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中型体制 –分散型体制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体制。
二、建立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一)法定性原则 – 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应以制度或法律形式加以规定。 (二)均衡性原则 – 纵向均衡:是指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来源与各自的支 出责任或事权范围相对称。 – 横向均衡:是指基本公共商品的供给标准和供给数量 在各地区的均等化。 (三)效率性原则 – 收入划分效率 – 支出划分效率

(三)经济稳定职能



宏观经济的稳定职能应主要由中央政府来承担。 1、在开放市场的情况下,要素可以在地区间自由流动, 地方政府运用政策手段的效果必然存在大量的“漏损”, 起不到应有的调节作用。 2、以财政政策稳定经济需要政府周期性地形成财政赤字 或盈余。中央政府有足够的资信,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财 政赤字。而地方政府对财政赤字的承受能力则较为有限, 一方面缺乏债信,另一方面地方公债的债权人会有相当部 分是外地的,对当地而言,这具有“外债”的性质,其还 本付息时,意味着本地资源的流出。因此,地方财政收支 一般应保持大体平衡。 3、地方政府不拥有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运用权力,如货币 发行、利率等,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 策需要相互配合。

(二)财政分权的局限性

1.难以解决因地方公共商品利益的区域外溢产生的问 题; 2.难以实现公共商品供给的规模收益; 3.难以满足税收的效率要求; 4.不利于贯彻公平原则。 5. 诸如以权谋私之类的腐败问题也困扰着财政分权。 6. 地方政府公务人员的素质与中央政府的差距可能制 约分权的预期效果。 5. 财政分权在实现宏观经济稳定上的无效或低效也是 人们广泛认同的。
二、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目标

(一)实现公共资金的公平分配 (二)保持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行为的控制力 (三)解决区域性公共商品的外溢问题 (四)促进落后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三、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方式
(一)一般均衡补助 又称为无条件补助,是对所拨出的资金不规定 具体用途的转移支付方式,受援地方可用该项 资金弥补其一般预算的缺口。 一般均衡补助
(二)辖区受益论
依据:不同层次的公共商品有不同的受益空间 范围 应按公共商品受益范围来确定分担其供给成本 辖区范围,使成本分担的地理边界与受益范围 大体一致,以实现公共商品的成本与受益在地 理范围上的内在化。 结论

– 全国受益的公共商品由中央政府供给
– 地方受益的公共商品由地方政府供给
(三)以足投票论(vote by foot)
转移支付制度的类型

以美国为代表的补助金制度
– 一般补助 – 专项补助

德国的财政平衡法
– 至上而下的纵向转移; – 地区间的横向转移; – 纵向转移与横向转移相结合。

日本的税收返还制度
– 国家让与税:专用于航空交通 – 国家下拨税:个税、法人税和酒税,按一定比例下
拨给地方平衡预算 – 国库支出金(专项补助)

第四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the transfer payment system)
一、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内涵与模式 二、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目标 三、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方式

一、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内涵与模式

政府间转移支付是在各级政府间或同级 政府间通过财政资金的无偿拨付来调节 各预算主体收支水平的方式。
四、财政集权的优劣
(一)财政集权的优势 集权有利于提供全国性公共产品。 集权有利于将跨地区外部效应内部化。 集权有利于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集权有利于实现宏观经济稳定。 集权有利于进行收入再分配。

(二)财政集权的劣势
中央政府信息成本高昂且容易失真 监督难以有效实现。 集权体制存在的机制性缺陷难以调动地 方政府的积极性。

(三)预算调节制度
– 各级预算间的纵向调节:纵向转移支付; – 各地区预算间的横向调节:横向转移支付。
第三节

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
一、分税制的内涵 二、分税制的特征 三、分税制的基本内容
一、分税制的内涵

分税制(tax distribution system)是指在合理划分各级 政府事权范围的基础上,按税收来划分各级政府 的预算收入;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负有明确的平 衡责任;各级次间和地区间的差别通过转移支付 制度进行调节。

假定:
– 居民能自由流动,流动无成本
– 居民流动性不受任何就业机会的约束或限制 – 居民完全了解不同社区税收与公共劳务的差别
– 公共服务收益或税收在社区间没有外溢
– 有众多社区无供选择

人们会在全国范围内寻找符合自己偏好的地方 公共服务与税收组合的社区,结果是相同偏好 的居民居住在同一地区,公共商品能够按最优 规模和最小负担来提供。
如何理解

分税
– 完全按税种划分 完全形式:中央税、地方税 不完全形式: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 – 按税源实行分率分征
分权:立法权、征管权、减免权 分征:国税局、地税局 分管: 转移支付

二、分税制的特征

(一)规范性
– 1、各级政府收支范围的划分和调节制度的安
排是规范的。 – 2、分税制的运作过程是规范的。
如果地区之间提供相同种类的公共商品 存在差异,会引起居民流动,直到差异 趋于零。 地方公共商品供需调节的准市场机制

– 地方政府之间供给竞争 – 居民通过选择居住地来显示自己偏好

结论:分权决策可以自动实现地方公共 物品配置上的帕累托效率。
(四)俱乐部理论(布坎南)
前提 俱乐部——为分享某种利益而联合起来的人们 的一个自愿协会。 俱乐部成员数量增加
一、财政集权与分权的基本问题 二、财政分权理论 三、财政分权的优劣 四、财政职能在中央与地方划分
一、财政集权与分权的基本问题

