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县丁庄镇西南寨村简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饶县丁庄镇西南寨村简志

(一)概况

地理位置:西南寨村位于广饶县城东北22公里,东青公路以西1.5公里处、小清河南岸。东临常寨村、河南寨村、北临小清河、西与尚道村相接、南与稻庄镇辛庄子村相接。东青公路、荣乌高速路通过本村地界,交通非常便利。

村庄沿革:清康熙末年(1722年),常姓由常寨村迁出在西南侧立村,取名西南寨。村内有常、赵、张、毕、吴五姓。赵氏随常姓之后,于清康熙末年由赵嘴村迁入,张氏于清朝末年,由北张寨村村迁入,毕氏于民国年间由广饶镇邵家村迁入,吴氏于民国年间由辛庄子村(现稻庄镇辛庄村)迁入。

隶属沿革:清朝属乐安县端智乡、1911年端智乡端五保、1914年广饶县耻区、1929年广饶县七区、1941年广北七区、1945年9月广饶县七区、1948年12月七区五寨乡、1956年1月三柳区五寨乡、同年6月改五寨乡、1957年11月尚道乡、1958年9月东风十社、10月赵嘴公社、1960年1月广北农场八分场、1974年2月广饶县赵嘴公社、1984年7月丁庄乡、1994年改丁庄镇。

基本情况:建国之前全村只有60户村民、人口为220 人,到1959年增长到71 户,278 人,1959年至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人口增长比较缓慢,1961年底全村人口为279 人,从1963年开始经济好转,人口迅速增长,至1975年村内人口达到375 人,三中全会后,落实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到1992年年底全村115户、423人,2011年底全村158户,人口为485人,其中男性公民为247人,占全村人口的51%。全村现有耕地655亩,林地90亩,地貌总体为平地,为南高北洼,海拔在3.8米至4.5米之间,土质多为黄沙、由黄河水淤积形成,属二性盐碱地。至2011年底,全村辖区总面积为900亩,其中村庄占地面积为168.75亩,东西宽250米、南北长450米。

(二)党政建设

1946年1月,村内进步青年常龙池、张子剑等人,由土改工作组的牛以恒同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建立了村党支部,常龙池任支部书记。并成立了“村公所”,张子温任村长。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期间,村内先后有13名青年积极参军支前,有5名同志为了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常云清、常广修、常广武、毕荣章、张月德。其中常云清、常广修、常广武、毕荣章四位同志被原部队追认为“革命烈士”,名字被刻入了“广饶县革命烈士纪念碑”。新中国成立后,西南寨村在党的领导下逐步走上了合作化道路,1956年9月成立了“农业合作社”,由常怀发任社长、1958年10月改为“生产大队”,下辖3个生产小队、1968年7月“大队委员会”改为“大队革委会”、1981年1月改为“大队管委会”、1982年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生产队取消,全村合为一个生产组。1984年10月改为“村委会”至今。村内先后有7名同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有12人担任村委正职。到2011年底,村内共有党员19名、预备党员1名。

历届村党支部、村委会正职人员一览表:

(三)经济建设

种植业西南寨村历来以农业种植为主,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以种植经济作物棉花、大蒜为辅。建国前后,农民种地都是靠天吃饭,无任何排灌设施,加上土地非常零散、盐碱度又高,粮食产量一直在每亩、每年200----400公斤左右徘徊,遇到灾年产量更低。直到上世纪70年代,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农业学大寨”活动,大搞农田开发,进行了土地整平、整改、统一规划,修水渠、挖排水排减沟、购买排灌机器,于1973年春建起了第一座扬水站。使村内大部分农田得到了有效灌溉,粮食产量迅速增长。到1975年,全村粮食亩产量达到了600公斤。同年村里安装了电力设施,村民用上了电灯照明。大队及各生产小队都购买了渔船,抽出部分劳力从事海上渔业生产,从此村民生活由“温饱”逐步向富裕发展。1982年改革开放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村里重新修建了电灌站及排灌沟渠,使全部农田都旱能浇、涝能排,粮棉生产有了大幅度提高。实行联产承包后,村内有了更多的剩余劳力,村委会便鼓励和帮助村民购买渔船,大力发展海上渔业生产,村里有1/3农户购买了渔船,从事海上渔业生产的村民有90余人。其他剩余劳力投入了经商、建筑、运输、养殖及饮食服务等行业,村内经济条件迅速发展,村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1986年完成了新农村建设规划,1993年村内修上了泊油路,90%以上的村民有了电视机、装上了电话。到1994年底粮食亩产量达到了800公斤,棉花籽棉单产达到了250公斤,人均占有粮食750公斤,人均纯收入是1207元。进入21世纪后,村内农副业发展更为迅速。“村两委”经过外出考察大胆做出了决策,进行了产业化调整。由以前单一的粮食种植业,向种植经济作物发展,并且到外地购来蒜种,引导和帮助村民搞起了大蒜种植,仅此一项村民每年每人就增加了1000元收入。再就是村里划出了养殖区、协调贷款,帮助8户村民搞起了大型养殖。由原来的庭院养殖发展为规模化养殖,其积极效益非常可观。海上渔业生产,由原来的浅海作业逐步向深海发展。以前的小型机动渔船换成了300马力以上的大型铁壳捕捞船,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了村内各项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农业发展。到2004年底粮食亩产量达到了1000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000元。2005年,对全村土地

