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规划
论厦漳泉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论厦漳泉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摘要:厦漳泉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厦漳泉区域经济发展对整个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厦漳泉三市各自为营的局面不利于长期健康发展,在同城化的背景下加强产业结构协调利于实现合作共赢,提高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本文从厦漳泉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出发,深入地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厦漳泉;区域产业结构;协调被称为“闽南金三角”的厦漳泉(厦门、漳州、泉州)是福建省经济最具活力的地方,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重要地位。
厦漳泉三地在地理区位上相邻,但长期各自为营,产业关联不密切,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现象突出。
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三市的互利共赢及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路径。
为此,福建省提出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
2011年8月福建省制定了《福建省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的工作方案》,随着《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的正式签订,厦漳泉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协调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厦漳泉产业结构的协调和合作成为同城化的重大议题。
一、厦漳泉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现状(一)厦漳泉经济发展状况厦漳泉三地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均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2000年到2011年,厦门的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5.8%,高于福建省年均增长速度15%,而泉州为13.6%,漳州为12.6%。
厦漳泉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在三市中,泉州经济实力最强,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70.8亿元,占三地总值的49.8%。
其次是厦门,为2535.8亿元,漳州居于落后,为1768.2亿元。
厦漳泉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和重要增长极。
三市地区生产总值之和从2000年的2024.2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4304亿元,2000年以来占福建省总产值的比重最低达到47.7%(2010年),最高达到56.6%(2003年)。
三地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变化与福建省的变化态势比较一致,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显现出较强的相关性,三地的增长速度与福建省增长速度的相关系数值均达到0.74以上,因而厦漳泉是拉动和影响福建省经济的重要区域。
同城化视角下的厦漳泉区域合作研究
城可以通过开发休闲旅游产品,增加产品的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有效增强产品的市场吸引力。
如将盐池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开发,打造一个以“水”为主体,集休闲娱乐、地质文化、历史文化、酒店客房、特色餐饮、S P A 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度假胜地,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
发展民俗旅游,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
目前民俗旅游正在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而运城首先是个风味特产众多的地方,如闻喜煮饼、稷山板枣、蒲州青柿、北相羊肉和泡泡糕、无碱馍、关公酒等,可以建立特色小吃街、饮食文化展示馆;其次,当地也有蒲剧、眉户、绛州鼓乐、浮山木偶戏、皮影戏等地方戏剧闻名省内外,可以进行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再者,可以通过以盐池文化、道教文化、关公文化、名楼名塔、青铜雕塑等旅游资源为依托,深入挖掘产品特色,将特产也列为旅游商品,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并建立旅游商品一条街或每个景区建立一个旅游商品专柜,将旅游商品的开发形成一种产业。
通过对运城旅游发展的S WOT 分析,笔者认为运城市旅游业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成为该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就需要进一步发挥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交通运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资源整合,构建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形象,打造运城市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1]王莉红.运城农业旅游的SWOT 分析与策略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711-714.[2]文云.天水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 分析及对策研究[J ].甘肃林业高职教育,2009,(14):97-100.[3]杨生.浅谈运城旅游文化的定位[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97.!!!!!!!!!!!!!!!!!!!!!!!!!!!!!!!!!!!!!!!!!!!!!!!!!2012年第·1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 期总第126期Ja n2012[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厦漳泉区域合作的基础条件、重要意义和面临的主要障碍,总结和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经济圈同城化发展经验,为厦漳泉同城化的顺利实现提出对策和建议。
基于POI数据的厦漳泉同城化进展评估
基于POI数据的厦漳泉同城化进展评估
何志超;郭青海;杨一夫;肖黎姗
【期刊名称】《规划师》
【年(卷),期】2018(034)004
【摘要】随着同城化区域战略逐渐落实,社会经济陕速发展与政策支持是否有效促进了同城化进程已经成为需要面对和回答的问题.研究以能够刻画并测度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演变的POI为数据源,从空间角度分析厦漳泉同城化的实际进展程度.结果表明:区域空间结构呈收缩趋势,并且“核心—边缘”型空间结构明显,厦漳泉区域初具同城化形态;市域尺度上,三市标准差椭圆范围均逐渐减小,但POI重心转移路径存在明显异向性,同城化建设存在地区性集聚效应和向心力不足等问题.最后,根据厦漳泉同城化的空间发展特征及存在问题,提出突出“核心区”地位、推行跨界增长区、强化区域合作、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共享等规划建议.
