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国供销合作社及其改革07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现状
2007年末,全系统共有职工367.15万人, 其中:从业人员149.30万人,离开本单位仍保留 劳动关系的职工80.72万人,离退休人员137.13 万人.全年全系统实现购进总额7452.50亿元 , 销售总额9390.29亿元.其中直接收购和帮助农 民推销的农副产品1322.06亿元;售给农民的农 业生产资料1389.26亿元 .
2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供销社改革的失败与成果
(一)21年供销社改革最大的失败是距办 成真正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还有很大距离. 1,性质和地位-合作社不合作 2,资产和人员 3,产权与管理
30
(二)供销社改革的成果主要包括四 个方面: 1,扭亏增盈 2,企业化改革 3,领办专业合作社 4,参与产业化经营
31
"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是农 村供销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主要 形式.至2007年底全系统有经各级政府和省以 上有关部门认可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35家. 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企业921家,农副产品经营 企业820家,农副产品交易(批发)市场294家, 增加7家.带动农户 1065.94万户,帮助农民实 现收入373.72亿元.
5
二,历史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三大合作社体系:生产合作社, 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 1958年生产合作社发展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替代了乡级政权组织;基层供销社成为人民公社的 商业流通部门;信用合作社成为人民公社的信用部
6
成立的背景
控制农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确保国家统购 统销任务,也是弥补农民因农村商业落后而买 卖不便利的重要手段.保证国民经济重建及国 家工业化的需要.
40
促进农民合作经济快速发展 ――河北清苑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去供销社买东西",在许多农 村已成为久违的话题.但现今在保定 清苑,不少村民见面打招呼,却又常 常说这样的话了. 1,靠市场化运作资产 2,靠大流通再现优势
41
供销社具有遍及城乡的经营网点和设施,是打 造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最有效,最直接,成本最低的 载体.该县社提升基层社形象后,构建了三大流通 网络. 农资网络.县社以金桥农资配送中心和绿农农 药配送中心为龙头,整合原有农资经营网络,发展 农资商品直营连锁店和加盟连锁店,形成覆盖全县 的农资流通网络格局.全县现已发展连锁配送网点 226家,年销化肥10万吨以上,市场占有率达90%. 日用消费品网络.清苑县社通过对日用消费品的 经营网点,特别是集镇中心经营设施和村级综合服 务站整合重组,广泛采用小超市,便利店,农家店, 专营店等形式,把分散经营的基层社,经营门店, 村级综合服务站等连起来,规范改造成城乡一体, 规范高效的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到6月底,全县 发展连锁店80家.
37
案例:瑞安市供销社于2003年在浙江省率先发 起组织了瑞安市农村合作经济联合社,农联 社现有成员单位33家.一类是投资股成员社19 家,作为经营实体共同承担盈亏;另一类是身 份股成员社14家,作为合作互助单位,享受联 合社服务,但不承担风险.由所有成员单位推 荐64名代表组成社员代表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 构,其中农民代表占32名.再通过社员代表大 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 主任是法定代表人,由市供销社主任兼任,由 农民代表担任监事会副主任或常务理事.农联 社主要从信息互通,科技引导,贷款担保,购 销服务,政策协调等五个方面开展服务工作.
16
三,80年代以来供销合作社改革
1982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 "农村供销合作社是城乡经济交流的一条 主要渠道,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经济联合的 纽带.要恢复和加强供销社组织上的群众 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 使它在组织农村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7
1982~1983供销合作社进行了建国以来第 一次全国性的清股分红.同时,新吸收社 员1300万户,80%的县级供销合作社,95% 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召开了社员代表大会, 初步建立了民主管理制度.
38
根据计划,在较好地运作农联社的基础, 该市供销社将在组织结构,基层管理,信 息网络,技术服务,主导企业,农业保障, 资产投资等七个方面与农联社实行融合, 进而通过农联社对市供销联社的替代以及 提高自身功能,最终实现把供销社办成真 正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目标.
39
(2)河北模式.即基层供销社领办专业合 作社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基层供销 社牵头组织农民兴办专业合作社,在参与农 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逐步实现自身脱胎换 骨的改造.其主要形式是"龙头企业+专业合 作社+农户".一是由基层供销社组织当地 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的农户,按照合作社的基 本原则,组建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民有组织地 进入市场.二是与龙头企业紧密对接,帮助 专业社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使农民能够分 享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润.三是与科研院所, 大专院校密切联系,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增强专业合作社的市场竞争能力.
