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

合运算》教案

第2课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72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学生在按顺序进行计算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策略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下棋吗?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李老师正在体育用品商店为同学们购买中国象棋和围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情境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道题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再问:想一想,要求李老师一共要付多少元,要先算什么?请按自己的想法列式解答,并与同学交流。

指名板演,并组织讲评。

提问:如果列综合算式解答这道题,可以怎么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2×3+15×4。

2、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展开教学

1、教学例1。

启发:你会算这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吗?请同学们先根据例题中的填空想一想,这道算式可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再试着算一算。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追问:你觉得按这样的顺序计算正确吗?能联系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来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吗?

比较分别计算出两个积与同时算出两个积的两种情况。提问:谁的计算过程

更简略一些?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

谈话:这里还有一道三步混合运算的算式,你能试一试吗?先算出结果,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2)反馈,说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3、引导归纳。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的三步混合运算,都是不含括号的算式。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

2、做练习十一第2题。

(1)出示左边一组题,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学生练习后,试着解释两道题得数相等的道理。

(3)出示右边一组题,让学生先按顺序计算,再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这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组织交流。

3、做练习十一第4题。

出示题目,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要求合唱组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要求书法组和美术组一共有多少人,要先算出哪个组的人数?

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并组织反馈。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2课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教学内容:

教材第71、72页。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一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列式。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

1、学生练习:300-120+25×4

强调混合运算顺序。

二、添上括号,新课引入

计算300-(120+25×4)

提问: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算式里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计

算?

明确:这题含有小括号,那第一步就应该算小括号里的;其他的步骤还轮不到算,只能把它们移下来。如果小括号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也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指名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强调混合运算的三个等级:(1)小括号;(2)乘或除;(3)加或减。小结:混合运算一定要先观察算式的特点,考虑它的运算顺序,然后再开始计算。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每一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计算。组织反馈与交流。

2、做练习十一第5题。

(1)先出示左边的一组题,比较第一、二小题,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比较第二、三小题,说一说小括号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评价。

(2)出示右边的一组题,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比较和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反馈评价。

3、做练习十一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再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以及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4、做练习十一第7题。

学生自由读题,说说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整理条件和问题,在小组里讨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列综合算式解答。

反馈不同的解题方法。

说说分析数量关系的思考过程和列式的依据。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3课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73页。

教学目标:

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形成计算技能,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计算训练

1、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习混合运算,完成练习十一上的练习。(板书课题)

2、口算:

720÷90 484÷2 450÷50

28+42 3×48 40÷

2

360×2 65-17 56+8

3、计算下面各题。指名说说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完成练习十一第9题。

学生独立计算,提醒自觉验算。

4、练习十一第10题。

说说每组中两道算式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判断哪道算式的得数大。

通过计算检验。

二、解决问题练习

1、练习十一第11、12题。

学生独立解答。

反馈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说说是怎样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的,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2、练习十一第1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估算,并说说是怎样估算的。

再列式算出结果,并把它与估算的结果比较。

3、练习十一第14题。

学生读题,独立解答。

反馈解题思路。

引导思考“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三、课题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4课时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74、7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

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使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

1、学生练习:525÷(81-56)×3

强调混合运算顺序。

二、添上中括号,引入新课

1、计算 525÷【(81-56)×3】

提问: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

介绍:“【】”叫做中括号,和小括号一样,用在算式中也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其他不变。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指名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回顾本单元学习的计算,说说三步混合运算要按怎样的顺进行计算。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小结。

3、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算式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计算。

反馈评价。

三、学习“你知道吗”。

阅读教科书第74页的“你知道吗”,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找出典型错误,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及时改正。

2、练习十二第2题。

比较每组中三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指名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是否相同。

3、练习十二第3题。

学生读题。

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要求张红平均每小时比王莉多采莲蓬多少个,要先求出什么?

