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出现异常的原因分析(养鸡技术)蛋鸡常见疾病防治

蛋壳出现异常的原因分析(养鸡技术)蛋鸡常见疾病防治
蛋壳出现异常的原因分析(养鸡技术)蛋鸡常见疾病防治

蛋壳出现异常把它分两种类型:

1.有呼吸道症状发生时出现的异常,包括产蛋量,蛋壳质量;

2.没有其他特明显症状的情况下的产蛋异常。估计你说的是第2种情况吧,前一种大家都知道传支,传喉,禽流感,新城疫都会出现产蛋异常的,我就不说了,相信你也知道。

第2种情况有以下几方面:

A.生殖型传支[变异型],本病临床上不出现呼吸道异常,只是产蛋率下降很快,蛋壳颜色变浅,有陈旧感,其他症状不明显;解剖后只是输卵管严重缩短,大概3-4厘米长,没有大的卵泡。治疗用威普毒灭和克毒灵散配合使用连用4天就能好。

B.蛋鸡脑脊髓炎主要表现产蛋急速下降,但蛋必须变小,变圆,有的蛋上有一层雾气包裹似的;蛋的颜色几乎不变化。注意本病和生殖型的区别;治疗也是用威普毒灭和克毒灵散连用4天就会回升,不用药在10天后回升。

C.非典型性ND 不出现呼吸道症状,不拉稀或拉稀,出现软蛋,破蛋,沙皮蛋等,用补钙方法无效的。治疗用NDC30四倍饮水就可以好的。

D.大肠杆菌或沙门氏杆菌引起的。治疗方法使用威痢泰或者卵康连用3-5天,配合华维素使用恢复效果更加明显。

E.单纯的子宫或输卵管炎,蛋的形成在子宫停留18小时,如果子宫有炎症导致子宫腺体分泌浓液体钙的功能失调,使蛋壳异常。色素也是在子宫内分泌的,蛋壳颜色也会异常的。

F.就是饲料的钙磷比例失调引起的,产蛋的钙磷比例应是1:4或1:6的;会出现啄蛋,软蛋,沙皮蛋等。

G.就是缺乏VAD3,机体对钙的吸收需要AD3的帮助和参加;比如缺钙引起的瘫痪鸡在太阳下照射1天就会好转,就是AD3在紫外线下可以自己生成的道理。

鸡养殖技术和疾病预防及冶疗

肉鸡公母为什么要分开养 生长速度不同公鸡生长快,在4、6、8周龄时,公鸡体重比母鸡分别高13%、20%、27%。如公母混养,体重大小不一样,食槽、饮水器高低要求不同,往往顾此失彼。 对营养需要不同公鸡沉积脂肪的能力比母鸡差,但公鸡比母鸡能更有效地利用蛋白质。从2周龄起,公鸡饲料的蛋白质水平就应高于母鸡。 遗传性能不同母鸡7周龄后,生长速度相对下降,每增重1公斤耗料量急剧增加,所以,母鸡在7周龄左右出售,饲料利用率高;公鸡9周龄后生长速度才下降,故公鸡9周龄出售效益最好。 对环境要求不同公鸡羽毛长得慢,母鸡羽毛长得快,所以,公鸡前期对温度的要求比母鸡高些,而后期则比母鸡低些;公鸡体重比母鸡大,因此胸囊肿的发病率比母鸡高,要求垫料松散和适当加厚。 冬季预防肉鸡缺氧四妙招 一、加强舍内通风。鸡舍内空气新鲜,鸡就爱长,发育得好。由于鸡的体温高,呼吸的气体数量比哺乳动物大2倍多,所以需要氧气多。解决的办法只有加强鸡舍内的通风,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新鲜空气,鸡就活泼健壮,少生病。通风即等于充氧,一般2~3小时通风一次。每次 20~30分钟。通风前要提高舍温,并注意通风时风不直接吹到鸡体,防止鸡伤风而发病。

二、降低饲养密度。肉鸡一般都是大群饲养,鸡群大、数量多,鸡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会使空气中氧气不足,二氧化碳增高。特别在高温育雏和鸡多湿度大时,长期缺乏新鲜空气,常会造成雏鸡衰弱多病,死鸡率增加。在饲养密度高的鸡舍里,空气传染病的机会增多,特别含氨量高时,常会诱发呼吸道疾病。因此,要降低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可养9只1.5千克左右的鸡,如用网上饲养,密度可增加一倍。 三、注意保温方法。有些饲养场只强调保温,而忽视通风,把门窗紧闭,又不定时通风,造成鸡舍严重缺氧,常发生二氧化碳中毒。特别在用煤炉保温时,火炉有时跑烟或倒烟,更容易发生煤气中毒。即使正常取暖也和鸡争氧气,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又称煤气中毒),要特别注意。最好把炉灶砌在舍外的门洞里,可有效避免有害气体的毒害。 四、防止应激。鸡神经敏感,胆小怕惊,任何新的声音、颜色、不熟悉的动作和物品的突然出现,都会引起鸡不安、惊叫,以致惊群、炸群或逃跑等一系列反常的有害应激,会消耗鸡大量的体能,增加鸡的耗氧量,对鸡的生长发育和增重更为有害。所以,必须保持肉鸡正常有序的生活规律,保持鸡的安静和稳定,以减轻各种应激带来的损失,这正是今天现代商品化肉鸡高效生产所必需的,不可忽视。 冬春大棚养鸡谨防灾害 近年来,利用塑料大棚养鸡的饲养户越来越多,但塑料大棚养鸡冬季易发生灾害,造成损失。近日,新郑市读者给本报打来电话,询问大棚养鸡如何防止灾