22
供销合作社真正体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 真正实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 宗旨,真正成为加强党和政府与农民密切联系 的桥梁和纽带
23
1996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印发了《基层供销 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要求》 提出: "到2000年,基本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相适应,能够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系列化 服务的农村综合服务组织,基本实现把供销合 作社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这一目标."
32
五,供销社深化改革的演变趋势- 供销社深化改革的演变趋势- 回归"三农" 回归"三农" (一)必要性 1,自我发展的需要 2,政策目标的需要
33
(二)可行性 1,组织资源 (1)系统网络资源 (2)资产资源 (3)人力资源 (4)与农民关系比较密切
34
农村供销合作社通过发展农村日用消费品 和农业生产资料连锁服务网络,实现了农产品 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2007年全系统 开展消费品连锁经营和配送业务的企业,实现 商品销售额1329.95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其 中经工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连锁企业实现销 售额915.12亿元,加盟系统外的连锁店实现销售 额12.66亿元. 全系统开展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和配送 业务的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482.42亿元.其 中经工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连锁企业实现销 售额964.80亿元.
20
六个发展
1985年底,供销合作社针对农产品购销政策逐 步开放,经营范围日渐缩小,市场风险不断增 加的形势,提出了"六个发展":
一是发展为商品生产的系列化服务;二是发展横
向经济联合;三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四 是发展多种经营方式;五是发展农村商业网点; 六是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
21
199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 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中发〖1995〗5 号),全面阐述了供销合作社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和总体思路,并"决定成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 社",以"指导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和改革".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商业部,粮食部,中央工 商行政管理局合并组成商业部
14
三分三合
1978年与国营商业合并,1984年恢复 1978年在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全国供销合 作总社正式成为国务院的一个部,各地县 以上供销合作社也先后进入了政府序列.
15
农村供销合作社垄断收购棉花,经营化肥,农 药和农膜等农资,独家销售农村市场的生活消 费品. 农村改革开放后农村供销合作社消费品零售总 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1978年的 31%急剧下降到1995年的5.1%,后又降到4%; 1992年到1999年,全系统连续8年亏损,亏损面 超过55%.
25
一个坚持,三个转化
2001年7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放开棉花收购, 鼓励公平有序竞争"后,又随着化肥等农用生产 资料的市场放开,将供销合作社完全地推向了市 场.
26
一个坚持,三个转化
坚持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地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 织这一根本目标不动摇;转化基层供销合作社 体制,转化社有企业机制,转化联合社职能.
18
五个突破
1984年国务院第96号文件提出了"五个突破" 即"供销合作社要在农民入股,经营服务范 围,劳动制度,按劳分配,价格管理等方面 进行突破,核心是变'官办'为'民办'."
19
1984年1月1日起,供销合作社实行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向国家交纳所得税制度,真正成 为了市场上独立参与竞争的经济实体.
到"一五"时期末,全国农村供销合作社基本完成构架, 中央成立总社,省地(市),县成立联合社,乡镇成立 合作社,村设立"双代店".
9
三大业务
农业生产资料 生活资料 农副产品及废旧物资
10
《合作社小调》
"合作社的买卖不剥削,合作社的买卖咱 办的;合作社的东西比别家贱,合作社它 帮助咱解决困难的;合作社应当咱群众来 办,要为咱群众来打算."
27
四项改造
2002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继而提出了"四 项改造"
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基层社;以实行产权多 元化改造社有企业;以实现社企分开,开放办社改 造联合社;以发展现代经营方式改造经营网络.
28
2000年,农村供销合作社系统一举扭亏为盈, 当年盈利13.77亿元 2003年,农村供销合作基层社结束了连续12年 的亏损局面,2004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 4642亿元,汇总利润50.5亿元,创历史最高
11
1958-1993
体制"三官"三民 机构三合三分
12
一分一合
1958年与国营商业合并,1962恢复分立
1958年2月将县以上供销社与国营商业合并 同年6月基层社和县以上各级联合社由集体所 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 同年12月基层社下放给农村人民公社,成为 公社的供销部
13
二分二合
1970年与国营商业合并,1975年恢复分立
第五章 中国供销合作社及其改革
1
一,现状
到2007年底,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有省(区, 市)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省社)31个,省辖 市(地,盟,州)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省辖 市社)342个,县(区,市,旗)供销合作社 (以下简称县社)2376个,基层社21321个;社 有企业48402个,事业单位487个. 全系统共有各类法人企业48402个;产业 活动单位370041个.其中:省社所属法人企业 1173个,产业活动单位17466个;省辖市社所属 法人企业3630个,产业活动单位23956个;县社 所属法人企业16961个,产业活动单位106865个; 基层社法人企业26638个,产业活动单位221754 个.