列式解答。组织交流。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5课时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76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计算、比较、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形成运算技能。

2、学生经历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

比较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引导总结:连乘的算式,即使用小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也不会改变计算的结果;连除的算式中,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

积。

2、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一些共性的问题,加以分析。

二、解决问题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第6题。

学生读题,解答。

反馈交流。

交流不同的解法,比较,沟通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

2、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学生读题。

比较两条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解答。

反馈,比较在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有什么联系。

3、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

学生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说说要求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要先求出什么,怎样求出美术组的认识。

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

反馈交流,说说为什么列综合算式时要用到中括号。

4、完成练习十二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解答。

交流学生中出现的不同解法。比较两种解题思路的联系与区别。

三、思考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交流。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页例1及练习十六中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368+32×5-8815×(107-35+18)30÷[480÷(24-8)]2.说说上面三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教师:今天我们就用我们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来研究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简评:通过复习旧知识,使学生意识到这节课新知识的学习与原来的哪些知识有 联系,帮助学生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增加篮球价格:35元/个,足球价格:63元/个) 课件出示问题1:王老师用200元买了3个篮球和1个足球,还剩多少钱? 教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解答,鼓励学生尽量写综合算式。 引导学生汇报,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综合算式(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 学生1:200-(35×3+63) =200-(105+63) =200-168 =32(元) 学生2:200-35×3-63 =200-105-63 =95-63 =32(元) 教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学生1:因为要算还剩多少钱,就应先算出王老师一共用了多少钱,也就是3个篮球的钱和1个足球的钱,再从200元里减去一共用去的钱。 学生2:我们也可以从200元里面依次减去买两种球各用去的钱,也得到还剩多少钱。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一、填空。 (1)在□内填入一个相同的一位数,使等式成立。 □×□=□÷□ 5×□=□+36 □×□=72+□ □×□=56-□ 4520÷□=115 (35) 2664÷□+936÷26=73 (2)在下面的○中填上>、<或=。 25×4÷25×4○25×4-25×4 600÷20÷5○600÷(20×5) 450÷18-12○450÷(18-12) 3840-(103+17)×25○3840-103+17×25 412+750÷5×36○(412+750÷5)×36 750÷5+410×36○(750+410)÷5×36 35×(329-129)○35×329-129×35 二、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并改正。(1)54÷18+41×3 =3+41×3 =44×3 =132() (2)16×5-80÷16 =80-80÷16

=0÷16 =0() (3)640+360÷60+40 =1000÷100 =10() (4)5×(825-115÷23) =5×(825-5) =5×820 =4100() (5)21×(376-376÷8)=0() (6)(143+429÷13)×24=1056() (7)396+126÷18-19=10() (8)240-240÷15×4=236() (9)(7225-104×15)÷55=103() 三、计算。 78×50-1440÷123856÷16+85×164000÷(16+832÷13) (326+95×25)÷37(7236÷18-228)×28(4275-24×75)÷25 50+160÷40=54120-144÷18+35=147(58+37)÷(64-9×5) 95÷(64-45)178-145÷5×6+42120-36×4÷18+35 85+14×(14+208÷26)21+(327-23)÷19=539-513÷(378÷14)= 34-3094÷17÷13=19+(253-22)÷21=50+20×28-42= (23+23)×24-597=(110-10)÷10-10=45-24+14×14= 304-275÷(275÷25)=(70+10)÷(18-10)=120÷12×18-54= 44+16×15-32=(10-100÷10)×11=(53-588÷21)×36= (60+10)÷(17-10)=17+(233-43)÷10=100÷10×10-60=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三步计算)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解决问题的计算过程,归纳运算顺序,提高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发展认真严谨、细致计算的学习习惯,树立数学规则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不含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三步)的运算顺序,培养运算能力。 2.难点:提升四则混合运算正确率、准确性,形成运算技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好!我是来自新乐镇中心小学,你们可以叫我邹老师。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学习!在三年级的时候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大家都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25-15+18 100-15×6 27÷9×6 200÷8+10 (1)指名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 (2)这些题都有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特点?(板书没有括号) (3)左边一组的两个算是各有些什么运算符号?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板书运算顺序) (4)右边一组的两个算式又有些什么运算符号?按什么顺序计算的?(板书运算顺序) 今天我们将一起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 2、农历正月十五是什么节大家知道吗?(元宵节)我们这里的元宵节都有些什么习俗呢?这不,在元宵节的前夕,希望小学的同学们也参加了做灯笼的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主题图,一共要做200个灯笼,一天做了20个。 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还剩多少个灯笼没做? (2)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引导学生写综合算式) (4)这道题含有几步运算?按什么顺序进行运算的?既有乘除又有加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二、探究新知,深化新知 1、现在我们变一变:1共要做200个灯笼,4天做了80个灯笼,照这样的速度做了7天。生提问:还剩多少个灯笼没做? 这里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信息1天做20个灯笼变成了4天做了80个灯笼。问题没有变,都是求还剩下多少个灯笼没做) 2、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1)学生默读题,完成以下任务: A想一想: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B 独立列式计算 C 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说一说。 (2)指名分步计算的学生板演,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的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80÷4=20(个) ②20×7=140(个) ③200-140=60(个) 小结:先算每天做的个数,再算7天已做的个数,最后算剩下的个数(2)混合运算,学习新知。 引导:有没有列出综合算式的同学?(或你能把解答过程列成综合算式吗?试试看。)你是怎样列式的? (板书综合算式)200-80÷4×7 结合做灯笼的这幅图的要求来看看这个算式,说说(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学生计算,指名板演) 交流得出: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师标出顺序) (3)学生计算,抽生板书。 200-80÷4×7