进行了二次整平改造,重新疏挖了排灌沟渠,使农业生产得以巩固发展。村“两委”还积极协调银行,为养殖户、运输户、渔业捕捞户及经商户办理贷款,支持其扩大规模,创造出了更大的积极效益,使村民收入得到了快速增长。到2011年底,本村村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了10500元。

(四)社会事业

村庄建设、村庄规划:从建村开始到上世纪80年代初,村子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大街小巷都是弯弯曲曲,村民住房都是一色土胚房,房子又矮又窄。改革开放后,村内经济开始好转,于1986年开始进行了村庄统一规划,村民们陆续建起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村子里也有了像样的大街和小巷。1993年村里将一条主街进行了硬化,修建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条柏油路。2005年1月,随着新一届“村两委”的产生,村内展开了“新农村建设”工程。先后投入150余万元资金,将村内所有大街小巷全部进行了硬化、街道两旁修上了花池、载上了绿化苗木、安装了路灯,并新建了文化广场、建起了村委大院,可以说是成了一个花园是村庄。本村于2006年7月被东营市文明委授予“市级文明村”称号。

供水:自建村到上世纪70年代,村民都是吃小清河水,后来河水被污染,于1972年村里协调县水利部门在村东南角打了第一眼机井,深度为240米,在水井旁修上了蓄水池,村民用扁担、水桶挑水吃。1989年村里又重打了一口深度为300米的机井,同样修上了蓄水池,村民用同样方法取水。直到1992年才安装了压力罐、铺设管线、在村民家中安装了水龙头,村民才真正用上了自来水。2008年又重新铺设管线,实行了全镇24小时统一供水。

供电:1973年,在上级扶持下,村里筹集部分资金架设了一条1.5公里10千伏线路、安装了一台100千瓦变压器,村民用上了电灯照明、农田用上了电力灌溉。1984年村内有了第一台电视机,1986年以后,各种家用电器逐步进入村民家中。到2011年全村年用电量达到了200000千瓦时。

通讯:1993年村里开始安装电话,到1995年底,电话入户率达到了95%。1996年村内有人开始使用手机,2002年开始使用电脑,到2011年底,村内有手机400余部,有30余户安装了电脑,进入了宽带网络。

文教卫生、文体事业:建国前后村里就有戏曲班,演唱京剧和山东吕剧,每年春节前后在本村和周边村庄演出,还小有名气,上世纪70年代后,戏曲班解散。直到2004年,村里又重新组建了戏曲班和秧歌队,晚上和农闲时节在村广场为村民演出,自编、自排、自娱、自乐,丰富了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卫生:建国前后,村内无卫生设施,村民看病都是去外村或外地。直到上世纪60年代,村里才有了卫生室,配备了简易器械、中西药物和一名“赤脚医生”。从此村民有个头疼脑热、小病小灾的再不用四处就医。2004年村卫生室与常寨、河南寨村合并,2006年解散,重新回到本村。

教育:建国前,村里有极少数孩子读“私塾”。建国后,在河南寨村合建了一所小学,

由于旧的观念和生活原因,孩子入学率较低(特别是女孩)。1968年教师下放,贾秀兰老师自愿回村任教(当时在广饶城任教)。回村后,她拿出了自家三间房子,办起了第一所小学,一人带了五个年级班、全部的课程。并挨家做思想工作,动员家长让学龄孩子上学,还拿出自己的工资为贫困学生购买课本和文具,使学龄童入学率达到了98%以上,在当时的整个广北地区(当时本村属广北农场管辖)为最高。直到1971年,村里才建起了一所像样的小学,又加聘了一名民办教师。1984年重与河南寨村合并,在两村中间建起了学校,聘用教师5名,并购置新增了教学器械,使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01年学校统一合并,迁至“希望小学”(在李道村村西),并配备了学生专用车,家长再不用接送孩子,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