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学 理 论(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研究的焦点。 其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瑟尔。
五、对文学活动的整体观照 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不是彼此孤立地静止地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浑然 一体。
第三节
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一、文学活动的原始发生
文学活动的发生历来争议较大。
其原因有二:
1. 文学的产生先于文字,而口头文学源 于何时不得而知,且收集到的最早的书面文学,其年代
也就是说文学概念的内涵并非是绝对的,而是相对发展和开放的。
第一节 文学的含义
4
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文学就是文化。文化不是文学。 文学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学最初是泛指一切文章,体现了文学的广义的文化含义。 孔子:“兴、观、群、怨”说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在西方,最初的文学概念都是广义的和文化的,没有被明确地赋予特殊的审美性质。
五、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
(1)准确而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有关文学的 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命题、基 本理论知识,逐步形成和树立以马克 思主义为指导的、切合文学实际的科 学正确的文学理论观点。
(2)为学习文学史、文学批评以及其他文 学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3)为文学接受和文学创作作好准备。
要求: (1)以文学理论的眼光来关照文学现象, 培养良好的、较为完善的文学思维习惯,提高理论 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 (2)准确地掌握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 (3)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形态,具有特殊的审美形态。 《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主张的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他已经意识到“文”的特殊意义了,隐含着审美的文学观 念。
曹丕:“诗赋欲丽”(将语言的形式美提到了首位) 陆机的“诗缘情” 司空图“意境”说, 李贽的“童心”说等等 都使文学的审美性质得到了张扬。 在西方,康德、席勒、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等也使文学的审美论上升到应有的高度。
6
温庭筠《更漏子》: 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这首词用芳悱凄侧的笔调,描写了一个为离情所苦的女子形象。情景交融(梧桐夜雨离情),极有 情韵。
二、文学活动的发展 (一)文学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及有关认识 1. 文学发展问题的复杂性 2. 关于文学发展的诸种观点 (1) 从社会或世界状况看待文学的发展 (2) 从文学内部因素演化看待文学的发展 (3) 从文学固有因素的组合看待文学的发展 (二) 文学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 文学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1)经济繁荣为文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2)经济发展往往带来社会稳定,有利于发挥作家艺术个性和创造才能; (3)经济繁荣往往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使民族文学可以借鉴外来文学推动本民族文学的发展。 2.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 (1)某些艺术种类的繁盛期只能出现在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 (2)整个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发展水平不成比例。
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作为研究内容。 文学批评:是指分析和评价具体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学科。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以
作家、作品为主的一切文学现象。 (注意:文学批评兼及文学活动的各种现象,其中也包括对文学批评自身的评价和判断)
文学史: 是指从历时的视角探讨各民族文学和 世界文学发展的具体历史的学科。 (它是一门历史地、具体地考察文学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状况、经验和规律的专门
由此可知,文学具有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属性。 在双重属性中,审美属性总是直接和独特的,而意识形态属性则是间接和隐蔽的。 文学在直接的审美风貌中呈现间接的社会属性。
第三节 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一、文学与话语 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含五个要素:(1)说话人(2)受话人(3)文本言语系统(4)沟通(5) 语境 二、文学与话语蕴藉 “蕴藉”一词来自中国的古典诗学。
总之,文学发展的终极原因是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人们的经济活动。然而,终极原因并不是影响 文学发展的唯一因素,除了经济外,文学的发展往往还与上层建筑中其它部分,如政治、法律、 宗教、哲学等的直接影响有关。同时,文学的发展也有其自身因素的作用。这就是说,文学的发 展是在诸多因素的“合力”中进行的。
第四章 文学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第五章 第一节 文学的含义 文学历来不同的含义: 1. 广义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的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 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什么是审美呢?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 感的关系状态。 从目的看,审美是无功利的; 从方式看,审美是形象的; 从态度看,审美是情感的。 所谓审美意识形态,必然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形式。
5
1.文学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 文学作品的无功利性的审美体验下,总是隐伏着对人性、对社会的功利目的。 2.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 从方式上看,文学是以审美感性形态为自身特有的存在方式;从审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文学仍 然必须依赖理性。 文学直接地是形象的,但在深层又是理性的。 3.文学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
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有两层含义: 1.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性质 文学活动作为话语蕴藉,在创作和接受过程中,仿佛具有无限的生成与阐释的可能性。★ 2.文本的话语蕴藉性质 文本的意义似乎是无限的。
歌德:“我感到塞万提斯的小说,真是一个令人愉快又使人深受教益的宝库。 ” 拜伦:“ 《堂吉诃德》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发笑,则越使人感到难过。这
文学所反映的世界并不等于世界本身,文学表达的情感也与作者的实际情感有别,因而
作品便具有了独立价值。
作品本体论经历了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等阶段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
理论,并与“再现论”和“表现论”相抗衡。
四、读者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在德国出现了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它将文学接受活动当成文
二、作者 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情感,因此文学也是一种作者表现活动。侧重于从作者方面研究文学,便
