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库汇编之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库汇编之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及其影响的因素*

(1)过程:

1.运动神经兴奋,动作电位传导到神经末梢,接头前膜去极化。

2.电压门控通道开放,钙离子进入轴突末梢,促进末梢释放递质乙酰胆碱至神经接头间隙.

3.乙酰胆碱与终板膜上的N2受体结合

4.终板膜上化学门控阳离子通道开放,对钠离子和钾离子通透性增加.

5.钠离子内流大于钾离子外流,终板膜去极化而产生终板电位

6.终板电位刺激肌膜产生动作电位

详细过程:

A.接头前过程.

a.乙酰胆碱的合成与贮存

这是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的前提。乙酰胆碱在神经末梢中由胆碱和乙酰辅酶A在胆碱乙酰化酶的作用下合成的。乙酰辅酶A 主要来自神经末梢内的线粒体,胆碱则是靠膜上的特殊载体转运到神经末梢内的,其中50%是释放入接头间隙中的乙酰胆碱水解产物,被再摄取回来重复利用的。合成与摄取回来的乙酰胆碱,均以囊泡形式包装贮存,以备释放。

b.乙酰胆碱的释放

Ca2+内流是诱发乙酰胆碱释放的必要环节。当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时,接头前膜的去极化使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大量Ca2+由胞外进入到突触前末梢内,这些Ca2+不仅是一种电荷携带者,可抵消神经末梢内的负电位,而且本身就是一种信使物质,可以触发囊泡中的乙酰胆碱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接头间隙中。一次动作电位引起的Ca2+内流,可导致200~300个囊泡几乎同步地完全释放出乙酰胆碱分子。由于每个囊泡中所含的乙酰胆碱分子数相等,约5000~10000个,故这种以囊泡为单位的倾囊释放,被称为量子释放。如果降低细胞外Ca2+ 浓度或用Mg2+阻断Ca2+ 内流,动作电位到达时并不能引起乙酰胆碱释放,说明Ca2+ 在前膜的兴奋和乙酰胆碱递质释放过程中起偶联和触发作用。这里Ca2+的进入量也决定囊泡释放的数量。

B.乙酰胆碱在接头间隙的扩散

乙酰胆碱在接头间隙后,经扩散与终板膜上的胆碱能受体特异性结合,触发接头后过程。

C.接头后过程

a.乙酰胆碱受体及终板电位

在终板膜上的N型乙酰胆碱受体,是集受体与通道为一体的一个蛋白大分子结构。当乙酰胆碱分子与受体结合后,使受体-通道分子通道开放,允许Na+、K+甚至少量的Ca2+通过。由于这几种离子在细

胞内外分布特点,故主要是使Na+内流,少量K+外流,结果是终板膜原有静息电位负值减少,向零电位靠近即出现终板膜的去极化,终板膜这种去极化电位为终板电位。一次动作电位所引起到200~300个囊泡释放的乙酰胆碱,足以在终板膜上产生约60mV、持续1~2ms 的终板电位。而每一个囊泡释放的乙酰胆碱所引起的终板膜0.1~1mV 的去极化电位,称微终板电位。

b.乙酰胆碱从接头间隙的清除

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可通过3方式清除,即扩散、酶降解和再摄取。由于多个囊泡几乎是同步释放乙酰胆碱至接头间隙,乙酰胆碱的浓度突然升高,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可引起大量化学门控通道打开,出现很快Na+、K+跨膜移动,故终板电位升高很快。但接头间隙中的乙酰胆碱很快被突触后膜上的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浓度降低,递质门控通道关闭,终板电位下降,保证下次到来的神经冲动效应,被水解的产物被动地再摄取到轴突末梢,可作为再合成乙酰胆碱的原料。

(2)影响因素:

①影响乙酰胆碱的释放,如细胞外Mg2+浓度增高,与Ca2+竞争,

使Ca2+内流减少,递质释放量减少;

②影响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如重症肌无力是因为自身免疫性抗体

破坏了终板膜上的N2受体通道,肉毒杆菌中毒是因为肉毒毒素抑制递质释放;

③影响乙酰胆碱的降解。新斯的明和有机农药可抑制胆碱脂酶活

性,碘解磷定可恢复被抑制了的胆碱脂酶的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