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现状和病因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现状和病因研究

发表时间:2016-03-15T09:51:32.4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31期作者:王蕾彭韵朴

[导读] 在研究中还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发病规律,即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于心力衰竭的患病几率也逐年增高,60~70岁患占39.2%,70~80岁患者占60.8%,此差异规律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慢性犀利衰竭的流行病学现状,阐述了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研究情况,通过研究、分析总结出了心力衰竭病因的一些规律。我国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在北方地区的人群中为1.4%,在南方地区的人群中为0.5%,这其中可能是由于在地理环境、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研究中还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发病规律,即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于心力衰竭的患病几率也逐年增高,60~70岁患占39.2%,70~80岁患者占60.8%,此差异规律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病因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006-02

The epidemiological situation and etiology study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Wang lei, Peng Yunpiao.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Suini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Suining 62900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epidemiology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tiology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some rules of heart failure causes were summarized. Our country is 1.4%, the incidence of heart failure in the northern region in the south area of 0.5%. In 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the risk of heart failure is also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60 ~ 70 years old patients (39.2%), 70 ~ 80 years old patients (60.8%). Differences have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Chronic heart failure; Epidemiology; The cause of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潴留。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治疗心衰的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延缓和防止心肌重构的发展,降低心衰的住院率和死亡率。笔者将在下文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现状和病因展开相关论述。

1.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现状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环境、人群特点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而且加之各地对于统计学的实际操作方法不同,因此导致目前我国的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存在以下几个特征。

1.1 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的特征

由于我国各地环境、饮食文化等因素的不同程度影响,导致我国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根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36~80岁的500万心力衰竭成年患者之中,北方居民的患病率明显要高于南方居民,北方人群的心力衰竭患病率为1.5%,而南方人群的心力衰竭患病率仅为0.6%,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城市人群的患病率为1.2%相较于农村人群0.9%虽然有一定差异,但是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除了地区间的环境差异外,性别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根据对于23569名36~80岁年龄段的患者采取的随机抽样调查,其结果显示出在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上女性群体明显也高于男性群体,男性群体为0.8%,女性群体为1.1%,此结果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患病率上,根据我国目前的统计,最主要的发病率还是由于年龄的增长,根据王俊鹏等[1]人的相关研究表明,在我国的500万成年患者之中,65~75岁患者占到了45.6%,70~80岁以上的患者占到了52.3%,因此老年患者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患病人群。

1.2 慢性心力衰竭病死率特征

根据相关研究[2]表明由于心力衰竭,而致死的几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年增加,与年龄因素存在正相关,即因心力衰竭致死的几率每年升高2.8%。根据我国500万36~80岁成年患者的统计数据表明,一般患者的死亡年龄为(67.5±5.6)岁。依据目前国际的相关研究表明,由于心力衰竭而致死的患者其病变情况逐渐趋于相近,不论是我国的相关统计结果还欧美国家的统计结果都显示,心力衰竭的诱发病因都以冠心病及/或者是高血压为主。由于不同病因诱发导致的心力衰竭,在相应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根据对于一部分死亡病例的相关调查表明,对562名因心力衰竭致死患者的调查中发现,男女比例为1比1.006,心脏功能等级为NYHAIV的有79.9%,等级为NYHAIII的有15.6,NYHA(II+I)的有2.9%;突然死亡的9.8%,心跳不正常的7.9%,心源性休克2.2%。

2.心力衰竭的病因分析

2.1 单病因

根据我国2014年对2256例因心力衰竭而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统计表明[3],心力衰竭的原发性诱发病因产生了一些改变,第一位的诱发病因是冠心病(58.6%),第二位的诱发病因是高血压(12.8)、第三位的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8.8%);对于老年患者的调查显示扩张性心肌病和肺源性心脏病,在诱发慢性心力衰竭方面也具有较大影响。同时研究还表明,高血压、高胆固醇以及抑郁症等都会对心力衰竭产生一定的影响。

2.2 双病因及多病因

在诱发心力衰竭的双病因及多病因方面,主要表现在老年患者当中根据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其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之中的比例已经达到了63.6%;最常见的是冠心病同高血压的双病因比例达到了61.58%;在多病因方面又以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为主,比例达到了59.64%。除了原发性诱导病因意外,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年龄的增长所带来的心力衰竭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长。65~75岁患者的多病因发病率达到了53.2%,大于75~80岁患者的多病因发病率达到了62.2%,双病因及多病因已经成为了老年人换上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

2.3 预防心力衰竭的措施

对于一些有遗传原因或不良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的人群,应当给予一定的建议和具体的预防措施。首先要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尽量戒除烟瘾,合理适当饮酒,定期检查血压、血糖等相关健康指标;其次是要积极的参加健身活动,锻炼身体,提高身体自身的免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