土鸡养殖技术要点

土鸡养殖技术要点 农村饲养的土鸡肉质好、味道鲜,深受消费者喜欢。但由于它生长速度慢(5个月才长大出栏),农户零星散养量不多,因而养殖者的总体经济效益不高,难增收致富。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开发农村土鸡产业,使土鸡长得快,肉质又好,户养量多呢?采用“优质高效养殖土鸡新技术”养殖土鸡,既能达到保持土鸡肉味特色,又有较快的增重速度(90~100天达1.5~2.0公斤)。现将技术要点介绍于下。 品种选择 土鸡,即本地鸡,有的叫草鸡。由于品种间相互杂交,因而鸡的羽毛色泽有“黑、红、黄、白、麻”等,脚的皮肤也有黄色、黑色、灰白色等,市场消费也不一样。故要选养适宜当地消费市场的品种,就广东而言,三黄鸡、杏花鸡、麻鸡均是较好的品种。 温室育雏 修建“立体式网床”育雏温室,进行专业化规模育雏,农户养育成鸡成活率高、风险小、容易成功(能育雏的则可从育雏开始)。育雏中主要注意几点: 1. 室温:0~1周龄时为35~32℃,2~3周龄时为31~24℃,4周龄为23~20℃,也可在1周龄之后以每天降0.5℃。 2.相对湿度:室内的相对湿度保持55%~65%,即10天之前为60%~65%,10天之后为55%~60%;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无刺鼻、熏眼的感觉。 3.补充光照:头5天可保持每天23小时的光照,以后为17小时的光照(包括自然光照在内)。 4.适时饮水和开食。小鸡应尽早开食和饮水,而且做到料、水不断,自由采食。在初次的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连用两天;第三天在饮水中加入0.02%~0.03%的高锰酸钾。 5.高密度育雏。在15天之前为60~70只/平方米,一般每批育雏在5000只(视养殖户对雏鸡的需求量来定育雏规模)。 “网、床、散”结合 养殖户应根据自己饲养的数量来适当改造鸡舍,要求室内地面为水泥地面,有窗户和地窗,使空气流通和采光充足,并做好网床或鸡笼,且以立体式三层为宜。网床的多少以养鸡的数量来定,一般按45~20只/平方米来计算(前期密度大一点)。 网床第一层离地面高40厘米,网床高30厘米,上下层之间的距离20厘米,一二层网床顶部应搁置承粪板(可用三层板)。网床的骨架部位用木材或白夹竹,网床四周和底部用1厘米×1厘米网目的塑料网固定好。料桶和饮水器均置于网床内。将庭院林地用尼龙网围起来,每隔2~3米远打一根桩柱,将尼龙网捆在桩柱上,靠地面的网边用泥土压实。所圈围场地的面积,一般以每只鸡不少于1.5平方米计算,越宽越好。 买回的脱温小鸡(已经过育雏的小鸡)至1公斤体重的阶段在网床内饲养,1公斤后至出栏期间在所圈围的院林地内放养(雨天和霜雪天不放入)。饲喂中,做到料、水不断,自由采食。网床内饲养,鸡活动范围小、鸡体能量消耗少,增重加快;鸡在圈围的院林地散养,能捕食野生杂草和生物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与改善措施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与改善措施 蛋鸡正常生产情况下,鲜蛋表面清洁光滑,蛋壳坚固完整,颜色均衡稳定,形体大小一致,拿在手中沉重感良好,互相碰撞声音清脆而不易破裂。如果产蛋鸡群存在营养失调、代谢障碍、环境应激、疾病困扰、管理不善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时,往往造成蛋壳质量的下降。 1、薄壳蛋 蛋壳厚度较正常蛋薄,属于蛋壳缺损程度较轻的非正常蛋类型,但在运输销售过程中容易破壳。其发生原因往往是日粮中钙量不足;钙磷比例失调;维生素D的含量不足,维生素D在鸡体新陈代谢中,有着促进钙、磷吸收的作用;温度的影响,外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蛋壳质量,当外界气温高于32℃时,鸡体散热困难,甲状腺机能下降而可能导致鸡体摄入钙量不足,易产薄壳蛋;呼吸性氨中毒,氨中毒会使鸡体内失去较多的二氧化碳,致使形成碳酸钙的碳酸根离子不足,影响对钙的吸收,从而引起产薄壳蛋;产蛋时间差的影响,一般鸡场上午8时左右饲喂,白天血钙浓度高,蛋鸡在成蛋过程中钙的分泌量充足,所以一般下午产的蛋壳较厚。而上午10时前产的蛋通常是在夜间形成的,夜间母鸡多处在休息状态,采食量很少,血钙浓度较低,所以上午产的蛋一般蛋壳较薄;锰与蛋壳钙化的基质(黏多糖)的形成有关,缺锰会引起软壳蛋;其他因素,蛋鸡患病时(鸡减蛋综合症、生殖道炎症等),也会引起产薄壳蛋;鸡群密度过大,严重缺水,受惊吓等,产蛋鸡年龄较大,也易产薄壳蛋。 2、软壳蛋 蛋壳初步形成,但质地较软,状态不能固形,难以收捡和存放,是蛋鸡生产中常见的非正常蛋类型。一般造成薄壳蛋产生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软壳蛋的出现。饲料中钙磷及维生素等不全或不足,环境温度过高,采食量减少,鸡舍内密度过高,运动量不足,体质不强健,致使产蛋机能失常。注射疫苗,导致子宫蛋壳形成机能紊乱,用药不当,如杀虫剂、磺胺制剂。鸡受到惊吓刺激,下痢,遗传以及肾脏疾患。此外,蛋鸡缺锌也是造成软壳蛋比例较大的重要因素。 3、沙皮蛋 指子宫部分泌物的钙质未得到酸化,而以颗粒状沉积于蛋表面。一是因蛋鸡缺锌使碳酸酐酶活性降低,导致蛋壳钙沉积不匀不全;二是钙过量而磷不足时,

养鸡技术培训

养鸡技术培训 巧配饲料养鸡增效 一、松针。松针为松树的叶子。赤松、黑松、黄桦松、马尾松等均可应用。实践证明,在鸡日粮中加入6% 的松针粉,可提高产蛋率。 二、艾叶。艾叶除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种必需氨基酸外,还含有水芹烯、侧析醇、杜松油萜、叶绿素等化学物质,可促进鸡的生长,增强其体质。在中雏鸡日粮中添加1.5%或在成雏鸡日粮中添加2.5%,均可使鸡增重提高,同时体重每增重1 千克少消耗饲料0.8 千克。 三、胡萝卜。每千克胡萝卜含胡萝卜素36 毫克和多种 B 族维生素、数种微量元素。在产蛋鸡日粮中加入10%-20%的胡萝卜,可提高产蛋率3%-5%。 四、蜂蜜。蜂蜜是营养丰富的滋补品,每日供给每只蛋鸡1 克蜂蜜,用法为: 加少量水稀释,分早、晚 2 次均匀地拌入饲料中,可提高产蛋率。 五、芝麻和猪油。芝麻400 克,猪油200 克,先微炒芝麻,后与猪油共炒,至芝麻微焦,严密封存备用。母鸡开始产蛋时喂给:第1 天每只鸡喂25-40 克,喂后只喂饲料不饮水,并关养1 天;第2 天喂量同第1 天,照常喂饮,不再关养,以后每隔 5 天喂1 次,每次15-25 克,其他饲料照常不变,直至喂完。此法可提高产蛋量。

六、苍耳子饼。此饼是苍耳果实榨取油脂后的副产品,含粗蛋白质39%及微量镇静物质,在基础日粮中加入10%喂蛋鸡,可提高产蛋率8.3%,蛋重提高2.81%。 七、雪水。雪水有两个特点:一是含氮化物多,比同体积雨水含量高 4 倍;二是含重水少,只有普通水的1/4,重水对生命过程有抑制作用。用雪水拌料喂鸡,可使产蛋率提高15%,而且蛋的个头也大。 八、膨润土。它含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共11 种,主要有钙、钾、钠、镁、铁和硅,都是鸡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肉鸡料中可添加2%-3%,蛋鸡料中可添加3.5%-5%,鸡体重和产蛋量都会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农村林下养鸡疾病控制技术要点

