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 基础概念1范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植物病害的概念

(Concept of plant disease)

第一节植物病害的定义

一、什么是植物病害(P l a n t D i s e a s e)?

⏹植物病害的定义很多,常见的8种。参见《普病补充教材》p p.14。

⏹推荐概念:A、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其干扰强度超过了植物能够忍耐的程度,使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植物这种偏离了正常状态的现象,称植物病害。(普病教材,1997)

B、植物在环境因素的有害作用下,其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偏离到不能或难以调节复原的程度,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理病变、组织病变和形态病变,生长发育失常或受害,最终使人类所需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受到损失,这种现象称作植物病害(曾士迈,1989)。

⏹定义中需要指出的是:

⏹1环境因素包括:(1)非生物性因素:指极端温度,水分、营养失调,有害气

体等;(2)生物因素:各种生物性病原物;

⏹2正常与失常,健康与病态:这都是相对而言,是边界模糊的概念,但其核心的

明确的。由于植物在自然界生活过程中,对外界各种环境的干扰,具有一定的自我适应和调节作用(符合事物自组织理论),但当某一因素或某些因素的干扰有害作用超出自调节的范围就引起发病。

二、植物病害的特征

◆作为一种病害必须具备下列特征:

◆1具有病理变化过程

♦植物病害有一个病理变化过程(病理程序,简称病程),

而且这个过程是动态连续的变化过程,大致如下:

环境条件的有害作用

(不良的环境条件,其他生物的侵袭)

植物新陈代谢受到干扰,出现紊乱,生理生化功能失调

(生理病变)

细胞、组织结构异常

(组织病变)

器官和外部形态异常

(形态病变)

⏹可见,环境因素的有害作用,并不都是构成病害的原因,只有那些能引起植物生理程序正常功能失常,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过程的,且过程是动态连续的时,才能称其为病害,可以说病害是动态的病理变化过程及其后果。

⏹显然,单纯的机械损伤,冰雹、鸟兽取食、虫伤等都不列入病害之中,因为他们对植物的损害是瞬间完成的,没有病理变化过程,这是病害与伤害的本质区别。

2具有经济观念

◆定义中不难看出,对人类而言,所谓病害需要造成一定经济上的损

失,也就是说其病理变化过程的结果只有当造成人所需产品的产量下降和品质降低时,才称其为病害。

◆当然,从植物本身而言,病害概念不应加进经济学观点。

3具有生态观

◆进一步从生态观点分析病害,我们可以看出,环境因素中,非生物

因素有些是植物生存所必需的,如水分、光照、无机营养,但若强度或浓度过高或过低,超过了植物自调节范围,便成了致病的因素;

对于非需要的也如此;在生物因素中,可分为植物有益(豆科植物根瘤菌)、有害、中性三大类,对于有害生物,在自然生态系中,它与寄主植物协同进化,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但在农业生态系中,由于人类的干扰,大面积单一品种种植,病害就发生了。所以,病害可以看作生态失调的现象。

综上所述,病害的实质:

1有害环境因素(生物的和非生物的)的作用;

2动态连续的病理变化过程;

3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第二节植物病害形成的原因

一、几个专业术语:

◆1病原(因)(C a u s e o f D i s e a s e):引起植物生病的直接原因。

◆2寄生物(p a r a s i t e):以寄生方式为生活的生物,或寄生于其他生

物的生物。

◆3寄主(H o s t):被寄生物所寄生的生物;

◆4病原物(P a t h o g e n):引起植物病害的生物的统称。

◆5病原菌:真菌、细菌生物性病原物称之为。

二、植物病害及其病因分析

1病原:

⏹(1)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中主要是寄生于高等植物的多种真菌、病毒(类病毒)、

细菌、植原体、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它们是寄生物,也是病原物。涉及整个生物界,如:

⏹动物界:线虫、原虫;

⏹植物界:槲寄生、桑寄生、菟丝子、列当等寄生性种子植物;

⏹菌物界:真菌(5个亚门);

⏹原生生物界:细菌,植原体、螺原体;

⏹病毒界:病毒、类病毒;

◆由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能够传染,因此,将这类病害称作

侵染性病害,或传染性病害,或寄生性病害。如小麦条锈病、烟草花叶病、白菜软腐病、泡桐丛枝病、大豆根节线虫病和菟丝子害等;

(2)非生物因素:如营养元素的缺乏或过量、温度失调、水分失调、盐碱和有毒物质或有害气体、光照过强或过弱等;

◆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不能相互传染,因此,将这类病害称作非

侵染性病害,或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

◆对于非侵染性病害来讲,由于各种植物对环境条件的反应不同,在

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只有那些对不利环境因素较敏感的植物才会生病,因此,非侵染性病害发生的原因是两方面的,即不利的环境因素和植物对这些因素的反应。

2感病寄主:

◆不同植物种类、品种、品系或个体间对病害的表现不一,

其发病程度、轻重也就不一。只有那些感病寄主植物在大面积种植下,病害才会大流行。

⏹3环境条件:

◆有适宜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

◆植物病害的发生是寄主、病原物、环境条件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病害三角)。但对

某一些或某种植物病害而言,三者不是等同的,有主次之分,要区别对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人对病害流行的干预作用(病四角关系)

三、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

症状(s y m p t o m):植物生病后所表现的病态。包括病状和病征。

病状: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

病征(s i g n):病原物在感病植物病部所形成的结构或特征。

症状是植物病害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为此,了解植物病害症状类型,掌握主要病害的典型症状,是进行病害初步诊断的重要一环。

1 病状类型

◆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即病状,可归纳为五大类型;

◆(1)变色(d i s c o l o u r):植物被侵染后,细胞色素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表观颜色变化。细胞并没死亡。

♦变色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为果实和花上。甚至全株。

♦常见变色有两种。

♦A均匀变色:主要表现为褪绿、黄化、白化、红化、银叶等;

•褪绿:叶绿素减少,叶片均匀变浅绿色;例:缺N,盐碱危害;

•黄化:叶绿素减少,叶黄素增多,叶片变黄;例:小麦黄矮病——桔黄色;苹果黄叶病,缺F e。

•红叶:花青素增多。例:小麦红矮病,桃红叶病(病毒病)

•银叶:叶片变成银灰色,且表皮与叶肉分离;例:苹果银叶病;

•白化:呈白色;例:玉米缺Z的白苗;

♦B不均匀变色:主要表现为花叶;

•花叶:叶肉色泽浓淡不均,呈斑驳状;例:马铃薯花叶病;苹果花叶病(病毒病)

•条斑、条纹:例,水稻普通矮缩病——叶脉平行条状;

•明脉:主脉、支脉呈透明状,叶肉呈绿色;如苹果花叶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