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软体动物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6
章鱼
八带鱼
长蛸
短蛸
97
枪乌贼
有十只触腕,其中两只较长
耳乌贼
98
主要纲的分类鉴别特征比较
体制
多板纲
腹足纲 掘足纲
贝壳
8片
1个 1个
头部
不明显
明显 不明显
足
柱状
块状 柱状
鳃
6-数十对
1对 无
代表动物
石鳖
田螺 角贝
两侧对称
不对称 两侧对称
瓣鳃纲
头足纲
有壳亚纲 无壳亚纲
两侧对称
两侧对称
2片
退化
发达
68
粘虫 鼻涕虫(足腺发达)
鼻涕虫俗名“蜒蚰”,由蜗牛转变而来 ,在高湿、高温的季节最为活跃。 喜食植物,为农业的害虫。壳退化为一石灰质的薄板,位于身体前端背部, 被外套膜包裹而成内壳。有尾嵴。体呈灰色、黄褐色或橙色,具有不明显 的暗带和斑点。触角2对。眼位于后触角的顶端。雌、雄生殖孔为1共同孔, 位于身体右侧、前右触角的后下方。
11
贝壳
4.
结构
角质层:耐磨、保护
棱柱层:能承受压力 珍珠层:光滑、多彩
5.
6.
成份:95% CaCO3 + 壳质素
构造:壳表有壳质,生长线,放射肋等
12
13
14
15
16
17
五年蚌
18
19
20
河蚌的鳃
21
二、体腔
1、真体腔:很不发达,仅有三个小腔∶
围心腔、排泄腔、生殖腔
2、假体腔:发达,存在于各器官组织中,
经济意义
主要特征
生活方式 ? ?
软体动物
单板纲:新蝶贝 无板纲:龙女簪 多板纲: 石鳖
主要类群
★腹足纲: 田螺
掘足纲: 角贝 ★瓣鳃纲: 河蚌 ★头足纲: 乌贼
3
软体动物的主要类群
单板纲: 新蝶贝 无板纲: 龙女簪
多板纲: 石鳖 ★腹足纲: 田螺 掘足纲: 角贝 ★瓣鳃纲: 河蚌 ★头足纲: 乌贼
代表动物角贝
无鳃,用外套膜呼吸。
海产。经济意义不大。
亦称象角贝、象牙贝或齿贝。世界性分布。 体长,两侧对称,壳管状,两端开口。体 包在管状外套膜内,通过体表呼吸。壳的 前端(粗的一端)伸出能挖掘泥沙的足
51
(六)瓣鳃纲
代表动物: 贻贝,河蚌,牡蛎 特征 : 身体左右扁平 , 两侧对称 , 有两个外套 膜,两个贝壳,足呈斧状,有瓣状鳃,无齿舌,神经 系统简单,感觉器官极不发达.
4
第一节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头部
一、身体分区 足部
内脏团
外套膜 +
贝壳 +
5
(一)头部:
首次出现头部!
