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历程解说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两部影片对好莱坞制片制度的形成产生了 很大影响
三、苏联蒙太奇学派
❖ 在苏俄电影的废墟上,爱森斯坦的不朽 杰作《战舰波将金号》以其全新的革命 内容和精湛的艺术形式震动了世界影坛, 标志着苏联电影学派的兴起。
❖ 著名的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普多 夫金、库里肖夫。
❖ 普多夫金和他的蒙太奇思想
1、苏联著名电影艺术家和电影理论家。
代表作:《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他在影片中大量运用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 奇、对比蒙太奇等艺术手法,创造了世界电 影史上著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至今在 电影创作中广泛应用。
❖ 1913年定为影城好莱坞的诞辰。
❖ 格里菲斯在好莱坞拍摄的《一个国家的诞生》 和《党同伐异》,从格里菲斯开始,美国电 影业的重心由纽约转移到好莱坞。
❖ (二)“把摄像机扛到大街上”——新现实 主义的创新
这是在技术上提出的口号。为了缩短电影表演 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尽可能地从生活本 身去发掘矛盾和情节,采用真人真事进行创 作,尽可能的较少艺术加工。
无论是做为一种拍摄手法,还是一种美学追 求,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创立了一种与 好莱坞电影相对立的新的电影美学,即纪实 主义电影美学,直接启发了巴赞的长镜头电 影理论。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价值 ❖ 记录性 ❖ 实景拍摄 ❖ 长镜头的应用 ❖ 非职业演员的起用
六、巴赞及其再现美学理论
❖ 世界电影理论史上有三个里程碑:以爱森斯 坦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是第一个里 程碑;以巴赞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美学为第二 个里程碑;而以麦茨为代表的电影符号学为 第三个里程碑。
❖ 理论的核心:认为电影是通过摄影记录下来 的艺术,是照相的延伸。电影的威力在于它 所拍摄的形象是自然和绝对真实的。在摄影 上要严格遵守时间的统一性,而最好的方法 就是运用长镜头。
❖ 巴赞的电影照相本体论观点:
影像的逼真性、电影时空的完整性、影 像和现实的被摄对象的同一性。
自然真实本身就是电影表现手段,这就 是巴赞的照相本体论观点的基本内容。
❖ 在照相本体论基础上,巴赞构筑了他的 长镜头理论大厦,这一理论的两个中心 论点,一是反对蒙太奇至上论,二是强 调现实的多义性。
❖ 巴赞用“总体现实主义”一词来概括自 己的全部美学观点。“总体”是相对于 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的“分解”提出来 的。
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
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阶段
❖ 电影的诞生——默片时代——声音的介 入——电影的成熟期——三大电影文化 区——苏美电影文化的竞争——法国艺 术本位的电影文化——新德国电影崛 起——电影艺术的多元交汇、融合发展
http://www.010youhua.com/ http://www. mall5 71.co m/ http://www.zj71.net/
❖ 声音的介入 科技的进步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 条件——光电管的出现,能够使声波与电磁 波互相转换。
1927年10月,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出 现,标志着有声电影的诞生与默片时代的结 束。
电影只有获得画面和声音这两个最基本的艺 术元素,才标志着它作为新兴的视听艺术的 形成。
❖ 从横向发展来看,世界电影形成期的总趋势 是由西而东得传播与发展。
❖ 战后三大电影运动的特点 ❖ 从整体上看代表了战后再现美学的电影
潮流对战前以好莱坞为代表的传统的表 现美学电影潮流的反叛。
❖ 电影再现美学追求的最高目标是“真” 而不是“美”。
❖ 《奥伯豪森宣言》和青年德国电影
《奥伯豪森宣言》是西德电影的转折点。
