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教案设计(完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修辞与修辞学
第一节修辞
一、“修辞”的含义
二、修辞的特点
三、修辞与语境
四、修辞的原则
第二节修辞学
一、修辞学的性质和地位
二、修辞学的对象和围
三、修辞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修辞方法
第一节修辞方法的性质和特点
一、修辞方法的性质
二、修辞方法的特点
第二节修辞方法的体系建构
一、对以往修辞方法体系的总结与评价
二、修辞方法体系建构的原则和标准
三、重建汉语修辞方法体系的构想
第三节修辞方法的特类——修辞格
一、修辞格在修辞方法体系中的地位
二、修辞格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三、汉语常见修辞格
第三章语音修辞
第一节语音修辞概说
一、语音修辞的性质和特点
二、汉语语音修辞的分类
第二节语音选择修辞
一、儿化词与轻声词的选用
二、响音字与衬音字的选用
三、双声、叠韵、叠音形式的选用
第三节语音配合修辞(停延、节奏、轻重、抑扬等)
一、声韵调的协调与呼应
二、音节的协调与呼应
三、音组的协调与呼应
第四节谐音修辞
一、谐音双关
二、谐音歧义
三、谐音转义
四、谐音假对
五、谐音仿拟
第五节拟音修辞
一、拟声词其实是一种修辞词类
二、汉语常见拟音修辞方法
第四章语义修辞
第一节语义修辞概说
一、语义修辞的性质和特点
二、汉语语义修辞的分类
第二节同义修辞和反义修辞
一、同义修辞
二、反义修辞
第三节上下义修辞和类义修辞
一、上下义修辞
二、类义修辞
第四节多义修辞和单义修辞
一、单义修辞
二、多义修辞
三、模糊修辞
第五章语法修辞
第一节语法修辞概说
一、语法修辞的性质和特点
二、汉语语法修辞的分类
第二节词法修辞
一、词类选择修辞
二、词类活用修辞
第三节句法修辞
一、句法选择修辞
二、句法配合修辞
第四节篇法修辞
一、形合谋篇与修辞
二、意合谋篇与修辞
第六章语形修辞
第一节语形修辞概说
一、语形修辞的性质和特点
二、汉语语形修辞的分类
第二节书面语形修辞
一、汉字修辞
二、非文字图符修辞
第三节口语语形修辞
一、态势语与修辞
二、非语词声音与修辞
三、伴随性因素与修辞
第七章风格与修辞
第一节言语风格与修辞
一、言语风格的性质和分类
二、言语风格的成因与修辞
第二节语体风格与修辞
一、语体的性质和分类
二、语体修辞
第八章汉语修辞学简史
第一节汉语修辞学史及其研究概况
一、修辞学史的性质
二、汉语修辞学史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汉语古代修辞学史说略
一、汉语古代修辞学的演变轨迹
二、汉语古代修辞学的演变规律
第三节汉语现代修辞学史说略
一、汉语现代修辞学的发展脉络
二、汉语现代修辞学的发展规律
第一章修辞
第一节“修辞”的含义
(一)修辞的三种含义
1、语言运用活动(修辞行为)
2、语言策略和技巧(修辞方法)
3、研究语言运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修辞学)
(二)“修辞”溯源
1、出处
目前所见最早的修、辞连用: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

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易·乾·文言》)
2、释义
《说文》:修,饰也。

从彡(sān三),攸声。

段玉裁注:“从彡者,洒刷之也,藻绘之也。

”“不去其尘垢,不可谓之修,不加以缛采,不可谓之修。


《说文》:辞,讼也。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按纷争、辩讼谓之辞。

”(本义:打官司的用语)
段玉裁注:“积文字而成篇章,积词而成辞。

”(引申义:所有言辞)
“修辞”连用的意思:一说修理文教,“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辞谓文教,诚则为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则立其诚,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

”(唐·孔颖达)
一说修饰言辞:“修辞立其诚,修其则为诚,修其外则为巧言。

”(宋·王应麟《困学记闻·易》)
(三)几种修辞观
1、修饰说
“修辞就是修饰词语,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