【总页数】5页(P33-37)
【作者】何志超;郭青海;杨一夫;肖黎姗
【作者单位】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深化厦漳产业合作的难点与对策——以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为背景 [J], 马桂婵
2.“自下而上”城市诉求与“同城化”整体利益之博弈——基于厦漳泉同城化背景下的泉州发展对策研究 [J], 陈腾
3.基于DEA方法的厦漳泉同城化绩效评估 [J], 黄菁芸;梁荷;黄阳平
4.媒体先行的厦漳泉同城化——《海西晨报》同城化专题报道评析 [J], 于永宏
5.厦漳泉滨海旅游一体化发展SWOT分析——以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为背景[J], 马桂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促进厦漳泉经济同城化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一
府的协调运作, 必然需求是破除行政壁垒, 减少摩擦, 促进融 合; 4 、 同城化的目标是实现城市间资源、 生产力要素跨区域自
由 流动和高效配置、 优势互补、 协调发展, 增强整体竞争力。 5 、 同 城化是抱团合作, 整合优势、 最大 化地提升 相邻城市整体
竞争力以应对其他城市群竞争的一种城市发展战略。
( 2 0 1 0 ) , 焦张义、 孙久文④( 2 0 1 1 ) 等对同城化都给出了定义。 基于已有的研究和实践的发展, 我们认为: 同城化是地理位置
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城市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 通过政府 间相互协调, 建立一系列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以推进各 自 在
经济一体化的演 绎发 展。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以 效率原则推动
( 二) 同城化的理论基础
、
同城化的内涵与我国同城化发晨概况
( 一) 同 城化的概念 内涵
上述概念内涵显示 , 同城化是城市经济发展一定阶段的 必由选择。究其理论渊源和基础, 同城化是经济全球化、 区域
伴随同城化现象的发展 , 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的关注、 研究
在不断深化。朱铁 臻① ( 2 0 0 7 ) , 杨再高② ( 2 0 0 9 ) , 李红、 董超⑧
【 关键词 ] 经济 发展
同城化
税 收政 策
中图分类号: F 8 1 2 . 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0 6 7 0 ( 2 0 1 3 ) 0 3- 0 0 6 8- 9
随着我国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城市规模不断
达到优势互补、 协调发展、 增强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城市群发展
后, 全国多个城市纷纷提出了同城化的发展 目 标并签署合作 协议, 多方位进行对接融合 , 详见表 l 。
关于构建厦、漳、泉组合城市初探
关于构建厦、漳、泉组合城市初探
王海同
【期刊名称】《福建建筑》
【年(卷),期】2003(000)003
【摘要】本文在分析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厦漳泉组合城市的构想、厦漳泉组合城市的产业空间布局及相应的措施.
【总页数】4页(P9-12)
【作者】王海同
【作者单位】漳州市城乡规划局,3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
【相关文献】
1.深化厦漳产业合作的难点与对策——以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为背景 [J], 马桂婵
2.厦漳泉地区构建闽南城市群的优势分析 [J], 林惠玲
3.构建厦泉漳城市群,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 [J], 陈万方
4.厦漳泉滨海旅游一体化发展SWOT分析——以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为背景[J], 马桂婵
5.城市联盟对厦泉漳城市群发展的促进作用 [J], 许琪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厦漳泉大都市区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
厦漳泉大都市区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2015-2025年)省交通运输厅二Ο一五年五月目录前言 (1)一、发展基础与要求 (2)(一)发展基础 (2)(二)发展要求 (3)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4)(一)指导思想 (4)(二)基本原则 (4)(三)发展目标 (5)三、都市区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 (6)(一)干线公路 (6)(二)铁路及城际轨道 (6)(三)港口 (6)(四)民航 (7)(五)运输枢纽 (7)(六)城际公交 (8)(七)综合交通信息化 (8)四、主要任务 (8)(一)完善干线公路网 (8)(二)加快铁路及城际轨道网建设 (9)(三)加快推进都市区港口群发展 (10)(四)加快民航基础设施建设 (10)(五)培育发展综合运输枢纽 (10)(六)优先发展城际公共交通 (11)(七)积极打造都市区智慧交通 (11)五、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2)(一)着力强化协调 (12)(二)强化主体责任 (12)(三)突出项目带动 (12)(四)拓宽投资渠道 (12)(五)积极争取支持 (13)附件:厦漳泉大都市区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表(动态管理) (14)前言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是省委、省政府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省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批准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大决策,是顺应闽南“金三角”发展趋势、提升闽东南区域竞争力的重大部署。
2010年7月,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做出构建厦漳泉大都市区的决定。
