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动词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鹉。《宣和遗事·亨集》 明代,特别是《红楼梦》以后,“了”和“着”的分工才明显。
4.形尾“过” 的产生和发 展
“过”字也是表示动向的,它表示着从甲处 到乙处的过程当它虚化后,表示动作行为已 经成为过去,如:“看过”、“听过”等等。
它所表示的过去的意念比完成貌更强烈,往 往表示一种经历,所以有时候在“了”字前 面再加“了”字,如:“吃过了饭。”但要 强调没有实现,就不能加“了”:“没有看 过我”不能说成“没有看过了我”。
民采得日重五铢之金。《论衡·符验》 渔者网得神龟焉。《论衡·讲瑞》 世或谓神仙可以学得,不死可以力至者。嵇康《养
生论》 这种“得”具有明显的“获得”意义,但还不是词尾,
仍是动词。
1.词尾“得” 的产生和发 展
“得”字放在动词后面,又具有另一种意义,就是表 示可能性,按意义说往往成为倒装的“能”(料得 ==能料),这样,“得”就开始虚化了。唐代诗文 中例子很多:
太子既生之下,感得九龙吐水,沐浴一身。《八相 成道变文》
王郎才见公主面,唬得魂魄胆飞扬。《丑女缘起变 文》
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虎牢关 三英战吕布》
1.词尾“得” 的产生和发 展
第三种补语起源较晚,大约在宋代,他是使成式中间 插入一个“得”字,表示“能够”:
只这个天下人拈掇不起,还有人拈掇得起么?《景 德传灯录》
和完成貌的“了”有历史关系的是“终了”、 “了结”的“了”,这个意义产生在汉代。
2.形尾“了” 的产生和发 展
人远则难绥,事总则难了。仲长统《昌言》 《广雅·释诂》:“了,讫也。”说明晋代以
前,已经产生了“了结”义。 “了结”的“了”在晋代以后的史料中比较
常见,它还是动词性质: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鸡虫得无了时。杜甫《缚鸡行》
苍天变化谁料得?杜甫《杜鹃行》 数茎白发那抛得。杜甫《乐游园歌》 这种“得”字和动词之间还可以插入副词“不”、“未”: 唇焦口噪呼不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天边老人归未得。杜甫《天边行》
1.词尾“得” 的产生和发 展
由此可见,这种“得”还不是真正的词尾。但真正的 词尾“得”正是从这种“得”发展而来。
爰:爰居爰处,爰丧其马。《诗经·邶风·击鼓》 爰居爰处,爰笑爰语。《诗经·小雅·斯干》 爰始爰谋,爰契我龟。《诗经·大雅·绵》
曰:曰为改岁,入此室处。《诗经·豳风·七月》 天方艰难,曰丧厥国。《诗经·大雅·抑》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诗经·小雅·采薇》
1.上古汉语动词的词头
言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诗经·周南·葛覃》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诗经·魏风·汾沮洳》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邶风·柏舟》
2.形尾“了” 的产生和发 展
当动词带宾语的时候,这些“了”是放在宾语 后边的,所以不能认为是形尾:
但得上马了,一去不回头。曹邺《去不返》 诗
作此语了,遂即南行。《伍子胥变文》 真正的形尾“了”出现在南唐:因为它紧贴着
动词而且放在宾语的前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乌夜啼》词
2.形尾“了” 的产生和发 展
“着”最初写作“著”,有三个意义,显著;著衣;附 着。
后来“著衣”、“附着”二义写作“着”,形尾“着” 来自“附着”义的“着”,最初是个纯粹的动词。