有感觉、摄食器官和神经聚集(口、眼、触角等)
头部发达程度与运动能力的大小有关
蜗牛:头发达(迅速)
石鳖:头不发达(迟缓)
河蚌、牡蛎:头退化消失(穴居或固着)
乌贼:与足特化成头足,感觉+运动(快速游
暂时营寄生
成自由生活的成体。
破囊而成幼蚌, 幼蚌 落在水底发育
钩介幼虫
每年八月左右进行生殖,雄排精于水中, 随水流进入雌的外套腔,卵在鳃水管中受精, 并粘在外套腔(有叫育儿囊)中孵化出勾介幼虫, 每年春天随水流自盲儿囊出水管离开母蚌,
43
第 二 节 贝 类 的 主 要 类 群
4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软体动物主要类群
里面充满血液(血管壁消失)。
(两种体腔的界限不清,也有人把它叫做血腔或血体腔)
22
三、循环系统
1. 1.多数软体动物:为开管式循环
心脏发达,在围心腔里; (1)循环中枢: 1心室 + 2或1(螺!)心耳 心室 (2)循环形式: 动脉 血窦 静脉 心耳
血压低,血液速度慢, (3)循环特点: 适于贝类不太活动
日本枪乌贼
太平洋柔鱼
章鱼科
蛸科 (八带鱼)
短蛸 长蛸
94
◆四鳃亚纲
具外壳,腕10个,无吸盘,漏斗 管状,2对鳃。 八千多种,大多化石。
腕
鹦 鹉 螺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外壳
国 家 一 级
95
二鳃亚纲:
传统四大渔业
具内壳或无壳,腕8--10个,具 吸盘,漏斗叶状,1对鳃。
曼氏无针乌贼
螟哺鲞
内壳 海螵蛸 中医用做止血药
外套膜内表面及鳃上的纤毛摆动
激活水流
完成呼吸、摄食、排泄和排遗等生理机能
9
2、陆生种类
外套膜上的血管可以直接进行气体交换
(必须湿润)即“肺”的作用 3、头足类 乌贼
外套膜肌肉发达为运动器官
4、形成贝壳
10
(五)贝壳
1.
2.
3.
来源——由外套膜分泌 功能——保护或支持柔软身体 类型 8片:多板类 外壳 单壳:腹足类 贝 壳 单壳:掘足类 双壳:瓣鳃类 内壳——头足类
◆头足类:发达,头部神经节集中在食道周围。
有软骨匣包围脑 (无脊椎唯一!) ◆腹足纲:神经索一般扭转成8字形
35
◆双神经纲:有两对神经索,原始,梯形
36
◆大多贝类∶索状,但中枢神经系统集中为
+侧神结节
4或3对神经节,并有神经连索相连
脑神结节
脏神结节
足神结节
37
◆头足类∶
有 软 骨 匣 包 围 脑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褶牡蛎
长牡蛎 近江牡蛎
肉味鲜美。壳烧成灰可入药。也叫“蚝”。牡蛎的 两壳形状不同,表面粗糙,暗灰色
85
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顶到 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
缢蛏
菲律宾蛤仔
大
竹
蛏
86
泥蚶
毛蚶
壳面放射肋30-44条 , 生活在内 湾浅海低潮线下至水深十多米的泥 砂底中,甲肝流行是由于人吃了不 洁的毛蚶引发的 。
64
褐云玛瑙螺
又称东风螺、非洲大蜗牛,我国最大陆生贝类
是当今最有开发前景的海产养殖良种之一
65
66
后鳃亚纲:
触角
壳与外套膜退化消失 外形又成为两侧对称 内脏器官仍然是左右不对称
海兔
67
肺螺亚纲:
蜗牛
红螺
体螺层极膨大,螺层有6层,每 层宽度增加迅速,有发达肩角。 缝合线和生长线明显。壳面粗糙, 具有排列整齐而平的螺旋形肋和 细沟纹。
54
足扁而宽,占整个腹面。
贝壳八片
多板纲 石鳖
55
腹足纲
大多有一螺旋形外壳, 头明显,有触角和眼点。
代表动物圆田螺
足发达,叶状,位腹侧,具足腺。
内脏团左右不对称,其一侧器官退化。
神经系统呈“8”字形。
56
57
58
腹足纲分类
前鳃亚纲:鲍鱼、钉螺、田螺等。
后鳃亚纲:海牛、海兔等。
48
49
(四)腹足纲
代表动物: 鲍,田螺,蜗牛等 特点: 身体分为头,足和内脏团三部分, 有眼,触手,贝壳通常螺旋形,心脏位于身 体背侧,心室1个,足部发达• ,扁平,位于身 体之腹面.
50
(五)掘足纲
象牙状两端开口的贝壳, 头不明显.
足圆锥形,用于挖掘泥沙
使身体其半部埋在泥沙里。
31
六、排泄系统
贝类的排泄器官
围心腔腺
肾脏
内肾孔(肾口) 开口在围心腔
(由纤毛收集废物)
后肾管
外肾孔 开口在外套腔
(排出废物)
32
★
★
33
河蚌的内部解剖图
(示循环、生殖、排泄、消化等)
34
七、神经系统 (不同种类差异大!)