青年德国电影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描 写普通的小人物,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 现实性。 在题材反映的广度上也是多种多样,都 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七、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
❖ 新浪潮的美学追求
一、制片技术和制片方法的革命。崇尚 真实的电影观念,反对好莱坞式的制片 方式。
二、确立了电影个人风格的地位。(作 家电影论)
三、电影语言和电影形式的革新。制作 费用低、周期短、采用实景拍摄和现场 即兴的导、演风格。
❖ “电影手册”派和“作者电影”论 五位核心人员:夏布罗尔、特吕弗、戈 达尔、里维特、罗伯尔
❖ 从3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好莱坞树立了 鲜明的戏剧化特征,并形成了规范化的 “类型片”剧作模式。
❖ 类型片包括:喜剧片、歌舞片、警匪片、 西部片、战争片、历史片、恐怖片等。
http://www.010youhua.com/ http://www. mall5 71.co m/ http://www.zj71.net/
一、世界电影艺术的形成期(1895-
❖ 默片时代
1930)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 《火车进站》,它成了电影这门艺术的开山 鼻祖。卢米埃尔兄弟也因此被誉为“电影之 父”。
从诞生到有声电影的30多年间,世界电影从短 片到长片,从单镜头到多镜头组接,逐渐摆 脱了对于戏剧的依赖,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 艺术美学和语言特点。
❖ 苏联电影:电影蒙太奇得到理论的升华。蒙 太奇电影美学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向契合, 开拓出一条革命现实主义电影之路。
❖ 一旦“本位”变成唯一,便会导致电影发展 的低落。在二战后,美国和苏联电影走向衰 落。
三、世界电影的发展期(1966-)
❖ 1966年的新德国电影的崛起,标志着世 界电影的成熟及其综合发展期的开始。
❖ 这里的“综合”是指各种艺术元素的综 合,是从总体特征来说的
❖ 原来三足鼎立的历史架构一开始趋于模 糊。
第二节 世界电影美学百年回眸
❖ 电影艺术的拓荒者-格里菲斯与好莱坞 的崛起-苏联蒙太奇学派-“梦幻工厂” 与类型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 动-再现美学理论-法国新浪潮-新德 国电影运动
百度文库
一、卢米埃尔与梅里爱的贡献
❖ 从纵向发展来看,在向某种兄弟艺术学 习的过程中探索自身特点及表现潜能;
❖ 这一成熟过程的具体形态是流派纷呈, 主要有美国的戏剧电影、苏联的蒙太奇 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法国新 浪潮为中心的现代派电影。
❖ 从横向发展来看,在形成期初露端倪的 三足鼎立之势,逐渐发展成为三大电影 文化区域: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本位的 电影文化,是戏剧电影美学与商业化倾 向结合的产物;以苏联为代表政治本位 的电影文化,是蒙太奇电影美学与政治 化倾向结合的产物;以法国为代表的艺 术本位的电影文化,是纪实电影美学与 艺术化倾向结合的产物。
❖ 20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电影逐渐取代法国 电影统治了世界电影市场。美国电影具有极 强的商业性。
❖ 法国电影则表现出另一种艺术倾向:较注重 对电影艺术的特性与表现潜能的不断探索。 主要表现在20年代先锋派电影艺术实践中。
❖ 苏联电影异军突起,出现了爱森斯坦、普多 夫金等电影艺术家。
二、世界电影的成熟期(1930-1966)
长盛不衰的启示: 把观众的欣赏习惯和欣赏趣味放在首位 注重对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 采取兼收并蓄的大家姿态
五、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一般认为只 有六年的历史,即从1945——1950.
❖ 1945年,罗西里尼拍摄的《罗马,不设 防的城市》是它的开山之作,宣告了意 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正式诞生。
在摄影棚里,他系统的将戏剧艺术的一 些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如冲突律,服装、 道具、布景、化妆,以及场、景、幕的 划分等成功的运用到电影制作中,使电 影故事化、情节化、戏剧化。这是对卢 米埃尔电影直接摄录生活的重要突破。