财政的集权与分权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 合理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职权范围,正
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达到集权与分权的 最优组合。
பைடு நூலகம்
预算管理体制是体现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载体 反映财政集权与分权状况的指标:财政集中度 制约财政集权与分权的因素:
第二节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一、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内涵 二、建立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三、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一、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内涵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the managerial system of the budget)是处理一国财政体系中各级 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一项基本制度,其 核心问题是各级政府预算收支范围及管理 职权的划分和相互间的制衡关系。 类型:
中国的预算级次
图15-1 地方政府的最优规模
图15-2 中央统一提供公共商品的福利损失
事权划分

中央政府的事权范围:
– 经济调控:制定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调
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保持供需平衡并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 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金融和货币政策、 – 资源配置:提供全国性的公共商品和混合产品、承担跨省区重大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的投资; – 收入分配: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组织社会保障,把收入分配 差距控制在有利于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范围内,兼顾公平与效 率目标
– 1、国家政治体制;

联邦制 单一制
– 2、经济运行模式; – 3、历史传统、宗教、文化等因素。

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奉行“财政联邦主义”
二、财政分权理论


(一)偏好误识论 理论假定:有关公共商品的供需信息是完全、准确和及 时的。 结论:公共商品无论是由中央统一提供还是各地方分别 提供,在效率上应该是无差异的。 现实 – 公共商品的供需存在着信息不完全、不确定和时滞性 – 中央政府距离基层较远,有一定局限性 – 信息失真 – 地方政府较接近基层,了解居民偏好 结论: – 中央政府无法实现公共商品的最佳供给 – 地方政府提供当地公共商品会更有效率
(二)收入分配职能
收入分配职能应主要由中央政府来行使。 1、在居民能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且流动成本很低的 情况下,如果收入分配职能由地方政府行使,因收入分 配政策的地区判别差别带来人口非正常流动,社会公平 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2、中央政府可能通过扶持不发达地区,保障落后地区的 基本财政需要,缩小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别。 3、地方政府在收入分配中起着辅助作用,如完善最低生 活保障制度,提供社会救济等。在流动成本较高的情况 下,地方政府在收入分配中也能够发挥明显作用。

本章完
本 章 小 结
1、财政体制的基本类型有集权型和分权型,后者又可分 为行政性分权型和经济性分权型两种。由于集权与分权各有 利弊,因此政府间事权的划分以适度分权为宜。 2、政府间的职能划分是指政府职能如何在各级政府间分 配,才能保证这些职能的有效执行。总的来说,中央政府应 主要承担收入分配、经济稳定的职能以及提供受益范围普及 全国的公共产品。地方政府则应主要承担资源配置职能,负 责提供地方性的公共产品和混合产品。 3、为保证各级政府职责事权的实现,必须将税收在中央 与地方之间进行合理划分。 4、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级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它在很大 程度上决定着一国分级财政体制的效率。

(二)层次性
– 各级财政在划定的收支范围内安排本级的财
政活动,负有明确的平衡责任。

(三)法制性
–各级政府事权、财权、税权的划分及其相互
关系要以一定的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规定。
三、分税制的基本内容
(一)界定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事权范围; (二)以事权划分为基础,确定各级政府 的支出范围; (三)以分税方式划分各级政府的收入; (四)通过政府间转移支付,调节不同级 次和不同地区间的财政能力差异。
本章小结

【关键词】
– 预算管理体制
转移支付制度 标准支出
财政联邦主义 共享税种 标准收入
【复习和思考】
– 1、试述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 2、政府间收支划分的理论依据有哪些? – 3、我国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 4、简述分税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 5、简述我国分税制有待完善的问题。

– 分摊成本↓→成员收益↑ – 拥挤成本↑→成员收益↓
俱乐部最佳规模:增加的边际拥挤成本=减少 的边际分摊成本 一个地区如同一个俱乐部 地方政府的最优管辖规模:新增居民带来的边 际拥挤成本=边际收益(见图15-1)

三、财政分权的优劣
(一)财政分权的优势 1.满足不同的公共需求偏好; 2.发挥地方政府的信息优势; 3.促进对公共事务的民主管理; 4.推动地方政府间的竞争; 5.创新公共管理制度。 6. 有利于缩小政府规模
三、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

(一)政府预算管理级次(the budget levels)
– 一级政权建立一级预算,中国情况如图所示:
(二)预算收支范围的划分
– 1、支出划分的依据:
各级政府的职责任务即事权 – 2、收入划分的方法: 收入的划分应能保证各级政府基本的支出需要。 中央财力应大于本级支出需要


=(标准支出需求-标准税收能力)×调整系数
具体补助数额根据国家实际可用的转移支付财 力、地区协调的需要以及激励受援地政府增加 收入、节约支出的要求等因素设定的系数进行 调整后确定。 有利于实现公共资金分配的纵向和横向公平

(二)专项补助
专项补助又称为有条件补助,是指对所拨 出的资金规定了使用方向或具体用途的转 移支付方式,受援地方必须按规定要求运 用该种资金。 具体可分为三种形式: 1.无限额配套补助。 2.有限额配套补助。 3.非配套补助。 有利于提高公共资金的配置效率
第十五章
第一节
政府间财政关系
财政的集权与分权 第二节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第三节 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 第四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管理财政的组织 体系、管理制度和管理形式。
– 广义: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国有
资产管理体制等 – 狭义:预算管理体制
第一节 财政的集权与分权

五、财政职能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划分





(一)资源配置职能 地方政府应承担起资源配置的主要职能,以提 高效率。见图15-2 1、全国性的公共商品的受益不受居民在该国 居住的地理位置的限制,如国防、外交,因此, 应由中央政府提供。 2、地方性的公共商品的受益受具体的地理位 置限制,如治安、环境卫生、消防,因此,应 由地方政府提供。 3、外溢性的公共商品或跨地区的公共商品, 应由受益地区按受益程度承担相应费用,中央 政府给予必要补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