2011年12月,国务院批复《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将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纳入方案。
2015年3月,国家出台《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支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要求沿海地区成为“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并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
规划厦漳泉大都市区打造闽台国际城市群
规划厦漳泉大都市区打造闽台国际城市群规划厦漳泉大都市区打造闽台国际性城市群(资料图片)昨日,福建《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提出“海峡城市群”概念和“厦漳泉大都市区”构想,经省政府研究通过,住房建设部原则同意,向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提请审议。
《规划》指出,海西城市群总体上正向着加速城镇化、沿海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要充分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推进两岸合作交流,厦泉漳大都市区和福州大都市区,将依托台湾海峡桥隧通道设施,以及汽车滚装码头、空中直航等方式,与台北、台中、高雄等城市密切交流,形成闽台两地一体化发展的国际性城市群--“海峡城市群”,构筑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区域”和与世界接轨的“中介地”。
《规划》要求,强化厦门特区的龙头示范作用,发挥泉州创业型城市的支撑带动作用和漳州市的骨干作用,构筑厦漳泉大都市区。
《规划》依据海峡西岸经济区“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四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和谐平安、服务全局”的基本态势要求,从顺应空间演化的规律出发,提出“两点、一线、四轴”的城市群空间布局结构。
“两点”指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泉漳大都市区,“一线”指沿海城镇密集地带,“四轴”指“南(平)三(明)龙(岩)发展轴”、“福(州)武(夷山)发展轴”、“中部(三明至泉州、莆田)发展轴”和“厦(门)漳(州)龙(岩)发展轴”。
厦门的城市功能为,中国经济特区,海西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闽台经贸文化等方面交流合作和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基地;现代化国际港口风景旅游城市。
《规划》编制主要参与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李晓江认为,在新形势下,强化海西在两岸合作中的地位,加强海峡近域合作将成为推进海峡两岸共同发展的双赢策略。
未来依托台湾海峡桥隧通道等设施建设,以闽台为主体的海峡地区将形成两个半小时交通圈和一体化的“海峡城市群”,构筑我国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和与世界接轨的“中介地”,与台湾西海岸的台北、台中、高雄三个区,做一个跨海峡互动发展模式,以期形成“海峡经济核心圈”。
关于加快福州和厦漳泉两个大都市区建设的思路
关于加快滨海都市带和大都市区建设的思路一、推动我省滨海都市带和大都市区建设的重要意义福建省与台湾一水相隔,历来就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门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锚点、“郑和七下西洋”的驻泊点;鸦片战争之后,福州、厦门均被辟为通商口岸。
建国之后,基于特殊的历史原因,福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对外通道不足,游离于国家铁路、公路主干网之外,区位优势没有得到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海西战略提出之后,国家对福建的支持力度加大,区域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快速联系通道相继打通,福建正逐步由大陆“末梢”跃升为沿海、内陆交通轴线“T型”交汇结点。
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背景下,对台通道建设一旦突破,福建将进一步攀升为承东(台湾)启西(中西部内陆地区)、连南(珠三角)接北(长三角)的“十字”枢纽,其在区位上的“东进西出、南承北接”的战略门户地位将进一步突显。
1、对台交流合作的“桥头堡”福建与台湾仅一水之隔,距离台湾最近的平潭岛距新竹仅68海里,福建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份。
据史料记载,宋代,中央政府曾将澎湖划归泉州晋江县管辖;元代在澎湖设置巡检司,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现厦门);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始称台湾,并大量引入闽粤移民;自明末到清朝光绪11年(1885年)台湾单独建省之前,台湾都归福建管辖;即便台湾建省时,也称作“福建台湾省”。
从历史根源及文化意涵来看,台湾与福建存在深厚的源流关系.血脉相连的“五缘”关系(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促使闽台之间在经贸、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着广泛、密切的交流与合作,虽然期间因历史原因有短暂的隔离,但福建始终在对台交流合作中扮演着大陆其他任何地区都无可替代的“桥头堡”、“领跑者"的角色。
“小三通”之后,闽台之间的时空距离又大大“近"了一步,福建沿海地区已成为继香港、澳门之后海峡两岸第三大人员往来口岸,目前经由厦金“小三通”航线来到大陆的台湾同胞占整个台湾到大陆人流的1/7,福建对台海上客运航线已是两岸交流的主通道。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厦漳泉旅游同城化发展
过 打破 行政 区划界 限 , 构建一体化发展 平台 , 及龙 海市 、 长 泰县 、 南安 市 、 石 狮市 、 晋 江市 、
实现人 流 、 物流 、 信息 流等共享 的一种新 型的 漳浦县 、 惠安县等为核 心区 , 以三市全城 为 目