(word完整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题库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一) 一、准确计算: 65+35×5485-41×(98÷32)(21-61)×53÷51 61÷【179×(43+32)】1211-41+103÷5332÷【(43-21)×54】 一个数的109是43,这个数是多少?43减去43与54的积,所得的差除9,商是几? 二、解决问题: 1、计算下列物体的表面积。 21米52 米 25米54米52米52 米 2、从A 地去B 地,货车需要90分钟,客车需要80分钟。货车每分钟行35 千米,客车每分钟行多 少千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二) 一、简便计算: 52+154-5276×85+83÷67(117-83)×8813—48×(121+161 ) 54÷3+32×5452+21×53+1071312×73+74×1312+1312 二、解决问题: 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83平方米,底边长52 米。高多少米?(用方程解) 2、一桶油重15千克,倒出52 ,平均装到8个瓶子里,每个瓶子装多少千克? 3、一根绳子,剪去41 后,短了5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4、一筐香蕉连筐重42千克,卖出31 后,剩下的连筐重29千克。筐重多少千克?

5、甲32 小时生产60个零件,乙每小时生产60个零件。两人合做多少小时生产100个零件? 6、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行40分钟相遇。两 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三) 一、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87-165)×(95+32)138÷7+71×136 【1-(41+83)】÷4197÷511+92×115 (61+43-32)×122-136÷269-3299×10099 54减32的差乘一个数得72 ,求这个数。 32加上41除以43的商,得到的和再乘41 ,积是几? 二、解决问题: 1、一个梯形上底103米,下底52米,高7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一项工程,甲独做10天完成,乙独做15天完成。现在甲做4天,乙做3天,分别完成这项工 程的几分之几? 3、、甲32 小时生产60个零件,乙每小时生产60个零件。两人合做5小时生产多少个零件? 4、一批货物100吨,4小时运走了它的54 。剩下的要几小时运完?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四) 一、准确计算:(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1÷85+41×5343×52+41÷252110×207÷65-4145×4443 (83-41)÷8383÷(83-41)65×4-(87+32)5-87 -0,125 1减去41与83的和,所得的差除以41 ,商是多少

