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昭通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单位:昭阳区政府、鲁甸县政府、永善县政府
编制单位:云南金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二〇一六年十月
云南金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昭通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项目实施单位:昭通渔洞水库管理局、昭通市林业局、
昭阳区政府、鲁甸县政府。

报告编制单位:云南金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编制负责人:陈蕊(注册咨询工程师)
报告技术负责人:程捷(注册咨询工程师)
报告经济负责人:陈升东(副研究员)
编制人员:胡万里(研究员)
杨妍(副研究员)
王奕(高级经济师)
白双有(高级工程师)
报告审核人员:杜刚(研究员)
报告审定人员:代正明(副研究员)
建设单位参与人员:昭通渔洞水库管理局
吕大印(副局长)
李兴贵(综合处处长)
熊永英(水情处处长)
孙雯雯(助理工程师)
黄梅(高级工程师)
目录
第1章总论.................................................................................................................................. - 1 -
1.1 项目概况....................................................................................................................... - 1 -
1.1.1 项目名称............................................................................................................ - 1 -
1.1.2 建设单位............................................................................................................ - 1 -
1.1.3 建设地点............................................................................................................ - 1 -
1.1.4 建设期限............................................................................................................ - 1 -
1.1.5 建设内容及规模................................................................................................ - 1 -
1.1.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2 -
1.1.7 效益分析............................................................................................................ - 4 -
1.2 报告编制依据............................................................................................................... - 5 -
1.2.1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据..................................................................................... - 5 -
1.2.2工程建设依据..................................................................................................... - 7 -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8 -第2章渔洞水库径流区位置与基本情况................................................................................ - 10 -
2.1 渔洞水库径流区地理位置......................................................................................... - 10 -
2.2自然条件...................................................................................................................... - 10 -
2.2.1地形地貌........................................................................................................... - 10 -
2.2.2 气候气象条件.................................................................................................. - 12 -
2.2.3 流域水系特征.................................................................................................. - 14 -
2.2.4 流域内森林分布现状...................................................................................... - 16 -
2.3社会经济状况.............................................................................................................. - 24 -
2.3 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 25 -
2.3.1流域土地利用现状........................................................................................... - 25 -
2.3.2 土壤流失现状.................................................................................................. - 31 -
2.4 流域生态主要问题..................................................................................................... - 32 -
2.4.1流域植被覆盖度差,水土流失严重............................................................... - 32 -
2.4.2生态系统较为脆弱........................................................................................... - 33 -
第3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5 -
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35 -
3.1.1 保护渔洞水库水质及生态安全的需要.......................................................... - 35 -
3.1.2保证昭阳区和鲁甸县饮水安全的需要........................................................... - 35 -
3.1.3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 - 36 -
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 37 -
3.2.1 有一批成熟可行的技术和模式...................................................................... - 37 -
3.2.2 有一支力量雄厚的技术支撑团队.................................................................. - 42 -
3.2.3 有扎实的前期工作基础.................................................................................. - 43 -
3.2.4建设用地的可行性........................................................................................... - 43 -
3.2.5建设用地方案的比选....................................................................................... - 44 -
第4章项目单位概况................................................................................................................ - 47 -
4.1项目实施单位.............................................................................................................. - 47 -
4.2 技术支撑单位............................................................................................................. - 47 -第5章建设目标和总体思路.................................................................................................... - 48 -
5.1建设目标...................................................................................................................... - 48 -
5.1.1总体目标........................................................................................................... - 48 -
5.1.2具体目标........................................................................................................... - 48 -
5.2 总体思路..................................................................................................................... - 48 -
5.3技术路线图.................................................................................................................. - 49 -
5.4基本原则...................................................................................................................... - 49 -第6章建设内容和规模............................................................................................................ - 51 -
6.1主要建设内容.............................................................................................................. - 51 -
6.1.1 一级区租地...................................................................................................... - 51 -
6.1.2公益林建设....................................................................................................... - 51 -
6.1.3封山育林........................................................................................................... - 51 -
6.1.4一级保护区人工造林....................................................................................... - 52 -
6.2 建设规模(建议项目和投资均按两期的总投资分开,并明确一期和二期具体项目和
投资)................................................................................................................................ - 52 -
6.3工程布局...................................................................................................................... - 58 -第7章技术方案........................................................................................................................ - 60 -
7.1宣传工程...................................................................................................................... - 60 -
7.2 管护措施..................................................................................................................... - 60 -
7.3封山育林...................................................................................................................... - 61 -
7.4 人工林建设方案......................................................................................................... - 61 -第8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5)
8.1投资估算依据 (65)
8.2投资估算范围.............................................................................................................. - 77 -
8.3 资金分期使用计划(建议项目所有投资均按两期分) .............................................. - 79 -
8.4资金筹措...................................................................................................................... - 85 -
8.5项目总投资估算.......................................................................................................... - 87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11400.43万元,其中工程直接费用100052.11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002.08万元、基本预备费1040.54万元、建设期利息6305.69。

