塌 的声音 。 9、曲子每次弹奏,钟子期总能悟透其中旨趣。 10、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您的听力好 啊 ,好啊!你听琴时的心志和想象如同我的心意 。我如何能使琴声逃脱你的听力呢?”
《伯牙善鼓琴》PPT下载
返回
《伯牙善鼓琴》PPT下载
疏通文意
结合注释翻译文句(学生翻译)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
志:志趣、心意。
善:好 峨峨:高耸的样子。
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
洋洋:水流宽广的样子。
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伯牙善鼓琴》PPT下载
《伯牙善鼓琴》PPT下载
• 4、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 伯牙的知音?(用原文回答)
《伯牙善鼓琴》PPT下载
《伯牙善鼓琴》PPT下载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六年级上册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共20张PPT)
![六年级上册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8295d5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e.png)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春雨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
!”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
!”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 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 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 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伯牙鼓琴
善鼓琴的伯牙,名满天下的伯牙, 竟然从此绝弦,假如你就是文中的伯 牙,你有什么想对子期说的吗?请用 你的笔写下来吧。
伯牙鼓琴
读准节奏,体会古韵悠久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把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直到把课文读顺。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 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 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 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毕生不 复鼓。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 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 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 /绝弦,毕生/不复鼓。
子期死,伯牙谓 /世再无知音, 乃破琴绝弦,毕生不复鼓。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 犹吾心也。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乃/破琴/绝弦,毕生/不复鼓。
背景资料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 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 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 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知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 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 声。
文言文二则伯牙善鼓琴课件(共32张PPT)
![文言文二则伯牙善鼓琴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513a36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a.png)
0 2
3 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有人劝
六
年 郑国执政子阳资助列子,以博得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
级 语
文 却不肯收受实物。妻子埋怨说:我听说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现
上
册 在我却常常挨饿。宰相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着对
年
级 语
“善哉”中的“善”:好。
文
上
册
2.从文中得出一个什么成语?
高山流水(遇知音)
四、问题探究
2 1、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
0
2 乐曲《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3
六
年 级
“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
语
文
上
册 2、这篇古文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逢:遇到。
册
止:(被暴雨)拦阻。
悲:伤感。
乃:于是。
援:拿,拿过来。(课文注释)。
三、课文理解
2 字词解释:
0
2
3 而:表示目的关系,相当于“来”。初:开始时。
六
年 级
霖雨:连绵的大雨。(课文注释)。之:的。
语
文 操:琴曲名。(课文注释)。
上
册
更:再。
辄:就。
三、课文理解
2 字词解释:
0
2 穷:穷尽。形容词用作动词(课文注释)。
级
语 文
洋洋:盛大的样子。(课文注释)。
上
册 兮: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
念:心中想到的。
所: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文中指心中想到……的意境。
3 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有人劝
六
年 郑国执政子阳资助列子,以博得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
级 语
文 却不肯收受实物。妻子埋怨说:我听说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现
上
册 在我却常常挨饿。宰相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着对
年
级 语
“善哉”中的“善”:好。
文
上
册
2.从文中得出一个什么成语?
高山流水(遇知音)
四、问题探究
2 1、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
0
2 乐曲《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3
六
年 级
“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
语
文
上
册 2、这篇古文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逢:遇到。
册
止:(被暴雨)拦阻。
悲:伤感。
乃:于是。
援:拿,拿过来。(课文注释)。
三、课文理解
2 字词解释:
0
2
3 而:表示目的关系,相当于“来”。初:开始时。
六
年 级
霖雨:连绵的大雨。(课文注释)。之:的。
语
文 操:琴曲名。(课文注释)。
上
册
更:再。
辄:就。
三、课文理解
2 字词解释:
0
2 穷:穷尽。形容词用作动词(课文注释)。
级
语 文
洋洋:盛大的样子。(课文注释)。
上
册 兮: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
念:心中想到的。
所: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文中指心中想到……的意境。
部编版伯牙鼓琴ppt完美版课件.ppt
![部编版伯牙鼓琴ppt完美版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9b373c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2.png)
参考译文
研读课文:
伯牙鼓琴
鼓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
鼓掌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经·小雅·鹿鸣》
高山流水遇知音
弹奏
得知音之喜 失知音之悲
研读课文
高山流水遇知音
伯牙鼓琴,为谁而鼓? 鼓得如何?