收 稿 日期 :2 0 1 6 - 0 9 - 1 9
展” 的思路 , 在 区域 旅游合 作方 面有效 运 作 , 旅游 同城化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 ( 一) 区域旅 游合 作 不 断加 强 , 促进 厦 漳
泉旅 游业加快发展
合促 销活动 , 联手打造旅游节庆 , 共 同开发旅 游 市场 ;三市旅行社可互相进入 当地设 立分
社, 可不经地接社跨市带 团或聘 用地陪 , 旅行 社租用旅游汽车可直接进入 当地景 区( 点) 等。
根据福建省《 关于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 厦漳泉 区域旅游合作 的不断加强 , 加快 了区域
区同城化工作方案》 ,三市编制 了厦漳泉大都 间旅游线路对接 、 客源互 流 、 利益共享等旅游 市 区同城化发展总体规划 , 以三市 同城化发展 联盟机制的形成 , 实现三市互动多赢 。2 0 1 2 年 总体规划为指导 , 联合开展旅游 同城化专项规 以来三市旅游业均呈 现加快发展趋势 ( 见表 划编制 , 避免 同类项 目重复建设 ; 建立 了协调 1 ) , 2 0 1 4 年 厦漳 泉三 市旅 游 总 收入 占福建 省 委员会 , 协调解决旅游 同城化进程 中碰到的问 5 4 %, 旅游总人数 占全省的一半。
面升级和系统优化,发挥出海上丝绸之路在厦漳泉旅游同城化发展 中的重要作用。
[ 关 键词 ]一 带一路 ;厦 漳泉 大都 市 区 ;旅 游 同城 化
中图分 类号 :F 5 9 2 . 7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8 — 8 5 6 3 ( 2 0 1 6 ) 0 5 — 0 0 7 1 — 0 8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500亿投资开启三城幸福生活
市交通运输局500亿投资开启三城幸福生活[中国厦门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 2012-06-06 字体显示:大中小在建中的厦成高速雷公山隧道。
在建中的厦漳跨海大桥。
改扩建通车的沈海高速厦门段。
厦深铁路东孚段。
龙厦铁路。
在建的厦安高速东溪大桥。
【核心提示】厦漳泉“同城化”,交通先行。
本月,龙厦铁路将通车;今年,厦安高速公路也将建成通车。
在省委、省政府建设厦漳泉大都市区和市委、市政府推进同城化建设的决策中,交通建设担负着“先行官”的重要角色。
据不完全统计,厦漳泉同城化的各种项目,轻轨、高速公路、隧道等,这些项目的投资预计会超500亿元。
一系列交通项目的实施,开启的是三城百姓未来的幸福生活。
作为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今年来,厦门市交通运输局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动厦漳泉同城化及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推动厦门综改方案的快速落实,为厦门在全省发挥“三个排头兵”作用提供强大的基础保障。
同城化触手可及。
按照市交通运输局的构想,未来三市区内交通出行时间半小时通达、中心城区之间1小时通勤、三市中心城区至下级市(县)1小时通达……以此为目标,不断推进交通规划建设。
目前,以厦漳泉城市联盟线、厦漳海底隧道、新机场快捷通道等几大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目标:中心城区间1小时通勤从某种意义上说,“同城化”依靠的就是交通的便利,各种都市间的联系要素,均要通过便捷、快速的交通项目予以支持。
市交通运输局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厦漳泉区域交通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已提出了综合交通一体化的发展战略、目标。
“同城化”不仅是厦漳泉三城的发展趋势,更是一种必然。
在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看来,厦漳泉的交通一体化战略,就是要着力突显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和综合运输体系在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建设中的“重要引导和服务作用”。
引导、服务,使“同城化”的交通项目存在很大程度的“民生”味道——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实现三市区内交通出行时间半小时通达等时圈、中心城区之间1小时通勤等时圈和三市中心城区至下级市(县)1小时通达等时圈的运行目标。
厦漳泉同城化建设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厦漳泉同城化建设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杨正炉
【期刊名称】《《中国证券期货》》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近年来,各地区城市之间纷纷提出了建设城市群、城市一体化的设想,闽南沿海厦漳泉三市也提出了同城化的构想。
经考察,厦漳泉城市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优势明显,自正式启动以来各项工作平稳推进,部分工作仍未明确。
我国城市化发展起步较晚,国内城市一体化建设大多处于起步阶段,考察日本城市圈建设的成功经验和长株潭一体化遇到的困难,对厦漳泉同城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我们认为突出中心城市地位,加强行政协调,发挥市场和民营企业作用是今后几年厦漳泉同城化建设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总页数】2页(P176-177)
【作者】杨正炉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财经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深化厦漳产业合作的难点与对策——以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为背景 [J], 马桂婵
2.“自下而上”城市诉求与“同城化”整体利益之博弈——基于厦漳泉同城化背景下的泉州发展对策研究 [J], 陈腾
3.同城化视角下厦漳泉高校联盟建设探索 [J], 江航;孔佩伊
4.媒体先行的厦漳泉同城化——《海西晨报》同城化专题报道评析 [J], 于永宏
5.厦漳泉滨海旅游一体化发展SWOT分析——以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为背景[J], 马桂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厦漳泉同城化战略下厦门旅游业发展PPT课件