................................ - 87 -
第9章效益分析与风险控制.................................................................................................... - 88 -
9.1经济效益分析评价...................................................................................................... - 88 -
9.2环境效益分析.............................................................................................................. - 89 -
9.3 社会效益分析............................................................................................................. - 89 -
9.4风险分析及控制.......................................................................................................... - 90 -第10章项目组织实施与运行机制.......................................................................................... - 93 -
10.1组织管理小组............................................................................................................ - 93 -
10.2 项目管理方案........................................................................................................... - 94 -
10.3 项目招投标方案....................................................................................................... - 95 -
10.4 项目实施的进度安排............................................................................................... - 97 -第11章保障措施...................................................................................................................... - 98 -
11.1 成立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 - 98 -
11.2 建立部门协调机制................................................................................................... - 98 -
11.3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层层落实责任....................................................................... - 98 -
11.4 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 99 -
第1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昭通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

1.1.2 建设单位
昭通市林业局、昭阳区政府、鲁甸县政府。

1.1.3 建设地点
昭通渔洞水库径流区。

1.1.4 建设期限
2017年~2020年。

(第一期:2017-2018年,第二期:2019-2020年)
1.1.5 建设内容及规模
昭通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包括一级保护区长期租赁土地、生态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和一级保护区人工造林共4个工程。

其中:
(1)租地(暂租25年)
租地范围为整个一级保护区内的耕地23400亩。

(2)生态公益林建设
生态公益林建设示范区面积2500亩,建设内容为制作宣传碑、印发宣传手册、雇用管护人员、给予林农生态补偿共四项措施。

(3)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示范区面积10000亩,封育措施包括制作宣传碑、雇用管护人员及人工补植补种。

(4)一级保护区人工造林
一级保护区人工造林面积23400亩。

1.1.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本项目投资共111400.43万元,其中:工程总投资105094.74万元(详表8-1昭通渔洞水库径流区生态恢复工程建设投资估算表),建设期利息6305.69万元。

2、资金筹措
长期以来,渔洞水库的治理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先后拨巨资建设。

尤其近三年来,仅直接投资渔洞水库管理局用于建设的就达20529万元(其中:1)、2015年
投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市级配套资金526万元(昭财建[2015]32号);2)、2016年投资大型灌区续建工程款12000万元(昭鲁请[2016]18号);3)、2017年投资大型灌区续建工程款5003万元(昭鲁灌请[2017]27号);4)、863地震后,投入污水处理的资金3000万元)。

另2015年至2017年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环保局、移民局、扶贫办、住建局、卫生局等各部门整合,用于径流区综合治理的资金共计26389.84万元。

为切实抓好渔洞水库一级保护区生态恢复和保护工程,重点对一级保护区内农民尚在耕作的2.34万亩土地租用25年,建设完成环库生物隔离带,从根本上杜绝“随水而耕”现象,减少库区直接污染,实现渔洞水库的可持续利用。

本项目须以上述近3年的已投资金为资本金,通过农发行补充抵押贷款(PSL贷款),分两期申请,一期项目总投资53311.96万元,二期项目总投资51782.78万元,每期申请PSL贷款50000万元,其余资金通过其他银行贷款解决。