小数混合运算教案

小数混合运算 富顺县华英实验学校杨永红 【教学内容】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第70页例1及练习十七中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探索、发现并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计算、验算的习惯。 3、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计算、验算的习惯。 2、难点:在特定的数字背景下容易产生运算顺序的错误,学会排除数字干扰,及时控制计算失误,养成检验的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用的预学案、探究案、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为了表扬在上周的和乐星级小组评选中表现特别突出的小组,郑老师带着班主任助理准备去买些文具对他们进行奖励,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 1、仔细观察图片,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要求还剩多少钱?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试着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解答,鼓励学生尽量用综合算式。(两种不同的方案) 指名上台板书综合算式,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添上小括号? 这个综合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教师:大家非常能干,一个数学问题用两种不同的种方案解决了。 二、合作学习、感悟新知 1、出示例1: 郑老师准备掏钱时,小助理说:“老师,你看,对面那家文具店标语写着周年店庆,商品大促销,我们到那里去看看吧!” 看看同样的商品,在这里价格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老师买的物品不变,现在还剩多少钱呢?这个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2、合作探究 1)分小组设计方案。 下面老师想检验一下你们小组合作的能力,我们来分小组完成: 要求:小组合作讨论设计购买方案,由记录员在探究案上做好记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汇报展示。 2)小组汇报。(投影展示,汇报,补充。 (汇报真精彩,请班主任助理为这个小组加2分) 3、探究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练习题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姓名:40+160÷40288-144÷18+35 (58+37)÷(64-9×5)95÷(64-45) 478-145÷5×6+46122-36×4÷12+35 85+14×(14+208÷26)21+(327-23)÷19 539-513÷(378÷14)(23+23)×24-597 19+(253-22)÷21(110-10)÷10-10 304-275÷(275÷25)(70+10)÷(18-10) 120÷12×18-5444+15×16-32 (10-100÷10)×11(53-588÷21)×36 (60+10)÷(17-10)17+(233-43)÷10 110÷10×10-97424-437÷19×16 22+(374-10)÷26(245-11)÷18-11 22-(10+100÷10)(252-14)÷17-10 35-13+10×15(346-10)÷16-12 215-198÷(121÷11)(45-651÷21)×33 19+192÷12-10572÷22×23-158 54-24+14×14(714-12)÷27-19 14+(21-19)×14160÷(22-12)×22 736÷(43-20)×23(227+11)÷(31-14)36+19×14-23828÷23×12-48 18-15+10×18(31-154÷11)×12 357÷21×13-213985-728÷26×35 (438-39)÷21-12(20+18)×11-239 (58+37)÷(64-9×5)(58+370)÷(64-45)120-144÷18+35178-145÷5×6+42 812-700÷(9+31×11)690+47×52-398 210-94+48×5436-720÷(360÷18) 814-(278+322)÷15120-144÷18+35

数学教案-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_教案教学设计

数学教案-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68页例1和例2,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十七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计算、检查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4+6÷330÷[(3+2)×3] 2.让学生说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小括号的,又有中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后算中括号。 二、新授。 1.导语。 这一节课我们要来研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教学例1。 出示例1。计算 (1)说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 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让学生把算式用文字叙述出来。(2分之1加上5又3分之1除以1又3分之1的商,和是多少?) 问:这个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两级,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2)板书: = = = (5)让学生继续完成。 (6)学生把每一步认真检查,看是否都对。 3.教学例2。 出示例2:计算 (1)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这个算式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怎样计算。 (2)问:第一步算什么?(小括号里的加法) 第二步算什么?(中括号里的乘法) 第三步算什么?(除法) (3)让一学生到黑板板演。 = = = =

学生计算时,教师巡视检查。 提醒学生: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不公要注意运算顺序,还要注意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差异较大,必须分清什么时候需要通分,什么时候需要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4)让学生说一说每步运算是什么? (5)学生检查: ①数字、符号有没有抄错; ②每一步计算是否都对; ③书写格式是否规范。 4.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通常是一次计算出一个得数,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连在一起时可同时一起算。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69页上的做一做。 (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后再计算。)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共同研究了什么?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吗?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的第1~5题。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讲解学习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说明算式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得数;初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实际问题说明解决间题的计算过程,联系计算过程归纳运算顺序,发展归纳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发展认真严谨、细致计算的学习习惯,树立数学规则意识,培养按规则办事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难点: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说说下面每组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1:第(1)组题按怎样的顺序算?指出:只含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运算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提问2:第(2)组、第(3)组、第(4)组题按怎样的顺序算?指出: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减法。 2.引人新课。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过不含括号的两步计算混合运算,并且掌握了运算顺序。今天,就以原来的知识为基础,学习新的混合运算规律。 (二)探究新知,深化新知 1.学习例题。 (l)一位同学到体育用品商店购买象棋和围棋,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体育用品商店里能知道些什么。 提问:知道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 让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名分步列式的学生板演在黑板上。 检查:解答过程对不对?前两步先算的什么? 指出:要求一共要付多少元,要把3副中国象棋的钱加4副围棋的钱,所以应该先用乘法算中国象棋和围棋各需要多少钱,再用加法算出一共要多少元。 (2)混合运算,学习新知。