答辩学生:XXX 指导老师:XXX
2012年6月21号
选题背景
●福建省于2004年7月30日宣布成立厦泉漳城市联盟 ● 2005年1月厦漳泉三市旅游局长在漳州签订了《闽南金 三角城市旅游联盟协议》,合力共同打造闽南金三角旅游 经济强区 ●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纳入国家 战略 ● 2011年9月8日《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 正式签订,打算至2015年初步实现同城化。
无障碍
旅游集散中心,反馈机制,投诉机制、服务评
价等
15
案例分析
• 合淮同城化 • 发行旅游卡和绘制旅游图 • 举办文化节
16
结论
关键性起步阶段 理论支撑
旅游业发展需求
意义
加强对厦漳泉旅游合作的 深入探讨 理论的指导下促进厦漳泉旅游 的开发与规划 厦门旅游业的新发展,促进三 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 远。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2
目录
1 概念的界定 2 旅游同城化的实践 3 厦门旅游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4 同城化战略下对厦门旅游业的SWOT分析
5 同城化背景下厦门旅游业的提升战略
3
概念的界定及意义
1.同城化的概念 2.厦漳泉旅游同城化的概念 3.意义:有利于推进三地旅游目的地形成统一的
旅游目的地,共同打造闽南特殊的旅游 金三角
4
360
国 内 带有同城化色彩城市:广州与佛山、成都与绵阳、北京与天津、
深化厦漳产业合作的难点与对策——以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为背景
深化厦漳产业合作的难点与对策——以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为背景马桂婵【摘要】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ropolitan area in Xia Zhangquan and adapt to the modem city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city, Fujian has formulated " Fujian Province accelerates the program of work the Xia Zhangquan metropolitan area city-integration"in August 2011, and made it clear that Xia Zhangquan metropolitan area has the city-integration's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and the main target . With the formal contract signed " City-integration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of Xia Zhangquan Metropolitan Area", Xiamen-Zhangzhou industrial cooperation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the Xia Zhangquan metropoli-tan area city-integration as the background. In the city-integration of conditions, the two more prominent difficulties of strategic con- straints and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exist in deepening industrial cooperation in Xiamen-Zhangzhou , and to reform and transform eco-nomic development ways can work out these problems..%为了加快厦漳泉大都市区的发展,适应同城化的城市现代化发展趋势,2011年8月福建制定了《福建省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的发展定位与主要目标。
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的工作方案
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的工作方案(二○一一年八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2008~2020年)》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特制定工作方案。
一、发展定位进一步发挥厦门经济特区龙头带动作用和泉州创业型城市的支撑带动作用,增强漳州的辐射带动能力,强化分工、合作和协调,加快厦漳泉城市联盟进程和同城化步伐,实现组团式发展,构建厦漳泉大都市区,提升参与国际竞争和两岸合作的能力,充分发挥厦漳泉大都市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乃至在我国东南沿海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祖国大陆对台交往合作的平台和门户。
二、主要目标推动厦漳泉从目前一般性区域合作、城市联盟向紧密型、实质性、一体化融合的大都市区发展。
探索建立共同发展的城市功能区和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促进公共服务共享和资源要素整合,形成协同建设和同城化机制。
(一)近期目标(2012年):同城化迈出实质性步伐。
1.一批重大同城化交通项目加快实施:城市轨道交通、绕城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通道、厦门新机场、厦漳海底隧道、厦门港一体化等一批同城化交通重点工程加速推进;2.若干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成投用:居民健康信息系统、社会保障卡、养老服务公共信息平台等基本建成并发挥作用;3.部分领域社会公共服务实现一体化:同级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劳动就业信息区域共享;4.资源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金融同城化迈出实质步伐,建成统一的技术交易网络,初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协同开发利用机制;5.发展质量优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发展分工协作机制初步建立,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十二五”目标(2015年):初步实现同城化。