24
1999年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当前供 销合作社几个突出问题的通知》(国发〖1999〗 5号). 在重申供销合作社要坚持合作经济方向的同 时,强调当前要着力解决扭亏增盈和清理,整 顿社员股金两个突出问题.同时,提出了支持 供销合作社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解决了全国 省地(市)县供销合作社吃"荒粮"问题.
35
2,典型示范效应 各地供销社在为农服务,回归 三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创 造了许多成功的模式.
36
(1)浙江模式.即基层供销社全面改制与再 造的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以产权制度和劳动用 工制度改革为重点,对基层供销社进行全面彻 底改制.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明晰产权,实 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核心 是置换职工身份.浙江省已有80%的基层供销社 完成了改制,部分基层供销社整合为中心社, 部分组建成由职工重新出资入股的职工股份制 合作社,组建了一大批与农业产业化相适应的 专业经济合作社和农村综合服务站,使基层供 销社以新的面貌投入到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从 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基层供销社机制不活, 效益低下,改革方向不明的问题,较好地探索 出了基层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7
在1954年召开的全国合作社第一次代 表大会上,中央农工部部长邓子恢代表党 中央指出:
"要巩固和扩大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的商业阵 地,通过预购合同,供应合同和结合合同等形 式,逐渐增加农副产品收购的计划性和工业品 手工业品供应的计划性,把农业生产和农村市 场逐步纳入国家计划经济的轨道."
8
1950年成立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1954年更名为中 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
3
现状
全系统有经各级政府和省以上有关部门 认可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35家,组织农 民兴办的各类专业合作社27958个,入社农户 627.01万户;领办各类行业,专业协会18115 个,入会会员262.96万个.
4
供销合作社系统形成了从产前,产 中到产后的贸工农一体的社会化服务体 系,是我国体系最完善,网点最健全, 经济实力最强的合作经济组织.
现状
2007年末,全系统共有职工367.15万人, 其中:从业人员149.30万人,离开本单位仍保留 劳动关系的职工80.72万人,离退休人员137.13 万人.全年全系统实现购进总额7452.50亿元 , 销售总额9390.29亿元.其中直接收购和帮助农 民推销的农副产品1322.06亿元;售给农民的农 业生产资料1389.26亿元 .
2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供销社改革的失败与成果
(一)21年供销社改革最大的失败是距办 成真正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还有很大距离. 1,性质和地位-合作社不合作 2,资产和人员 3,产权与管理
30
(二)供销社改革的成果主要包括四 个方面: 1,扭亏增盈 2,企业化改革 3,领办专业合作社 4,参与产业化经营
31
"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是农 村供销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主要 形式.至2007年底全系统有经各级政府和省以 上有关部门认可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35家. 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企业921家,农副产品经营 企业820家,农副产品交易(批发)市场294家, 增加7家.带动农户 1065.94万户,帮助农民实 现收入373.72亿元.
5
二,历史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三大合作社体系:生产合作社, 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 1958年生产合作社发展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替代了乡级政权组织;基层供销社成为人民公社的 商业流通部门;信用合作社成为人民公社的信用部
6
成立的背景
控制农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确保国家统购 统销任务,也是弥补农民因农村商业落后而买 卖不便利的重要手段.保证国民经济重建及国 家工业化的需要.
40
促进农民合作经济快速发展 ――河北清苑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去供销社买东西",在许多农 村已成为久违的话题.但现今在保定 清苑,不少村民见面打招呼,却又常 常说这样的话了. 1,靠市场化运作资产 2,靠大流通再现优势
41
供销社具有遍及城乡的经营网点和设施,是打 造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最有效,最直接,成本最低的 载体.该县社提升基层社形象后,构建了三大流通 网络. 农资网络.县社以金桥农资配送中心和绿农农 药配送中心为龙头,整合原有农资经营网络,发展 农资商品直营连锁店和加盟连锁店,形成覆盖全县 的农资流通网络格局.全县现已发展连锁配送网点 226家,年销化肥10万吨以上,市场占有率达90%. 日用消费品网络.清苑县社通过对日用消费品的 经营网点,特别是集镇中心经营设施和村级综合服 务站整合重组,广泛采用小超市,便利店,农家店, 专营店等形式,把分散经营的基层社,经营门店, 村级综合服务站等连起来,规范改造成城乡一体, 规范高效的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到6月底,全县 发展连锁店80家.
