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影响的西方三大口译理论整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有影响的西方口译三大理论:
1. 原巴黎高等翻译学校的校长Seleskovitch创立的释意理论(theorie du sens)
释意理论是国际口译界出现的第一种系统的口译理论,它克服了同期笔译研究重“客体”轻“主体”的不足,开启了跨学科口译过程心理研究的先河。
巴黎释意学派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法国,其核心人物是巴黎高等翻译学校的Seleskovitch和Lederer两位教授。在她俩的带领下,巴黎高翻一批教师在从事口译教学与实践的同时,以认知科学理论为指导,围绕着口译过程中意义的感知、理解、记忆、提取与表达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创立了国际口译界第一套系统的、用于解释口译心理过程、指导会议口译教学与实践的理论———释意理论。巴黎释意学派便
在口译过程中有客观认知环境和译员自身的认知机制两个主要的认知维度,前者包括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后者包括译员的认知结构、认知处理资源、认知处理策略、认知心理能力等因素。在会议口译中会出现认知负荷超载现象,如高信息密集度、高信息复杂程度、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等,解决该现象的一些应对策略,如建立图式知识网络、优化认知处理资源的分配、运用适当的认知处理策略等。
释意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视口译为一种交际行为(过程)而非交际结果(译员表现、译语质量) ,为此它反复强调:口译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其对象是意义而非语言,意义是语言知识、主题知识、百科知识和交际语境相结合的产物。
释意理论认为:口译的对象是意义而非语言。这就提醒口译员和口译师生,必须专注于意义的理解与表达,而不是寻求语言形式的对等。从事交替传译时,口译员由于短时记忆力不足,需要借助笔记来暂存信息。译员不能记录讲话人的全部语词,而要调动自己的语言外知识并结合交际语境边听边分析,以便把源语讲话的关键信息与话语逻辑用简洁的字词符号记录下来。之后,口译员还要对笔记内容进行解读,忠实传达出源语讲话的意义和情感,而不是进行语言符号的代码转换。
因此而得名。
Seleskovitch相信:口译不是一个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而是一种交际活动,一个以意义的理解与表达为核心的动态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和口译活动的主体译员有关。为此, Seleskovitch始终把译员和译员心理置于观察研究的中心位置,并通过对口译过程各个阶段程序的分析,把口译研究从语言结构的静态分析转为对意义传递过程的动态考察。
(1)同传的口译模式:SI=L+M+P+C 即:同声传译=听力与分析+短期记忆+言语传达
(2)“交传的口译模式”可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分为不同的任务:
Phase Ⅰ:CI=L+N+M+C 即:交传第一阶段=听力与分析(Listening and Analysis)+记笔记(Note-taking)+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 operations)+协调(Coordination)
2. 现执教于巴黎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大学高等翻译学院的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The Effort Models)
Gile认为口译过程是一个精力消耗的过程,而译员的脑力是有限的。口译过程几乎能消耗掉译员所有的精力,有时甚至超出了译员的精力总量,达到饱和状态,这时译员的口译质量就会有所下降,如果遇到专有名词、密集信息等困难,“错译”“漏译”将会不可避免。针对这些现象,Gile从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视角提出了“认知负荷模型”假说 (EM, Effort Models)。按照这一模式,吉尔“认为口译任务所需要的注意力总量必须小于译员大脑能够提供的注意力总量。口译过程中每一步骤所需要的注意力也必须小于大脑所能提供的注意力。”也就是说,口译中大脑加工能力必须大于口译所需的能力。该理论以认知科学为理论基础,借用了“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和“任务的困难程度与任务实施的时限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两个主要认知概念,重在描述口译中译员如何分配精力处理听,理解,记忆,产出等几乎同时发生的任务,并根据口译工作过程的阶段性特点提出了“同传口译模型”,“交传口译模型”,“口译理解模型”。
释意学派认为:意义的理解和产生不是由语言词汇和句子结构单独决定的,而是口译员在其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借助各种非语言知识对源语讲话的语意( semantic meaning)进行认知补充的结果。这样,口译员在意义的理解与表达过程中,实际上也起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种中介作用。
释意学派提出的意义、意义单位、释意和认知补充等概念,以及“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和口译过程三角模型等,就是针对口译认知心理过程所作的高度抽象的纯理论性探索。
Phase Ⅱ:CI=Rem+Read+P 即:交传第二阶段=记忆(Remembering)+读笔记(Note-reading)+传达(Production)
(3)口译的理解模式:C=KL+ELK+A 即:理解=语言知识+言外知识+分析 这一点和释意理论的认知补充,注重理解思想、重新表达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3. Anderson提出的思维适应控制模式(Adaptive Control of Thought又称ACT*理论)
任何熟练的行为都要求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由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有个发展过程:认知、联想和自主阶段。在认知阶段只有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以解释的方式提取,速度很慢;在联想阶段,既有陈述性知识也有程序性知识,但提取速度仍不够快。自主阶段的知识完全程序化了,提取速度也快。
在理解认知负荷模式的基础上,我认为我们可以减少理解以及记忆对大脑精力的需求,从而获得更多可支配的精力,提高协调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做好译前准备,要充分全面有效。这包括一般的术语准备,还有与主题密切相关专业知识准备。这种译前准备能加深译员对于源语的理解,从而减少听辨上所花费的精力,这样便可一定程度上缓解译员在精力分配中所承受的压力,从而提高口译的质量。至于口译记录,分“脑记”和“笔记”两种。锻炼自己大脑的短期记忆能力,笔记要抓住要点,切忌记“全”,密集信息要记准。二者配合,增强记忆。