根据农发行PSL贷款条件,分2期贷款,每期贷款50000万元,按25年期限,以4.165%利率计算,每年共需还款
6677.32万元。

而依据昭通市人民政府昭政发【2014】44号文《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渔洞水库专项整治资金筹集和管理使用暂行办法》的通知》,每年可筹到的资金为6771万元(其中:1)财政预算安排,2015年起,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800万元,昭阳区财政安排500万元,鲁甸县财政安排200万元,小计1500万元;2)提高城市供水原水价收入500万元;3)水资源费市级收入200万元;4)提高渔洞水库向高桥发电有限公司的发电供水价格,高桥发电供水价格从0.0295元提高到0.06元,每年增400万元;5)昭阳草本乐、鲁旬县城市供水阶梯水阶收入400万元:6)城市维护费中可提取的费用(15%)246万元;7)土地出让金中可提取的费用(5%)2625万元;8)水资源保护专项资金每年900万元;9)社会捐赠。

)再加上相关的其他补助,有足够的还款能力,并能长期正常运作,实现服务于社会及环境保护的目标。

1.1.7 效益分析
昭通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属于公益性林业环保项目,主要为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两个方面。

该项目通过渔洞水库泾流区生态恢复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提高流域植被覆盖率、有效减少流域水土流失量、减少水库流
域污染物进入水库,推动流域的生态环境改善,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径流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

为保证区域内正常的人居生产生活,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均衡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报告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年1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8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9 年修订通过,2009年8
月27日起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修订
通过,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最新修定)》(2008
年6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实施);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公布
实施);
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3年3月1日起实施);
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1月1日实施);
9)《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
发[2005]39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8年
6月1日起实施);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
月1日);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1997年5月8日
颁布施行);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
14)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
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环发[1999]247号); 15)《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管理规定》(89环管字第201
号);
16)《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6年10月发布);
17)《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
18)《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发[1998]36号);
19)《云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复审)》(2001年6
月);
20)《云南省昭通渔洞水库保护条例》(2005年9月26
日通过,2006年1月1日起实施);
21)《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
(2009 年1月21日起实施)。

1.2.2工程建设依据
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2)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
国发办[2005] 45号;
3)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
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云政办发[2005]180号;
4)云南省环境保护厅文件《关于开展全省环保重点城市(镇)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规划的通知》云环发
[2006]217号;
5)云南省环境保护厅文件《关于开展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云环发[2006]408号;
6)《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大纲》;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
-1996;
8)《水源涵养林建设规范》GB/T26903-2011;
9)《营造林总体设计规程》GB/T15782-2009;
10)昭通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专项整治规划(2015~2020
年)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 昭通渔洞水库径流区生态恢复工程项目工程主要经济指标
第2章渔洞水库径流区位置与基本情况
2.1 渔洞水库径流区地理位置
昭通市渔洞水库径流区位于昭阳区西北部、鲁甸县及永善县的部分地区,地理坐标介于27°10′56″~27°37′27″和东经103°18′29″~103°35′ 30″之间(图2-1)。

距昭通市23 km,距昆明市405 km。

图2-1 工程建设区地理位置图
2.2自然条件
2.2.1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骨架主要有两大山系,泥盆系加里东运动形成
的乌蒙山脉延伸尾端和新生代第三纪燕山运动形成的横断山脉东部边缘凉山山系五莲峰分支。

流域最高处位于铁厂镇滴水村臭水梁子,海拔311 1.4 m,最低处为水库水面,海拔1985 m,流域区平均海拔2465 m,相对高差600~800 m。

地貌受地质构造控制,河流、山脉、岭谷多沿构造线展布,区内皱褶断裂十分发育,地形陡峭,山脉纵横,整体地形呈西南高、东北低,向北倾斜的典型高原山地地貌(图2-2)。

图2-2 渔洞水库径流区地形地貌
受河流、冲沟的切割,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水库周边区域,以昭阳区苏甲乡为代表,属盆周中山隆岗,一般下部坡度较缓,往上坡度逐渐变陡,土层瘠薄,抗蚀力弱;另一类以昭阳区大山包镇、大寨子乡和鲁甸县水磨铁厂,永善的码口镇等为代表,属高原顶端丘陵山地,坡度较平缓,多为灰泡土,质轻、易风蚀雨蚀。

龙树河流域有龙树盆地,包括龙树镇大部,新街镇、水磨镇小部,面积60.57 km2,海拔大多在2200 m,属构造侵蚀盆地,由河流沿向斜的轴部侵蚀拓宽,东侧山地较陡,西侧缓斜开阔,农业开垦较早,分布有大片农田,其中,水田较为集中。

2.2.2 气候气象条件
渔洞水库径流区区域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其主要气候特征是:冬季阴冷,夏无酷署,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夏秋降水较多,雨量集中,冬春降水稀少且干旱。