(《修辞学》,第2页,人民1986)“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现代汉语词典》,第1416页,商务印书馆1996修订版)
2、美化说
修辞之事,乃欲冀文辞之美。

(王易《修辞学通诠》,第8页,神州国光社1930年)修辞是为了有效地表达意旨,交流思想而适应现实语境,利用民族语言各种因
素以美化语言。

(弓《现代汉语修辞学》,教育1993年)
3、选择(或同义选择)说
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
作过程。

(志公《语言是一个选择过程》)修辞,照我的看法,应该是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语言手段之间——各个(多少
是同义的)词语之间,各种句式之间,各种篇章结构之间,各种风格(或叫‘文
体’、‘语体’)之间进行选择,选择那最适合需要的,用以达到当前的特定的目
的。

吕叔湘《我对于修辞的看法》
4、调整(或加工)说
“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

主要是为着意和情,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
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


望道《修辞学发凡》,第3页,教育1982年
修辞学,就是对加工的语言现象和加工活动所作的分析、综合、解释的科学。

吴士文《修辞讲话》,第3页,
5、组合说
总之,一切修辞手段都可概括为组合,一切修辞现象都是言语组合形式的生动
表现。

焕辉《修辞学纲要》,第83页,百花洲文艺1993年常规修辞源于语音、语义以及话语结构的一般组合;艺术修辞源于语音、语义、
汉字以及话语结构的特殊组合。

第二节修辞的特点
(一)修辞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思想容和言语形式的矛盾
语言的容是语义,形式是语音和文字(书面语的形式);
修辞的容是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修辞的形式是语言的运用形式。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陆机《文赋》)
言和意、辞和情之间的矛盾是普遍的、永恒的,语言的痛苦是许多人人生最大的痛苦。

(语言的痛苦实际上就是修辞的痛苦)
(二)修辞是对语言文字一切可能性的利用
修辞不是语言因素,但语言因素的一切特点和规律都可以为修辞者所用;修辞不是语言材料,但修辞必须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语言材料。

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所谓语言文字的可能性,一半便是这些语言的习性。

另一半是体裁形式的遗产。

”(望道《修辞学发凡》,第20-21页,教育1982年)后者如藏词、用典、仿词等的构成,用得较少;前者广为采用,涉及方方面面,如双关、倒装、对偶、顶真、排比等等辞格的构成。

第三节修辞与语境
(一)语境的性质和构成
1、语境的性质
语境是语言存在和使用的环境。

从理论上说,尚未使用时的静态语言单位所处的环境和语言在使用状态下所处的环境是不一样的,有人主把前者叫做语言环境,后者叫做言语环境。

严格的说,语言使用既离不开言语环境,也与语言环境有联系,换言之,这里区分的所谓言语语境实际上往往部分或全部地含括了语言环境。

如“含沙射影”是含沙的语言环境,但我们说“你别在这里含沙了”的时候,“含沙射影”也是它的言语环境的一部分。

修辞是语言运用活动,修辞的语境是言语环境。

2、语境的构成
(1)构成语境的主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身份、职业、思想、修养等;
客观因素:时间、地点、场合(具体状况,与时地、围、目的、方式等都有关)、对象(谈话对象、谈话所涉及的对象)等
临时性主观因素:处境、心情
(2)构成语境的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
一般因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何如(六何)
特殊因素:传媒因素、伴随因素
(3)语境的分类
语言因素的上下文和情景因素的上下文(望道);
外显性语境和隐性语境(广艺)
(二)语境对修辞的作用
1、制约和影响语言材料的使用及其使用方式
2、帮助和实现修辞的传情达意
(三)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
“总之,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不应是仅仅语辞的修饰,更不应是离开情意的修饰。

”“凡是成功的修辞,必定能够适合容复杂的题旨,容复杂的情境,极尽语言文字的可能性,使人觉得无可移易,至少说写者自己以为无可移易。

”(望道)
第四节修辞的原则
(一)修辞中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修辞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可以看作修辞的总原则,其中又可分出两条原则:目的性原则和得体性原则。