❖ 为了使电影更好地表现生活,他运用了 多种摄影技巧和表现方式来获得特殊的 艺术效果。他发明了停机再拍、多次曝 光、叠印与合成、摇晃拍摄、快慢动作 等特技表现,至今仍在电影创作中使用, 对电影语言的发展作出了大量的贡献。
❖ 德国青年一代的导演倾注了他们对社会 重压下的小人物命运的同情,真实地描 述了现实社会对人的压抑感。
❖ 它与法国新浪潮相比,新德国电影没有 那种轻浮、放荡的生活情调,但常常给 人一种过于沉重呆滞的感觉,可能与两 个民族的不同性格有关。
❖代表人物: 法斯宾德——“新德国电影奇才” 作品:“德国女性四部曲”,分别是 《马里亚·布莱恩的婚姻》、《莉莉 玛莲》《罗拉》、《维洛尼卡·佛斯 的欲望》
❖ 苏美电影文化的竞争 20世纪30、40年代,美国电影称霸世界 市场,堪称世界商业电影的大本营;
苏联电影虽受到西方国家的抵制,但对 中国、日本及后来的东欧各国产生了巨 大影响,可谓世界宣教电影的策源地。
❖ 美国电影:传送带式的制片制度,类型化的 “造梦”方法,其主要是靠科技和企业支撑 的,在电影技术方面多有贡献,对电影美学 发展鲜有建树。
❖ 两个口号:“还我普通人”、“把摄像 机扛到大街上”
❖ (一)“还我普通人”——新现实主义 的核心
反映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并以此关注当 时意大利普遍的社会问题,触及到时代 最敏感、最尖锐的倾向,以此和普通老 百姓之间建立一种息息相关的关系。
主要作品:罗西里尼战后三部曲《罗 马——不设防的城市》、《游击队》、 《德意志零年》。德西·卡 《偷自行车 的人》、桑蒂斯《罗马11时》。
❖ 卢米埃尔和梅里爱分别从纪实性和戏剧 性、逼真性和假定性这两个对立的方面 探索电影的本性。
❖ 卢米埃尔兄弟:客观再现生活 他们的影片只是一种原始的记录,完全 没有“表演”的性质,显示出鲜明的纪 实风格。但证明了“照相性”、“逼真 性”是电影的本性之一。
经典作品:《火车进站》、《水浇园丁》 等。
❖ 乔治·梅里爱:电影戏剧化先驱
“作者电影”理论:要求每部电影都像 一部小说、一幅画一样,只是一个人的 作品。这实际上是导演中心论。
❖ 夏布罗尔1958年拍摄的《漂亮的塞尔日》揭 开了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序幕,特吕弗1959年 拍摄的自传体电影《四百下》奠定了新浪潮 电影运动的基础。
❖ “左岸派”是新浪潮电影的重要流派,以 “作者电影”理论为指导。巴黎塞纳河畔聚 集了一批文学家出身的电影导演,他们被称 为“左岸派”
http://www.010youhua.com/ http://www. mall5 71.co m/ http://www.zj71.net/
2、将现实主义传统和关于电影叙事的抒情蒙 太奇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内容和形式 的统一。
3、代表作 《母亲》《圣彼得堡的末日》、 《成吉思汗的后代》
4、他把蒙太奇归纳为三个发展阶段:技术蒙 太奇、艺术蒙太奇、思维蒙太奇
四、好莱坞的商业电影
❖ 电影商业利润的驱使,使得美国电影艺 术家更加注重制作电影效果的过程,而 艺术家的理论思考、美学审视、语言建 构等都是围绕如何制作电影的戏剧化效 果、如何讲求故事的轰动效应来展开的。 更多的注重剧作结构和语言运用,相对 忽视了蒙太奇的表现作用和对电影特性 的深入探讨。
❖ 代表作 《月球旅行记》
二、格里菲斯与好莱坞的崛起
❖ 好莱坞的开发潜力: 1、特别充足的阳光 2、良好的自然环境 3、可供招募的居民 所有这些,都极有利于拍片时的采光、 取景及群众演员的挑选。
❖ 大卫 格里菲斯 :电影艺术的奠基人
他在摄影镜头和电影蒙太奇方面进行了积极 探索,他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 的电影艺术导演,被公认为世界电影艺术的 奠基人,更被后人称为“好莱坞技术主义的 代表”。
❖ 著名类型片:
❖ 歌舞片《出水芙蓉》、《音乐之声》
❖ 侦探片《蝴蝶梦》、《爱德华大夫》、 《电话谋杀案》、《后窗》、《第三十 九级台阶》等
❖ 科幻片《化身博士》
❖ 其他 《公民凯恩》、《乱世佳人》、 《卡斯布兰卡》、《西线无战事》等
❖ 好莱坞的戏剧电影美学 ❖ 故事情节的完整和合理性。 ❖ 清晰而简单的线型情节结构 ❖ 人物形象的类型化及人物性格的平面化 ❖ 拍摄方法和审美趣味的唯美主义倾向
❖ 代表人物:阿伦·雷乃 《广岛之恋 《去年在 马里昂巴德》
❖ 左岸派电影的特征 从不改编文学作品,一定要专门为电影创
作剧本。 把重点放在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描写上 电影手法非常讲究推敲 具有浓重的现代主义色彩
八、新德国电影运动
❖从1962年“奥伯豪森宣言”开始, 在西德境内掀起的一次要求改变旧 德国电影现状,创立具有独特艺术 风格的电影艺术运动。这一运动前 后延续了20多年,是持续时间最长 的一次电影运动。