主要气候因子见表2-1。

径流区气候多变,易受北方冷空气的侵袭,干旱、倒春寒和8月低温是该区域主要灾害性天气。

表2-1渔洞水库径流区主要气候因子情况表
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多样,高差悬殊,水源保护区立体气候特征十分明显,表现为“立体分布,高低悬殊,山体各异,春暖干旱、风干物燥、多倒春寒;夏无酷暑、降雨集中、雨热同季;秋凉阴雨、低温冷害、雨季结束;冬有冷暖,寒无北国、雨雪稀少。

”按照气候类型划分,大山包镇老林、车路、马路,码口镇黑甲、犀牛,苏甲乡布兴、桂花箐,水磨镇的拖麻和黄泥寨,新街镇转山包属于高寒山区,约占径流区总面积的20.5%;雨霏、新林、黑鲁、小松树、苏甲属于干凉高二半山区,约占径流区总面积的一半;铁厂、新棚、照壁、闪桥、坪地营、居乐、新店、瓜寨属暖旱二半山区,约占径流区总面积的29.3%。

2.2.3 流域水系特征
渔洞水库水源保护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降水集中在5~10 月,约占全年降水的87%,径流深50~500 mm,其中昭鲁坝区50~150 mm,龙树坝区500 mm,小寨河谷200~300 mm;多年平均最大一日降水量50~75 mm。

受山脉不规则分布影响,水系水网密布、江河交错、沟壑纵横、分布复杂。

据现场踏勘统计,有小松树河、瓜寨河、居乐河、洒渔河、新河、布初河、鱼坝河、龙树河、黑鲁河、铁厂河、滴水河、龚家沟、沈家沟、梨园沙沟、木瓜冲小河、石龙河、塘房小河、羊窝子河、老鹰沟、大桥河、马家沟、头道河等30 余条大小河流(图2-3)。

其中,以龙树河流域面积最大,水系最复杂,黑鲁河、铁厂河、滴水河、龚家沟、沈家沟等都包含于龙树河流域中。

渔洞水库径流区,河床比降均大于17‰,表土多为松散的残坡积层粘土,先天条件铸其是水土流失易发区。

龙树河源于水磨乡铁厂村猫猫山大海子,由南向北流经水磨、龙树、新街、苏甲4 个乡镇15 个村,流域面积532.65 km2,占水库
流域总面积的75.1%,其中,69%属于鲁甸县,31%属于昭阳区。

地形以山区地形为主,山高坡陡,下垫面多为强风化的玄武岩区域地层构造,表土多为松散的残坡积层粘土。

龙树河长56 km,宽15-30 m,平均坡降17.3‰,流域内易产生地形雨、雷阵雨,每年的汛期5~10 月暴雨出现频繁,雨急量大,流速快,而土壤和岩层渗透性差,降雨损失量小,易形成山区洪水,陡涨陡落,峰尖量大,50 年一遇洪峰流量130 m3/s,年平均流量6.13 m3/s,有记载的最枯流量0.43 m3/s。

图2-3 渔洞水库径流区水系图
2.2.4 流域内森林分布现状
渔洞水库径流区国土面积为709.06 km2,根据规划基准
年(2013 年)遥感影像解译,结合国土和林业部门的相关数据,径流区林地面积为344.98 km2(其中有林地面积213.99 km2),占径流区总面积的48.65%(详见森林资源分布图)。

图2-4 渔洞水库流森林资源现状图
径流区农业与林业争夺发展用地现象突出,林业用地面
积过少,与水源保护区基本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流域森林覆盖率60-70%)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通过地形分析,耕地广泛分布在径流区坡度为15°以下的坝区及缓坡地带面积为288.00 km2,占耕地总面积的79.10%,由于径流区以山地地形为主,人多地少的压力使区域的土地资源被广泛开垦,坡度15°以上的耕地面积为76.09 km2,占耕地总面积的20.9 0%。

其中,坡度15°~20°的耕地面积38.73 km2,占耕地总面积的16.64%;坡度20°~25°的耕地面积21.85 km2,占耕地总面积的6.00%;坡度大于25°的耕地面积15.50 km2,占耕地总面积的4.26%;这些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发生区之一。