锺子期 善哉
从文中那句话中可以看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伯牙喜欢弹琴,锺子期则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将自己的情操和志向融入琴声,用琴声表达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心志,像江河一般奔腾不息的情感。而锺子期每次都能快速、准确的听出来。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翻译下列句子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
弹得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
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想着泰山,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汤汤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研读课文:
这一行为充分写了伯牙失去知音的巨大悲痛和不再弹琴的决绝态度。
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一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说苑·尊贤》
结合这句话,谈谈你对伯牙不复鼓琴的理解。
深悟“知音”
知音: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士为知己者死
知音故事
古琴故事
广陵绝响
嵇康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朝廷赦免他,并要求让嵇康来太学任教,他们的这些要求并没有被同意。临刑前,嵇康神色不变,如同平常一般。他看了看太阳的影子,知道离行刑尚有一段时间,便向兄长嵇喜要来平时爱用的琴,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把琴放下,叹息道:"从前袁孝尼(袁准)曾跟我学习《广陵散》,我每每吝惜而固守不教授他,《广陵散》现在要失传了。" (据传,《广陵散》并非嵇康独作,而是嵇康游玩洛西时,为一古人所赠)说完后,从容就戮,时年四十岁。
研读课文:
伯牙鼓琴
鼓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
鼓掌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经·小雅·鹿鸣》
高山流水遇知音
弹奏
得知音之喜 失知音之悲
研读课文
高山流水遇知音
伯牙鼓琴,为谁而鼓? 鼓得如何?
锺子期 善哉
从文中那句话中可以看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伯牙喜欢弹琴,锺子期则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将自己的情操和志向融入琴声,用琴声表达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心志,像江河一般奔腾不息的情感。而锺子期每次都能快速、准确的听出来。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翻译下列句子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
弹得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
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想着泰山,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汤汤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研读课文:
这一行为充分写了伯牙失去知音的巨大悲痛和不再弹琴的决绝态度。
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一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说苑·尊贤》
结合这句话,谈谈你对伯牙不复鼓琴的理解。
深悟“知音”
知音: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士为知己者死
知音故事
古琴故事
广陵绝响
嵇康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朝廷赦免他,并要求让嵇康来太学任教,他们的这些要求并没有被同意。临刑前,嵇康神色不变,如同平常一般。他看了看太阳的影子,知道离行刑尚有一段时间,便向兄长嵇喜要来平时爱用的琴,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把琴放下,叹息道:"从前袁孝尼(袁准)曾跟我学习《广陵散》,我每每吝惜而固守不教授他,《广陵散》现在要失传了。" (据传,《广陵散》并非嵇康独作,而是嵇康游玩洛西时,为一古人所赠)说完后,从容就戮,时年四十岁。
22 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课件(共37张PPT).ppt
![22 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课件(共37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c95f440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7.png)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shǎo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shāng shāng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同 学 们 下 课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 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s少hǎo选
shāng
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
shāng
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 复鼓琴,以为wéi/世/无足/复w为èi/鼓琴者。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
二人志趣相投,相见恨晚,不忍别离,于是约定明年 中秋再相会。
可是当伯牙兴致满满地来赴约时,万万没想到,天意 弄人,子期在几个月前因病去世了,等待他的不是子 期,而是一座冰冷的坟墓。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 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 者。
——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善善善善哉哉哉哉乎乎乎乎鼓鼓鼓鼓琴琴琴琴,,,,巍汤徐皎巍汤徐皎乎乎乎乎若若若若太流清明山水风月。。。。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志向追求 心志、情志 心之所向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像泰山一样高远 的志向和坚定的 信念; 像流水一样持之 以恒、不断进取 的精神。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 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 流水。”
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ppt课件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fde4d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9.png)
全文翻译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 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 你弹得真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不 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 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 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 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 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习题链接
伯牙“终身不复鼓琴”的原因 是什么?