◆大多贝类:索状,但中枢神经系统集中为 4或3对神经节,并有神经连索相连。 ◆双神经纲:有两对神经索,原始,梯形。
(贝类) 第九章 软体动物门
★动物界第二大门 ★最早能够登陆的动物 ★出现所有的器官系统且发达 ★不分节,真体腔,原口动物!
1
与环节动物有共同的祖先!
环节动物 分节灵活
护 活动
扁形动物
2
软体动物 贝壳保
不太活动
本章知识框架及重点
体区 体腔 循环 呼吸 神经 排泄 生殖
头部 足部 内脏团
外套膜 贝壳
6
(二)足 部:身体腹面的肌肉
突起,为运动器官,各种形状
(三)内脏团:位于足背方,
其中有内部器官 腹足类内脏团不对称!
7
(四)外套膜★
包在内脏团外面的一层膜
由背侧皮肤褶皱向下延伸成
三层构造:
(人工珍珠在此层)
1.外表皮细胞层:分泌
贝壳
2.结缔组织
3.内表皮细胞层
8
■外套膜作用:
1.
水生贝类
肺螺亚纲:蜗牛、蛞蝓等。
59
前鳃亚纲:
纹沼螺
华枝睾吸虫寄主
钉螺
60
皱纹盘鲍
61
鲍鱼
足
呼水孔
呼吸水流、 生殖排泄物都从此孔出入
62
蛎敌荔枝螺
63
壳质厚 壳质薄
圆田螺
中华园田螺、中国园田螺、东北园田螺等 (臭田螺、螺蛳、黄螺、田中螺等)
螺蛳
方形环棱螺、犁形环棱螺、铜锈环棱螺 (方田螺、豆田螺、石螺、湖螺、金螺)
2.头足类为闭管式循环
★
适于活泼运动
23
24
四、消化系统
消化管 完善, 常为v形或盘曲,
口、口腔、食道、胃、肠、直肠及肛门
消化腺
(双壳类无,仅为粘液腺,无消化作用)
大型, 有食道腺、唾液腺、肝脏、胰腺
25
26
口腔特殊
唾液腺 + 角质咀嚼片 + 肌肉块 颚片 辅助捕食
(刮食)
27
+
齿舌★ 锉碎食物
28
29
齿舌的概念★
齿舌是大多软体动物口腔里特有的角 质咀嚼片构造,为口腔底部舌状突起的 表面的多列角质细齿,似锉刀状,可锉
碎食物。
(记住: 滤食性的瓣鳃类无齿舌!)
30
五、呼吸系统
是动物界中最早出现的呼吸器官的 类群
水生
鳃 呼吸
陆生
“肺”呼吸
水—入水管—外套腔—鳃小孔—鳃水管—鳃上腔—出水管
52
(七)头足纲
代表动物: 章鱼,乌贼 特征: 身体两侧对称,头部和躯干部发达,眼 发达,足位于头的前方,环形排列,神经系统高 度发达,有软骨保护,多数种类有墨囊.心耳 数相当于鳃的总数.
53
软体动物的主要类群
三大典型贝类
1壳
★腹足纲: 田螺 ★瓣鳃纲: 河蚌
2壳
壳内隐或无
★头足纲: 乌贼
46
(二)无板纲
代表动物 : 龙女簪 , 新月 贝 特点: 体蠕虫状,无贝壳, 外套膜发达 , 体表被有角 质并带有各种石灰质针状 棘的外皮 . 腹面中央有一 条沟,无鳃,齿舌具许多齿, 无阴茎.
47
(三)多板纲
代表动物: 毛肤石鳖,锉 石鳖 特点: 体椭圆形,左右对 称,• 背腹扁平,贝壳由8块 石灰质的板构成.有环带, 头部无触手和眼等附属 器官神经呈梯型 (原始), 肾脏1对,雌雄异体.