修辞中经常用到的修辞原则还有等价原则、适应原则、虚拟原则、替换原则等(广艺《汉语修辞论》)。

(二)等价原则
修辞主体应该通过选择和组合,使不同质不同类和同质不同类的语言单位在语用中取得基本相同的语用价值。

语用等价是临时的,是不同的语汇单位、语法单位或语音单位在特定上下文中表达了相同的语义,构成言语同义形式。

如:
没过几天,麻老五就将鼓囊囊一手拎包“大团结”(=?)给他送上了门。

(借代,词汇等价)一根绳子,黄麻搓成的,(=?)可结实呢。

(语法等价)
蔡科长有“气管炎”(=?),客人们和他开玩笑,他并不否认。

(语音等价)这一原则的运用,使修辞形式能够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并且增强言语表达的效果。

(三)适应原则
修辞主体应该通过调整语言,使言语交际在说写者和听读者相互适应的一种状态下进
行。

可以分解为两个次原则:语境原则和语体原则。

语境原则:话随境发、语随境迁、意随境移、言随境止
语体原则:言语形式的选择和运用要注意语体的制约(交际领域的特定性、言语形式的排异性、交际功能的稳固性)。

适应原则是语言运用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对修辞具有指导功能和评价功能。

(四)虚拟原则
修辞主体应该通过实写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事物、现象或者虚写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事物、现象,使得表情达意更加深刻有力。

虚拟原则是虚实这对哲学畴在语言运用中的具体体现,是能指(言语形式和语义容的结合体)和所指(思维对象)辩证关系的实际需要。

实践虚拟原则的修辞策略有二:以实写虚和以虚写实。

以实写虚:语言形式是合乎常规的,所描述的容却是虚假的。

如:精细、明喻
以虚写实:语言搭配是超乎常规的(不合语法、语义、事理等),所表现的容却是真实的。

如:夸、暗喻、比拟
(五)替换原则
修辞主体应该利用符号之间存在的语用等价关系(固有的或潜在的)对某些言语单位进行替换,以满足修辞的实际需要。

语用等价是指可以在特定语境中传达相同或相近理性意义而在修辞功能上有差别的言语同义形式所具有的一种关系。

替换的关键在于显现符号和潜在符号之间的能指不同,所指相同;语义相同,语效不同。

修辞活动中用到的替换有两类:语言符号之间的替换、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之间的替换。

替换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特定的语用要求和达到预期的语用效果。

(如:停止思想了,老了)
第二章修辞学
第一节修辞学的性质和地位
(一)修辞学的性质
1、边缘性或多边性
修辞学是介乎文学会语言学之间的一门学科。

(望道)
从修辞学的研究对象——修辞现象看,这是一种语言现象,离开了“语言”,修辞现象也无复存在。

从修辞学的研究围看,无论是词、句的修辞,段落、篇章的修辞,还是修辞格,或者是语体、语言风格,都逃不出语言的运用。

修辞学是一门多边性学科。

(宗廷虎)
是修辞学的对象决定了修辞学这门学科的性质,修辞是经验的科学,又是演绎的科学,是描述的科学,又是规的科学,是理论的科学,又是应用的科学,是语言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综合了多种学科成果的一门边缘学科,修辞学同文艺学、美学、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社会学、未来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王希杰)
2、言语性
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部门,它和语言学的其他各部门(词汇、语法、语音)密切相关,而又有一定的独立性。

它不是词汇学、语法学的附属物。

它是研究词汇、语法、语音的运用。

它研究词汇、语法、语音,是从表达态度、表达方法、表达效果的角度来研究。

(弓《现代汉语修辞学》)
“修辞学属于言语学”,“修辞不是‘语言的语言学’的对象,只能是‘言语的语言学’的对象,因为修辞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的运用;修辞行为是言语行为,修辞现象是言语现象。

”把汉语分成汉语语音、汉语词汇、汉语语法和汉语修辞,这样平行划分是不妥当的。

修辞不是同语音、词汇、语法处在一个平面上,性质也有区别。

(远汉)
3、人文性和认知性
“修辞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言语交际中用语辞对人文、社会情境的调适。