农村林下养鸡疾病控制技术要点 前言:我是一名基层兽医,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走村入社到户是我日常工作,在我们农村,这些年随着“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不断深入,经常看到房前屋后到处是森林成片或绿树成荫,这样一来,林下地、空闲地自然就多了起来,聪明勤劳的当地农民就把这些地很好地利用起来,一方面现在农村“土鸡”不愁卖,有市场,有销路,有钱赚,就这短短的几年间,我们这儿就在林下养起了“土鸡”,或30 至50 只,或300 至500 只,或1000 至2000 只不等,悄然兴起。随着林下养鸡业的迅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土地硬结、环境污染、疫病增多、病死鸡增多、鸡肉品质在下降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专题调查走访了不少农户,收集整理此方面资料,再结合先前别人总结经验教训等,我归纳了如下“林下养鸡疾病控制技术要点”以期能为养殖户们防病治病提供一点帮助与借鉴,敬请同行多多指教。 一、场地要求:一是应建有围栏等与场外区域隔开的隔离设施。二是场地内应设有栖息区(要防晒、防寒、防雨、通风)、病鸡隔离治疗区、粪便污物堆放点、无害化处理(高温、深埋等)区和相应的设施设备。隔离治疗区、污物堆放点和无害化处理区域设在场内下风区域,并有防止健康鸡只进入的隔离措施。三是鸡场、栖息区、病鸡隔离治疗区域的入口应有消毒池,消毒池或消毒垫与大门同宽。

二、日常管理:一是鸡场门口设立禁止进入标示。严禁雏禽销售、成鸡收购、禽类加工、其它养殖场等无关人员进入鸡场。二是活禽及鲜禽产品不得带入鸡场内,鸡场内严禁混养其他家畜、家禽。三是做好饲料保管,防止变质。四是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巡查鸡群一次,重点观察鸡只的动态、静态、食态,对异常个体详细观察,对发病鸡及时隔离并报告。五是每天1 次对鸡群的栖息区进行清扫,必要时进行冲洗,将其粪便、垫草、饲料残渣等清除干净。六是业主要接受有关部门对鸡群采样进行疫病监测。七是业主不得出售病鸡、死鸡及其产品。八是鸡场要建立养殖档案,养殖档案应载明以下内容:鸡的品种、数量、来源和进出场日期;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检疫、免疫、监测、消毒等情况;鸡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三、免疫预防 (一)免疫病种:一是强制免疫病种: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二是非强制免疫病种:养殖场(户)要根据本场(户)实际情况、周边及历史疫情情况或抗体检测情况确定免疫病种,一般应包括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禽痘、产蛋下降综合症等。 (二)免疫疫苗:常用疫苗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灭活疫苗 (H5N1,Re-5 ),鸡新城疫活疫苗(IV 系或C30 )和灭活疫苗,鸡马立克氏液氮活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H120 、H52 、Ma5 、28/86 )、鸡传染性法氏囊活疫苗(B87 )、鸡痘活疫苗、

改善蛋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和蛋重的对策

改善蛋种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和蛋重的对策 一基本情况 蛋种鸡随着日龄的增长,尤其是到36周龄以后,蛋壳质量呈下降趋势,55周龄以后可能导致薄壳蛋、沙皮蛋、畸形蛋比例增加,同时,产蛋后期由于产蛋率下降,使得蛋重变大,甚至超标,种蛋合格率下降,影响孵化质量。虽然产蛋后期蛋鸡老化,种蛋质量稍微变差不可避免,但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种蛋蛋壳质量变差,蛋重超标,碧蓝美丹小贴士提醒您,对于企业而言,将直接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果能够改善由于外界因素导致种蛋出现的这些问题,那么带给养殖者们的将是一个巨大的利润空间。 二影响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种和遗传、日龄、饲养管理不当、应激和疾病等非营养性因素,还有钙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性因素。在产蛋高峰期受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毒的侵害或者产蛋后期正在发病的鸡群,可能引起输卵管受损,导致产蛋后期输卵管合成蛋壳功能降低,钙质沉积不均和不全,蛋壳质量变差。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平衡或维生素不能满足鸡群需要时,可能引起同样的问题。高温环境应激能引起鸡只分泌功能紊乱,造成输卵管机能障碍,产蛋率下降,蛋壳质量变差。日龄因素导致蛋壳变差虽然不能避免,但是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缓解由此带来的损失。 改善蛋壳质量的措施很多,经验证,在实际生产中较为有效的方法是改变饲喂方式:早上喂全天料量的五分之二,中午十二点清空料槽3小时,下午喂全天料量的五分之三。由于蛋壳大多在夜间形成,并且夜间鸡群不进食,如果不能采食足够多和足够大颗粒的钙质,就会动用骨骼中的钙,而下午提高喂料量,或者下午在料槽中额外撒一层大颗粒石粉,就可以满足产蛋高峰后期鸡群产蛋的需要,能够显著提高蛋壳质量。 三影响产蛋后期蛋重的因素及对策 在实际生产中,蛋鸡饲养后期采食量逐渐提高,产蛋率逐渐降低,导致蛋重偏大,不利于种蛋的孵化。蛋重与开产体重成正相关关系,开产体重越大,蛋重就越大。碧蓝美丹研究提醒,从营养角度分析,蛋重大小受到粗蛋白质、蛋氨酸和胱氨酸、能量、脂肪及亚油酸等摄入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日粮中能量固定时,蛋白质与脂肪的互作对蛋重的影响显著;当日粮中添加4%脂肪时,日粮蛋白水平对蛋重的影响不显著;当日粮中不添加脂肪时,提高日粮中粗蛋白水平蛋重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当日粮中蛋白质水平为12%、14%、16%、18%时,蛋重依次为55g、57.4g、58.5g、59.8g。通过实践得出结论,从种鸡30周龄时或者产蛋率达到最高峰并下降2个百分点时,降低饲料配方中一定范围内蛋白质水平来调控蛋重,以期达到与蛋重标准相一致的水平。此外,研究发现,每只鸡每天摄入亚油酸的量提高到2.75g时,平均蛋重一致增加,但是日粮中增加易吸收油而不增加亚油酸的浓度时,并不会提高平均蛋重。

绿壳蛋鸡鸡舍建设-蛋鸡常见疾病防治

绿壳蛋鸡鸡舍建设 1.基本要求 (1)保温防暑性能好:鸡舍应有良好的保温防暑性能。冬季温度低于5℃,鸡采食量增加,而饲料效率及产蛋量却下降。夏季气温高于29℃,鸡的产蛋量、蛋重、饲料效率及蛋壳厚度均下降。一般认为种鸡合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0—23℃,肉鸡舍21—26℃。建造鸡舍时,只要选用保温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加厚北墙厚度,屋顶吊装顶棚,即可取得保温防暑的效果。(2)通风良好:鸡舍保持适当的通风换气量及气流速度,对于控制舍温、排除鸡体呼出和排泄的水分、清除有害气体以维持空气新鲜、无贼风的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鸡舍通风有两种方式,一种为自然通风,一种为机械通风。 (3)防湿:舍内长期潮湿,会使鸡的抗病力会减弱,羽毛污秽。一般雏鸡舍的相对湿度不超过65%,育成舍及种鸡舍要求55%一65%。 (4)阳光充足:开放式鸡舍在冬季如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可使鸡舍温暖、干燥,并能消灭病原微生物等。因此,利用自然采光的鸡舍,首先要选择好鸡舍的方位,以朝南向阳为好。其次,窗户的面积大小要恰当,种用鸡舍窗户与地面面积之比以1:5为好,肉用鸡舍可相对小一些。密闭式鸡舍要给予强度合适的人工照明。一般鸡舍内在鸡群活动的地方,照明强度5—10勒克斯为宜。 (5)便于消毒防疫:为了提高消毒效果,墙面要光滑,要有水泥地面和墙裙。鸡舍的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 2.结构要求 (1)鸡舍长度:农村养鸡专业户所建鸡舍的长度,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拟建鸡舍所处的地势、地形,以能满足饲养计划的要求,方便管理为准。(2)鸡舍跨度:鸡舍跨度一般根据屋顶形式、内部设备的布置及鸡舍类型而定。开放式鸡舍,一般以6—9米为宜;密闭式无窗鸡舍,跨度可达12—15米。 (3)鸡舍高度:一般从地面到屋檐口的高度为2.5米左右,舍内中部的高度不应低于4.5米。 (4)鸡舍屋顶:平养鸡舍一般采用单坡式屋顶或双坡式屋顶。屋顶最好设置顶棚,填充稻壳、锯末屑等,以利隔热。屋顶两侧下沿,应留有适当的檐口,以便遮荫挡雨。 (5)鸡舍墙壁:墙壁的有无、多少或厚薄,主要决定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