2017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1、填一填。 (1)68-25+49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法,再算()法。(2)400÷20×36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法,再算()法。 (3)在320-210÷7中,先算()法,再算()法。(4)在280+27×8中,先算()法,再算()法。(5)在197-12×5+38中,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2、口算。 36÷4×8= 6×6÷9= 42÷7×3= 28+9-14= 65-15+23= 47+20-18= 35÷5×9= 7×6÷3= 80-37+12= 3、计算下面各题。 514-80×2 205×6-150÷6 27+102×13 25×4+32×18 108-24×3+62 216+96÷3×3 (32-18)×96÷8 236+720÷(44+36)(240+36)÷(22-18)(375+125)÷(44+36)(273+562)÷5-96 (28+35)×(92÷4)120+480÷(43-28)(33-18)×(24+34) 3020-7344÷24 (126+54)×8+65 (960+420)÷(25-5)(137-87)×12÷15

4、在360+50×2÷4中,先加括号,再计算。 (1)按加法、乘法、除法顺序计算。 (2)按乘法、加法、除法顺序计算。 5、选择。 (1)50×4÷2-30与4×(50-5)÷2的运算顺序相比较() ①相同②不相同③无法确定 (2)24+3×150÷6与24+3×(150÷6)的运算顺序相比较() ①相同②不相同③无法确定 (3)87-28+34与72÷9×13的运算顺序相比较() ①相同②不相同③无法确定 (4)在除法里,0不能作() ①被除数②除数③商 (5)△+△÷(△×△)计算时,第一步应算() ①+ ②÷③× (6)下面的算式中,不一定等于0的算式是() ①0+△②0÷△③0×△ 6、把每组中的几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1)4×6=24 6÷3=2 24-2=22 综合算式: (2)8×3=24 30-24=6 6×18=108 综合算式: (3)480+60=540 325+540=825 825-18=807 综合算式: (4)576-385=191 84÷6=14 191×14 =2674 综合算式: 7、学校图书室有故事书482本,今天借出86本,又还回来48本。现在学校还有故事书多少本?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备课教案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明确中括号的写法、作用及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中括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3.在数学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混合运算顺序,能用中括号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从三峡工程学到许多数学知识,其实水库还是非常美丽的旅游景点,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出示情境图) 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黄金周期间,山城旅行社平均每天比阳光旅行社多收入多少万元?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黄金周期间,山城旅行社平均每天比阳光旅行社多收入多少万元?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2.交流汇报。(通过学生对题目的分析,阐述算式的含义) ①分步计算先求前两期有多少 ②综合计算从总数中连续减去 (板书这两种算法,其余只要合理,老师都要给予肯定) 3.对比异同 (1)对比这两种思路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2)对比算式又有什么不同点? (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题目的分析与对比) 4.列综合算式 学生思考,尝试列式,学生可能出现: 算式1:52.5÷7-47.6÷7

算式2:(52.5-47.6)÷7 5.明确运算顺序 7.4×6÷(11-8.5) 31.2÷[2.6×(2.6×(3.7-2.5)] 6.归纳运算顺序。 谈话:今后的算式中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我们又该如何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自主练习1 出示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引导学生明确运算顺序,然后再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2.自主练习3 这道题与例题相似,让学生弄清楚条件之间的关系。列综合算式独立解答。(对个别学生可以先列出分步算式再综合) 集体交流,从思路分析上让学生体会中括号的作用。 3.自主练习7 这是一道走进生活的题目。 谈话:这是一张残缺的发票,你知道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让学习读出信息,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说给同位听。

四年级下册数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一、填空。 1.( )法、( )法、( )法和( )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应( )依次计算,既有加法又有乘除法的运算应先算( ),再算( ),有括号的要先算( )里面的,再算( )外面的。 3.40减去40除以40的商,所得的差再剩以40,结果是( )。 二、1、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1)960÷15=64 64-28=36 (2)75×24=1800 9000-1800=7200 (3)4535-500=4035 782-777=5 4035÷5=807 (4)8×15=120 63+120=183 183÷61=3 2、给下面的式子加上括号,使等号左右两边相等. 7×9+12÷3=91 7×9+12÷3=25 7×9+12÷3=49 48×6÷48×6=1 3、把混合运算算式分成几个一步运算的算式 (412+750÷5)×3635×329-129×35 40×[476÷(22+46)] 三、按指定的运算顺序分别给20×18+360÷6添上括号 (1)加乘除(2)乘加除 (3)除加乘(4)加除乘