”因此修辞学无疑具有文化语言学的意义,也就是具有人文性。

(申小龙)
修辞实际上是修辞主体对语境、对语言、对自我、对世界等方面因素的综合认知,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是建立在这种认知基础上的语用行为,必然关注其中的认知原理、认知过程,因而修辞学具有认知性。

(二)修辞学的地位
1、学科应有的地位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勰《文心雕龙·论说》)
夫辞者所以尊君重身,安国全性者也,故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

(向《说苑》)
晏子使楚
诸亮舌战群儒
2、社会的重视程度
成果发表
课题申报
自身的问题
第二节修辞学的对象和围
1、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修辞学非批评也,非美学也。

盖自有其独立之围。

”“修辞学研究之围,乃由想而移为辞中间之过程。

”(王易《修辞学通诠》,1930)
修辞学“一是研究语言的使用,称为语性。

二是研究所用的种种辞象,称为辞格。

这两种结合,称为词藻,而其归趋为文体”。

(介白《修辞学》,1931)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修辞现象,就是运用语文的各种材料,各种表现方法,表达说者所要表达的容的现象。

(《望道修辞论集》)
2、修辞学的研究围
(1)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是否都是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是两类修辞手法,以及使用这两类手法产生的两类修辞现象。

消极修辞:“只是零度对于零度以下的努力。


基本要“意义明确、伦次通顺、词句平匀、安排稳密”。

“平”是指平易,没有怪词僻句;“匀”是指匀称,没有夹杂或驳杂的弊病;稳是指切境切机,密是指不盈不缩。

积极修辞:“注意在积极的方面,要它有力,要它动人”。

和消极修辞只关心意义的明白不同,它“经常崇重所谓音乐的、绘画的要素,对于语辞的声音、形体本身,也有强烈的爱好。

走到极端,甚至为了声音的统一或变化,形体的整齐或调匀,破坏了文法的完整,同时带累了意义的明晰。

”(望道)
被称为“消极修辞”的那一部分修辞,也就是把文章(或话)写(或说)得明确通顺、平匀稳密,只要你开口说或动手写,这样的修辞就无所不在。

它帮助你完成语言的交际任务,发
挥语言最根本的功能,实在并不消极。

要把修辞学推向前进,关键在于研究“消极修辞”,研究那些一开口说一动手写就会碰到的修辞现象,做出的成果必须对说和写(甚至在说写之前的思考中)有实际指导意义。

(维琦)(2)文风、主题思想的提炼、题材的选择是否修辞学研究的对象
这些问题本来都是文章学研究的围,因为受到政治上的极左思潮影响,一度也有人主将它们划入修辞学研究围。