1.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同城化联网: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体系初步形成,基本实现轨道交通、高速路网、快速通道、综合运输枢纽、机场、港口、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有效对接、互联互通;2.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同城共用: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城市管理平台、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系统、劳动就业应用平台和劳务合作信息共享平台等一批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成并实现同城共用;3.基本社会公共服务有效融合:基本实现医疗卫生、教育、文体、旅游等领域资源的协作共享,就业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等领域服务的协同管理;4.资源要素市场体系一体化形成:基本实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高效配置,及生态环境资源的协同保护和合理利用;5.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分工协作明晰,融合联动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增速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厦漳泉同城化背景下漳州田园都市构建
厦漳泉同城化背景下漳州田园都市构建
侯曙光
【期刊名称】《闽台文化交流》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一、厦漳泉同城化建设背景及意义厦漳泉大都市区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意见,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
由福建制定的《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的新概念,在地理范围上,
【总页数】7页(P5-11)
【作者】侯曙光
【作者单位】漳州师范学院经济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712
【相关文献】
1.深化厦漳产业合作的难点与对策——以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为背景 [J], 马桂婵
2.基于厦漳泉同城化背景下的漳州都市区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的思考 [J], 陈建铝
3.试论厦漳泉同城化背景下漳州城市文化定位 [J], 周璇璇
4.厦漳泉滨海旅游一体化发展SWOT分析——以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为背景[J], 马桂婵
5.基于厦漳泉同城化背景下的漳州都市区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的思考 [J], 陈建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厦漳泉同城化进程中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
厦漳泉同城化进程中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摘要]21世纪,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
本文以厦漳泉同城化发展作为研究案例,从产业结构优化的视野出发,考察了厦漳泉三市的经济发展概况,分析同城化过程中厦漳泉三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的问题,指出政府在厦漳泉同城化发展过程中应扮演的角色,并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政策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厦漳泉;同城化;产业结构;合作治理1厦漳泉同城化的时代背景2004年1月初,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首次完整、公开地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
2009年5月,国务院制定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标志着福建省“海西”区域经济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2011年3月,经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印发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年12月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纳入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发展阶段。
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区域经济概念,必须依托城市群的强势崛起为依托而获得实质性突破。
2010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推进厦漳泉(厦门、漳州、泉州)一体化,实现组团式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国际航运、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教育中心以及先进制造业基地”。
2011年7月、2012年10月,厦漳泉三市分别在厦门和漳州召开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第一次、第二次党政联席会议,标志着厦漳泉同城化进程正式启动,两次会议分别敲定了首批18个、第二批39个同城化重大项目。
