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计中的善与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重要性,最后从设计美学的角度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设计; 善; 美
中图分类号: J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 - 1602 ( 2019) 04 - 0019 - 01
1 什么是设计 作为一个艺术学习者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何为设计,设计这个概 念在很多的教材或者书籍都有明确定义。我理解的设计就是一部分 掌握一些技能的学习者或者工作者为另一群有这方面需求的人所进 行的创造活动。这么简单粗暴的定义除了非常容易记住还有一个很 大的亮点就是可以很明确自己在这个概念中的位置。 美国战后设计大师维克多·帕帕奈克① 的经典著作 《为真实的 世界设计》 这本书是可以说是所有设计者的入门经典读物。我更愿 意把这本书看成是对设计师或者相关人员的设计道德指导手册。设 计归根结底是要解决问题,从 1739 年美国雕塑家 Horatio Greenough 首次提出 “形式追随功能”② 开始,形式与功能的相互关系便成为设 计师们争论的主题。之后的美国著名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又提出 “形式与功能相一致”③ 的概念,这两种表述都指出了 “好 用” 和 “好看” 两者在表面上的分离。对于新时期的消费者而言最 理想的状态是功能性和审美感完美结合。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并掌握 设计的一项重要原则: 以善为起点以美为终点。 2 设计中的善与美 何为设计中的善与美?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中 “善” 乃一切事 物存在之根本,《三字经》 首句就是: 人之初,性本善。那么这个 所谓 “善” 在设计中究竟有怎样的体现。我们先从微小案例来了 解。绘画中经常使用到的管状颜料,在盖子最顶部凹陷的地方就有 打开这些颜料的一个小钉子,便捷高效。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小婴儿 衣服的设计,所有商标都缝在衣服外面,包括针脚的走线全部是在 外面,乍一看会以为是穿反了衣服,其实是非常人性化的设计和改 良,宝宝的皮肤娇嫩这样会最大限度的避免不断的摩擦带给肌肤的 不适感。这样的设计中的善真心可以说是 “以小博大” 了。 我们都知道设计的本质工作就是为生活和大众服务,那么这种 “善”是否也有时代性? 地域性?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拿手机举例子, 八零后中学到大学才会单独拥有和使用安卓系统手机,九零后提前到初 中甚至小学开始使用全智能系统,零零后提前到学龄前就会接触到。 再说地域性。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设计无国界。但是设 计一定是有国家的。不同国家地域因为地理特点,环境因素,国家政 策,宗教信仰,大众需求以及生活习惯等等因素的影响会呈现出千差万 别的种类来。比如举世闻名的北欧设计,因为地处寒冷的北半球高纬度 地区,冬季时间长,积雪很厚,气候反差很大但是森林资源丰富,水域 辽阔。纯手工家具以及纯手工的制作理念在这一些地区根深蒂固,现在 市场很流行的实木家具比如宜家家居以及我们的国产品牌曲美家居很多 都是以实木为主原料设计的,曲美家居其中的几个系列比如 “北欧阳 光”“如是·中国家”“艺树空间”“万物生活”等主材料都是以实木为 主采用传统的弯曲木制作手法设计的家具。我们经常说 “一方水土养育 一方人”在设计里也可以说是 “一方水土养育一批设计师”。 对于设计中的 “美” 我们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思维来探讨。首先
Vol. 41/No. 04/Westleather
浅谈设计中的善与美
Baidu Nhomakorabea
郭延霞
(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 100029)
摘 要: 本文主要从设计的基本概念切入,分别从经典著作,个人理解两方面对设计概念进行了初步阐释,结合实际案例得
出设计中需要涉及到的一些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本文讨论的主要论点,即 “善” 与 “美” 在设计中不同的表现方式,及
3 设计中善与美的关系 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其本质其实就是在处理 “人与人造 物” “人与人” “人与自然” 的关系。设计美学始终追求的是这三 者的完美统一和谐发展。设计中的善与美从美学的角度来讲其实是 高度统一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多优秀的设计一定都是都具 备这两个要素的。如果站在实用的角度,设计中的 “善” 可以理解 为好用,或者说设计初衷一定是把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的。而设 计中的 “美” 就可以解释为外观善心悦目,愉悦大众的感官。那么 那些受欢迎或者我们经常说的卖的好的产品就可以简单粗暴的总结 为好的设计。这是作为普通大众或者消费者最接地气的评价,虽然 很片面但是一 定 是 最 真 实 的。 我 们 如 果 让 这 样 的 评 价 上 升 一 个 高 度,那么评价标准一定是不一样的。在回归到设计者本身,在了解 了这些基本概念和区别之后对于自身眼界阅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就 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和要求。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这门 课程的必要性所在。毕竟 “为真实的设计而设计” 并不是一句口号 而已。《论语》 中记载: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 矣,未尽善也。”④ 古希腊的学者提出 “美善同体” 而我国的荀子提 出了 “美善同乐”。设计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离不来善,也离不开 美。艺术铸就民族品格,而一切文化最终沉淀为人格,人格的魅力是 “善”和 “美”的最终归宿。设计中的 “善”和 “美”无论从哪个角度 来分析和理解都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试着有一双能够发现和欣赏 “美 “的眼睛,心存善意的为受众设计二者完美结合的作品。 注释: ① [美] 维克多·帕帕奈克. 《为真实的世界设计》: 1971 ② [美] Horatio Greenough ③ [美]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④ 《论语·八佾》 参考文献: [1] 维克多·帕帕奈克. 为真实的世界设计. 中信出版社,2012. [2] 李泽厚. 美的历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14 - 06 - 01. [3] 威廉·斯莫克. 包豪斯理想. 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年 2 月第 1 版. [4] 唐纳德· A · 诺曼. 设计心理学 4 未来设计,中信出版集团出
我们要清楚设计作为一项主观的人类创造性活动因为设计主体的目 的和自身各种因素的影响所呈现出来的美感是千差万变的。美的标 准就是没有标准,时刻在变。审美主体在变,客体也在变。主体是 我们自己,随着自己的阅历与审美经验的增长,儿时美妙无比的小 铅笔或许被商场更加精致的帕克钢笔取代,主观的标准变化了。审 美的标准是动态的,是一种标新立异的变,这种变化让人感受到冲 击,冲击了以前的认识,有张力,给人以全新的审美体验。但标新 立异的变,不是胡乱一气的变化,杂乱无章没有规律的拼凑,在大 多数的时间里不会给人很好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