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节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入探究
1. 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① 衬托作者的心境。如开头写古园的破落荒芜,表现了作者身处苦难中的心境。 ② 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荒芜的古 园中,作者很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③ 景物描写实际上也是作者对“生命”“世界”的解读。如文中写“蜂 儿”“蚂蚁”“瓢虫”等小昆虫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 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这些一方面是为了证明地坛“荒芜但并 不衰败”,另一方面也是告诉作者:虽然身有残疾,但不能一味消极地只想到死,而应以
文章有一定的哲理意味。从主题思想上看,两部分浑然一体,地坛使“我”平和豁 达地看待死亡,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么 活的问题。地坛、母亲,都给过“我”关于生命的启示,可以说,地坛是“我”虚化了 的母亲,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
4.本文语言极富哲理性,情感真挚动人,你能举例说明吗?
内容小结
主题归纳
作者以自己的经历为基础, 叙述了自己多年来在地坛沉思流 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讲述了人应该怎样看待 生命中的苦难。文中母亲与地坛融为一体,地坛是“我”虚化了 的母亲,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文章借地坛抒发了作者 关于生命、生存等问题的哲思,表达了对母亲无尽的思念。
6. “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要加倍的”这句话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从“我”到“她的儿子”,人称上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这句话蕴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歉疚与忏悔,因为当时作者沉浸在自己的痛苦 中,来不及为母亲着想,甚至来不及体会母亲的痛苦。
从“我”到“她的儿子”,说明作者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对自己当时的做法 进行了否定。
7.为什么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 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 怎样走,还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 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8.作者插入“我”与作家朋友的对话,是为了表现什么?
2.第3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地坛已褪去了往日的荣耀而变得荒芜冷落,这时 “我”也忽地有了残疾,整个人失魂落魄,需要一个精神栖息地,所以作者说“这 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3.第5段景物描写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园子又具有怎样的特点?
①写蜂儿,用移就(将用于甲事物的词语临时移来用于乙事物上)修 辞手法,“朵”让人既感受到蜂儿停在空中时翅翼振动形成的如雾的形态, 又有袖珍的花朵般的美。②运用拟人、比喻手法写蚂蚁、瓢虫等小昆虫都 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以及蝉蜕留在树干上的情态。③写露水, 用“轰然”修饰露珠“坠地”,大词小用,是夸张,又是以动衬静。④用 “摔开”与“万道金光”搭配,体现夸张突出的灿烂。
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的作 品反映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天的 玫瑰》《合欢树》等。
史铁生名言
1.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2. 要么在恶梦中醒来,要么在美梦中睡去。
我与地坛(节选)
我与地坛(节选)
素养目标
1. 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学习文章描写、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2. 赏析文中运用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的相关语句,学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3. 梳理作者遭遇重大打击后的心路历程,学习作者面对充满挫折人生的顽强精神。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 2010),当代作家。北京人,1969 年赴 陕西延安插队,后因病转回北京,后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 2010 年突发脑溢血逝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1979 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
5.本文是如何融议论、记叙、描写于抒情之中的?
本文融议论、记叙、描写于抒情之中,感情真挚感人,通篇都洋溢着对母亲的深切 的爱。在抒情中夹杂一些议论,突出了主题,如“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 辩论的问题……”。记叙的一些细节深化了主题,如“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 什么事又返身回来……”。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气氛,如“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 在半空”等等。在内容上,本文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间隔,以思辨为主导, 而又自始至终饱含情感,内涵深厚。
特点: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因为其间的动植物展现出蓬勃生机。
4.“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怎样理解 这句话的含意?
对“死”的搁置,意味着对“生”的珍视。对生与死的思考有了答案,于 是“我”便坦然地面对人生的挫折与磨难,视“死”如“节日”,从而获得活 下去的信心。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5.文中连用六个“譬如”写古园的景物,有什么作用?