出现了“表现说”文学观和艺术观。 ◆ 中国古代文论 “诗言志” :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尚书尧典》
◆ 西方 “表现说” : 19 世纪,随着欧洲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表现说开始形成并逐渐成熟。
三、作品
第二编 文学活动论 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 第一节 活动与文学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性质 二、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1. 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2. 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3. 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三、文学活动的地位 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 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第二节 文学活动及其构成 一、世界 西方以“摹仿说”为中心的“再现”理论。
学科。)
文学理论以整体的文学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从理论的高度宏观的视野阐明文学的性 质、特点和规律,使对文学问题的解释和阐明都上升到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的高度, 从而使其成为指导和规范整个文学活动的基础的思想和理论。
二、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理论,其研究对象就是文学。 具体说,文学理论是以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和探讨文学的 性质、特征、功能、价值和文学创作、接受、发展的规律,并从中发现并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 概念范畴及相关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文学理论的研究任务 五个方面: 文学发展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 和 文学接受论。
2
摹仿说中有两种对立的观点: 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影子的影子”、“模仿的模仿”;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同样可以达到真理文学与世界的联系,肯定了文学的价值和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国“观物取象” 《周易·系辞下》曰:
“古者包犠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周易·系辞下》曰:“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一、文学理论的性质 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的范畴。 文艺学是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的统称,也可称为文学学。 它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五个分支。 传统的文艺学分类是将其分为三个部分: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分支之一,它是指研究文学活动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它以文学的
本身仍需考证;
2. 不同时代的文学观念彼此具有差异。
(一)关于文学发生的诸种学说
3
1.模仿说 2.游戏说 3.巫术仪式说 4.宗教说 5.心灵表现说 6.潜意识欲望说 7.劳动说 (二)文学起源于劳动 1. 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2. 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3. 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4. 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位英雄是主持正义的,制伏坏人是他的惟一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发了疯。 ” 海涅:“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歌德成了三头统治,在叙事、戏剧、抒情这三类创作里分别
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 雨果: “塞万提斯的创作是如此地巧妙,可谓天衣无缝;主角与桑丘,骑着各自的牲口,
浑然一体,可笑又可悲,感人至极…… ” 别林斯基: “在欧洲所有一切著名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
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 德》。”
三、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含蓄、含混。 含蓄是指将似乎无限的意味隐含或蕴藉在有限的话语中,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苏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 梅尧臣曰:“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司空徒言:“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1
哲学方法最为重要,可以称为元方法,或方法论。 我们主张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为主导,以本体论方法为中心,研究文学的存在,研究存在于 众多的社会现象、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形态中的文学的本质。
四、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 文学活动从意向上可以理解两个过程: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 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文学活动的两个过程,产生多种理论形态,主要有: 文学哲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信息学、文学社会学、文学价值学、文学文化学
三、文学的通行含义(审美含义): 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 (但无法与社会的文化过程分离开来。)
四、文学与非文学: 在文学的演变中,通常意义上的非文学有可能会变成文学。显示了文学含义的不确定性与不断变 化的特点。
第二节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一、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就本质而言,审美意识是人一种自觉自由的创造精神,它具有主体性特点,有自身的审美结构和 思维表现方式。 1.世界观是审美意识的核心因素。 2.艺术方法是审美意识的具体表现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 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 学批评四大要素的理论,
⑴作品 ⑵宇宙(或世界)⑶作家 ⑷读者。 从文学活动的整体性来看,这四要素是相互渗透、依存和作用的,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三、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不同学科间的方法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有: 哲学方法、逻辑方法、经验方法、美学方法、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伦理学方法、精神分析 法、阐释学方法、本体方法、语言学方法、结构学方法、符号学方法等等。
最初形成的文学观念都相当宽泛。当时所谓的文学几乎包括了一切见诸文字的材料 ◆ 孔子在教授学生时,将所教内容分为: “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古代文献)四科。 2. 狭义文学:
狭义文学是指今天所谓的文学,即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因素的语言作品。包括诗歌、 小说、戏剧以及美文。
随着文学的发展成熟与独立,文学理论开始越来越强调文学的特殊性,强调审美、想象、 情感、形象、虚构以及语言等对文学的规定。于是逐渐形成了狭义的文学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