伯牙鼓琴
“知音”一词的由来
《伯牙鼓琴》是讲述知音的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 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 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 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 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把 自己最心爱的琴摔断,挑断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人生 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友谊的基础是 互相理解,而其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伯牙与 子期的故事;此文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确 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
伯牙鼓琴
人物介绍
伯牙和钟子期是战国时代两位着名的音乐大师。 冯梦龙《警世通言》认为伯牙姓俞名瑞,伯牙 是他的字。 荀子《劝学篇》中说:“伯牙鼓琴,而六马仰 秣。 ”意思是说,伯牙弹琴的时候,正在低 头吃草的群马也会抬起头来聆听。 这是用夸 张的笔法形容伯牙演奏水平的高超美妙。 钟子期,或为楚国郧公钟仪后裔,相传隐居汉 水下游马鞍山,身为樵夫。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
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译: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 “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
伯牙鼓琴
译文
断绝
认为
值得再次
译: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 ,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 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 你弹得真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不 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 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 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 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 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习题链接
伯牙“终身不复鼓琴”的原因 是什么?
伯牙鼓琴
“知音”一词的由来
《伯牙鼓琴》是讲述知音的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 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 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 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 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把 自己最心爱的琴摔断,挑断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人生 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友谊的基础是 互相理解,而其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伯牙与 子期的故事;此文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确 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
伯牙鼓琴
人物介绍
伯牙和钟子期是战国时代两位着名的音乐大师。 冯梦龙《警世通言》认为伯牙姓俞名瑞,伯牙 是他的字。 荀子《劝学篇》中说:“伯牙鼓琴,而六马仰 秣。 ”意思是说,伯牙弹琴的时候,正在低 头吃草的群马也会抬起头来聆听。 这是用夸 张的笔法形容伯牙演奏水平的高超美妙。 钟子期,或为楚国郧公钟仪后裔,相传隐居汉 水下游马鞍山,身为樵夫。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
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译: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 “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
伯牙鼓琴
译文
断绝
认为
值得再次
译: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 ,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第21课《伯牙鼓琴》课件(共1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
![第21课《伯牙鼓琴》课件(共1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e2a1c3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d.png)
1、读准字音
伯牙鼓琴
2、注意语气词,语
气上扬伯,声牙音鼓延琴长,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
3、停顿时声断气
连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
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
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
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
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破:摔破 绝:断 足:值得 复:再
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他认为 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1、读准字音
伯牙鼓琴
2、注意语气词,语
气上扬伯,声牙音鼓延琴长,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
3、停顿时声断气
连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
朋友
表示两串玉系在一起。 表示握手结交。 朋的本义:品行优良 友的本义:两人结 且志趣相投的结交者。 交,协力互助。
伯牙鼓琴
《吕氏春秋》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又称《吕览》。相 传该书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 写而成。
俞伯牙、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二人成为知 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等吉书均有记载,也 流传于民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叫作“_知音_”,用“__高山流水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 曲高妙。明代小说家__冯梦龙_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__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__》,并将这部作品收在《___警世通 言___》里。
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
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来自”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
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善鼓琴完美版ppt课件
![伯牙善鼓琴完美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8dcd1a050876323012120b.png)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 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 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 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时光只顾催人老,不解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朦胧, 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如果你长时间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 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 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
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就 穷尽 旨趣、意旨
精品课件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
于是 停止弹琴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
从
何逃声哉?”
哪里
精品课件
问题探究
一、“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具体表现在哪里?
伯牙善鼓琴:心中所想便可以弹奏。 钟子期善听:伯牙弹奏,子期便可以领会。
二、文中主要的描写方法是什么?好处?