69
瓣鳃纲
身体侧扁 两片贝壳 斧状足 两片外套膜 头部退化,感官不发达 瓣状鳃 三对神经节 开管式循环
代表动物河蚌
70
重要种类: 河蚌
褶纹冠蚌
贻 贻 贝
背角无齿蚌
71
72
文蛤
三角帆蚌
俗称“花蛤”,贝类中的珍品,因贝壳表面光滑并布有美丽的红、褐、黑等色 花纹而得名。文蛤有清热利湿、化痰、散结的功效,对肝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哮喘、慢性气管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等病也有明显疗效。
斧状
腕状 无吸盘
2对
河蚌
1 无或有内壳 有吸盘
2对
鹦鹉螺 乌贼
99
1对
软体动物门小结
1.两侧对称或次生性不对称(腹足类)。
本门种类多, 分布广,是最早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2.身体柔软,分为头、足和内脏团三部分。通常有外套
膜包裹, 多有石灰质的贝壳保护。头或退化或发达,
头足类还具软骨,腹足有各种形状。
活化石 52年才发现
原始类群
无经济意义
1、单板纲:新蝶贝
双神经纲
梯形
2、无板纲:龙女簪
化石350种 现存600多种
3、多板纲: 石鳖
4、腹足纲: 田螺
5、掘足纲: 角贝
6、瓣鳃纲: 河蚌
7、头足纲: 乌贼
45
(一)单板纲
代表动物 : 新蝶贝 ( 活化 石) 特点 : 两侧对称 , 腹部有 足 , 帽状贝壳 , 内部器官 分节排列,两对心耳5对 鳃 ,5 对 肾 脏 ,8 对 缩 足 肌 ,10 对 足 神 经 ,2 对 生 殖腺。 现在共发现8种,对探讨 贝类的起源和进化,提 供了新的材料 。
传统四大养殖贝类 牡蛎、缢蛏、蛤仔、泥蚶
(福建、浙江、广东)
87
栉孔扇贝
海湾扇贝
◆74年始扇贝育苗成功,养殖逐步发展。
88
贻贝海红
壳菜
蝴蛛干生肉干制品 淡菜熟肉干制品
淡菜是贻贝(拉丁文学名: Mytilidae)的干制品,又名壳菜, 蛋白质含量高达59%
70年代贻贝为发展主要目标 (辽宁、山东、福建、浙江。)
38
◆腹足纲:神经索一般扭转成“8” 字 形
分散到集中
39
八、生殖与发育
大多为雌雄异体 少数为雌雄同体(蜗牛) 多为异体受精
乌贼和蜗牛是直接发育
多数为间接发育
40
间接发育
海水种类多经担轮幼虫期、面盘幼虫期, 淡水种类具钩介幼虫。
41
42
鱼体因受幼虫刺激组织增生, 幼虫即被埋在组织囊中 吸收鱼体养分而变态
闭管式循环
外套膜左右愈合, 肌肉发达,
腕+漏斗
头 足
躯 (胴部) 干 部
代表动物:乌贼
91
92
93
头足纲分类
◆四鳃亚纲:鹦鹉螺
具外壳,腕10 个,无吸盘, 漏斗管状2对鳃。 十腕目
乌贼科 曼氏无针乌贼
(墨鱼
)
耳乌贼科 枪乌贼科
(鱿鱼)
双喙耳乌贼
◆二鳃亚纲:
具内壳或无壳, 八腕目 腕8--10个,具吸 盘, 漏斗叶状,2个鳃。
89
合浦珍珠和合浦生态珍珠,又称 南珠,有“东珠不如西珠,西珠 不如南殊”之美誉。慈禧太后的 皇冠上镶嵌的数千颗珍珠便是合 浦珍珠
合浦珠母贝
大珠母贝
是我国最大的珍珠贝,壳极大, 一般为25厘米左右,最大的壳长 可达32厘米,体重4—5公斤。
90
头足纲:最高等的类群
体分头足和躯干部
贝壳内隐或无
章鱼
八带鱼
长蛸
短蛸
97
枪乌贼
有十只触腕,其中两只较长
耳乌贼
98
主要纲的分类鉴别特征比较
体制
多板纲
腹足纲 掘足纲
贝壳
8片
1个 1个
头部
不明显
明显 不明显
足
柱状
块状 柱状
鳃
6-数十对
1对 无
代表动物
石鳖
田螺 角贝
两侧对称
不对称 两侧对称
瓣鳃纲
头足纲
有壳亚纲 无壳亚纲
两侧对称
两侧对称
2片
退化
发达
68
粘虫 鼻涕虫(足腺发达)
鼻涕虫俗名“蜒蚰”,由蜗牛转变而来 ,在高湿、高温的季节最为活跃。 喜食植物,为农业的害虫。壳退化为一石灰质的薄板,位于身体前端背部, 被外套膜包裹而成内壳。有尾嵴。体呈灰色、黄褐色或橙色,具有不明显 的暗带和斑点。触角2对。眼位于后触角的顶端。雌、雄生殖孔为1共同孔, 位于身体右侧、前右触角的后下方。
11
贝壳
4.