文章学可以论述文章的主题、题材、可以探索文风,也可以论述语言运用的技巧。

而修辞学着重从表达效果上去总结语言运用的规律,它探讨的围不仅是书面语,也应该包括口语。

(《宗廷虎修辞论集》)
(3)篇章结构是否修辞学研究的对象
“篇章结构等事情,……是作文法、文艺创作论所应当解答的。

假使把篇章结构(起头、结尾等)放在修辞学中讨论,就会侵占文艺创作论、文章作法的领域,就会模糊修辞学语言科学的本质。


“我们认为,修辞学既然是研究语言运用技巧的,如果只研究词和句的用法而置篇章修辞于不顾,则很不全面。

”(《宗廷虎修辞论集》)
“‘篇章结构’是修辞学的研究对象,但是研究这一问题与文章学的角度、切面不同。

……修辞不仅研究词句的选择,而且要研究句子以上到篇的选择即篇章结构的选择,而文章学则把文章当作一种客观存在,研究文章的构成规律和读写的规律。

”(运富)
修辞学、文章学(作文法)研究篇章结构各有自己的研究目的,研究的重点当然可以不同。

修辞学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研究用于段落篇章中的各种表达手段和技巧的。

……而作文法则是从立意布局的角度,根据主题与体裁的需要,利用修辞学研究成果解决如何作出合理的处理和安排等问题。

(徐炳昌)
(4)语体风格是否修辞学研究的对象
语体:言语的功能变体,又叫功能风格。

人类社会多方面的交际需要带来了语言材料在功能上的分化。

这种分化和经常复现的结果形成一定的语体,每种语体在一定历史时期都有自己典型的、公认的表达方式和手段,具有约束力和稳定性。

风格:这里特指言语风格,是使用语言的特点的综合。

有时代风格、民族风格、流派风格、个人风格、表现风格等。

每一风格都有自己一系列的风格要素(或名“风格表现手段”),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篇章、修辞手法等风格要素的总和共同构成言语风格。

“语体学研究的基本细胞、基本对象是修辞现象,”“语体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可以包括在修辞
学研究的围之”,“从语体角度对修辞现象进行综合分析,这是修辞学固有的任务而不是外加的任务”。

(《宗廷虎修辞论集》)
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修辞和语体、风格的关系问题。

第三节修辞学的研究方法
1、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
修辞学的述说,即使切实到了极点,美备到了极点,也不过从空前的大例,抽出空前的条理来。

(望道)
望道发现藏腰
仿词到推断仿句、仿篇的存在
2、静态分析和动态研究相结合
前者是对修辞现象、修辞材料、修辞方法的形式特点、潜在功能、心理基础等做脱离语境的一般性分析,如比喻的构成、分类、作用、心理基础、使用要求等。

后者则是将修辞现象置于特定语境下,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进行考察,揭示修辞形式和思想容、交际主体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场合因素等的复杂关系,特别是形式和容、修辞和语境的辩证关系。

3、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功能修辞学利用统计语言学的方法和提供的数据,从质的方面和量的统计上研究语体。

语体之间的区别不仅反映在各种质的特征上,而且质的共同性也表现为不同的量。

”(华西利耶娃《俄语功能修辞学》)
4、描写和解释相结合
描写修辞学是就修辞本体进行描写,如修辞系统、修辞手段、修辞规律等的观察和概括。

这方面的研究当然是相当重要的,但它只能使人知其然,还不能使人知其所以然。

因为它只能说明修辞是“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

我国修辞学虽然在描写方面已取得很大成就(也有分散、片断的阐释研究),但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还令人不能满足。

社会的前进、修辞学的自身发展都迫切需要在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这些修辞系统、手段、规律形成的缘由、动力机制、文化底蕴等等,以使人知其所以然。

(童、吴礼权《阐释修辞论》)
如辞格的心理机制(动力源泉、作用机制):比喻和相似联想、列锦和接近联想、映衬和对比联想、借代拈连和关系联想等
第三章修辞方法
第一节修辞方法的性质和特点
一、修辞方法的性质
主要利用语言文字材料构成的能够被修辞主体用于达到修辞目标、强化修辞效果的言语策略和技巧。

修辞方法的围大于修辞格:选择语词、调配语音、谋划篇章等的很多方法都不是修辞格。

修辞方法是指能够被修辞主体用于提高言语效果的各种方法。

修辞方法不限于修辞格或变异性修辞。

修辞方法一定是对语言文字材料加以利用或者以语文材料为主要工具、辅以非语文材料,因而现已总结出来的修辞格(如示现)有的也不一定(或不完全)是修辞方法。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德群君的。

而且又证明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鲁迅《记念和珍君》)
二、修辞方法的特点
1、言语性和民族性
修辞方法主要通过语言运用行为及其形成的话语形式体现并发挥作用,具有言语性。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清照《一剪梅》)
修辞方法对语言材料或非语言材料的选择和利用都带有明显的地域和文化特色,因而也具有民族性。

有的用法有区别,有的则属某一语言特有。

We must all hang together, or we shall all hang separately.
(我们必须团结在一起,否则我们将一个个地被绞死。


虽属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2、差异性和规律性
各种修辞方法的表现形态、功能特点和构造原理都各有不同,就其部的小类而言,也是如此,因而具有差异性。

