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传播媒介在网络文学传播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网络传播媒介在网络文学传播的作用
浅析网络传播媒介在网络文学传播中的作用
引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渐渐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网络高速、便捷等特征,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

网络代表着文明的进步,网络的迅速发展促使了文学作品传播方式的更新换代,网络传播媒介替代了纸质印刷方式,使得网络文化以一种即真实又虚幻的姿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传播媒介的兴起,一方面带来了“足不出户亦知天下事”的便捷;另一方面,作为网络文学的载体,网络传播媒介固有的漏洞和不足将对网络文化的传播造成一定的负面效应。

当网络传播媒介的利弊问题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时,作为网络衍生品的网络文化也日益受到各界的重视。

摘要: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物质生活的巨大繁荣,人们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也越高。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表现方式,自出现以来,既享有赞美之声,也不乏贬斥之语。

众所周知,网络文学是以网络传播媒介为载体的,其兴衰荣辱都与网络传播媒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然而,网络传播媒介在赋予网络文学市场准入与传播自由的同时,却忽略了网络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的自律问题。

当前中国网络传播媒介已然笼罩着一种“媚俗严重、跟风剧烈、炒作成风、竞争无序、政策博弈”的焦虑感。

[1]
[1]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191页
在深刻总结当前网络文学的传播特征等问题的基础上,本文将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网络传播媒介在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的角色问题。

关键字:网络文学、网络传媒
一、网络文学与网络传播媒介的定义
(一)网络文学
所谓的网络文学,就是以网络为载体而发表的文学作品的总称,其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网络文学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平等性特征,为每一个“作家”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可能性,催发了网络文学的迅速生长。

它不仅塑造了自己的文学英雄,而且建立了自己如江湖语言一样的文学语言。

[2]
(二)网络传播媒介
网络传播媒介是指以网络为载体,通过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公共行为的一种信息交流渠道,是一门平行于传统媒体,融网站设计、网络推广、网络营销于一体的新型传播方式。

二、网络文学的传播特征
网络文学绕过了实体出版和发表的前期审核程序,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诉求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

尽管文学信息的传播方式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但是,网络传播媒介已然凭借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效果好等优势占据了大量的文学市场份额。

网络文学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网络文学传播主体的广泛性
剔除了现实社会中的编制和审核机制,网络文学传播主体资格便摆脱了严格审核的束缚,为
[2]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233页
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种集自由、平等、开放等诸多优势于一身的广阔创作平台。

在这种环境中,文学爱好者无论是在精神世界,还是在审美观念上都得以最大限度地接近文学崇尚美好、追求自由的本性;无论是在创作理念的形成、创作素材的收集以及体裁的确定等方面,还是在表现手段、修辞手法、语言技巧等方面,都可以畅所欲言,尽情释放文字演绎的天性。

(二)网络文学创作的虚拟性
网络本身是一个虚拟的存在,而这种虚拟的存在又是真是存在的,只不过是通过网络这种形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大量的网络写手通过一个虚拟的笔名,从而具有了虚拟的身份,在亦真亦幻的网络世界里渲泄着自己压抑的个性与郁闷,书写着自己敏感的内心与感悟,他们尽情的在网络中抒写自己的“心情故事”,并通虚拟的角色扮演,来尝试日常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社会角色,以求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得到象征性满足。

(三)网络文学传播的快捷性
传播迅捷化、阅读全球化,是网络文学又一个独具的特点。

超文本的文本构成模式和传播结构使得文学信息检索能够在时间、空间上全方位开放,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轻松地实现了此时或彼时、同步或异步的查询阅读功能。

(四)网络文学交流的互动性
每一次传播工具的改变,都是相对民主化的过程。

[3]网络文学的互动促进了文学的民主化进程,通过作者于作者之间、作者与读者之间,甚至读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使文学审美的标准日益丰富起来,亦使文学的载体、形
[3]吴飞、王学成.传媒、文化、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345页
式丰富起来,并促使网络文学的创作题材更加丰富起来,为广大读者打造一场场精美绝伦的文学盛宴。

(五)传播途径的多样性
网络文学具有诸多无可比拟的特征,在这些显著的特点之中,其传播途径的多样性也不可忽视。

首先,文学网站是网络文学传播的重要途径;其次,博客为网络文学的传播发挥着重大作用;再次,手机、电子书等也是网络文学传播的重要途径。

三、网络传播媒介对网络文学的积极影响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现象,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文化的发展史。

在人类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传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网络传播是一个全新的传播模式,其通达全球、整合所有的沟通媒介,以及潜在的互动性等特点,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时空观念,并且在事实上重塑了时空结构。

[4]文学的传播经历了口头传播、纸张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几个阶段。

今时今日,网络已经成为文学的重要传播媒介。

(一)网络传播媒介为网络文学创作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网络传播媒介让素材的收集、整理更加便捷化。

随着网络媒介的迅速发展,各种信息渠道跃然于网络上,当我们需要某种信息时,只需在知网、万方数据库、搜狐或者百度等网站的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所需要的文献、著作、参考资料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你的电脑页面上。

网络兼容了无限量的信息,并且提供了便捷的获取途径,为从事文学创
[4]吴飞、王学成.传媒、文化、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394页
作和喜爱文学的人提供了无尽的信息空间。

另外,网络传播媒介亦使文字的编辑、处理和保存等更加便捷化。

如今,网络时代跨越了用纸张等实物记录文字的时代,书写、保存、修改、编辑等可以同步进行,为文本的保存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二)网络传播媒介提升了网络文学作品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
网络传播媒介使网络文学传播迅速化、普及化。