养鸡技术知识培训

专业户养鸡技术知识培训 育雏期(0-6)周龄前十天的管理技术要点: 育雏第一天 1.鸡未到达鸡舍前,先将鸡舍预温到35℃~37℃;湿度控制在65%~70%之间,并将疫苗、营养性药物、消毒药、水、饲料、垫料和消毒设施准备齐全。 2.雏鸡进入鸡舍后,应迅速上笼,安排好饲养密度,一般平养按每平方米20只~30只,笼养每平方米50只~60只。 3.上笼后立即给水,最好是室温的凉开水,饮水中加5%的葡萄糖和0.1%电解多维,每天饮水4次。 4.雏鸡饮水4小时后,可以往料槽或料盘放料,最好选用高蛋白水平的雏鸡开食料或强化料,粗蛋白水平不能低于19.5%,每天喂料4次;另外特别注意不能断水,否则影响雏鸡生长。 5.应给予全天光照(即24小时),光照强度为10勒克斯。 具体控制方法:由于刚出壳的幼雏视力弱,为了让雏鸡尽早熟悉环境,采食和饮水,要求给雏鸡提供光照时间长、强度大的舍内环境,鸡舍灯泡的安装,应以靠近鸡群活动区域为好,高度一般距地面2.1米~2.5米,灯泡间的距离应等于其高度的1倍~1.5倍。此外,为了获得较均匀的光照度,灯泡应交错设置,灯炮的瓦数以60瓦为宜,灯炮距离鸡体的高度一般在1.8米~3.1米之间,如有灯罩为2.5米~3.1米,无灯罩的为1.8米~2.2米,千万不要让灯泡离鸡太近,避

免发生啄肛、啄羽现象。 6.进雏当天晚上,应将鸡舍地面用消毒药喷雾消毒,以达到增加舍内温度,消毒地面和降低舍内粉尘的目的。同时,为了加大舍内湿度,可在火炉上煮水产生水汽,甚至直接在地面均匀洒水,以保持必须的舍内湿度。 育雏第2天~3天 1.光照时间为22小时~24小时,光照强度为10勒克斯,湿度以70%为宜(光照强度和光照湿度的控制同第一天)。 2.采用新支/肾三联弱毒苗滴鼻点眼(2头份/只)和颈部皮下注射新城疫油苗0.3毫升/只,以避免早期新城疫肾型传支和生殖型传支的发生,但免疫当天绝对不能进行带鸡消毒。 3.饮水中停止使用葡萄糖,以减少雏鸡的糊肛现象。 育雏第4天~7天 1.从第4天开始每天减少1小时光照时间,即4日龄23小时,5日龄22小时,6日龄21小时,7日龄20小时。 2.饮水和喂料每天三次,饮水可选用自来水,免疫前后两天不能使用,可根据雏鸡的健康状况适当减少水中的多维剂量,饲料的营养成分不能改变。 3.舍温可下调1℃~2℃,即保持34℃~36℃(光照强度和温度的控制方法同第一天)。 4.注意舍内的通风换气,一般通风前适当提高舍温2℃左右,每天排风3次~5次,特别是选用燃煤育温的鸡舍,更应加强通风换气,

2011年养鸡与鸡病最新知识整理 (5)

鸡病诊断技术 一、临床诊断 鸡的群发病很多,个体的症状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冠髯变化 冠和髯是鸡皮肤的衍生物,内部具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许多疾病都出现冠和髯的变化。冠和髯变成青紫色或紫黑色,一般是急性传染病,如鸡新城疫、禽霍乱等。冠小萎缩,苍白而粗糙,可能是慢性病,如马立克、白血病,也可能是营养不良性疾病或停产鸡。冠大而苍白,上有薄片状白色皮屑,并且伴有产蛋量下降,可能是脂肪肝。面部皮肤变成紫蓝色或黑色,可见于盲肠炎(黑头病)。冠、髯、眼皮产生灰白色小结节,以后形成棕褐色粗糙的结痂,突出于表面,是痘。冠小红艳,冠尖发黑,其余都正常,可能是缺乏饮水。 (二)、眼睛变化 正常鸡眼大有神,周围干净。瞳孔圆形,反映灵敏,虹膜边界清淅。 鸡眼怕光流泪,结膜发炎,可见于鸡传染性鼻炎,喉气管炎。结膜囊内有豆腐渣样物,角膜穿孔失明,可见于维生素A缺乏症。眼睑常被眼眵粘住,眼边有颗粒状小痂块,常见于泛酸缺乏症。眼部肿胀,可见于鸡痘、慢性呼吸道病。眼白色混浊、失明,可能是副伤寒、脑脊髓炎的后遗症。瞳孔变成随圆形、梨子形、圆锯形,或边缘不齐,虹膜灰白色,常见于马立克病。 (三)、口鼻变化 正常鸡的口腔和鼻孔干净利索,无分泌物和饲料附着。 病鸡口、鼻有大量粘液,经常晃头,想甩出粘液,可能是鸡新城疫。口、鼻流出混有泡