四、文字叙述题 3、347与34的和,除以75与72的差, 商是多少 4、480减去35的6倍的差除以9,商是多少 5、600与560的和除以他们的差,商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 1、狮子今年28岁,大象今年的岁数比狮子的3倍小25岁,大象比狮子大多少岁 2、一共要做200个灯笼,4天做了80个,照这样计算,7天后还剩下多少个灯笼没有做 3、1枝剑兰花18元,1盆水仙花85元。李阿姨买了8枝剑兰花和1盆水仙花,付出250元,应找回多少元 4、小丽和小明早晨锻炼身体。这星期,小丽跑5天,小明跑6天。小明每天跑800米,小丽每天跑1000米。这星期谁跑的米数多多多少米 5、一列火车3小时行312千米,一辆汽车5小时行260千米。火车的速度是汽车速度的多少倍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淮安市实验小学万春红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21—22页。 教材分析: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对前阶段学习的各种混合运算的整理,总结运算顺序。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四则混合运算的含义;知道第一级和第二级运算;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这一课是计算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旨在通过学生的概括与练习,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对混合运算并不陌生,有学过的两步计算做基础,学起三步计算比较轻松,算理及运算顺序都很明确。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对计算题训练缺乏兴趣,计算时马虎了事。因此,教师设计时应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设计理念: 1、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 2、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体验,时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则混合运算的含义,知道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 2、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 力。 教学重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混合运算的不少内容,知道了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按照运算的顺序计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提高我们计算的能力。(板书课题) 二、展开: 1、讲解四则运算。 出示三组题:(1)127+308-246 360÷18×200 (2)415-918÷17 68+350×14 (3)64×(76-426÷71)2480÷[(28+34)×5]请同学们说出这几道算式里分别含有哪些运算?

板书说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师生一起说:四则运算就是指加、减、乘、除法。 继续板书说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第一级运算第二级运算 追问:第一级运算指什么?第二级运算指什么? 2、总结运算顺序。 请三个小组同学分别完成黑板上的三组题,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分小组汇报: (1)指名回答计算过程和结果,集体核对。 请大家观察第一组题,这两道算式里分别含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只含有同一级运算,从左到右计算。 (2)指名回答计算过程和结果,集体核对。 请大家观察第一组题,这两道算式里分别含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含有两级运算,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3)指名回答计算过程和结果,集体核对。 请大家观察第一组题,这两道算式里分别含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有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师指板书:这就是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大家都记住了吗? 评:分组练习,减少了学生的计算量;比赛的方式,提高了学生计算的兴趣及速度,降低了纯粹计算的枯燥与乏味。 2、练一练(课本21页)。 每人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比一比谁最快! 展示部分同学的计算过程,集体核对。 三、巩固练习: 刚才我们一起总结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下面这个闯关游戏就利用了今天的知识,顺利闯三关就是今天的胜利者,你有信心吗? 第一关:“火眼金睛”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2×(40+60÷20)72÷[2×(105-87)] = 12×(100÷20)= 72÷2×18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例14,练一练及练习十四1—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运算顺序及运算定 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在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发展 学生数感。 3、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 整数乘法运算律迁移。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32+52-21 105×31÷15 84-80÷16×12 [ 25+(15-5)]×7 指名交流。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你能说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说明: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 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说说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用简便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35+78+65 25×9×44×48+6×48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提问:这里简便计算的依据是什么?(交换两个加数或者乘数的位置,可以 凑成整十整百数,使计算简便) 提问:在整数运算中你学过哪些运算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出示: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 ×c=a×(b×c) 乘法分配律:(a+b) ×c=a×c+b×c

3、揭示课题。 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且知道了整数运算中的运算律,而且知道了运用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那这些规律在小数运算中是不是适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揭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学习小数混合运算。 教学例14 (1)提问:阅读例14,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问题? (2)引导:要求这块菜地的面积,你准备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交流:①先分别算出茄子和辣椒的面积,再求总面积。 ②先算出长方形的长,再求面积。 (3)交流:选择一种你喜欢的算法列式解答。 6.5×3.8+3.5×3.8 (6.5+3.5)×3.8 = 24.7+13.3 =10×3.8 =38(m2) =38(m2) 生自己列式解答,指名板演、校对。 (4)比较算法。 提问:观察这里两题的运算,你能说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指名交流。 小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也就是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引导:请大家观察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哪一种解法比较简便? 指出:这两种解法都是求这块菜地的面积,结果是相等的,所以6.5×3.8+3.5×3.8=(6.5+3.5)×3.8。比较这两种解法,可以发现在小数计算中也可运用整数乘法分配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2、学习小数计算运算律和简便计算。 (1)出示教材P.76页的3组算式: 1.2+4.8○4.8+1.2 8.9+3.6+6.4○8.9+(3.6+6.4) 0.4×0.9×0.5○0.9(0.4×0.5) 交流:计算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表示两个算式的关系。 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观察每组左右两边的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发现了什么?(发现:左右两边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习题