相对于网络文学而言,网络的诞生,使单纯的依赖纸张、铅字传播的传统文学踏入了高速传播的信息时代。

另外,网络包罗了应有尽有的文学流派和种类,主流的、非主流的,阳春白雪般高雅的、下里巴人般通俗的,经典的、市井的,国内的、国外的,不同类别不同风格的,适合不同人群的,都一应俱全,逐步实现文学市场的“有求必应、供必应求”。

(三)网络传播媒介拓宽了网络文学的交流平台
目前以一切沟通模式之电子整合为核心的新沟通系统,其历史特征性并非是诱发出虚拟实境,反而是构建了真实虚拟。

[5]网络传播媒介就是这样一种新的沟通系统,其新兴使得越来越多的文学爱好者依托网络平台,进行彼此的沟通和交流。

广大网络文学创作者本着“以我手、写我心”的态度进行创作,他们的作品通过网络媒介的传播,让网络文学爱好者得以获取,并在某种程度上产生共鸣,激发出相互之间交流、沟通的可能性。

通过网络的沟通和交流,交换自
[5]纽曼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462页
己的真切感受,相互传达彼此的感动、困惑、惊喜、失落,然后进一步激发创作的热情和灵感,繁荣网络文化市场。

四、网络传播媒介对网络文学的消极影响
在充分认识到网络传播媒介在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我们还应该以辩证的态度审视其在逐渐显现出来的负面姿态。

(一)网络传播媒介在某种程度上赋予网络文学娱乐性
对于网络文学,传统载体作家陈村认为其“前途无量”,而张抗抗则认为:“网络文学会改变文学的载体和传播方式,会改变读者阅读的习惯,会改变作者的视野、心态、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

”另外,在某些网络作家的自述中,也可以感觉到其潜在的游戏性质。

[6]
网络文学作品的阅读环境较之传统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真实存在的书本纸张变成了虚拟的网络文字,阅读者的社会角色也随之转换,继而引起心理的改变,导致其在面对网络的时候,感性思维占据了主要部分,对文学作品的追求大都不是从审美角度出发,而是从娱乐角度出发,处于玩乐的心态。

很多人反映,网络文学越来越带有游戏、调侃、戏谑的意味,以往那种纯粹的对文学的执着和追求之情荡然无存。

(二)网络传播媒介使得网络文学过分的追求经济性
市场利益的竞争和文化消费主义的兴起,使更多的文化和传媒行为直接同经济利益挂钩。

在许多网络文化活动中,堂而皇之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就是这一意识最直白和明确的表达。

[7]
诚然,网络传播媒介为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平民化的准入模式和快
[6]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236页
[7]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161页
捷化的传播方式,但是,这种良好的运作机制却逃离不了商业化的运作理念。

某些文学网站、文学机构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完全将网络和文学作为赚钱的工具,抹杀了广大文学爱好者最初的梦想。

(三)网络传播媒介不能有力的打击网络文学侵权行为[8]
著作权问题始终是关系到网络文学发展的一大难题。

很多人认为,在当前中文网络信息资源还处于十分匮乏情况下,过度保护作品版权会阻碍网络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另外一个问题,即,网络传播媒介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网络文学自由的同时,忽略了网络文学在迅猛发展过程中的自律问题。

以1999年红极一时的“中国网络侵权第一案”为例,王蒙、毕淑敏等六位作家状告“北京在线”网站侵权,引起文艺界和网络界广泛关注,法院判决六作家胜诉的结果更是引起广泛的社会争议。

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来看,网络只是作品传播的一种渠道,作品的数字化行为本身并不具有著作权法意义上的独创性,作品载体形式和传播方式的变化并不影响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著作权。

未经著作权人允许而通过网络渠道谋取经济利益,这种行为侵害了作者对自己作品的处分权和获得报酬权,是为法律所不容的。

(四)网络传播媒介不能有效的过滤低俗、媚俗的网络文学作品近年来,网络文学作品近乎“零界限”的准入机制,使得网络上逐渐的充斥着各种低俗、媚俗的,甚至称不上文学作品的“垃圾作品”。

一方面,网络文化语言的大量使用对传统文化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对民族文化素养也将造成巨大的冲击。

另一方面,无论是各大文学网站,还是博客、手机信息、电子书阅览等,逐渐涌现出各种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学作品,垃圾作品泛滥成灾,这也将对国民整体素质造成巨大冲击。

网络传播媒介不能有效的遏制这些低俗、媚俗的网络文学作品,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五)网络传播媒介使得网络文学作品脱离客观现实
[8]林爱珺.舆论监督与法律保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9页
随着网络逐步深入人们的生活,网络传播媒介逐渐取代了一些传统的交往形式。

早些年代的飞鸽传书以及近来的信件往来等沟通形式,演变成了网络上虚拟的电子邮件、留言等,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大大缩减,交往圈子看似扩大,实际上能接触到的却越来越小,人们将逐渐的脱离客观现实生活。

网络文学也是文学,尽管网络文学有着不同于传统文学的特征,它也具有文学的基本属性,脱离不了文学的基本特征。

文学的创作过程或创作形式带有人的主观思维特征,但是创作的源泉、灵感、线索等都来自于真真切切的生活,客观的现实基础才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因而,网络传播媒介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创作的源泉。

结语
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平等沟通、畅所欲言的广阔交流平台。

网络的自由性和兼容性使得文化从高雅、脱俗逐渐回归到平民化、大众化的趋势上来。

尽管在这种趋势下,网络传播媒介自身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但这些缺陷并不能抹杀其在网络文学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也正是这些问题,教会了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网络的双重效应,也警示了我们网络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们应该兴利除弊,让网络传播媒介自身先完善起来,并逐步带动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爱珺.舆论监督与法律保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2]纽曼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3]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4]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5]吴飞、王学成.传媒、文化、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