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艺术特色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的艺术特色分析

(第一回至第五十五回)

《红楼梦》在四大名著中的艺术特色和成就可谓泰山之巅,五岳之首。在一百多年的传承中,红学更是与甲骨学和敦煌学并称为“三大显学”,在世界范围内成立的针对《红楼梦》全方位的研究的红学、曹学的热潮更是一阵高过一阵。这大概源于《红楼梦》内容涵盖的极大丰富性、复杂性、知识性吧,这里就浅析一下其艺术特色吧!

一、人物取名的艺术

《红楼梦》开篇只是介绍一下故事的来龙去脉及里面的一些重要人物的关系,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两个重要的线索人物:甄士隐和贾雨村。“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这大概就是“甄士隐”的来历了吧。而这个甄士隐既可以说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来代替他将故事讲述下去,同时甄士隐也是整个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他有一孤女,“乳名唤作英莲”,后来这个英莲又被人拐卖,经多番辗转之后又成了故事情节中的薛蟠的一名买来的丫鬟。这样整个故事的一个讲述者——甄士隐——又成了故事中的某个人物了,仿佛是作者本人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似的。再来说一下贾雨村,这贾雨村只是一寄居在葫芦庙的一穷儒——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他经甄士隐的慷慨赠金而赴京赶考,并取得功名,又因仕途失意而降职,机缘巧合成了林黛玉的老师,后又经介绍认识了贾家,并再次踏入仕途。

再来说一下贾府重要的人物关系及其取名的艺术吧。从宁国公(贾演)和荣国公(贾源)说起,宁国府中贾演的四个儿子,贾代化世袭贾演的官;贾演的两个儿子贾敷(八、九岁上下便死了)和贾敬;贾敬有一独子贾珍,贾珍又有一独子贾蓉。荣国府中贾源与贾演为一母同胞弟兄,贾源的长子贾代善袭了官,生了两个儿子(贾政、贾赦)和一个女儿(贾敏);贾政(正室)有两个儿子(贾珠(二十岁病死)和贾宝玉)和一个女儿(贾元春),另外与赵姨娘所生的贾环和贾探春;贾赦有一独子贾琏和一女儿贾迎春;贾敏也就是林黛玉之母。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在贾家男族中的辈分排序分别为氵、亻、文、王、艹,也就是说从贾演、贾源开始到贾代化和贾代善,再到贾敬、贾政、贾赦和贾敏,再到来来的贾珍、贾珠、贾宝玉、贾琏,再到贾蓉等都是按照这种顺序排列下来的。

这种按辈分和偏旁排序的姓名方式和以谐音的方式来给人物命名的方式不仅给读者以一种比较容易记住里面的人物关系,而且更能从人名中咀嚼出人物的性格。比如说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便可谐音为“真应怜”,从其成长历程来看,还真是应该怜悯的。那贾府中的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因“大小姐恰逢正月初一所生,故取名为元春”,余者从其“春”字,前面加上“元、迎、探、惜”四个字,更觉得名字之雅致和惊艳,同时读起来也和“原应叹息”谐音,总括了四位小姐的悲剧命运。这从她们的判词中可以看出: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元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迎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探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惜春①

二、人物的语言特色

从各种有关《红楼梦》的书籍中我们经常了解到《红楼梦》是一部阵容强大的百科全书,而且如果是没看过红楼的人听到有关红楼的这么多的盛赞,自然会觉得红楼是一部很严肃的文学作品,里面的人物对话也会很正紧(当然我并不是说里面的人物对话就不正紧),实际上他们的人物对话都很真切,都很贴切生活,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似的,也不像我们所想象中的那般封建、保守甚至死板。这或许就是《红楼梦》至今仍是人们传读的一部经典著作的原因所在吧。

比如说林黛玉吧!林妹妹在我们心中一直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美人,又是一非常有诗才的人,“林黛玉”这三个字仿佛就是温文尔雅的代称,可是结果并不如此。比如说在第十九回中,当贾宝玉在林黛玉睡午觉的时候去到林黛玉的闺房中,并想和林黛玉一起就着一个枕头躺下,而且还借故“没有枕头,咱们在一个

①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第19页

枕头上”。“黛玉道:‘放屁!外头不是枕头?拿一个来枕着。’”此处像“放屁”这种不文雅的词也能从林妹妹的口中吐出来,由此可见,作者在刻画人物特征的时候并没有要求完美,而追求人物个性的真实,真正印证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说法。诸如此类的例子并不少见。第二十回中,“篇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幺爱三四五’了”,这原是林妹妹在责怪史湘云的气话,说得更贴切的就是林黛玉在吃史湘云的醋,这也就突出了林黛玉的心细的个性特点。第二十三回中,当贾宝玉用略带“调戏”的口吻对林黛玉说时,林黛玉回了一句:“你这该死的胡说!……”第二十八回中林黛玉因生气而对贾宝玉说了句:“啐!我道是谁,原来是这个狠心短命的……”还有第三十五回中林黛玉被鹦哥吓了一跳便说道:“作死的,又扇了我一头灰。”等等这一系列的不文雅的词语更赋予了人物的鲜活的个性特点,也就是有了这些语言让我们读到的人物才真正是活的,而不是死的,不是完美的,这样看到故事的结尾处才更具有感人的情怀。除了林黛玉的这些不文雅的语词之外,还有很多,诸如凤姐、王夫人、薛宝钗等都说过一些“经典”的骂人的话,也正是因为这些口语化的词既增添了读者阅读的兴趣,更在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当然我也不是说整篇小说里都是口语就很好,那就成了我们平常的说话,而不是文学作品啦!《红楼梦》的成功之处大概就在于这种口语化的语言和诗词化的句段的结合才使人读来余韵犹存。

还拿林黛玉来说,上面我们讲到过林黛玉的粗俗的语言,但更让我们倾心的是“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凄凉,是“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多愁善感。又有风流别致的“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上述只是一些从人物口中说出来的诗词篇章,除此之外,其他旁白的有关外貌描写、场景描写以及心理描写都在不同程度上用了诗词曲赋,骈散句交错,尤其是在外貌描写上。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一段不过数百字,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泼皮破落户儿”,也就是“凤辣子”,说明了凤姐的泼辣,能干,同时也是那种先声夺人的性格特点。在红楼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