沫的粘液,呼吸急促,多见于禽霍乱。病鸡咳嗽、流鼻涕,鼻腔有分泌物,多见于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呼吸困难、喘息、咳出血色的粘液,可能是传染性侯气管炎。 (四)、羽毛变化 鸡正常时,毛不仅鲜艳还有光泽。有病时羽毛竖立,容易被污染,但高产母鸡羽毛也较凌乱。羽毛松乱,翅膀、尾巴下垂,体温高,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如鸡新城疫、禽霍乱、鸡伤寒等。羽毛松乱、冠发白、体质瘦弱,多见于慢性病如鸡白痢、结核病、球虫病、蛔虫病等。小鸡羽毛生长不良,体态蓬松粗燥,常见于烟酸缺乏症。羽毛中物色素沉着,产生白色羽毛,可能缺乏叶酸。皮肤发炎,羽毛变脆、脱落、患部刺挠而啄食自身羽毛,多见于体外寄生虫病如鸡膝螨、鸡羽虱。 (五)、腿部变化 鸡腿负荷较重,患病时变化也较明显。关节肿大,行走困难,跛行,可见于病毒性关节炎、痛风等。腿麻痹、无痛感、两腿呈“劈叉”姿势,可见于鸡马立克病。病初跛行,既而蹲着,大腿易骨折,可见于葡萄球菌感染。关节肿胀有压痛,跛行或不愿行走,常蹲坐在自己两腿上,多见于软骨症。病鸡腿部弯曲,膝关节肿胀变形,有擦伤,不能站立,或者拖着一条腿走路,多见于锰和胆碱缺乏症。足趾向内卷曲,不能伸张,不能行走,多见于核黄素缺乏症。 (六)、姿势变化 正常鸡站卧自然,行动自如,无异常动作。病鸡转圈行走或倒退向后走,头颈歪向一侧或向后背,可能是鸡新城疫。病鸡步态不稳,跌跌撞撞,一边走一边扑楞翅膀,可能是鸡脑脊髓炎。病鸡运动不协调,头向后或歪向一侧,转圈运动或经常摔倒,常见于维生素E和硒缺乏症。病鸡不能站立,头向后仰,坐在自己的腿上,象“望天空”的样子,多见于维生素B1缺乏症。病鸡肛门潮湿,经常回头,啄自己肛门周围的羽毛,可能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先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探究

探究性实验设计——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探究 姓名:*** 学号:067 【前言】 鸡蛋在生活中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大量鸡蛋壳被当做废品丢弃,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近年来鸡蛋壳的综合利用逐渐受到重视。对蛋壳的有效利用既增加了一些行业的经济效益,又对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 鸡蛋壳巾含有大量钙,主要以碳酸钙形式存在,其余还有少量镁、钾和微量铁。其中,碳酸钙的含量在90%以上,是钙的良好来源,而钙对人体有不可替代的生理功能。鸡蛋壳有脱硫效果,含有的溶菌酶可用于抑菌剂、抗菌剂及食品防腐剂等作用。 蛋壳在生中来源广泛易得,在实验教学中开设“蛋壳中成分的测定”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水平,锻炼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目的】 1、探究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2、通过了解鸡蛋壳的结构和形成,探究鸡蛋壳成分差别原因。 3、拓展鸡蛋壳的综合利用。 4、提高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水平,增加课堂趣味性。 【探究过程】 1、鸡蛋壳的形成

蛋壳是多微孔隙结构,由一有机支架或基质及含有矿物质的无机部分所组成,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影响蛋壳形成的因素很多,其中有环境、年龄、营养、育种、季节和疾病等。食物中钙或维生素D的不足,会使蛋壳越来越薄,最后引起产蛋完全停止。 钙的来源:形成蛋壳的多数钙,由进食所得。一般说来,雏鸡在食物中的钙,需要量为1%,而产蛋和繁殖母鸡的需要量为%~%。形成蛋壳的钙,除食物中摄取的外,便是取自鸡体内贮藏的钙,直接来源是血液和骨骼。 2-)既来源碳酸钙的形成:形成蛋壳的钙离子由血液供给,而碳酸根离子(CO 3 -离子。任何减少血液中这两种物质供应的因于血液、亦来自于蛋壳腺中的HCO 3 素,都能使碳酸钙不能沉积于蛋壳而造成蛋壳质量低劣。环境温度高就会造成血液中的供应减少,因而天气炎热时蛋壳质量总是很差。 2、鸡蛋壳的结构 废弃鸡蛋壳的物理组成主要是三部分:蛋壳、蛋壳膜、残留蛋清。其中总的废弃蛋壳约占全蛋重量的12%;蛋壳膜约占蛋壳重量的5%,其厚度约为;蛋白质纤维构成蛋壳的基质,在蛋白质基质上堆积钙质构成蛋壳,蛋壳是鸡蛋的保护屏障,同时也提供给鸡蛋巨大的支撑强力。蛋壳膜位于蛋壳与蛋清之间,为双层结构的纤维状薄膜,由外层蛋壳膜和内层蛋壳膜构成。在蛋未产出以前是没有气室的,当产出后遇冷,内容物收缩,外层蛋壳膜和内层蛋壳膜之间分离,于是在蛋的钝端就形成了气室。 3、鸡蛋壳的化学成分 蛋壳主要由无机物构成,无机物约占蛋壳的94%~97%,有机物约占蛋壳的3%~6%。无机物中主要是碳酸钙(约占93%),另有少量的碳酸镁(约占1%)及磷酸钙、磷酸镁。有机物中主要为蛋白质,属于胶原蛋白,其中约有16%的氮,%的硫。 下表列出了前苏联诸氏对鸡蛋壳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中草药防治蛋鸡疾病研究

中草药防治蛋鸡疾病研究 中早药防治蛋鸡疾病研究1、雏鸡期为了提高畜禽对 疾病的抵抗力和驱除体内的寄生虫,提高雏鸡成活率,从雏鸡开始就利用中草药七肾汤煎汤饲喂,一个星期加喂大蒜二 次,并加喂复方青蒿克球散,配方:青蒿1000克、常山2500 克、柴胡900克、苦参1850克、地榆碳900克、白芭根900 克,加水煎3次,浓缩至2800毫升,制成25%药溶液,按 15公斤饲料加4000毫升药溶液拌均匀喂鸡,用以防治鸡球虫病、晓虫病、和鸡白痢病。同时加强管理,保持舍内干燥,定期清粪,并按综合防治措施的要求进行各种消毒。平时注重雏鸡的分群,第一次每群的头数按保温器的大小分群,每群是300 —500只。第二次分群在第12日,第三次分群在5 周龄时,在分群时同时更换饲槽,饲槽根据鸡的不同日龄及 时更换,以免浪费饲料。分群以后按照原来的灯光和环境, 使雏鸡易于适应。以增强家禽食欲和消化能力,促进生长,增强鸡体的抗病能力。缩短生长期,减少耗料量,降低饲料成本为重点,根据鸡的流行病发生规律,以防为主,添饲中草药。(1)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七肾汤粉末,以增强鸡对疾病的抵抗力。(2 )春秋季定期在饲料中添加苍术、蒲公英、 陈皮、山楂、神曲、麦芽、陈皮等中草药,增强家禽食欲和 消化能力,促进生长,增强鸡体的抗病能力。鸡群出现