结构
角质层:耐磨、保护
棱柱层:能承受压力 珍珠层:光滑、多彩
5.
6.
成份:95% CaCO3 + 壳质素
构造:壳表有壳质,生长线,放射肋等
12
13
14
15
16
17
五年蚌
18
19
20
河蚌的鳃
21
二、体腔
1、真体腔:很不发达,仅有三个小腔∶
围心腔、排泄腔、生殖腔
2、假体腔:发达,存在于各器官组织中,
经济意义
主要特征
生活方式 ? ?
软体动物
单板纲:新蝶贝 无板纲:龙女簪 多板纲: 石鳖
主要类群
★腹足纲: 田螺
掘足纲: 角贝 ★瓣鳃纲: 河蚌 ★头足纲: 乌贼
3
软体动物的主要类群
单板纲: 新蝶贝 无板纲: 龙女簪
多板纲: 石鳖 ★腹足纲: 田螺 掘足纲: 角贝 ★瓣鳃纲: 河蚌 ★头足纲: 乌贼
代表动物角贝
无鳃,用外套膜呼吸。
海产。经济意义不大。
亦称象角贝、象牙贝或齿贝。世界性分布。 体长,两侧对称,壳管状,两端开口。体 包在管状外套膜内,通过体表呼吸。壳的 前端(粗的一端)伸出能挖掘泥沙的足
51
(六)瓣鳃纲
代表动物: 贻贝,河蚌,牡蛎 特征 : 身体左右扁平 , 两侧对称 , 有两个外套 膜,两个贝壳,足呈斧状,有瓣状鳃,无齿舌,神经 系统简单,感觉器官极不发达.
4
第一节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头部
一、身体分区 足部
内脏团
外套膜 +
贝壳 +
5
(一)头部:
首次出现头部!