风行而着于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甘露如饴蜜者,著于树木,不著五谷。《论衡·是应》 东汉时期,“著”已经有虚化迹象,它不是句中谓词,
而是在动词后,和动词构成使成式结构: 今钟鼓无所悬著,……如必有所悬著。《论衡·雷虚》
来自百度文库
2.形尾“了” 的产生和发 展
但在唐代人的诗句中,许多“了”已经不作谓语,而 是作补语,可见它逐渐虚化,表示动作的完成:
何日桑田都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李商隐《寄远》 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李商隐《嘲桃》 但这些“了”还不是形尾。是动词“完毕”义。有些
很像形尾: 示现皆生佛国,看了却归天界。《八相变文》
“了”表示时点,“着”表示时面,“了”和 “着”表示的不是时态(tense),而是情貌 (aspect)。
2.形尾“了” 的产生和发 展
“了”在先秦史料中没有出现,《说文》: “了,尥也。从子无臂,象形。”这是“了 戾”的“了”,义为“缭绕”,和今天的形 尾“了”没有任何关系。魏晋时期“了”产 生了“了解”义,也和形尾“了”没有关系。
真正的词尾“得”产生在唐代,宋代以后使用更加普 遍。
词尾“得”用在句尾,必须引进补语,它所引进的补 语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补语是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 组,这就等于壮语后置:
旗下依依认得真。《季布骂阵词文》 此条记得极好。《朱子语类四纂·卷一》
1.词尾“得” 的产生和发 展
第二种补语是表示行为产生的结果,可以是句子形式, 可以是谓语形式,也可以是一个形容词(带“了” 字)。例如:
2.上古汉语动词的词尾
止: 既曰归止,曷不怀止。《诗经·齐风·南山》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舝(xiá)》 君子至止,言观其旗。 《诗经·小雅·庭燎》 只: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诗经·邶风·柏舟》 王力说“思”、“止”很像语气词,杨树达认为是语
末助词。
第二节 动词情貌形尾的产生和发展
志·魏志·吕布传注》 雷公若二升碗,放著庭中。《三国志·魏志·曹爽传》
3.形尾“着” 的产生和发 展
到了唐代,带“着”字的的动词后面开始可以有宾语, “着”字的意义也有了变化,它有“到”的意思: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著人。杜甫《漫兴》 还应说著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诗 往还二十余年,不曾说著文章。《嘉话录》 真正的形尾“着”字,似乎还是继承了表示处所的
关于“言”字,历来争议颇多,胡适《诗三百篇言 字解》认为“言”有三义:一、乃也;二、而也; 三、之也。吴世昌《诗三百篇“言”字新解》认为 “都”可以释为“以”字。丁惟汾《俚语证诂》认 为“言”字可释为“俺”。潘允中认为是足句成分, 也有人认为是助词。
1.上古汉语动词的词头
另外还有“聿”、“遹”: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诗经·大雅·文王》 爰及姜女,聿来胥宇。《诗经·大雅·绵》 昭事上帝,聿怀多福。《诗经·大雅·大明》
到了宋代,真正的形尾“了”逐渐多了起来: 等闲妨了绣功夫。欧阳修《诉衷情》词 如今都放坏了学生,个个不肯读书。《朱子语类四
纂·卷一》 郑滑二州河决,淹了十余万家。《五代史平话·周史》 怎知卧龙又投了刘备。《三国志平话·卷中》 宋代还有一个新旧规则并用时期,元代全用新规则了。
3.形尾“着” 的产生和发 展
遹求厥宁,遹观厥成。《诗经·大雅·文王有声》 匪棘其欲,遹追来孝。《诗经·大雅·文王有声》
2.上古汉语动词的词尾