课文探究
1.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二十岁前,作者的生命按常态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 二十岁时突至的截瘫使作者的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 惑,来到地坛,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表述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3. 当白昼的一切明智与迷障都消散了以后,黑夜要你用另一种眼睛看 这个世界。
4. 不应该因为现实的不满意,就迁怒于那亘古的梦想,说它本来没有。
5. 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 经实现了生命最大的价值。
6. 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 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连用六个“譬如”写古园的景物,六个“譬如”构成排比,从视觉、听觉 和嗅觉的角度,从夕阳的灿烂、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 中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写到秋风里落叶的味道,博大与纤微,沉静与轻盈, 古老与年轻,都显示了生命的激情,处处洋溢着生命的律动。人的生命又何尝 不是如此?地坛给了作者一个生命的启示:生命的力量和永恒。
作者插入“我”与作家朋友的对话,由作家朋友的写作动机引出“我”自 己的创作动机。由作家朋友为母亲着想的一番话引出自己的想法,为当时不能 为母亲考虑而自责。
9.品味“上天的考虑,也许是对的”这句话的丰富内涵。
这句话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沉痛悼念。母亲的悲苦太深重了,所以说 上天召她回去“也许是对的”,因为这对忍受着巨大苦难的母亲而言是一种解 脱,作者也只能以此无奈地安慰自己。
3.节选部分中,前后两部分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本文节选自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是全文的第一、二部分,这两部分从内容 上看是紧密联系的,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 “我”与母亲的故事。所选部分涉及两个话题,一个话题是“我”在突遭双腿瘫痪的不 幸后对于生死的深沉思考,重点写地坛对“我”的启迪;一个话题是“我”悔恨在母亲 过早去世后才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与激励。
2.课文刻画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作者又是怎样来描写母爱的?
课文刻画了一个承受着巨大痛苦,帮助双腿瘫痪的儿子重新鼓起生活勇气的母亲形象。她是 一位不幸的母亲,她又是一位坚忍的母亲。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的 爱深沉而不张扬,她的悲苦深沉而不外露。
写母爱,并不是由母亲直接来表现的,而是通过作者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 理解母亲这个角度展开,这样写使文章尤为动人。用行动描写展示对母爱的理解。如:“她视力 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 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用心理描写表现母爱的深 度。如:“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 的脚印。”
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作者在这里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勇气。 ④ 借景物描写,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如母亲虽已去世,但作者
依旧“在老柏树旁”“在草地上在颓墙边”思念母亲,他从“雾罩的清 晨”,一直呆呆地坐到“鸟儿归巢的傍晚”,直至“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 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幻想着母亲还会像从前那样再来这园中找自己。此 处景色描写成功地渲染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把作者思念母亲的痛苦写得 深沉而悲凉。
谢谢
题目解说
“我与地坛”是一个关系型题目。“我” 和“地坛”在情感方面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依存。原文较长,课文 选取其中部分内容。
写作背景
史铁生不幸下肢瘫痪,其苦自不待言,他曾一度精神几近崩溃。正是 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下,他来到了地坛。残垣断壁所显现出的历史沧桑感让 史铁生充分感受到时间永恒的力量,感受到岁月流逝的无情、宇宙的浩渺 和历史的凝重;衬托出个人的微不足道,衬托出个人遭遇的无常和偶然, 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又从反面让一个不幸的人获得了解脱, 得到了灵魂的自救。地坛对史铁生来说,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地坛成 为他精神栖居的家园,他在其中感悟到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学。在这种 情况下,史铁生写了《我与地坛》这篇文章。
①“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这句话告诉人们“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人应该 乐观面对。
②“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 坷都被映照得灿烂”,常人眼中衰败的落日、泥泞的沟坎都被作者描绘 得如此壮丽,其中寄寓着这样的哲理:生命充满苦难,历经苦难的人生 也能够辉煌和灿烂。
写作对史铁生的意义 谈及写作对史铁生的意义,很多年后他总结道:“左右 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 去找。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此一铁生,利于世间一颗 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史铁生曾说他其实未必适合当作 家,是命运把他弄到这条路上来了。这条路他走得不明不白, 不由得唠叨;走得孤单寂寞,不由得四下里张望;走得怵目 惊心,不由得向着不知所终的方向祈祷。
资料链接
生命中的那场暴雨 1971 年,是史铁生高中毕业后下放陕北第二年。那天他如 常给生产队放牛,走到山里,突然天昏地暗,风沙四起,暴雨 夹杂着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回村之后史铁生就病倒了, 数日不退的高烧伴随着腰腿的剧烈疼痛折磨着他。当地医院治 不好,送回北京友谊医院,治了一年多,还是控制不住病情。 结果,史铁生从开始时还能自己一步一步走进医院,直到父亲 用轮椅把他推回了家。
10.如何理解“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 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
“车辙”和“脚印”的交织,说明作者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陪伴,都 有母亲精神的支撑。而且“车辙”和“脚印”的交织还象征着地坛与母亲的重 合——地坛不仅是“我”重拾生命信念的地方,更是“我”感受母爱最深的地 方。在结构上,这句话与本部分开头相呼应,完成了对母爱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