有感觉、摄食器官和神经聚集(口、眼、触角等)
头部发达程度与运动能力的大小有关
蜗牛:头发达(迅速)
石鳖:头不发达(迟缓)
河蚌、牡蛎:头退化消失(穴居或固着)
乌贼:与足特化成头足,感觉+运动(快速游
暂时营寄生
成自由生活的成体。
破囊而成幼蚌, 幼蚌 落在水底发育
钩介幼虫
每年八月左右进行生殖,雄排精于水中, 随水流进入雌的外套腔,卵在鳃水管中受精, 并粘在外套腔(有叫育儿囊)中孵化出勾介幼虫, 每年春天随水流自盲儿囊出水管离开母蚌,
43
第 二 节 贝 类 的 主 要 类 群
4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软体动物主要类群
里面充满血液(血管壁消失)。
(两种体腔的界限不清,也有人把它叫做血腔或血体腔)
22
三、循环系统
1. 1.多数软体动物:为开管式循环
心脏发达,在围心腔里; (1)循环中枢: 1心室 + 2或1(螺!)心耳 心室 (2)循环形式: 动脉 血窦 静脉 心耳
血压低,血液速度慢, (3)循环特点: 适于贝类不太活动
日本枪乌贼
太平洋柔鱼
章鱼科
蛸科 (八带鱼)
短蛸 长蛸
94
◆四鳃亚纲
具外壳,腕10个,无吸盘,漏斗 管状,2对鳃。 八千多种,大多化石。
腕
鹦 鹉 螺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外壳
国 家 一 级
95
二鳃亚纲:
传统四大渔业
具内壳或无壳,腕8--10个,具 吸盘,漏斗叶状,1对鳃。
曼氏无针乌贼
螟哺鲞
内壳 海螵蛸 中医用做止血药
外套膜内表面及鳃上的纤毛摆动
激活水流
完成呼吸、摄食、排泄和排遗等生理机能
9
2、陆生种类
外套膜上的血管可以直接进行气体交换
(必须湿润)即“肺”的作用 3、头足类 乌贼
外套膜肌肉发达为运动器官
4、形成贝壳
10
(五)贝壳
1.
2.
3.
来源——由外套膜分泌 功能——保护或支持柔软身体 类型 8片:多板类 外壳 单壳:腹足类 贝 壳 单壳:掘足类 双壳:瓣鳃类 内壳——头足类
◆头足类:发达,头部神经节集中在食道周围。
有软骨匣包围脑 (无脊椎唯一!) ◆腹足纲:神经索一般扭转成8字形
35
◆双神经纲:有两对神经索,原始,梯形
36
◆大多贝类∶索状,但中枢神经系统集中为
+侧神结节
4或3对神经节,并有神经连索相连
脑神结节
脏神结节
足神结节
37
◆头足类∶
有 软 骨 匣 包 围 脑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褶牡蛎
长牡蛎 近江牡蛎
肉味鲜美。壳烧成灰可入药。也叫“蚝”。牡蛎的 两壳形状不同,表面粗糙,暗灰色
85
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顶到 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
缢蛏
菲律宾蛤仔
大
竹
蛏
86
泥蚶
毛蚶
壳面放射肋30-44条 , 生活在内 湾浅海低潮线下至水深十多米的泥 砂底中,甲肝流行是由于人吃了不 洁的毛蚶引发的 。
64
褐云玛瑙螺
又称东风螺、非洲大蜗牛,我国最大陆生贝类
是当今最有开发前景的海产养殖良种之一
65
66
后鳃亚纲:
触角
壳与外套膜退化消失 外形又成为两侧对称 内脏器官仍然是左右不对称
海兔
67
肺螺亚纲:
蜗牛
红螺
体螺层极膨大,螺层有6层,每 层宽度增加迅速,有发达肩角。 缝合线和生长线明显。壳面粗糙, 具有排列整齐而平的螺旋形肋和 细沟纹。
54
足扁而宽,占整个腹面。
贝壳八片
多板纲 石鳖
55
腹足纲
大多有一螺旋形外壳, 头明显,有触角和眼点。
代表动物圆田螺
足发达,叶状,位腹侧,具足腺。
内脏团左右不对称,其一侧器官退化。
神经系统呈“8”字形。
56
57
58
腹足纲分类
前鳃亚纲:鲍鱼、钉螺、田螺等。
后鳃亚纲:海牛、海兔等。
48
49
(四)腹足纲
代表动物: 鲍,田螺,蜗牛等 特点: 身体分为头,足和内脏团三部分, 有眼,触手,贝壳通常螺旋形,心脏位于身 体背侧,心室1个,足部发达• ,扁平,位于身 体之腹面.
50
(五)掘足纲
象牙状两端开口的贝壳, 头不明显.
足圆锥形,用于挖掘泥沙
使身体其半部埋在泥沙里。
31
六、排泄系统
贝类的排泄器官
围心腔腺
肾脏
内肾孔(肾口) 开口在围心腔
(由纤毛收集废物)
后肾管
外肾孔 开口在外套腔
(排出废物)
32
★
★
33
河蚌的内部解剖图
(示循环、生殖、排泄、消化等)
34
七、神经系统 (不同种类差异大!)