呼吸道症状,部分出现呼吸困难,并咳出血样渗出物,而迅速 全群发病。是典型的鸡传染性急性喉气管炎症状。用中草药 黄苓40克,麻黄30克,紫苏30克,鱼腥草50克,黄皮叶 130克,黄柏30克,蒲公英15克,银花45克,板兰根、 连用3天治愈。3、产蛋期以驱除畜禽体内的寄生虫,提高 鸡的防病抗病能力。增加蛋鸡产蛋量加深蛋黄颜色为主。 (1) 克、柴胡900克、苦参1850克、地榆碳900克、白芭根900 克。加水煎3次,浓缩至2800毫升,制成25%药溶液,按 15公斤饲料加4000毫升药溶液拌均匀喂鸡,防治鸡球虫病。 (3)每半个月在饲料中添加陈皮 100,党参50 ,黄芪30 , 生地20 ,黄柏30 ,厚朴20 ,益母草 30,山楂50 ,神曲30 , 金银花30 ,药粉碎后按1 %的比例搬料投喂2 - 3天,增加 产蛋量鸡副伤寒病症,用葛根 20克,柴胡、桔梗、白芷、 克,甘草15克,煎水置饮水器让鸡自由饮用, 当天就见效。 三、常用中草药 大蒜:大蒜 磷质及维生素A 等营养成分,其含有的大蒜素具 有健胃、杀 虫、止痢、止咳、驱虫等多种功能。在鸡饲料中添加3% 5%的大蒜渣,可提高雏鸡成活率,增加蛋鸡产蛋量;按1 青叶、甘草各50克,煎水让鸡自由饮用, 当天就缓解症状, 继续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七肾汤粉末 。(2 )在 饲料 二中 添加松针粉、麦芽。每月用青蒿 1000克、常山2500 薄荷、连翘、甲珠、 牛蒡子各 15克,防风、红花、桃仁各 3 中富含蛋白质、糖类、

专业户养鸡技术知识培训教学内容

专业户养鸡技术知识 培训

专业户养鸡技术知识培训 育雏期(0-6)周龄前十天的管理技术要点: 育雏第一天 1.鸡未到达鸡舍前,先将鸡舍预温到35℃–37℃;湿度控制在65%–70%之间,并将疫苗、营养性药物、消毒药、水、饲料、垫料和消毒设施准备齐全。 2.雏鸡进入鸡舍后,应迅速上笼,安排好饲养密度,一般平养按每平方米20只–30只,笼养每平方米50只–60只。 3.上笼后立即给水,最好是室温的凉开水,饮水中加5%的葡萄糖和0.1%电解多维,每天饮水4次。 4.雏鸡饮水4小时后,可以往料槽或料盘放料,最好选用高蛋白水平的雏鸡开食料或强化料,粗蛋白水平不能低于19.5%,每天喂料4次;另外特别注意不能断水,否则影响雏鸡生长。 5.应给予全天光照(即24小时),光照强度为10勒克斯。具体控制方法:由于刚出壳的幼雏视力弱,为了让雏鸡尽早熟悉环境,采食和饮水,要求给雏鸡提供光照时间长、强度大的舍内环境,鸡舍灯泡的安装,应以靠近鸡群活动区域为好,高度一般距地面2.1米–2.5米,灯泡间的距离应等于其高度的1倍–1.5倍。此外,为了获得较均匀的光照度,灯泡应交错设置,灯炮的瓦数以60瓦为宜,灯炮距离鸡体的高度一般在1.8米–3.1米之间,如有灯

罩为2.5米–3.1米,无灯罩的为1.8米–2.2米,千万不要让灯泡离鸡太近,避免发生啄肛、啄羽现象。 6.进雏当天晚上,应将鸡舍地面用消毒药喷雾消毒,以达到增加舍内温度,消毒地面和降低舍内粉尘的目的。同时,为了加大舍内湿度,可在火炉上煮水产生水汽,甚至直接在地面均匀洒水,以保持必须的舍内湿度。 育雏第2天–3天 1.光照时间为22小时–24小时,光照强度为10勒克斯,湿度以70%为宜(光照强度和光照湿度的控制同第一天)。 2.采用新支/肾三联弱毒苗滴鼻点眼(2头份/只)和颈部皮下注射新城疫油苗0.3毫升/只,以避免早期新城疫肾型传支和生殖型传支的发生,但免疫当天绝对不能进行带鸡消毒。 3.饮水中停止使用葡萄糖,以减少雏鸡的糊肛现象。 育雏第4天–7天 1.从第4天开始每天减少1小时光照时间,即4日龄23小时,5日龄22小时,6日龄21小时,7日龄20小时。 2.饮水和喂料每天三次,饮水可选用自来水,免疫前后两天不能使用,可根据雏鸡的健康状况适当减少水中的多维剂量,饲料的营养成分不能改变。 3.舍温可下调1℃–2℃,即保持34℃–36℃(光照强度和温度的控制方法同第一天)。

林下散养鸡技术要点

林下散养鸡技术要点 林下散养鸡是利用经济林、用材林等林地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的养鸡方法,它对林地实施种养业立体开发,减少林地害虫、抑制杂草丛生、培肥土壤,提高果园、林地单位面积的收入,解决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林地养鸡发展前景广阔。但林地养鸡与庭院养鸡相比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林地选择要点:林地的选择对于养好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不同用途的林地,在选择时要有所侧重。一般林地以中成林,最好选择林冠较稀疏、冠层较高,树林荫蔽度在70%左右,透光和通气性能较好,且林地杂草和昆虫较丰富的成林较为理想。树林枝叶过于茂密,遮阴度大的林地,以及苹果、桃、梨等鲜果林地不宜用于养鸡。树林枝叶过于茂密,遮阴度大的林地则透光效果不好,不利用鸡的生长。苹果、桃、梨等鲜果林地的在挂果期会有部分果子自然落果后腐烂,鸡吃后易引起中毒。 2.放养地适宜选择在环境好、污染少、无兽害,林地干燥、排水良好水源充足清洁,避风向阳,远离居民住宅区,环境相对安静的地方。 3.养殖土鸡的林地要宽敞开阔,有一定坡度,但不能太

大,草源茂盛,交通便利之处。每亩地的饲养密度不超过100只为宜。 二、鸡舍建设要点:咸宁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较大,冬季偏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选择适宜地址建设封闭式棚舍很有必要,可起到防寒、挡风雨、遮阳的作用。 1.鸡舍一般建设要紧靠放牧场地的地埂边,坐北朝南,排水通畅。中间最好能保持几十米的距离作为运动及饲喂场所。 2.一群鸡(500羽左右)建1个鸡舍,1个鸡舍紧靠一片牧场,彼此之间尽量不要混杂在一起,以防因鸡群密度过大破坏放牧场植被、引起疫病传播。 3.在鸡舍内部要构建栖架以便鸡群落脚栖息,母鸡舍内要建产蛋窝或产蛋箱,以防产蛋母鸡四处产“野”蛋。 三、品种选择要点:根据市场需求,一般选择适宜性强,抗病力强,觅食力强,耐粗饲,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良种鸡。 1.在鸡种的选择上以当地的土鸡或者含有地方鸡血缘的改良鸡种。这类鸡既保持了土种鸡肉蛋产品风味好的优点,且生产水平较一般土种鸡高,又较引进的良种鸡抗病力强、生长快,克服了土种鸡优质不高产和洋鸡高产不优质的矛盾。

