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主义对居住区规划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城市主义对居住区规划的启示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来,起源于美国的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思想成为城市规划、城市设计领域的重要理念。
相比其他思潮,新城市主义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城市中心的回忆。
它利用传统城镇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建设具有多元化特征的现代社区满足居民需求,从而抑制过度郊区化无序蔓延的态势,消除社会分化,解决交通拥挤、自然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
当前,土地使用制度和住宅商品化制度的改革推动城市人口郊区化迁移,形成中国城市郊区化的主要特点。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的和谐社会背景下,着眼中国城市化进程,借鉴新城市主义合理内核,对居住区开发以及房地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城市主义的缘起
工业化发展使美国城市中心逐步陷入环境恶化的窘境,引发了居住郊区化趋势。
这同时得力于两方面:便捷的高速公路网,使汽车取代火车、电车等公交系统成为主要交通工具;政府偏向于独立式住宅的按揭保险政策,使在郊区买别墅比在城里租住公寓更为便宜,导致低密度郊区成为发展的标准模式。
全面郊区化也带来诸多问题: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土地和农田大量消耗;对汽车绝对依赖,使其数量和高速公路轮番增长,通行时间长,产生汽车尾气、噪音和能源紧张问题;城市文化氛围缺乏,郊区公共生活贫乏,社区居民相互隔离,文化认同差。
全面郊区化既造成中心城区恶化,又使郊区开发地块尺度巨大、功能单一,不能形成有机生长单元,到处是“没有灵魂的郊区,散漫盲目的边缘城市,破碎颓败的老城镇”。
在此背景下,新城市主义运动在欧美等国兴起。
它的起始以1993年在弗吉尼亚北部亚历山大市召开的第一届“新城市主义代表大会”(the Congress for the New Urbanism)为标志。
其基本理念是使传统城市规划和设计思想与现代生活结合,通过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社区取代缺乏吸引力的郊区化模式。
二、新城市主义的主要思想
新城市主义主张在区域、村镇和邻里三个尺度内提出消除郊区蔓延、城市中心腐败的发展方式,提倡构建街道网络,以步行距离为出发点去规划各种活动,使自然环境与人造社区有效结合。
新城市主义强调两方面内容,即可步行的社区(适宜于人的适度,适宜社区居民生活出行布局)和多样化(既指不同年龄、类型、收入居民的多样,也指不同岗位、社会活动的多样)。
提倡构建街道网络,它以步行距离为出发点去规划都市、邻里以及邻里的各种活动。
针对居住区开发,主要体现如下:
(一)新城市主义两种主要模式为交通引导开发(TOD)和传统邻里开发(TND)模式TOD模式偏重都市区域层面,由彼得·卡尔索尔普在“步行口袋”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
它提倡以区域性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规划由核心出发的放射状道路系统,在适宜步行距离为半径的范围内,包含高密度住宅和配套各种服务功能社区。
TOD模式的目的是建立有核
心、紧凑的、适宜步行的社区,使人们可以在不完全依赖汽车的情况下得到高质量的生活。
TND模式侧重于城镇内部街坊社区层面,其基本单元就是邻里。
每个邻里都有各自中心和边界,规模约16~80英亩,半径不超过400米,可保证从邻里中心到边界在五分钟的步行范围内。
(二)建设适宜步行的多样性社区
小汽车的过度使用导致交通拥堵、环境质量恶化、能源短缺、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新城市主义主张限制使用小汽车,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并辅以无能源消耗的步行系统,并尽可能考虑宜达的步行空间。
其次,建设不同类型、不同价格水平的房型,通过不同居民入住形成多样性的居住主体。
这种社区互动减少了社会分化和矛盾,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元素。
同时,社区里的商店、学校、工作场所、停车场等设施,既便于社区生活,又催生社区的多功能,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三)重视建设具有形式感的公共空间
缺乏人性感的公共空间是社区的弊端。
新城市主义强调社区要有明确的界限和公共活动中心;要加强城区中心建设;要营造步行尺度的外部空间,把日常生活活动组织在步行范围内,而不是空洞的建筑剩余空地。