因为,所以有了所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说何必。想念是人最无奈的时候唯一能做的事情。你受的苦,会照亮你的路。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
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就 穷尽 旨趣、意旨
精品课件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
于是 停止弹琴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
从
何逃声哉?”
哪里
精品课件
问题探究
一、“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具体表现在哪里?
伯牙善鼓琴:心中所想便可以弹奏。 钟子期善听:伯牙弹奏,子期便可以领会。
二、文中主要的描写方法是什么?好处?
因为,所以有了所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说何必。想念是人最无奈的时候唯一能做的事情。你受的苦,会照亮你的路。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
【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PPT下载1
![【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PPT下载1](https://img.taocdn.com/s3/m/f8b4d4b25ef7ba0d4a733b81.png)
琴声也懂,志向也懂,胸怀也懂, 这才是真正的知音。伯牙和子期多么 想像高山和流水一样相伴相随永不分 离,他们相约来年再相见,一年以后 伯牙乘着一叶扁舟来到去年相见的地 方的时候,等待他的不是子期的人而 是子期冰冷的墓碑,他把对子期的千 言万语都化作了琴声。
• 此时伯牙心情怎样?
-16-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 足复为鼓琴者。
-17-
忆昔去年春 , 江边曾会君。今日 重来访,不见知音 人。但见一抔土, 惨然伤我心!伤心 伤心复伤心,不忍 泪珠纷。来欢去何 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 三尺瑶琴为君死!
-18-
• 伯牙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家 ,生活中应该不缺少别人的赞美 ,但他因为钟子期的死而“绝弦 ”了,你怎样看待他的举动?结 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
徐徐 清风 绵绵春雨 萋萋芳草
-12-
伯牙鼓琴志在 明 月 ,钟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 皎皎兮若 明月!”志在 , 清钟风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徐徐 兮若 清风!”志在 竹叶 ,钟 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萧萧兮若竹叶!”
皎皎明月 徐徐清风 滚滚波涛 绵绵春雨 袅袅炊烟
萧萧竹叶 依依杨柳 淙淙流水 隆隆雷声 萋萋芳草
-19-
“世再无知音”
钟子期死了,伯牙再也没 有了知音,再也没有人能真 正欣赏自己的音乐,理解自 己的感受,所以他决定“绝 弦”。同时他的举动也是对 知音的悼念。
-20-
-21-
-22-
-23-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 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 /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 /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 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 此时伯牙心情怎样?
-16-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 足复为鼓琴者。
-17-
忆昔去年春 , 江边曾会君。今日 重来访,不见知音 人。但见一抔土, 惨然伤我心!伤心 伤心复伤心,不忍 泪珠纷。来欢去何 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 三尺瑶琴为君死!
-18-
• 伯牙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家 ,生活中应该不缺少别人的赞美 ,但他因为钟子期的死而“绝弦 ”了,你怎样看待他的举动?结 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
徐徐 清风 绵绵春雨 萋萋芳草
-12-
伯牙鼓琴志在 明 月 ,钟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 皎皎兮若 明月!”志在 , 清钟风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徐徐 兮若 清风!”志在 竹叶 ,钟 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萧萧兮若竹叶!”