流域森林覆盖率
植被数量和质量都需要大幅度提高和改善,才能有效保护渔洞水库水资源。

横向比较径流区各个乡镇的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覆盖率(表2-2),洒渔镇、居乐镇和苏甲乡最好,基本满足水源区森林涵养林建设要求,而龙树镇、新街镇、水磨镇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覆盖率双双低于40%,规划期退耕还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任务较重。

大山包镇、码口镇则属于
高寒山区,主要是退耕还草任务。

表2-2流域个乡镇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覆盖率
径流区植被种类
径流区植物区系属“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 中的“滇中高原小区”。

据有关资料记载,区内有种子植物98 科,299 属、约521 种。

根据林业调查资料,植被类型主要为云南松林、华山松林、云南松旱冬瓜混交林、小径竹林、松栎混交林、松杉混交林、松栲混交林等;经济林以板栗、核桃、漆树、楤木为主;灌木以马桑、悬钩子,高山矮刺栎、杜鹃、
火把果、滇榛为主;竹类主要有剌竹、紫竹、冷竹、滑竹等。

珍稀濒危植物有红豆杉、珙桐、黄杉、篦子三尖杉;极高寒地方有灌丛,高山草甸。

长防工程以来,新引种了杜仲、厚朴等木本药材树种和高山松、日本落叶松、冷杉等耐寒树种。

图2-5流域植被现状图
历史上,渔洞水库径流区森林植被曾一度遭受破坏,据
《昭通市志》和《鲁甸县志》记载,早在民国时期,径流区就开始人工造林和飞播造林等措施恢复植被,渔洞水库建成后,原有的植被得到较好保护,林业生态建设力度加强,森林覆盖率逐渐提高,由1992年的20.6%提高到2013 年的34.2%。

但是,根据2013 年遥感解译,渔洞水库径流区植被恢复现状还是不能达到水源区的基本要求,还是受人为活动干扰较大,现存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占流域总面积的54.52%,自然植被则以暖温性针叶林、暖性落叶阔叶林、暖温性灌丛灌草丛为主,其中暖温性针叶林面积为176.23 km2,占流域面积的24.85%,主要树种为云南松;暖性落叶阔叶林面积为72.90 km2,占流域面积的10.28%,主要树种为杨树、核桃等乔木树种;暖温性灌丛及灌草丛面积为4.83km2,占流域面积的4.83%,主要为刺栎、马桑等灌木树种(表2-3)。

表2-3 流域植被类型及空间分布情况
2.3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建设区涉及昭阳区、鲁甸县和永善县的9个乡镇,主要乡镇的农村经济总收入合计达到5.056亿元,人均收入各乡镇不同,径流区平均水平为3000元。

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各县区和乡镇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同,鲁甸县3个镇位于昭鲁坝子上游,属渔洞水库径流区的上游区域,以种植业和农村养殖业为主,3个镇的农田平均复种指数为1.6。

人均养殖猪1头,鸡2只。

昭阳区的5个乡镇和永善县的1
个镇属渔洞水库的中下游区域,属山地区域,种植和养殖业为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农田平均复种指数为1.8,人均牲畜养殖数量均不到1。

近年来,径流区外出务工人数不断增加,占青壮年劳动力的50-70%,他们的收入逐渐成为部分家庭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主要乡镇的社会经济指标和2013年基本状况见表2-4。

表2-4 渔洞水库径流区各乡镇2013年社会经济指标
2.3 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2.3.1流域土地利用现状
渔洞水库径流区国土面积为709.06km2,根据规划基准
年(2013 年)遥感影像解译,结合国土和林业部门的相关数据,径流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占第一位,耕地面积为364.08km2,占径流区总面积的51.35%(表2-5)。

有林地面积占径流区土地利用类型第二位,有林地面积为213.99km2,占径流区总面积的30.18%,主要分布在渔洞水库库周的苏甲乡以及龙树河面山区域(图2-6)。

径流区农业与林业争夺发展用地现象突出,林业用地面积过少,与水源保护区基本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流域森林覆盖率60-70%)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通过地形分析,耕地广泛分布在径流区坡度为15°以下的坝区及缓坡地带面积为288.00km2,占耕地总面积的79.10%,由于径流区以山地地形为主,人多地少的压力使区域的土地资源被广泛开垦,坡度15°以上的耕地面积为76.09km2,占耕地总面积的20.90 %(表2-7)。