必须是递等式计算如果无法口算的要求孩子在作业本上笔算这些题可以反复做之后我会不断补充的。 如果每天都能坚持,孩子们的计算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我们一起努力 50+160÷40 120-144÷18+35 (58+37)÷(64-9×5) 95÷(64-45)178-145÷5×6+42 120-36×4÷18+35 85+14×(14+208÷26)21+(327-23)÷19= 539-513÷(378÷14)= 34-3094÷17÷13= 19+(253-22)÷21= 50+20×28-42= (23+23)×24-597= (110-10)÷10-10= 45-24+14×14= 304-275÷(275÷25)= (70+10)÷(18-10)= 120÷12×18-54= 44+16×15-32= (10-100÷10)×11= (53-588÷21)×36= (60+10)÷(17-10)= 17+(233-43)÷10= 100÷10×10-60= 424-475÷19×16= 22+(374-10)÷26= (245-11)÷18-11= 22-(10+100÷10)= (252-14)÷17-10= 35-13+10×15= (346-10)÷16-12= 215-198÷(121÷11)= (45-651÷21)×33= 19+192÷12-10= 572÷22×23-158= 19+56-1224÷34= (714-12)÷27-19= 14+(21-19)×14= 18-(13+15)÷262= 736÷(43-20)×23= (227+11)÷(31-14)= 36+19×14-23= 828÷23×12-48= 18-15+10×18= (31-154÷11)×12= (1369-37)÷37-32= 160÷(22-12)×22= 357÷21×13-213= 985-728÷26×35= (438-39)÷21-12= (20+18)×11-239=

五年级数学上册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教案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教 案人教版 一、激发、1、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 2、5+0、25)4 2、74+ 8、32+ 1、68 8、 40、2+ 1、 60、2 10、72- 3、5-0、722532 12、5 18、3- 9、3—0、7 学生口答计算结果,并讲每道题是怎样算的。 2、揭示课题: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一些简便算法。(板书课题: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简便算法) 二、尝试。 1、投影出示例4:看一看下面的算式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1、 82、58+ 1、 81、42+0、 52、学生观察和思考后回答:(1)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2)应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3、生用简便算法计算出结果,集体订正。 4、向学生说明:在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有哪一部分能简便计算的,要尽量使用简便算法。 三、应用。 1、“做一做”。 先由学生观察并讲这些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再指出,有些题不是一开始就能看出可以用简便算法,而要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没有出现能用简便算法的,如果有,就要尽量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2、练习第5题: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用简便算法。 10、64+ 7、6 52、4+ 11、76 12、9[ 14、66-( 1、3+ 8、2)] 9、83( 3、8- 2、3)+ 1、 56、1 76、752-[ 4、7(0、54-0、38)+ 2、8] 15、4[8( 6、34- 4、59)]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页例1及练习十六中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联系与区别。 2.能力目标: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3.情感目标: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368+32×5-8815×(107-35+18)30÷[480÷(24-8)]2.说说上面三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教师:今天我们就用我们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来研究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简评:通过复习旧知识,使学生意识到这节课新知识的学习与原来的哪些知识有 联系,帮助学生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增加篮球价格:35元/个,足球价格:63元/个) 课件出示问题1:王老师用200元买了3个篮球和1个足球,还剩多少钱?