2厦漳泉三市经济发展现状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目标范围包括三市全域,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都市区核心区面积7772平方公里,总人口1647万,核心区内总人口约1200万,包括厦门全域,漳州、泉州两市中心城区,龙海市、漳浦县、长泰县、南靖县、华安县的部分区域,泉港区、惠安县、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的部分区域。
厦_漳_泉同城化中的利益协同发展问题研究_沈斌
- 92 -第21卷第2期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No.2 V ol.21 2013年4月 Journal of Hulunbeier College Published in April.2013厦、漳、泉同城化中的利益协同发展问题研究沈 斌(福建江夏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摘 要:本文在对厦门、泉州、漳州同城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利益冲突、冲突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厦漳泉在同城化进程中如何调解利益分配矛盾、缓解城市间的冲突利益,实现利益兼容和协同发展。
关键词:厦漳泉;区域利益;协同发展;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601(2013)02-0092-03一、 区域利益与协同发展区域利益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由于区域差异、商品经济与区域组织管理功能具有同质性或内聚性、具有一定的共同利益的彼此邻接的地区通过区域经济活动为区域内经济主体实现的一定质与量的总体权益。
区域利益主体主要包括个人、企业、政府三大类。
个人、企业和政府均有各自的利益,在区域内又存在共同利益,且共同利益是维系区域作为独立利益主体的关键。
协同是指系统中诸多子系统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和集体行为,它是系统整体性、相关性的内在表现。
[1]区域利益协同发展主要是从区域内地方政府行政隶属关系和经济实力的角度来研究区域利益主体的结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试图通过各种要素之间合作、同步、协调、互补,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二、同城化进程中城市利益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一)各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根据区域相互依赖理论,在一个开放的生产方式下,相互依赖、共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区域间的互补性和相互需求成为区域之间相互联合的内在经济动力。
相互支持、互为依托客观上构成了区域内城市之间在经济发展上的共同要求,实现区域内单个城市所无法独立获得的规模经济和聚集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安
7、开展厦漳泉生 态绿道建设
晋江
石狮 水头 厦门北站 翔安新城 石井
8、启动马銮湾“厦 漳州 漳泉大都市区金融 商务核心区”建设
漳州南站
厦门新机场 角美 龙海 马銮
4、闽南金三角黄 金海岸及通道建 设
1、厦门新机场填 海造地和配套通 道工程建设 10、九龙江水资源公共 整治与保护;海沧角美 共用污水处理厂建设 3、推动厦漳、厦 金跨海通道建设
2、飞地经济协作机制。
借鉴新加坡工业园、珠三角、长三角、苏锡常等城市群区域协调规划的经验,探索“飞 地工业区”、“跨界功能区”等突破行政区划的作法,赢利按比例分成,该模式可发挥 厦门招商优势,拓展用地空间,但也可能造成企业流失,地区生产总值减少等负面影响。 具体模式如下:1)飞地工业园区:在漳州角美、泉州南安等建设厦门工业园,为本岛 外迁企业和岛内两区招商提供空间。支持漳州、泉州在厦门建设企业总部。2)飞地物 流园区:支持漳州、泉州在厦门建设物流总部,同时将物流配送基地放在漳州泉州。3) 飞地生态旅游度假区:在长泰水源地等共建生态保护旅游度假区。
两区——福州大都市区 厦漳泉大都市区; 四轴——南三龙城镇聚合轴 福武腹地拓展轴 中部腹地拓展轴 厦龙腹地拓展轴 多点——城市新增长区域
7
(2)厦漳泉大都市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范围:
南靖县。。
泉州市区、惠安县、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厦门市区、漳州市区、龙海市、长泰县、
规模:
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00万;
为政,一体化与同城化推进不够,其区域影响力远不如重庆强。
厦漳泉一体化发展,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对于“承接两洲(长三角、珠 三角),辐射两翼(台湾和内陆)”意义重大。
二、既有区域规划分析
1、海西发展规划
构建“两点、一线、四轴”的城
市群空间布局结构。
“两点”:构建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泉 漳大都市区。
“一线”:沿海城镇密集地带带
“四轴”: 南(平)三(明)龙(岩)山区发展 轴
福(州)武(夷山)山海协作发展
轴 中部(三明至泉州、莆田)山海协 作发展轴 厦(门)龙(岩)山海协作发展轴
海峡城市群空间格局构想示意图
2、福建省域城市体系规划
(1)城镇空间总体结构
“一带、两区、四轴、多点”
一带——滨海都市带;
亿元,人均GDP4.3万元。三市以占全省21%的土地承载了44%的人口、取得了49%的 经济总量发展成就。
泉
厦 漳
一、厦漳泉城市概况
2、厦漳泉三市在全国的状况
2010年,泉州、厦门、漳州在全国经济排名分别为第25、56、83,经济发展水平不 高,在大陆沿海经济带上处于经济低谷区。三市经济总量仅次于重庆市(重庆市 一小时经济圈人口1764万人,全市GDP7894亿元,全国排名第7),但由于三市各自
漳州
角美 漳州南站 龙海 马銮
厦门新机场
2、延伸厦门市轨道交通近期线路 (站点)到与漳州、泉州相邻地区 (带动相邻地区发展)
16
3、跨海通道
3、推动厦漳跨海通道建设 (增加厦门腹地,并可能通 过协商将轨道整备场放到招 商局漳州开发区以节省厦门 市土地资源 )
3、推动厦金跨海通道建设 (把金门纳入同城化范畴, 为延伸海峡通道占得先机)
2
主要内容
一、厦漳泉城市概况 二、既有区域规划分析 三、厦漳泉同城化范围 四、厦漳泉同城化区域功能定位 五、战略性重大项目策划 六、同城化协作机制建议
一、厦漳泉城市概况
1、厦漳泉三市在福建省的状况