三、苏联蒙太奇学派
❖ 在苏俄电影的废墟上,爱森斯坦的不朽 杰作《战舰波将金号》以其全新的革命 内容和精湛的艺术形式震动了世界影坛, 标志着苏联电影学派的兴起。
❖ 著名的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普多 夫金、库里肖夫。
❖ 普多夫金和他的蒙太奇思想
1、苏联著名电影艺术家和电影理论家。
代表作:《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他在影片中大量运用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 奇、对比蒙太奇等艺术手法,创造了世界电 影史上著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至今在 电影创作中广泛应用。
❖ 1913年定为影城好莱坞的诞辰。
❖ 格里菲斯在好莱坞拍摄的《一个国家的诞生》 和《党同伐异》,从格里菲斯开始,美国电 影业的重心由纽约转移到好莱坞。
❖ (二)“把摄像机扛到大街上”——新现实 主义的创新
这是在技术上提出的口号。为了缩短电影表演 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尽可能地从生活本 身去发掘矛盾和情节,采用真人真事进行创 作,尽可能的较少艺术加工。
无论是做为一种拍摄手法,还是一种美学追 求,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创立了一种与 好莱坞电影相对立的新的电影美学,即纪实 主义电影美学,直接启发了巴赞的长镜头电 影理论。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价值 ❖ 记录性 ❖ 实景拍摄 ❖ 长镜头的应用 ❖ 非职业演员的起用
六、巴赞及其再现美学理论
❖ 世界电影理论史上有三个里程碑:以爱森斯 坦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是第一个里 程碑;以巴赞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美学为第二 个里程碑;而以麦茨为代表的电影符号学为 第三个里程碑。
❖ 理论的核心:认为电影是通过摄影记录下来 的艺术,是照相的延伸。电影的威力在于它 所拍摄的形象是自然和绝对真实的。在摄影 上要严格遵守时间的统一性,而最好的方法 就是运用长镜头。
❖ 巴赞的电影照相本体论观点:
影像的逼真性、电影时空的完整性、影 像和现实的被摄对象的同一性。
自然真实本身就是电影表现手段,这就 是巴赞的照相本体论观点的基本内容。
❖ 在照相本体论基础上,巴赞构筑了他的 长镜头理论大厦,这一理论的两个中心 论点,一是反对蒙太奇至上论,二是强 调现实的多义性。
❖ 巴赞用“总体现实主义”一词来概括自 己的全部美学观点。“总体”是相对于 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的“分解”提出来 的。
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
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阶段
❖ 电影的诞生——默片时代——声音的介 入——电影的成熟期——三大电影文化 区——苏美电影文化的竞争——法国艺 术本位的电影文化——新德国电影崛 起——电影艺术的多元交汇、融合发展
http://www.010youhua.com/ http://www. mall5 71.co m/ http://www.zj71.net/
❖ 声音的介入 科技的进步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 条件——光电管的出现,能够使声波与电磁 波互相转换。
1927年10月,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出 现,标志着有声电影的诞生与默片时代的结 束。
电影只有获得画面和声音这两个最基本的艺 术元素,才标志着它作为新兴的视听艺术的 形成。
❖ 从横向发展来看,世界电影形成期的总趋势 是由西而东得传播与发展。
❖ 战后三大电影运动的特点 ❖ 从整体上看代表了战后再现美学的电影
潮流对战前以好莱坞为代表的传统的表 现美学电影潮流的反叛。
❖ 电影再现美学追求的最高目标是“真” 而不是“美”。
❖ 《奥伯豪森宣言》和青年德国电影
《奥伯豪森宣言》是西德电影的转折点。