教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解答,鼓励学生尽量写综合算式。 引导学生汇报,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综合算式(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 学生1:200-(35×3+63) =200-(105+63) =200-168 =32(元) 学生2:200-35×3-63 =200-105-63 =95-63 =32(元) 教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学生1:因为要算还剩多少钱,就应先算出王老师一共用了多少钱,也就是3个篮球的钱和1个足球的钱,再从200元里减去一共用去的钱。 学生2:我们也可以从200元里面依次减去买两种球各用去的钱,也得到还剩多少钱。 教师:大家非常能干,一个数学问题用多种方法去解决。咱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数学问题又该怎样解决。 (课件出示问题2:方方用20元买了3本笔记本和1支钢笔,还剩多少钱?) 教师:讨论讨论我们又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解答: 学生1:我们先算出方方买3支钢笔一共用了多少钱,算式是 3.5×3=10.5(元),再算买两种文具一共用了多少钱,算式是10.5+6.3=16.8(元),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钱,算式是20-16.8=3.2(元)。 (教师板书出3个算式) 学生2:我们写的是综合算式:20-3.5×3-6.3。 (教师板书:20-3.5×3-6.3) 教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四年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

四年级混合运算200题练习2100-21×53+2255(103-336÷21)×15 800-(2000-9600÷8)40×48-(1472+328)÷5 (488+344)÷(202-194)2940÷28+136×7 605×(500-494)-1898(2886+6618)÷(400-346) 9125-(182+35×22)(154-76)×(38+49) 3800-136×9-798(104+246)×(98÷7) 918÷9×(108-99)(8645+40×40)÷5 (2944+864)÷(113-79)8080-1877+1881÷3 (5011-43×÷(21-15) 816÷(4526-251×18)(7353+927)÷(801-792) (28+172)÷(24+16)950-28×6+666 86×(35+117÷9)2500+(360-160÷4) 16×4+6×339÷3+48÷6 24×4-42÷37×6-12×3 56÷4+72÷82940÷28×21 920-1680÷40÷7690+47×52-398 148+3328÷64-75360×24÷32+730 2100-94+48×5451+(2304-2042)×23 4215+(4361-716)÷81(247+18)×27÷25 36-720÷(360÷18)1080÷(63-54)×80 (528+912)×÷41×38-904 264+318-8280÷69(174+209)×26-9000 814-(278+322)÷151406+735×9÷45 3168-7828÷38+504796-5040÷(630÷7) 285+(3000-372)÷36546×(210-195)÷30 50+160÷40120-144÷18+35 347+45×2-4160÷52(58+37)÷(64-9×5) (58+370)÷(64-45)420+580-64×21÷28 95÷(64-45)178-145÷5×6+42 812-700÷(9+31×11)(136+64)×(65-345÷23) 85+14×(14+208÷26)(284+16)×(512-8208÷18) 120-36×4÷18+35125×3+125×5+25×3+25 9999×3+101×11×(101-92)(23-3)×(3×6+2) 920-1680÷40÷7690+47×52-398 97-12×6+4326×4-125÷5 148+3328÷64-75360×24÷32+730 2100-94+48×5451+(2304-2042)×23 4215+(4361-716)÷81(247+18)×27÷25 36-720÷(360÷18)1080÷(63-54)×80 (528+912)×÷41×38-904 264+318-8280÷69(174+209)×26-9000 814-(278+322)÷151406+735×9÷45 3168-7828÷38+504796-5040÷(630÷7) 285+(3000-372)÷36546×(210-195)÷30 50+160÷40(58+370)÷(64-45)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参考教案一)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参考教案一) 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案说明: 本节课是一节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简算的练习课.这节课通过简算的识别、简算的应用及简算方法的选择,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教案中安排了练中学,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体验.尤其在教材的最后有意安排的创造性题目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内容: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 小学数学九年制义务教材第九册 ) .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算的定律和性质,从而使运算简便. (2) 认识并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几种简算形式. (3) 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 运算定律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 在篇子上,学生集体练习 )

(1)0 . 3 + 1 . 4 + . 7 + . 6 (2)1 . 25×52× . 8 (3)5- 1

. 42 - . 58 (4)36 × 2 . 5 (5)8 . 3 × 8 + 8 × 4 . 2 订正口算. ( 请学生叙述是怎样计算的)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算定律和性质在小数四则运算中的使用. 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其使用方法. 二、判断下列各题能否进行简算. (1)0 . 35 + . 65 × . 3 + . 7 (2)6 . 3 + 3 . 7 ÷

. 25 × 4 (3)10 . 5 × 4 . 2 × 5 . 8 × 10 . 5 (4)3 . 14 - 1 . 25

. 75 (5)3 . 28 × 2 . 7 + 7 . 3 × 3 . 82 小结:在使用运算定律和性质前,既要注意数字特征又要注意符号特征. 三、计算下列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 在篇子上,学生进行练习 ) (1)3 . 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