◆大多贝类:索状,但中枢神经系统集中为 4或3对神经节,并有神经连索相连。 ◆双神经纲:有两对神经索,原始,梯形。
(贝类) 第九章 软体动物门
★动物界第二大门 ★最早能够登陆的动物 ★出现所有的器官系统且发达 ★不分节,真体腔,原口动物!
1
与环节动物有共同的祖先!
环节动物 分节灵活
护 活动
扁形动物
2
软体动物 贝壳保
不太活动
本章知识框架及重点
体区 体腔 循环 呼吸 神经 排泄 生殖
头部 足部 内脏团
外套膜 贝壳
6
(二)足 部:身体腹面的肌肉
突起,为运动器官,各种形状
(三)内脏团:位于足背方,
其中有内部器官 腹足类内脏团不对称!
7
(四)外套膜★
包在内脏团外面的一层膜
由背侧皮肤褶皱向下延伸成
三层构造:
(人工珍珠在此层)
1.外表皮细胞层:分泌
贝壳
2.结缔组织
3.内表皮细胞层
8
■外套膜作用:
1.
水生贝类
肺螺亚纲:蜗牛、蛞蝓等。
59
前鳃亚纲:
纹沼螺
华枝睾吸虫寄主
钉螺
60
皱纹盘鲍
61
鲍鱼
足
呼水孔
呼吸水流、 生殖排泄物都从此孔出入
62
蛎敌荔枝螺
63
壳质厚 壳质薄
圆田螺
中华园田螺、中国园田螺、东北园田螺等 (臭田螺、螺蛳、黄螺、田中螺等)
螺蛳
方形环棱螺、犁形环棱螺、铜锈环棱螺 (方田螺、豆田螺、石螺、湖螺、金螺)
2.头足类为闭管式循环
★
适于活泼运动
23
24
四、消化系统
消化管 完善, 常为v形或盘曲,
口、口腔、食道、胃、肠、直肠及肛门
消化腺
(双壳类无,仅为粘液腺,无消化作用)
大型, 有食道腺、唾液腺、肝脏、胰腺
25
26
口腔特殊
唾液腺 + 角质咀嚼片 + 肌肉块 颚片 辅助捕食
(刮食)
27
+
齿舌★ 锉碎食物
28
29
齿舌的概念★
齿舌是大多软体动物口腔里特有的角 质咀嚼片构造,为口腔底部舌状突起的 表面的多列角质细齿,似锉刀状,可锉
碎食物。
(记住: 滤食性的瓣鳃类无齿舌!)
30
五、呼吸系统
是动物界中最早出现的呼吸器官的 类群
水生
鳃 呼吸
陆生
“肺”呼吸
水—入水管—外套腔—鳃小孔—鳃水管—鳃上腔—出水管
52
(七)头足纲
代表动物: 章鱼,乌贼 特征: 身体两侧对称,头部和躯干部发达,眼 发达,足位于头的前方,环形排列,神经系统高 度发达,有软骨保护,多数种类有墨囊.心耳 数相当于鳃的总数.
53
软体动物的主要类群
三大典型贝类
1壳
★腹足纲: 田螺 ★瓣鳃纲: 河蚌
2壳
壳内隐或无
★头足纲: 乌贼
46
(二)无板纲
代表动物 : 龙女簪 , 新月 贝 特点: 体蠕虫状,无贝壳, 外套膜发达 , 体表被有角 质并带有各种石灰质针状 棘的外皮 . 腹面中央有一 条沟,无鳃,齿舌具许多齿, 无阴茎.
47
(三)多板纲
代表动物: 毛肤石鳖,锉 石鳖 特点: 体椭圆形,左右对 称,• 背腹扁平,贝壳由8块 石灰质的板构成.有环带, 头部无触手和眼等附属 器官神经呈梯型 (原始), 肾脏1对,雌雄异体.