1. 原巴黎高等翻译学校的校长Seleskovitch创立的释意理论(theorie du sens)
释意理论是国际口译界出现的第一种系统的口译理论,它克服了同期笔译研究重“客体”轻“主体”的不足,开启了跨学科口译过程心理研究的先河。
巴黎释意学派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法国,其核心人物是巴黎高等翻译学校的Seleskovitch和Lederer两位教授。在她俩的带领下,巴黎高翻一批教师在从事口译教学与实践的同时,以认知科学理论为指导,围绕着口译过程中意义的感知、理解、记忆、提取与表达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创立了国际口译界第一套系统的、用于解释口译心理过程、指导会议口译教学与实践的理论———释意理论。巴黎释意学派便
在口译过程中有客观认知环境和译员自身的认知机制两个主要的认知维度,前者包括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后者包括译员的认知结构、认知处理资源、认知处理策略、认知心理能力等因素。在会议口译中会出现认知负荷超载现象,如高信息密集度、高信息复杂程度、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等,解决该现象的一些应对策略,如建立图式知识网络、优化认知处理资源的分配、运用适当的认知处理策略等。
释意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视口译为一种交际行为(过程)而非交际结果(译员表现、译语质量) ,为此它反复强调:口译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其对象是意义而非语言,意义是语言知识、主题知识、百科知识和交际语境相结合的产物。
释意理论认为:口译的对象是意义而非语言。这就提醒口译员和口译师生,必须专注于意义的理解与表达,而不是寻求语言形式的对等。从事交替传译时,口译员由于短时记忆力不足,需要借助笔记来暂存信息。译员不能记录讲话人的全部语词,而要调动自己的语言外知识并结合交际语境边听边分析,以便把源语讲话的关键信息与话语逻辑用简洁的字词符号记录下来。之后,口译员还要对笔记内容进行解读,忠实传达出源语讲话的意义和情感,而不是进行语言符号的代码转换。
因此而得名。
Seleskovitch相信:口译不是一个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而是一种交际活动,一个以意义的理解与表达为核心的动态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和口译活动的主体译员有关。为此, Seleskovitch始终把译员和译员心理置于观察研究的中心位置,并通过对口译过程各个阶段程序的分析,把口译研究从语言结构的静态分析转为对意义传递过程的动态考察。
(1)同传的口译模式:SI=L+M+P+C 即:同声传译=听力与分析+短期记忆+言语传达
(2)“交传的口译模式”可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分为不同的任务:
Phase Ⅰ:CI=L+N+M+C 即:交传第一阶段=听力与分析(Listening and Analysis)+记笔记(Note-taking)+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 operations)+协调(Coordination)
2. 现执教于巴黎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大学高等翻译学院的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The Effort Models)
Gile认为口译过程是一个精力消耗的过程,而译员的脑力是有限的。口译过程几乎能消耗掉译员所有的精力,有时甚至超出了译员的精力总量,达到饱和状态,这时译员的口译质量就会有所下降,如果遇到专有名词、密集信息等困难,“错译”“漏译”将会不可避免。针对这些现象,Gile从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视角提出了“认知负荷模型”假说 (EM, Effort Models)。按照这一模式,吉尔“认为口译任务所需要的注意力总量必须小于译员大脑能够提供的注意力总量。口译过程中每一步骤所需要的注意力也必须小于大脑所能提供的注意力。”也就是说,口译中大脑加工能力必须大于口译所需的能力。该理论以认知科学为理论基础,借用了“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和“任务的困难程度与任务实施的时限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两个主要认知概念,重在描述口译中译员如何分配精力处理听,理解,记忆,产出等几乎同时发生的任务,并根据口译工作过程的阶段性特点提出了“同传口译模型”,“交传口译模型”,“口译理解模型”。
释意学派认为:意义的理解和产生不是由语言词汇和句子结构单独决定的,而是口译员在其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借助各种非语言知识对源语讲话的语意( semantic meaning)进行认知补充的结果。这样,口译员在意义的理解与表达过程中,实际上也起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种中介作用。
释意学派提出的意义、意义单位、释意和认知补充等概念,以及“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和口译过程三角模型等,就是针对口译认知心理过程所作的高度抽象的纯理论性探索。
Phase Ⅱ:CI=Rem+Read+P 即:交传第二阶段=记忆(Remembering)+读笔记(Note-reading)+传达(Production)
(3)口译的理解模式:C=KL+ELK+A 即:理解=语言知识+言外知识+分析 这一点和释意理论的认知补充,注重理解思想、重新表达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3. Anderson提出的思维适应控制模式(Adaptive Control of Thought又称ACT*理论)
任何熟练的行为都要求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由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有个发展过程:认知、联想和自主阶段。在认知阶段只有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以解释的方式提取,速度很慢;在联想阶段,既有陈述性知识也有程序性知识,但提取速度仍不够快。自主阶段的知识完全程序化了,提取速度也快。
在理解认知负荷模式的基础上,我认为我们可以减少理解以及记忆对大脑精力的需求,从而获得更多可支配的精力,提高协调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做好译前准备,要充分全面有效。这包括一般的术语准备,还有与主题密切相关专业知识准备。这种译前准备能加深译员对于源语的理解,从而减少听辨上所花费的精力,这样便可一定程度上缓解译员在精力分配中所承受的压力,从而提高口译的质量。至于口译记录,分“脑记”和“笔记”两种。锻炼自己大脑的短期记忆能力,笔记要抓住要点,切忌记“全”,密集信息要记准。二者配合,增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