皎皎明月 徐徐清风 滚滚波涛 绵绵春雨 袅袅炊烟
萧萧竹叶 依依杨柳 淙淙流水 隆隆雷声 萋萋芳草
-19-
“世再无知音”
钟子期死了,伯牙再也没 有了知音,再也没有人能真 正欣赏自己的音乐,理解自 己的感受,所以他决定“绝 弦”。同时他的举动也是对 知音的悼念。
-20-
-21-
-22-
-23-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 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 /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 /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 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牙所想的,钟子期都能领会.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
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被困在山岩下,心里悲愁,于是拿过琴而弹了起来。
初为霖雨之操,
更造崩山之音。
起先弹奏雨水连绵的乐曲,再奏出山岩崩塌的声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曲子每次弹奏,钟子期总能悟透其中旨趣。
返回
伯牙
伯牙是春秋战国时 期晋国的上大夫, 春秋时著名的琴师 ,擅弹古琴(是琴 不是筝),技艺高 超,既是弹琴能手 ,又是作曲家,被 人尊为“琴仙”。
钟子期
钟子期,名徽, 字子期。春秋楚 国(今湖北武汉 汉阳)人。相传 钟子期是一个戴 斗笠、披蓑衣、 背冲担、拿板斧 的樵夫。
纠正字音
卒( cù )逢暴雨 乃援(yuán)琴 舍(shě)琴 辄( zhé)穷其趣 子之作探究
6、“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 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 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 “知音”的理解。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2)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 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返回
练习巩固
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字。 伯牙善鼓琴 善于、擅长
返回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 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高耸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 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善鼓琴》
《列子》
伯 牙 鼓 琴 图
此图画春秋名士伯牙过汉阳在舟内鼓琴时路遇知音钟 子期的故事。画中二人对坐,左边清瘦、蓄长髯、坐巨 石上弹琴者为伯牙,对坐垂首凝神静 听者为钟子期。 侍者三人分立左右。
作者:王振鹏,绢本,墨笔,纵31.4厘米,横92厘米,现藏于 故宫博物院。
学习目标
(1)理解字词句,熟练朗读,能 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返回
朗读感知
注意朗读节奏和合理断句。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 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 河!”伯牙/所念,钟子期/ 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 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 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 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 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
阴:山的北面。
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 援:拿,拿过来。
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 操:琴曲。 造:创作。
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
穷:穷尽。
于何:如何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逃:使。。。逃脱
返回
疏通文意
结合注释翻译文句(学生翻译)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
志:志趣、心意。
善:好 峨峨:高耸的样子。
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
洋洋:水流宽广的样子。
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念:想。 得:懂得,知道
疏通文意
卒:通“猝”,突然。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你的听力好啊,好啊!
子之听夫! 志想象犹吾心也。 你听琴时的心志和想象如同我的心意。 吾于何逃声哉?” 我如何能使琴声逃脱你的听力呢?”
合作探究
1、“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
6次 前面的两个“善”是善于、擅长 后面的四个“善” 表示感叹:好啊
(2)积累文言字词,探究古文所 蕴含的道理。
返回
了解名作
《列子》,相传战国郑 国人列御寇著。《汉书·艺 文志》著录《列子》八篇。
《列子》的内容多为民 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 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 儿辩日》、《愚公移山》、 《夸父逐日》、《杞人忧天 》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 遗产。
(1)善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好
游于泰山之阴 介词,在
(2)于 止于岩下
介词,在
合作探究
2、文中怎么叙述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 于听琴的?
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 青,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 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3、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 4、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 伯牙的知音?(用原文回答)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 曲高雅精妙。
。
6、文中主要的描写方法是什么?好处?
语言描写。 通过对话,表现出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听。 二人是心意相通的知音。 描述简洁,中心突出。
总结:
伯 牙 善 鼓 琴
伯牙善志在登高
鼓琴: 山
志在流水
知 音
难
子期善峨峨兮
听: 若泰山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 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3)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5)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6)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5、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 这对知音,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 。何为 “知音”,今天“高山流水”这个 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译文参考
1、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2、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3、钟子期说:“好啊!山高的样子像泰山!” 4、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 样子像江河!” 5、伯牙所想的情景,钟子期都能领会。 6、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被 困在山岩下。
返回
译文参考
7、心里悲愁,于是拿过琴来弹奏。 8、起先弹奏雨水连绵的乐曲,再奏出山岩崩塌 的声音 。 9、曲子每次弹奏,钟子期总能悟透其中旨趣。 10、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您的听力好 啊 ,好啊!你听琴时的心志和想象如同我的心意 。我如何能使琴声逃脱你的听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