青年德国电影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描 写普通的小人物,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 现实性。 在题材反映的广度上也是多种多样,都 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七、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
❖ 新浪潮的美学追求
一、制片技术和制片方法的革命。崇尚 真实的电影观念,反对好莱坞式的制片 方式。
二、确立了电影个人风格的地位。(作 家电影论)
三、电影语言和电影形式的革新。制作 费用低、周期短、采用实景拍摄和现场 即兴的导、演风格。
❖ “电影手册”派和“作者电影”论 五位核心人员:夏布罗尔、特吕弗、戈 达尔、里维特、罗伯尔
❖ 从3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好莱坞树立了 鲜明的戏剧化特征,并形成了规范化的 “类型片”剧作模式。
❖ 类型片包括:喜剧片、歌舞片、警匪片、 西部片、战争片、历史片、恐怖片等。
http://www.010youhua.com/ http://www. mall5 71.co m/ http://www.zj71.net/
一、世界电影艺术的形成期(1895-
❖ 默片时代
1930)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 《火车进站》,它成了电影这门艺术的开山 鼻祖。卢米埃尔兄弟也因此被誉为“电影之 父”。
从诞生到有声电影的30多年间,世界电影从短 片到长片,从单镜头到多镜头组接,逐渐摆 脱了对于戏剧的依赖,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 艺术美学和语言特点。
❖ 苏联电影:电影蒙太奇得到理论的升华。蒙 太奇电影美学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向契合, 开拓出一条革命现实主义电影之路。
❖ 一旦“本位”变成唯一,便会导致电影发展 的低落。在二战后,美国和苏联电影走向衰 落。
三、世界电影的发展期(1966-)
❖ 1966年的新德国电影的崛起,标志着世 界电影的成熟及其综合发展期的开始。
❖ 这里的“综合”是指各种艺术元素的综 合,是从总体特征来说的
❖ 原来三足鼎立的历史架构一开始趋于模 糊。
第二节 世界电影美学百年回眸
❖ 电影艺术的拓荒者-格里菲斯与好莱坞 的崛起-苏联蒙太奇学派-“梦幻工厂” 与类型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 动-再现美学理论-法国新浪潮-新德 国电影运动
百度文库
一、卢米埃尔与梅里爱的贡献
❖ 从纵向发展来看,在向某种兄弟艺术学 习的过程中探索自身特点及表现潜能;
❖ 这一成熟过程的具体形态是流派纷呈, 主要有美国的戏剧电影、苏联的蒙太奇 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法国新 浪潮为中心的现代派电影。
❖ 从横向发展来看,在形成期初露端倪的 三足鼎立之势,逐渐发展成为三大电影 文化区域: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本位的 电影文化,是戏剧电影美学与商业化倾 向结合的产物;以苏联为代表政治本位 的电影文化,是蒙太奇电影美学与政治 化倾向结合的产物;以法国为代表的艺 术本位的电影文化,是纪实电影美学与 艺术化倾向结合的产物。
❖ 20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电影逐渐取代法国 电影统治了世界电影市场。美国电影具有极 强的商业性。
❖ 法国电影则表现出另一种艺术倾向:较注重 对电影艺术的特性与表现潜能的不断探索。 主要表现在20年代先锋派电影艺术实践中。
❖ 苏联电影异军突起,出现了爱森斯坦、普多 夫金等电影艺术家。
二、世界电影的成熟期(1930-1966)
长盛不衰的启示: 把观众的欣赏习惯和欣赏趣味放在首位 注重对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 采取兼收并蓄的大家姿态
五、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一般认为只 有六年的历史,即从1945——1950.
❖ 1945年,罗西里尼拍摄的《罗马,不设 防的城市》是它的开山之作,宣告了意 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正式诞生。
在摄影棚里,他系统的将戏剧艺术的一 些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如冲突律,服装、 道具、布景、化妆,以及场、景、幕的 划分等成功的运用到电影制作中,使电 影故事化、情节化、戏剧化。这是对卢 米埃尔电影直接摄录生活的重要突破。