37
案例:瑞安市供销社于2003年在浙江省率先发 起组织了瑞安市农村合作经济联合社,农联 社现有成员单位33家.一类是投资股成员社19 家,作为经营实体共同承担盈亏;另一类是身 份股成员社14家,作为合作互助单位,享受联 合社服务,但不承担风险.由所有成员单位推 荐64名代表组成社员代表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 构,其中农民代表占32名.再通过社员代表大 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 主任是法定代表人,由市供销社主任兼任,由 农民代表担任监事会副主任或常务理事.农联 社主要从信息互通,科技引导,贷款担保,购 销服务,政策协调等五个方面开展服务工作.
16
三,80年代以来供销合作社改革
1982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 "农村供销合作社是城乡经济交流的一条 主要渠道,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经济联合的 纽带.要恢复和加强供销社组织上的群众 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 使它在组织农村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7
1982~1983供销合作社进行了建国以来第 一次全国性的清股分红.同时,新吸收社 员1300万户,80%的县级供销合作社,95% 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召开了社员代表大会, 初步建立了民主管理制度.
38
根据计划,在较好地运作农联社的基础, 该市供销社将在组织结构,基层管理,信 息网络,技术服务,主导企业,农业保障, 资产投资等七个方面与农联社实行融合, 进而通过农联社对市供销联社的替代以及 提高自身功能,最终实现把供销社办成真 正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目标.
39
(2)河北模式.即基层供销社领办专业合 作社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基层供销 社牵头组织农民兴办专业合作社,在参与农 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逐步实现自身脱胎换 骨的改造.其主要形式是"龙头企业+专业合 作社+农户".一是由基层供销社组织当地 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的农户,按照合作社的基 本原则,组建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民有组织地 进入市场.二是与龙头企业紧密对接,帮助 专业社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使农民能够分 享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润.三是与科研院所, 大专院校密切联系,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增强专业合作社的市场竞争能力.
22
供销合作社真正体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 真正实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 宗旨,真正成为加强党和政府与农民密切联系 的桥梁和纽带
23
1996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印发了《基层供销 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要求》 提出: "到2000年,基本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相适应,能够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系列化 服务的农村综合服务组织,基本实现把供销合 作社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这一目标."
32
五,供销社深化改革的演变趋势- 供销社深化改革的演变趋势- 回归"三农" 回归"三农" (一)必要性 1,自我发展的需要 2,政策目标的需要
33
(二)可行性 1,组织资源 (1)系统网络资源 (2)资产资源 (3)人力资源 (4)与农民关系比较密切
34
农村供销合作社通过发展农村日用消费品 和农业生产资料连锁服务网络,实现了农产品 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2007年全系统 开展消费品连锁经营和配送业务的企业,实现 商品销售额1329.95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其 中经工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连锁企业实现销 售额915.12亿元,加盟系统外的连锁店实现销售 额12.66亿元. 全系统开展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和配送 业务的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482.42亿元.其 中经工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连锁企业实现销 售额964.80亿元.
20
六个发展
1985年底,供销合作社针对农产品购销政策逐 步开放,经营范围日渐缩小,市场风险不断增 加的形势,提出了"六个发展":
一是发展为商品生产的系列化服务;二是发展横
向经济联合;三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四 是发展多种经营方式;五是发展农村商业网点; 六是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
21
199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 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中发〖1995〗5 号),全面阐述了供销合作社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和总体思路,并"决定成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 社",以"指导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和改革".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商业部,粮食部,中央工 商行政管理局合并组成商业部
14
三分三合
1978年与国营商业合并,1984年恢复 1978年在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全国供销合 作总社正式成为国务院的一个部,各地县 以上供销合作社也先后进入了政府序列.
15
农村供销合作社垄断收购棉花,经营化肥,农 药和农膜等农资,独家销售农村市场的生活消 费品. 农村改革开放后农村供销合作社消费品零售总 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1978年的 31%急剧下降到1995年的5.1%,后又降到4%; 1992年到1999年,全系统连续8年亏损,亏损面 超过55%.
