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现状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现状谈

导读:语文教师戏称语文是“三陪”――在“3+1”的高考学科里,陪数学、陪外语、陪理化,比方虽难听,却道出语文老师的一丝无奈和语文学科的现实尴尬。称呼起来,语文还是龙头老大,总是“语数外”的顺序,实则名至而实不归,除了语文老师之外,试问学习和考试的主角学生,以及某些有偏见的领导,摆正语文位置的能有几人?这种情况由来已久,从古老的“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流风余韵到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外语“升温发烧”,看起来是“为稻粱谋”,但谁又能否认“陪伴人一生的只有语文”这一说法的正确性呢?在一个人漫长的一生中,能用公式定理或xyz和人打交道吗?在为人处世中,恐怕还是语文教学的收益最多,所谓“千做万做,首要做人“,做一个谈吐不凡、举止不俗、有教养有品味有气质的人,恐怕主要还是得益于语文的熏陶,这也是每一个人的潜在的人生目标。由此观之,语文当是应有先天性的优势,那又何以在现实教学中日见式微呢?非常明显,在一个功利性极强的社会环境里,在“敲门砖”的作用上语文出了问题。

曾在高三教室里见过一句改过的广告语给学生做高考冲刺的座右铭,叫做“叩开大学之门,共赴锦绣人生”。叩门靠什么?用“敲门砖”。“数外理化”这几块“砖”,怎么拿,拿多少,怎么敲,敲如何,容易把握和奏效;独有语文这块“砖”,拿不起,放不下,敲不来,敲不好,常常是拿和不拿不一样,敲和不敲一个样。你能怪罪学生为什么在语文课本下压着数学作业偷偷做吗?在现实的考试中

语文屡战屡败后,你去用“语文可以陪伴你一生”这样的话去教育鼓舞学生,你不感到心虚吗?所以,我们的语文同行们,不要去怨天尤人,现实是一个最好的过滤器,滤掉对自己无用的,留下对自己有用的?世上万物无不如此。

何谓“三难”,教难、学难、考难。存在已久,于今为烈。没有考试,一难不难;有了考试,三难皆现。谓予不信,请试述之如次。

一、教难

语文学习是需要默默地阅读领会的,需要老师四两拨千斤式的点拨,但是讲台上手舞足蹈者常常是优秀的公开课榜样,热闹而中规中矩的讨论往往是标准上课的典范,随着多媒体的介入,有的老师竟然一堂课黑板上一个字都不写,……你如何是好?

再说教材,从一期课改开始,到现在二期课改上马,十年之间,教材再换,为什么换?课改的标志是否就意味着一定要频繁换教材?新旧教材之间是批判地继承还是另打锣鼓另开张?一期课改的教材利弊何在?二期课改的教材变动的依据是什么?语文教材不同于理科,动一篇课文,老师都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时间去熟悉磨合,然后才能教授得得心应手。如果课文仅仅是个“例子”,或仅仅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道具,那么指导使用这些道具的人即老师是对它十分稔熟了指导好呢,还是不断地生疏去指导好呢?如果一定要选鲁迅的作品的话,看不出选一篇《非攻》就一定比《药》、《祝福》深刻到哪里去;而《荷塘月色》中非要把历来都删节的“像刚出浴的美女”一句补齐也未必就是思想解放的产物。作为面对中学生的课文,对原著做一些技

术性的处理有什么不妥呢?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