其中,坡度15°-20°间的耕地面积38.73 km2,占耕地总面积的16.64%;坡度20°-25°间的耕地面积21.85km2,占耕地总面积的6.00%;坡度大于25°的耕地面积15.50 km2,占耕地总面积的4.26%;这些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发生区之一。

渔洞水库土地利用现状图
流域基本农田分布图
表2-5 径流区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hm2
表2-6 径流区耕地坡度分布统计单位hm2
表2-7 渔洞水库径流区基本农田现状统计表hm2
2.3.2 土壤流失现状
根据查阅相关资料,渔洞水库径流区水土流失面积为410.46 km2,占流域面积的57.89%,主要以中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为主。

其中强度侵蚀60.2 km2,占全流域总面积的8.49%,中度侵蚀面积218.43 km2,占全流域总面积的30.81%,轻度侵蚀面积131.84 km2,占全流域总面积的18.59%。

强度侵蚀主要集中分布在龙树河流域的龙树镇、水磨镇两个镇,中度侵蚀主要分布在新街镇和水磨镇,以及接近水库区域的苏甲
乡。

据测定:每年流入渔洞库区的泥沙高达108万吨;径流区多年平均含沙量高达2.88千克/立方米,为全市之最,最高时泥沙与水的比例达2:8,属中沙河流。

水库纵向为三角洲淤积形态,悬移质量的40%不能被异重流带走,淤积呈三角洲。

径流区水土流失情况表2-8。

表2-8 渔洞水库径流区水土流失现状统计
2.4 流域生态主要问题
2.4.1流域植被覆盖度差,水土流失严重
土地利用方式中人为活动相对较大的面积(耕地面积)
占总面积的51.35%,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尚有≥25°坡耕地面积15.50km2,对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

径流区中度侵蚀和轻度侵蚀区域仍然分布广泛,面积占整个区域的49.4%,特别是库区周边坡耕地遍布,水土流失直接对水库造成危害,加之区域内人多地少的压力导致坡地复垦率高,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2.4.2生态系统较为脆弱
流域的植被类型较少,现有植被主要为农田植被和暖温性针叶林,面积占径流区总面积的76.2%,整个径流区森林覆盖率为34.22%,显示出整个流域区生态系统较为脆弱。

同时,流域内森林覆盖率较低,林分结构单一,水源涵养功能较差,造成流域水资源相对缺乏。

加之近年来气候变化,雨量分布不均,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对于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较为重要。

第3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1 保护渔洞水库水质及生态安全的需要
依据昭通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结果,造成水源未达标的原因是总氮和总磷超标,其中,总氮超标率100%,最大超标倍数3.36倍;总磷超标率17.8%,最大超标倍数0.6倍。

面源污染为特征的环境污染是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

其中,总氮的主要来源是农田化肥流失、人畜粪便、水土流失和农田固体废物四个方面;总磷的主要来源是人畜粪便、农田固废和生活垃圾三个方面。

水中氮磷是水库发生富营养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水库中过多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积累,使得藻类水华发生的风险增加,致使渔洞水库面临富营养化的风险。

3.1.2保证昭阳区和鲁甸县饮水安全的需要
昭通渔洞水库是昭阳区和鲁甸县两个城市的主要水源地,也是昭鲁坝区农田用水的主要来源。

2013年渔洞水库水质为Ⅳ类,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水
质,适用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的规定,以及《云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复审)》(2001年6月)中环境功能(饮用一级)及其相应水质保护目标要求,渔洞水库属于不达标的集中式饮用水源。

3.1.3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
项目区土地贫瘠、气候条件差、光热资源不足,农业生产种植粗放,广种薄收的情况还有较大面积,农业经济产出不足以支撑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农民经济创收渠道少,人均收入低,人民生活贫困,贫困与绝对贫困人口还有一定比例,小康社会建设任务繁重。

随着《云南省昭通渔洞水库保护条例》的深入落实和水源地环境保护的进一步深化,农业生产、农户生活方式需要逐步转变成为与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相适宜的生产生活方式,蔬菜种植、花卉种植、畜禽养殖、旅游业发展等带来较大污染的行业将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人为频繁活动的空间也将被限制在很小范围。

而与此同时,生态补偿机制一直未能建立健全,广大人民群众为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所作出的牺牲一直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