69
瓣鳃纲
身体侧扁 两片贝壳 斧状足 两片外套膜 头部退化,感官不发达 瓣状鳃 三对神经节 开管式循环
代表动物河蚌
70
重要种类: 河蚌
褶纹冠蚌
贻 贻 贝
背角无齿蚌
71
72
文蛤
三角帆蚌
俗称“花蛤”,贝类中的珍品,因贝壳表面光滑并布有美丽的红、褐、黑等色 花纹而得名。文蛤有清热利湿、化痰、散结的功效,对肝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哮喘、慢性气管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等病也有明显疗效。
斧状
腕状 无吸盘
2对
河蚌
1 无或有内壳 有吸盘
2对
鹦鹉螺 乌贼
99
1对
软体动物门小结
1.两侧对称或次生性不对称(腹足类)。
本门种类多, 分布广,是最早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2.身体柔软,分为头、足和内脏团三部分。通常有外套
膜包裹, 多有石灰质的贝壳保护。头或退化或发达,
头足类还具软骨,腹足有各种形状。
活化石 52年才发现
原始类群
无经济意义
1、单板纲:新蝶贝
双神经纲
梯形
2、无板纲:龙女簪
化石350种 现存600多种
3、多板纲: 石鳖
4、腹足纲: 田螺
5、掘足纲: 角贝
6、瓣鳃纲: 河蚌
7、头足纲: 乌贼
45
(一)单板纲
代表动物 : 新蝶贝 ( 活化 石) 特点 : 两侧对称 , 腹部有 足 , 帽状贝壳 , 内部器官 分节排列,两对心耳5对 鳃 ,5 对 肾 脏 ,8 对 缩 足 肌 ,10 对 足 神 经 ,2 对 生 殖腺。 现在共发现8种,对探讨 贝类的起源和进化,提 供了新的材料 。
传统四大养殖贝类 牡蛎、缢蛏、蛤仔、泥蚶
(福建、浙江、广东)
87
栉孔扇贝
海湾扇贝
◆74年始扇贝育苗成功,养殖逐步发展。
88
贻贝海红
壳菜
蝴蛛干生肉干制品 淡菜熟肉干制品
淡菜是贻贝(拉丁文学名: Mytilidae)的干制品,又名壳菜, 蛋白质含量高达59%
70年代贻贝为发展主要目标 (辽宁、山东、福建、浙江。)
38
◆腹足纲:神经索一般扭转成“8” 字 形
分散到集中
39
八、生殖与发育
大多为雌雄异体 少数为雌雄同体(蜗牛) 多为异体受精
乌贼和蜗牛是直接发育
多数为间接发育
40
间接发育
海水种类多经担轮幼虫期、面盘幼虫期, 淡水种类具钩介幼虫。
41
42
鱼体因受幼虫刺激组织增生, 幼虫即被埋在组织囊中 吸收鱼体养分而变态
闭管式循环
外套膜左右愈合, 肌肉发达,
腕+漏斗
头 足
躯 (胴部) 干 部
代表动物:乌贼
91
92
93
头足纲分类
◆四鳃亚纲:鹦鹉螺
具外壳,腕10 个,无吸盘, 漏斗管状2对鳃。 十腕目
乌贼科 曼氏无针乌贼
(墨鱼
)
耳乌贼科 枪乌贼科
(鱿鱼)
双喙耳乌贼
◆二鳃亚纲:
具内壳或无壳, 八腕目 腕8--10个,具吸 盘, 漏斗叶状,2个鳃。
89
合浦珍珠和合浦生态珍珠,又称 南珠,有“东珠不如西珠,西珠 不如南殊”之美誉。慈禧太后的 皇冠上镶嵌的数千颗珍珠便是合 浦珍珠
合浦珠母贝
大珠母贝
是我国最大的珍珠贝,壳极大, 一般为25厘米左右,最大的壳长 可达32厘米,体重4—5公斤。
90
头足纲:最高等的类群
体分头足和躯干部
贝壳内隐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