越是常用的修辞方法,变化也越是丰富多样。

如比喻。

(1)三种基本形态之外还有特殊形态: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博喻)
风比刀子还尖。

(较喻)
风吹仙袂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支春带雨。

(略喻)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倒喻)
(2)对应的语言单位可能是词、短语、句子、篇章等。

如:
一词一喻:网;
短语:思想感情的潮水(明喻);法西斯野兽(暗喻);无论读什么书,总要多配几副好眼镜(借喻)
句子:人怕出名猪怕肥
篇章:朱庆馀《近试上籍水部》
(3)一般作用之外还有特殊作用。

谁知从冷盘到咖啡,没有一样东西可口: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录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期伏在水里。

(增添幽默情趣)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的大话,大而无当。

(加强讽刺力度)
(4)不同小类的构造原理也是同中有异。

如明喻、暗喻、借喻。

另一方面,各种修辞方法也有共通的特性和规律:
(1)不同修辞方法的形成和发挥作用有共同的基础:语言文字的可能性和社会文化语用条件
如押韵
(2)修辞方法的差异和变化源于物理世界、社会文化世界、人的主体性的差异和变化,尤其是个体的修辞心理差异及其因应题旨情境的种种变化
第二节修辞方法的体系
一、对以往修辞方法体系的总结与评价
修辞方法体系的建构是修辞学研究的重要容,同时也是修辞学体系建构的核心问题。

在这方面,学界以往已经做过大量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也留下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由于客观上存在的种种困难,他们所建构的修辞方法体系仍有或多或少不尽人意的地方。

汉语修辞学史上有过许多的修辞方法体系,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类:
一、以“两大分野”(消极修辞、积极修辞)为纲的体系。

以望道《修辞学发凡》为代表,后来的不少著作都对此体系有所发展。

如焕辉《修辞学纲要》以“两大分野”为经、以言语组合为纬的网络状体系,一方面继承了“两大分野”体系的分类方法,把全部修辞方法大别为常规修辞(第六至第十章)和艺术修辞(第十一至第十九章)两部分,另一方面,以言语组合为纲,又使得它不同于一般修辞著作对修辞方法的论述模式。

吴士文《修辞讲话》基本上是对望道“两大分野”体系的具体化,但明显加大了消极修辞(书中称为“一般性修辞”)的研究力度,使之占到一半以上的比重,辞格分类坚持以语言结构为标准,较少交叉。

二、以语言运用单位(用词、造句、谋篇)为纲的体系。

以志公《修辞概要——读写一助》为代表。

静、远汉的《修辞学教程》,从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篇章的组织、辞格的运用等方面所构建的体系更为详尽和深入。

三、以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为纲的体系。

由弓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首次提出,远汉的《现代汉语修辞知识》对此有较大的发展。

从理论上说,这些体系所依据的分类标准和连接线索,对于修辞方法体系的构建都是可行的。

不过在对这些标准和线索的实际运用中,则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困难,因而现有的这些体系都还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这些体系建构中所遇到的困难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历史原因导致的主观认识的局限和偏差,有个人的,但更主要是语言学界的;一是修辞方法本身在构成、分布和作用形式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语言学界传统上把语言要素划分为语音、词汇、语法三部分的做法,以及以此为基础把语言学学科划分为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的做法,从现代语言学的眼光看来,在逻辑上都是有问题的。

首先是划界不清、彼此交叉。

如:语音和词汇,词汇既有音也有义,语音构成与词汇构成部分交叉;词汇、语法、修辞互有交叉,语法中讲句子的使用,形成语法修辞结合,词汇中既讲词的构成法则,也讲词的运用法则,领属不明。

其次是划分不全。

传统语言学只讲到句子,大于句子的话语形式属于语言问题却无人管辖,话语的连接、建构与理解成为空白。

修辞学只研究表达效果,而且偏于具有积极表达效果的辞格研究,因此,话语的运用 (从句子、语段到篇章 )就单位而言空地较多。

这种状况对以语言为本位的修辞方法体系的构建客观上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㈠导致“消极修辞”要么和语音学、词汇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