上古汉语动词还有类似词尾的后加成分,我们 不妨亦以词尾视之,就是“思”、“止”、 “只”:
思: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周南·汉广》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着”: 堆著黄金无买处。王建《北邙》诗
3.形尾“着” 的产生和发 展
真正表示行为在进行中的“着”字在北宋已经存在了: 如战阵厮杀,擂着鼓,只是向前去,有死无二。
《朱子语类·辑略·卷二》 宋人话本、元曲、及明人小说中大量出现: 撞着八个大汉,担着一对酒桶。《宣和遗事·元集》 见一顶轿儿,两个人抬着。《京本通俗小说·碾玉
1.词尾“得” 的产生和发展 2.形尾 “了”的产生和发展 3.形尾 “着” 的产生和发展 4.形尾 “过”的产生和发展 5.形尾“起来” 、 “下去” : 6.新兴动词词尾“化”:
1.词尾“得” 的产生和发 展
词尾“得”来自动词“得”,大约从汉代开始,“得” 字可以放在动词的后面,后代也一直沿用这种结构, 例如:
观音》 只见一个男子搭着个妇人。元曲《争报恩》
3.形尾“着” 的产生和发 展
如果拿“了”和“着”相比较,可以说,作为情貌形尾“了” 比“着”产生的时代早些。同时,形尾“了”的普遍应用的 时代也比“着”早些。
宋元时代,“了”和“着”区分有时并不明显: 杨志因等候我了,犯着这罪。《宣和遗事·元集》 若不实说,便杀着你。《三国志平话·卷中》 宋元时代“着”前动词可以用否定词“不”: 待道是郑观音,不抱着玉琵琶;待道是杨贵妃,不擎着白鹦
4.形尾“过” 的产生和发 展
这种“过”在唐代就已经有了萌芽。到了宋代,就逐 渐多起来了:
而今只是那一般合看过底文字也未看,何况其他。 《朱子语类辑略·卷二》
盖为是身曾亲经历过,故不敢以是责人尔。《朱子 语类辑略·卷四》
每日读书,只是读过了,便不知将心去体会。《朱 子语类辑略·卷五》
5.形尾“起来” 、 “下去” :
6.新兴动词词尾“化”:
“五四”以后,新兴动词词尾有“化”字,大致相当 于英语的-ize,多数是使名词转化为动词,也有少 数是使形容词转化为动词的。
工业化—industrialize; 机械化—mechanize; 现代化—modernize; 具体化—concretize. 另有:欧化 、西化、自由化、合法化、产业化, 庸俗化、绿化、美化、丑化。 语法化、虚化
汉语语法史 第三讲
动词的发展
动词的发展
第一节 上古汉语动词的词头 和词尾
第二节 动词情貌形尾的产生 和发展
第一节 上古汉语动词的词头和词尾
1.上古汉语动词的词头: 2.上古汉语动词的词尾:
1.上古汉语动词的词头
和名词一样,上古汉语动词也有类似词头的前加成分, 最常见的有“爰”、“曰”、“言”三个,语音相近, 当为同源字:
“起来”、“下去”在某些情况下也是表示情貌的, “起来”表示开始貌,“下去”表示继续貌。“起来” 表示情貌大概开始于元明时代:
恐怕火盆内有小炭火延烧起来。《水浒传》第10回 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水浒传》第16回 “下去”表示情貌,是由于“起来”的类化:其起源很
晚,《红楼梦》无,《儿女英雄传》有: 便静静儿地听他唱下去。第38回
3.形尾“着” 的产生和发 展
到了南北朝时期,“着”开始虚化,一方面:不再作 谓词;另一方面:保存有“附着”义,有“在”的 意思:但它是连上读的,而且动词不带宾语:
长文尚小,载著车中。《世说新语·德行》 文若亦小,坐著膝前。 《世说新语·德行》 以绵缠女身,缚著马上,夜自送女出。《三国
纵使青春留得住,虚语,无情花对有情人。欧阳修 《定风波》词
江南游女,问我何年归得去?苏轼《减字木兰花》 词
2.形尾“了” 的产生和发 展
现代汉语动词有情貌(aspect)的变化,主要是 用“了”、“着”二字作为词尾表示动词情 貌。“了”表示完成貌;“着”表示进行貌。 严格地说,他们不是词尾,而是“形尾”, 因为这不是构词法的问题,而是形态变化的 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