蛋壳颜色问题

影响蛋壳颜色的因素 年龄: 40周玲后,鸡体内造血机能和其他生理机能逐渐衰退,使色素合成不足或合成有限,另一方面,随着周龄增加,蛋个逐渐增大,因此蛋壳单位表面积色素沉积减少,两个方面促使蛋壳颜色变浅。 营养因素: 钙、磷 钙是蛋壳的主要成分,产蛋鸡每日需要钙量为3.5-3.8g/只。当破壳蛋增加或苍白时,饲养者应想到钙的吸收问题,而不是盲目的向饲料中添加过多的钙。 磷不是蛋壳的主要成分,但是钙磷比例对蛋壳质量及颜色都会有影响。 微量元素 锰,锰与蛋壳钙化的基质(黏多糖)的形成有关,缺锰会引起软壳蛋和破壳蛋增多,色素的沉积受到抑制,蛋壳颜色变浅。 锌,锌与锰类似,与黏多糖的形成有关,缺乏时会引起蛋壳颜色发白。 铁、铜构成血红蛋白的必要元素,缺铁或铜可使鸡只发生营养性贫血,降低蛋壳颜色。 维生素 普遍认为多维对蛋壳颜色的改善尤为明显,在饲料中添加正常剂量2-3倍的维生素对蛋壳颜色改变显著。 维生素中对蛋壳颜色影响较大的维生素是VB6,叶酸,烟酸,维生素K,VB12,VE及维生素C。饲料中提高添加量可以改善蛋壳品质及颜色。 应激: 应激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素释放进入血液,使母鸡排卵推迟,蛋壳腺停止生成角质层,而蛋在子宫停留的时间过长,无定形的碳酸钙会沉积在已形成的角质层上面,使蛋壳颜色变淡。 疾病及不合理的药物使用: 新城疫,流感,肠道疾病,球虫,传支,输卵管炎等等许多疾病均能影响蛋壳的形成和蛋壳颜色的沉积,导致鸡蛋颜色变浅。 一些药物的使用,如金霉素,磺胺类,呋喃类,喹乙醇之类药物能影响色素分泌及着色,导致蛋壳颜色变浅。 改善蛋壳颜色的措施: 确保饲料营养成分的均衡及全面,适当提高维生素的添加量。 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保障鸡只有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维持蛋壳颜色稳定。 添加血粉,适量使用蛋氨酸,或使用有机微量元素(如蛋氨酸铁)可改善蛋壳颜色 实践证明,应激和疾病是导致蛋壳颜色变白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做好日常免疫接种,预防疾病发生,可定期用中药进行调理对维持蛋壳颜色稳定也有一定的作用。 热应激条件下可适当添加鱼肝油或小苏打,有助于维持较好的蛋壳质量及颜色。

产蛋鸡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龙源期刊网 产蛋鸡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作者:张健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7年第03期 摘要:产蛋鸡有几种常见病,对生产效益影响较大,需要在生产中加以注意,生产管理上注意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的添加。平常应认真观察鸡群特征,了解常见病的发病特征,准确、迅速的诊断,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在蛋鸡的易发病期间,应投喂适量的药物,减少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产蛋鸡;几种常见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7)03-0078-01 随着人们的饮食水平的提高,由以往的追求温饱到现在的追求健康。为了身体健康,减少病从口入,现从日常饮食结构中需求占有很大比重的产蛋鸡出发,针对产蛋鸡的几种常见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1产蛋鸡较为常见的病种 1.1脂肪肝综合症 脂肪肝综合症通常发生在高产蛋鸡群中。表面上来看产蛋鸡体况良好,但其产蛋率却持续下降,或者产蛋率达不到高峰,或高峰期缩短,有时甚至会出现产蛋鸡突然死亡。 1.2笼养蛋鸡疲劳症 笼养蛋鸡疲劳症主要是因为鸡饲料中钙、磷及维生素的匮乏,或饲料中钙、磷含量配比失衡,以及长期缺乏规律性运动等原因所致,开产后不久或产蛋前期是此病的易发阶段。病鸡一般侧躺在鸡笼内,难以站立,反应迟钝,不少病鸡较容易发生翅和腿骨骨折,且骨壁薄而脆。 1.3鸡白痢 鸡白痢病具有传染性,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常见于两种传播方式:一种是由种蛋垂直感染,另一种是通过鸡群中的排泄物、污染物水平传播。雏鸡感染后死亡率较高,青年鸡也偶有发生,成年鸡多为散发。此病很容易会对蛋鸡生产造成极大损失。 1.4鸡新城疫

养鸡技术知识

养鸡技术知识 一、树立正确得养殖观念 (一)树立良种意识一些养殖户对于雏鸡得选择,首先就是价格便宜,而雏鸡就是否良种,仅局限于雏鸡得外表,通过雏鸡得叫声、精神状态、就是否有黑肚脐、大肚子等外部特征来评价雏鸡得好坏,这种观点就是错误得。虽然这些就是最基本得标准,然而决定鸡生产性能得往往就是雏鸡得内涵—所购雏鸡得品种、日龄、出雏时间就是否一致、雏鸡个体大小就是否一致、母源抗体就是否一致等因素,特别就是随着养殖规模得扩大,这种内涵性得因素表现得会越来越重要,它将直接影响鸡群日后生长得均匀度与免疫得效果,蛋鸡得生产性能与一些指标也将因此受到影响。 (二)育雏、育成同等重要鸡群得高产、稳产就是获取最大效益得保证,培育合格得后备鸡就是鸡群高产、稳产得重要环节、多数养殖户往往把精力放在育雏阶段,而在决定高产得主要时期—育成得早期阶段(育成鸡10周龄得体重达标与否将决定蛋鸡产蛋性能得80%左右),因不能带来明显得经济效益而往往被养殖户所忽略,很多得养殖户在此阶段,为了节约饲养成本,使用低品质得配方饲料,导致8—10周龄得体重不达标、鸡群均匀度差,错失了决定其高产得主要管理时期,使得鸡群发生日后产蛋性能不高,产蛋高峰不高、产蛋高峰期持续时间短等不良影响。 (三)重视平时管理有得养殖户认为,鸡注射了疫苗后,百病皆无,万事大吉了。往往不注重免疫程序与饲养管理,如散养鸡到处可见,病死鸡在河沟、路边、房前屋后到处乱扔,人为造成很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得重复发生、流行,给养鸡业造成重大得经济损失。 给鸡注射疫苗,免疫程序很重要、首先,在免疫程序得制定上,要根据本地区、本饲养小区得实际情况,参考供雏公司提供得免疫程序、疫苗品种、产生保护力得时间等因素;其次,要选用优质得疫苗、掌握好注射部位与剂量;三、本地没有发生得病毒性传染病最好不要使用活疫苗接种;四、每次接种疫苗后,对疫苗空瓶、接种空瓶、接种用具、滴鼻、点眼与注射得场所都要认真地消毒。 (四)加强消毒消毒就是杀死鸡舍、运动场所细菌、病毒得惟一手段,就是保持环境洁净卫生、鸡只健康成长得重要措施之一。养鸡发病率与死亡率高得重要原因之一,就就是消毒工作没做或做得不彻底,环境卫生差,存有病原微生物所致;在一些养殖小区内,养殖户相互之间串舍比较随意,鸡舍门口没有必备得消毒槽、消毒盆以及采取得基本消毒措施,更不用讲交叉用药消毒了。人为增加了条件致病菌—大肠杆菌、支原体病在养殖户中得发病几率。农户养鸡一定要增强消毒防病意识,认真、仔细、高度重视消毒