❖ 为了使电影更好地表现生活,他运用了 多种摄影技巧和表现方式来获得特殊的 艺术效果。他发明了停机再拍、多次曝 光、叠印与合成、摇晃拍摄、快慢动作 等特技表现,至今仍在电影创作中使用, 对电影语言的发展作出了大量的贡献。
❖ 德国青年一代的导演倾注了他们对社会 重压下的小人物命运的同情,真实地描 述了现实社会对人的压抑感。
❖ 它与法国新浪潮相比,新德国电影没有 那种轻浮、放荡的生活情调,但常常给 人一种过于沉重呆滞的感觉,可能与两 个民族的不同性格有关。
❖代表人物: 法斯宾德——“新德国电影奇才” 作品:“德国女性四部曲”,分别是 《马里亚·布莱恩的婚姻》、《莉莉 玛莲》《罗拉》、《维洛尼卡·佛斯 的欲望》
❖ 苏美电影文化的竞争 20世纪30、40年代,美国电影称霸世界 市场,堪称世界商业电影的大本营;
苏联电影虽受到西方国家的抵制,但对 中国、日本及后来的东欧各国产生了巨 大影响,可谓世界宣教电影的策源地。
❖ 美国电影:传送带式的制片制度,类型化的 “造梦”方法,其主要是靠科技和企业支撑 的,在电影技术方面多有贡献,对电影美学 发展鲜有建树。
❖ 两个口号:“还我普通人”、“把摄像 机扛到大街上”
❖ (一)“还我普通人”——新现实主义 的核心
反映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并以此关注当 时意大利普遍的社会问题,触及到时代 最敏感、最尖锐的倾向,以此和普通老 百姓之间建立一种息息相关的关系。
主要作品:罗西里尼战后三部曲《罗 马——不设防的城市》、《游击队》、 《德意志零年》。德西·卡 《偷自行车 的人》、桑蒂斯《罗马11时》。
❖ 卢米埃尔和梅里爱分别从纪实性和戏剧 性、逼真性和假定性这两个对立的方面 探索电影的本性。
❖ 卢米埃尔兄弟:客观再现生活 他们的影片只是一种原始的记录,完全 没有“表演”的性质,显示出鲜明的纪 实风格。但证明了“照相性”、“逼真 性”是电影的本性之一。
经典作品:《火车进站》、《水浇园丁》 等。
❖ 乔治·梅里爱:电影戏剧化先驱
“作者电影”理论:要求每部电影都像 一部小说、一幅画一样,只是一个人的 作品。这实际上是导演中心论。
❖ 夏布罗尔1958年拍摄的《漂亮的塞尔日》揭 开了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序幕,特吕弗1959年 拍摄的自传体电影《四百下》奠定了新浪潮 电影运动的基础。
❖ “左岸派”是新浪潮电影的重要流派,以 “作者电影”理论为指导。巴黎塞纳河畔聚 集了一批文学家出身的电影导演,他们被称 为“左岸派”
http://www.010youhua.com/ http://www. mall5 71.co m/ http://www.zj71.net/
2、将现实主义传统和关于电影叙事的抒情蒙 太奇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内容和形式 的统一。
3、代表作 《母亲》《圣彼得堡的末日》、 《成吉思汗的后代》
4、他把蒙太奇归纳为三个发展阶段:技术蒙 太奇、艺术蒙太奇、思维蒙太奇
四、好莱坞的商业电影
❖ 电影商业利润的驱使,使得美国电影艺 术家更加注重制作电影效果的过程,而 艺术家的理论思考、美学审视、语言建 构等都是围绕如何制作电影的戏剧化效 果、如何讲求故事的轰动效应来展开的。 更多的注重剧作结构和语言运用,相对 忽视了蒙太奇的表现作用和对电影特性 的深入探讨。
❖ 代表作 《月球旅行记》
二、格里菲斯与好莱坞的崛起
❖ 好莱坞的开发潜力: 1、特别充足的阳光 2、良好的自然环境 3、可供招募的居民 所有这些,都极有利于拍片时的采光、 取景及群众演员的挑选。
❖ 大卫 格里菲斯 :电影艺术的奠基人
他在摄影镜头和电影蒙太奇方面进行了积极 探索,他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 的电影艺术导演,被公认为世界电影艺术的 奠基人,更被后人称为“好莱坞技术主义的 代表”。
❖ 著名类型片:
❖ 歌舞片《出水芙蓉》、《音乐之声》
❖ 侦探片《蝴蝶梦》、《爱德华大夫》、 《电话谋杀案》、《后窗》、《第三十 九级台阶》等
❖ 科幻片《化身博士》
❖ 其他 《公民凯恩》、《乱世佳人》、 《卡斯布兰卡》、《西线无战事》等
❖ 好莱坞的戏剧电影美学 ❖ 故事情节的完整和合理性。 ❖ 清晰而简单的线型情节结构 ❖ 人物形象的类型化及人物性格的平面化 ❖ 拍摄方法和审美趣味的唯美主义倾向
❖ 代表人物:阿伦·雷乃 《广岛之恋 《去年在 马里昂巴德》
❖ 左岸派电影的特征 从不改编文学作品,一定要专门为电影创
作剧本。 把重点放在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描写上 电影手法非常讲究推敲 具有浓重的现代主义色彩
八、新德国电影运动
❖从1962年“奥伯豪森宣言”开始, 在西德境内掀起的一次要求改变旧 德国电影现状,创立具有独特艺术 风格的电影艺术运动。这一运动前 后延续了20多年,是持续时间最长 的一次电影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