厦漳泉三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属福建省东南沿海经济最为发达的城镇密集区。 2010年,厦漳泉三市土地面积2.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41万人,GDP总量7017
20
7、厦漳泉生态绿道
7、开展厦漳泉生态绿道建设 (学习广东,条件好,拓郊游, 纳安溪、长泰、南安)
21
8、马銮湾金融商务核心区
8、启动马銮湾“厦漳泉大都市区金 融商务核心区”建设 (体现大都市区高端服务职能,并 以厦门市行政中心的迁入为带动)
22
厦漳接壤区
范围与规模
厦漳接壤区涉及厦门市海沧 区、集美区、同安区和漳州市的 角美镇、长泰县、龙海市、招商
同安区
厦漳接壤区规划研究 范围:1740平方公里
局漳州开发区。
集美区 长泰县
厦漳行政界线
角美镇
海沧区
龙海市 招商局漳州 开发区
23
厦漳对接区规划范围示意图
23
接壤区对接规划
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对接
长泰组团中心 灌口组团中心 东孚组团中心
马銮区域性中心 角美地区性中心
海沧新城组团中心 龙海组团中心 漳州滨海新城
2010 年, 厦漳泉大都市区总
土地面积 1.4 万平方公里, 占 三 市 总 面 积 的 54% ; 常 住人口1340万人,占三市总 人口的 82% ; GDP 总量 6200 亿 元 , 占 三 市 GDP 总 量 的
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厦漳泉大都 市区范围
10
2、同城化范围
同城化范围为三市核心区。 包括:三市六县(市):厦门市、 漳州市、泉州市(不含泉港区)、 龙海市、长泰县、南安市、惠安县、 石狮市、晋江市。
6、大都市区文体 产业园区建设
27
六、同城化协作机制建议
1、成立固定的同城化协调机构。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成立厦泉漳大都市区发展协调委员会,建议由省领导或厦门 市领导任常任主席,组织三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有关方面的代表共同参与。 组织编制同城化建设框架协议,明确各方职责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定期召开同城化建设 协调会议,审议同城化进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厦漳泉同城 化范围
11
厦漳泉同城化区域规划拼合图
12
四、厦漳泉同城化区域功能定位
海西经济增长极; 两岸合作基地; 国内有竞争力的大都市区。
愿 景
闽台之窗; 海西引擎; “三通”枢纽; 投资佳选; 产业基地; 发达资讯; 温馨家园;
打造“核心竞争力” 构筑“一小时交通圈” 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协调发展”
2010年,总土地面积9000
平方公里,占三市总面积的
35% ; 常 住 人 口 1120 万 人 , 占三市总人口的 68% ; GDP
总量 5724 亿元,占三市 GDP 总量的82%。 根据相关规划: 2030 年, 同城化区域内总人口将达到
1500 万 , 城 镇 建 设 用 地 达到1500平方公里。
9、东渡国际邮轮母港;
10、共同整治与保护九龙江水资源(包括角美海沧共用污水处理厂建设)。
14
1、枢纽机场
1、开展厦门新机场填海造地 和配套通道工程建设 (储备厦门发展用地,扩大厦 门固投增量)·
15
2、轨道交通
2、开展城际轨道交通规划 (连接三市中心城区,带动沿 线密集地区开发)
泉州
惠安
晋江
石狮 水头 厦门北站 翔安新城 石井
按马銮湾区域性中心(厦门市行政中心预留区),角美地区性中心(对接厦漳台,辐射 24 龙海长泰)及长泰、龙海、漳州滨海新城组团中心(为各组团内部服务)的中心等级规 划建设各组团公共服务设施。
9、优化厦门港功能布局,建设东渡 国际邮轮母港(改东渡港区货运为 客运功能,大力拓展新型高端旅游 形态,服务闽东南区域)
9、国际邮轮母港
25
10、海沧角美共用污水处理厂
10、共同整治与保护九龙江水资源 (包括海沧角美共用污水处理厂) (体现区域统筹共建共享)
26
战略性十大项目示意图
5、加密厦漳后方 快速通道布局与 建设 2、开展城际轨道交通 规划;并延伸厦门市轨 道交通近期线路到与漳 州、泉州相邻地区 9、优化厦门港功能 布局,建设东渡国 际邮轮母港
13
五、战略性重大项目策划
1、枢纽机场:厦门第二机场; 2、轨道交通:城际轨道、城市轨道; 3、跨海通道:厦金通道、厦漳通道; 4、黄金海岸及通道:泉州沿海大通道、厦门海湾大道、漳州江滨路; 5、厦漳快速通道; 6、大都市区文化体育产业园区:翔安南部片区; 7、大都市区生态绿道; 8、大都市区CBD:马銮湾“厦漳泉大都市区金融商务核心区”;
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规划
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着力构建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漳 泉大都市区,加快城市联盟进程和同城化步伐,推进轨道 交通、机场、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实施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快城市联盟进程和同城 化步伐。
福建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二○一一年一月十三日 )
规划发展规模:常住人口达1000万,城镇人口约900万左右,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达900—
1000平方公里。 规划对区域大型机场选址、 发挥指导作用。
三、厦漳泉同城化范围
1、大都市区范围
包括 三市十县(市), 具 体包括:厦门市、漳州市、泉 州市三市中心城区以及龙海市、 长泰县、漳浦县、东山县、云 霄县、诏安县、南安市、惠安 县、石狮市、晋江市十县 (市)。
3、“股份制”协作机制。
借鉴新泽西——纽约的港口、地铁经营模式,采用合营股份制模式推进城际轨道交通、 区域机场、跨海通道等区域性重大设施建设。
功能定位: 对台前沿平台; 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高地。 建设目标 建设更具创新活力的厦门都市区。
建设更具产业活力的泉州都市区。 建设更加宜居和谐的漳州都市区。 建设空间一体的大都市区。 建设更加便捷化的大都市区。 建设更具生态特色的大都市区。
8
3、厦漳泉城市发展走廊规划(2004年编制)
规划范围:北起泉州泉港区,南至漳州九龙江出海口,中间有泉州湾、厦门湾地区,发展 走廊南北长150公里,宽约50公里,覆盖区域面积达5000平方公里,是区域城市走廊、交通 走廊、产业走廊和生态走廊的集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