林下散养鸡技术要点

林下散养鸡技术要点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林下散养鸡技术要点 林下散养鸡是利用经济林、用材林等林地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的养鸡方法,它对林地实施种养业立体开发,减少林地害虫、抑制杂草丛生、培肥土壤,提高果园、林地单位面积的收入,解决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林地养鸡发展前景广阔。但林地养鸡与庭院养鸡相比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林地选择要点:林地的选择对于养好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不同用途的林地,在选择时要有所侧重。一般林地以中成林,最好选择林冠较稀疏、冠层较高,树林荫蔽度在70%左右,透光和通气性能较好,且林地杂草和昆虫较丰富的成林较为理想。树林枝叶过于茂密,遮阴度大的林地,以及苹果、桃、梨等鲜果林地不宜用于养鸡。树林枝叶过于茂密,遮阴度大的林地则透光效果不好,不利用鸡的生长。苹果、桃、梨等鲜果林地的在挂果期会有部分果子自然落果后腐烂,鸡吃后易引起中毒。 2.放养地适宜选择在环境好、污染少、无兽害,林地干燥、排水良好水源充足清洁,避风向阳,远离居民住宅区,环境相对安静的地方。

3.养殖土鸡的林地要宽敞开阔,有一定坡度,但不能太大,草源茂盛,交通便利之处。每亩地的饲养密度不超过100只为宜。 二、鸡舍建设要点:咸宁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较大,冬季偏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选择适宜地址建设封闭式棚舍很有必要,可起到防寒、挡风雨、遮阳的作用。 1.鸡舍一般建设要紧靠放牧场地的地埂边,坐北朝南,排水通畅。中间最好能保持几十米的距离作为运动及饲喂场所。 2.一群鸡(500羽左右)建1个鸡舍,1个鸡舍紧靠一片牧场,彼此之间尽量不要混杂在一起,以防因鸡群密度过大破坏放牧场植被、引起疫病传播。 3.在鸡舍内部要构建栖架以便鸡群落脚栖息,母鸡舍内要建产蛋窝或产蛋箱,以防产蛋母鸡四处产“野”蛋。 三、品种选择要点:根据市场需求,一般选择适宜性强,抗病力强,觅食力强,耐粗饲,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良种鸡。 1.在鸡种的选择上以当地的土鸡或者含有地方鸡血缘的改良鸡种。这类鸡既保持了土种鸡肉蛋产品风味好的优点,且生产水平较一般土种鸡高,又较引进的良种鸡抗病

夏季常见蛋鸡疾病防治

夏季蛋鸡常见病的防治 夏季气温较高,雨水多,鸡舍内潮湿,鸡群容易中暑,还容易发生各种疾病。 一、青年母鸡病笼养蛋鸡疲劳症又叫青年母鸡病、蛋鸡猝死症,是近年来笼养产蛋鸡新出现的一种疾病。蛋鸡在初产到产蛋高峰期发病,产蛋上升快的鸡群多发,产蛋高峰过后逐渐消失。无异常表现的鸡群在早晨喂料时可突然发现有死鸡、病瘫鸡。若发现早,将病鸡放在地面上,产出一枚蛋后往往恢复正常,也不再发病。机体缺钙及体质发育不良是导致发病的直接原因。 防治措施:鸡在育雏、育成期及时分群,饲养密度不可过大。上笼时间不可过早,一般在100日龄左右上笼较宜。按照日龄和鸡的发育情况适时换料,一般在开产前两周开始用预产料,当产蛋率达到5%~10%时换成高峰料。饲料中钙、磷比例要合理。每天早起观察鸡群,以便及时发现病鸡,采取措施。 二、溃疡性肠炎阴雨、潮湿天气及饲料改变是发病诱因。由于本菌形成芽孢,在一次暴发后鸡舍内长期污染,会连续多批发病,因此,发病后应加强对鸡舍及环境的卫生消毒。 病鸡主要表现无神、下痢,发病后死亡较快。死鸡体况良好,有的还有一枚待产的蛋,产蛋率略有下降。病变主要在后段肠道,肠道增粗,肠内容物松软带有泡沫,自肠外可以见到密集的小米大小坏死点,有的成片,剪开后可见溃疡。 治疗:用治大肠杆菌的药物,全天饮水,一般用药2天死亡明显下降,用药4天后死亡基本停止,产蛋率也逐渐恢复正常。 三、传染性鼻炎仅有零星发生,多是产蛋鸡发病,在闷热、潮湿的季节比较容易发生。表现流鼻液,呼吸困难,面浮肿。发病后出现零星死亡,产蛋下降。主要病变为鼻腔内有粘液,鼻粘膜红肿,卵胞破裂形成卵黄性腹膜炎。 本病治疗后极容易复发,尤其是不能全进全出的鸡场,一旦发病以后往往其他鸡群还会发生。治疗时用药疗程要长,可以用2~3个疗程。场内有本病存在后最好进行疫苗(油乳剂灭活疫苗)预防。 四、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夏季后期容易发病。成鸡最易感,但以雏鸡和青年鸡发病后死亡最多,危害也最严重。 防治:发病季节定期用药物预防是比较有效且经济的措施。注意防蚊灭蚊。 五、球虫病主要为地面垫料饲养的肉鸡发病,夏季笼养蛋鸡也会发病。由于蛋鸡对小肠球虫的抵抗力较强,常不表现明显的症状,一些养殖户往往忽视球虫的预防,造成一些鸡产蛋高峰前出现腿软、瘫痪、拉稀、粪便中带有不消化的饲料等症状,特别是夏季高热高湿更易发病。病鸡冠髯萎缩、面部苍白、排杏黄色或红色粪便,贫血,消瘦,零星死亡。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肠道,腺胃肿大似球、小肠黏膜肿胀增厚、有出血点、坏死点,内容物黄褐色、黑色,盲肠一侧或双侧有干酪样凝块。 对本病应以药物预防为主。发病后可以用中草药、妥曲株利等药物,配合抗菌消炎药,增加营养,改善环境。 6.鸡痘季节性明显,主要在立秋前后发病,但有时其他季节也有零星散发。蚊虫叮咬、外伤等是导致感染发病的原因。死亡率一般不是太高,但肉鸡发病后影响销售,还会感染葡萄球菌病。 防治:应在发病季节前进行疫苗预防。防灭蚊蝇。对病鸡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可适当使用抗菌药以防止感染葡萄球菌病。 七、开产猝死症 发病日龄以130~180日龄为主,夏季多发;发病原因多为:炎热季节中暑或饮水不足;应激因素(包括生理和环境两方面);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或缺乏;大肠杆菌病、输卵管有炎症等;病毒性肾炎及冠状病毒病等。 临床症状:产蛋鸡突然发病或死亡,初期发病率高,此后一直有病鸡出现。患鸡瘫痪不起,肛门外常有一成形蛋,挤出后病情可好转。病鸡精神沉郁,拉白色或水样稀便,恶臭,肛门附近羽毛被玷污,皮肤干燥,眼睛下陷。病理变化:死亡鸡一般营养状况良好,皮肤脱水,鸡冠肉垂呈紫色,全身肌肉发红或苍白。腺胃变薄发软,溃疡或穿孔,乳头流出红褐色液体,黏膜上有血水样脓性分泌物。肝脏瘀血或有灰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