公共空间力求形成特有的形式感,如在街区上设置街头长椅、街头家具设计、商店、街头园艺等手法,创造利于交流的环境;结合公共空间靠近道路配置不同类型的建筑,以明确限定街道空间,并使街道成为具有安全感的公共空间。
新城市主义反对郊区住区惯常的“尽端路”模式,因为它虽然提供了局部的私密和安静,但最终还是迫使容纳大量快速车辆的主干道切断了社区联系。
新城市主义提倡设置与社区贯通的街道网,采取路面停车,降低车速,阻止不必要的穿越性交通,并在街道安排充足的人行道和行道树,规划街头袖珍公园等办法,使街道成为具有安全感的公共空间。
三、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和谐社会背景下居住区开发的启示
居住区开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环节,如何借鉴新城市主义合理思想,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当前面临的时代课题。
(一)在居住区物质形态上按照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建设紧凑型、功能混合型社会和谐的社区
快速城市化引发郊区蔓延,而大规模旧城改造带来邻里关系和社区结构破坏、城市文脉遗失,等等问题。
新城市主义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支持性,在社区规划中的步行尺度,突出了关怀人,为人服务的城市设计理念。
社区层面,边界清晰、布局紧凑、功能混合、适宜步行,并拥有可供选择的多种交通系统、公共活动空间以及多样性的住宅和公共设施,创造具有归属感的社区。
现代居住区开发要关注居民的多样化,使社区既包容不同年龄组、不同类型和收入水平的家庭,也在工作岗位、住宅、商店和社会交往方面创造多样的活动模式。
借鉴生态学“群落多样性和共生性是群落稳定的重要尺度”的原理,新城市主义强调区域用地属性的混合,这种多功能带给居住区特殊的吸引力,形成社区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要充分吸收传统邻里单元思想,提供混合的土地使用及多样化的住宅和公共设施,
满足居民多样需求。
它不仅指社区居民活动的空间物质投影符合“人的尺度”,更是社区居民社会网络的重构,尽力摈弃单一的功能分区,将居住、商业、教育等围绕公共设施与公交站紧凑相连,共同构成集合各种活动的人性化空间,使居住区空间向多样综合的人性化模式转变,增加社区活力,带动社区发展。
(二)在居住区规划思想上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现生态和谐与时间序列和谐
城市空间功能依赖于城市空间结构,而城市空间结构是系统思想和地理思想在时间序列上对城市客观存在的抽象。
人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当其真正与自然联系起来,才真正存在。
新城市主义指出住宅区引起的城市生长应尊重由自然环境容量所确定的一定的边界,要尽力将居民社会、经济、政治关系及所处自然环境相匹配。
居住区存在于既定城市自然环境之中,居住区规划设计要尊重所在地自然条件和特点,形成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住区。
基于此,新城市主义的紧凑性原则强调节约土地资源,合理提高土地开发强度。
同时,公共交通发展,居民对小汽车交通的依赖程度降低,减少了城市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绿色环保社区环境、文化氛围浓郁的社区体系形成,是社区开发面临资源强约束条件必须正视的问题。
因此,居住区开发要加大对绿色建材、节能材料、通用住宅标准及部品配套体系研究,探索节能、节地、节材新技术研究开发,积极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
城市是人生活的历史积淀的结果,社区同样如此。
要充分考虑社区规划肌理,加强营造人文氛围,重视历史建筑的保护,保持当地文化传统和人文特色,延续社区历史文脉。
(三)在居住区实施方式上按照公众参与的思想,构建有效的开发信息沟通机制
城市规划从理想到理性回归是历史的进步;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升华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而以人为中心到以人为本认识论的转变就是城市发展的准则。
居住区不只是建筑的组合,它是人生存的空间。
和谐住区必然是社会社群的和谐发展,因此,强调在居住区的实施过程中的公众互动参与是重要的理念。
新城市主义称为charrette。
它一般从现场开始,由设计师组成的小组到项目现场工作,与发展商、项目策划、附近居民、当地政府密切接触,并与业主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
这种开放设计过程,既可使设计者能获得尽可能多的意见,又由于受媒体关注,往往成为开发商有效包装的“事件”。
当然,新城市主义公众参与思想不仅体现规划各方的协商作用,还是参与群体各方的互动学习,并推动项目良性循环。
这种学习导向型的和谐项目开发思想对当前的住区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