25
一个坚持,三个转化
2001年7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放开棉花收购, 鼓励公平有序竞争"后,又随着化肥等农用生产 资料的市场放开,将供销合作社完全地推向了市 场.
26
一个坚持,三个转化
坚持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地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 织这一根本目标不动摇;转化基层供销合作社 体制,转化社有企业机制,转化联合社职能.
18
五个突破
1984年国务院第96号文件提出了"五个突破" 即"供销合作社要在农民入股,经营服务范 围,劳动制度,按劳分配,价格管理等方面 进行突破,核心是变'官办'为'民办'."
19
1984年1月1日起,供销合作社实行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向国家交纳所得税制度,真正成 为了市场上独立参与竞争的经济实体.
到"一五"时期末,全国农村供销合作社基本完成构架, 中央成立总社,省地(市),县成立联合社,乡镇成立 合作社,村设立"双代店".
9
三大业务
农业生产资料 生活资料 农副产品及废旧物资
10
《合作社小调》
"合作社的买卖不剥削,合作社的买卖咱 办的;合作社的东西比别家贱,合作社它 帮助咱解决困难的;合作社应当咱群众来 办,要为咱群众来打算."
27
四项改造
2002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继而提出了"四 项改造"
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基层社;以实行产权多 元化改造社有企业;以实现社企分开,开放办社改 造联合社;以发展现代经营方式改造经营网络.
28
2000年,农村供销合作社系统一举扭亏为盈, 当年盈利13.77亿元 2003年,农村供销合作基层社结束了连续12年 的亏损局面,2004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 4642亿元,汇总利润50.5亿元,创历史最高
11
1958-1993
体制"三官"三民 机构三合三分
12
一分一合
1958年与国营商业合并,1962恢复分立
1958年2月将县以上供销社与国营商业合并 同年6月基层社和县以上各级联合社由集体所 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 同年12月基层社下放给农村人民公社,成为 公社的供销部
13
二分二合
1970年与国营商业合并,1975年恢复分立
第五章 中国供销合作社及其改革
1
一,现状
到2007年底,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有省(区, 市)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省社)31个,省辖 市(地,盟,州)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省辖 市社)342个,县(区,市,旗)供销合作社 (以下简称县社)2376个,基层社21321个;社 有企业48402个,事业单位487个. 全系统共有各类法人企业48402个;产业 活动单位370041个.其中:省社所属法人企业 1173个,产业活动单位17466个;省辖市社所属 法人企业3630个,产业活动单位23956个;县社 所属法人企业16961个,产业活动单位106865个; 基层社法人企业26638个,产业活动单位221754 个.
24
1999年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当前供 销合作社几个突出问题的通知》(国发〖1999〗 5号). 在重申供销合作社要坚持合作经济方向的同 时,强调当前要着力解决扭亏增盈和清理,整 顿社员股金两个突出问题.同时,提出了支持 供销合作社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解决了全国 省地(市)县供销合作社吃"荒粮"问题.
35
2,典型示范效应 各地供销社在为农服务,回归 三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创 造了许多成功的模式.
36
(1)浙江模式.即基层供销社全面改制与再 造的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以产权制度和劳动用 工制度改革为重点,对基层供销社进行全面彻 底改制.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明晰产权,实 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核心 是置换职工身份.浙江省已有80%的基层供销社 完成了改制,部分基层供销社整合为中心社, 部分组建成由职工重新出资入股的职工股份制 合作社,组建了一大批与农业产业化相适应的 专业经济合作社和农村综合服务站,使基层供 销社以新的面貌投入到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从 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基层供销社机制不活, 效益低下,改革方向不明的问题,较好地探索 出了基层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7
在1954年召开的全国合作社第一次代 表大会上,中央农工部部长邓子恢代表党 中央指出:
"要巩固和扩大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的商业阵 地,通过预购合同,供应合同和结合合同等形 式,逐渐增加农副产品收购的计划性和工业品 手工业品供应的计划性,把农业生产和农村市 场逐步纳入国家计划经济的轨道."
8
1950年成立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1954年更名为中 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
3
现状
全系统有经各级政府和省以上有关部门 认可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35家,组织农 民兴办的各类专业合作社27958个,入社农户 627.01万户;领办各类行业,专业协会18115 个,入会会员262.96万个.
4
供销合作社系统形成了从产前,产 中到产后的贸工农一体的社会化服务体 系,是我国体系最完善,网点最健全, 经济实力最强的合作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