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文本价值_引领深度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文本价值引领深度阅读

----《孔乙己》教学例析

浙江省鄞州区田莘耕中学鲍静静315153

文本的价值指文本的教学价值。文本一旦被选入教科书,它就被赋予了教育功能,必须承载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在文本意义的探寻中,只有深入地阅读和感受文本,才能使它实现由先天的无生气的意义向有生气的意义转换,从而使它具备现实的意义及审美的指向。

一、观照形象引感知

文本的解读需遵循梯度规律,把握人物的表层形象有助于揭开解读的序幕。

识其名:“孔”让人想到孔子,联想其读书人身份。“乙己”,弯弯曲曲的笔画,像他坎坷的命运。读书人有名有号,有名望的死后还享有谥号。孔乙己被人用绰号称呼,可见其作为底层知识分子的悲凉。

观其貌:“身材高大”、“青白脸色”表现孔乙己身强体壮、营养不良、不会营生;“皱纹间常夹些伤痕”明摆着他常受人欺凌;“乱蓬蓬的花白胡子”表明他不修边幅;长衫的“破”遮不住他的贫穷;“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里流露了他生性的懒惰;“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饱含着了他灵魂被亵渎时的懦弱、挣扎、无奈与凄凉。

听其言:“满口之乎者也”里洋溢着书呆子气;把“偷”说成“窃”里充斥着迂腐与自欺欺人。

察其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里浸润着边缘人、另类人的孤独、尴尬与辛酸;“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的“走”字呈现着他斯文扫地、尊严坍塌。

文本的解读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人物形象入手,观照其姓名、外貌、语言、动作的阅读视角,为下文的深度解读作了有效的铺垫。

二、关注矛盾促深入

留心文本矛盾处,能使阅读主体的阅读经验遭遇挑战、思维定势受到冲击,从而产生阅读陌生与期待。孔乙己形象是一个矛盾综合体:他醉心于科举,却连秀才也没有考取;他怀着科举失意的伤痛,却常遭人嘲讽;他为酒客,却不被咸亨酒店所容;他诚实善良,却精神上受压迫、经济上贫困、肉体上遭摧残;他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分析阐释文本内在的矛盾是深层解读的途径。鲁迅小说常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孔乙己病源何处?

首先是性格病因:自我评判与实际地位的错位。

他自以为高人一等,其实是短衣帮劳苦生活之余的笑料;他自以为读书人,其实连丁举人的狗都不如;他自以为学问好,其实被小伙计看作讨饭的;他自以为品行好,其实连十九个钱都不如;他自以为是君子,其实被世人视作废物。性格决定人的命运,孔乙己难逃这个宿命。

其次是思想病因:封建科举思想对心灵的扭曲。

孔乙己信奉“百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肯与短衣帮为伍,穿着十多年没有补没有洗的长衫,自欺欺人地痴迷着读书人高人一等。科举确实在唐宋元盛世造就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苏轼、文天祥等文学名家与社会脊梁,然而于晚清末世辛亥革命结束后,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妄想用封建思想桎梏民众灵魂。迎着西方文明的风,诸多知识分子意识到只有把国民从传统的封建旧思想中解放出来,才能建立民主社会。可叹孔乙己不懂与时俱进,不知自己已在科举朽木下慢慢吊死。

第三社会病因:等级思想催生世风的恶之花。

任何高雅的文本,要察知世间真相。世相指人与人的关系所折射出的价值取向。迫于生

计偷了书籍纸张笔砚,丁举人就丧心病狂地把孔乙己打折腿。联系范进中举后的钱财,丁举人在意的不会是财富的损失,震怒的该是统治地位受忤逆,等级思想扭曲了他面对弱者应有的善良。

“学而优则仕”,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的孔乙己当然是劣货,封建等级思想让短衣帮意识不到自己受压迫的地位,对怀着封建科举伤痛的孔乙己尽情奚落、取笑。

咸亨酒店等级森严,长衫主顾短衣帮贫富悬殊;酒店里上有掌柜、中有主顾、下有伙计;上等伙计伺候长衫主顾、中等伙计在短衣帮酒中羼水、文中小伙计最下等专管温酒。酒店底层人小伙计过着非人的日子:掌柜的一副凶脸孔,威胁着说要辞退他;主顾没有好声气,侮辱他样子傻。无聊的生活压抑着少年活泼的天性,孔乙己到场众酒客哄堂大笑,小伙计终于可以笑几声了。如石击平湖,沉闷冷酷的环境突然冒出了一丝活气,然而就在这笑声中他也沦为了嘲笑悲凉人的看客,其笑声的残忍不亚于掌柜的势利、短衣帮的愚昧与麻木。文本以小伙计视角叙述,阅读时仿佛自己也与酒客一起践踏了孔乙己。这份自责使人联想狂人的话:我也吃过人。

三、比照类文寻互证

文本的解读,要追求拓展与链接,达成内涵的映射和凸现。拓展是文本解读的延伸和补充。同一作者的作品,不同作者的同种题材作品链接,相互补充印证,有助于化难为易地以文解文,以文证文。

鲁迅小说《白光》也塑造过科举牺牲品形象。主人公陈士成原型为鲁迅第二位老师,文中陈在白光的幻影下挖取金银钱财,揭露了晚清底层知识分子在科举路上对名利的渴望、痴迷与奢求。陈后因被取消应试资格神经受刺激而发疯,可见科举对当时知识分子的戕害已到了惨不忍睹的程度。

比起陈士成,科举对吴敬梓《范进中举》中范进人格的扭曲,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中举前,范进面对岳父胡屠户的冷嘲热讽逆来顺受、唯唯诺诺,丢失了七尺男儿应有的血性与刚气;得知中举时,范进长期压抑的精神终于崩溃:他喜极而疯,科举对范进的人生负荷早已远远超出他的生理与心理承受能力;中举后,范进在母亲丧期谈笑风生,狂嚼大虾丸子,还时常跟着张乡绅到处打秋风、鱼肉百姓,其人品不仅变得圆滑世故而且寡廉鲜耻、欺贫爱富、丧尽天良。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科举竟致人变鬼。

此处的文本互证调动笔者的阅读积累,也使文本读解渐入思维的深度空间。

四、知人论世觅根源

文本包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理解,蕴含着深沉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与智慧的光芒。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读解文本可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知人即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创作倾向,论世就是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联系作者写作的情境,笔者融合自己的文化素养参与了文本的解释与建构。

回想先生少年时祖父因科场案入狱,父亲病逝,家道中落。作为长子他出没于当铺与药店之间,体味着亲戚们的世态炎凉。成年后对于母亲送给自己的礼物原配夫人朱安,出于不伤害对方他没有提出过离婚。缺乏关爱的世风使小伙计与短衣帮的善良发生了病态的变异。忍受人情冷暖、遭遇无爱婚姻的鲁迅为何能对民众的灵魂抱以关注、热忱与焦虑?苦难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吞噬庸者人性的地狱,更是折射先生伟大人格的钻石。大爱必有大憎,鲁迅从不宽恕猥琐的人格。他深邃的思想穿透力,不只停留在一般小说家所表现的人生的苦难。他没有对落后的群众抱嘲笑的态度,他直视被封建旧思想所损害的晚清民众的精神世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痛斥拥有健康体魄却只有麻木灵魂的庸众的愚昧。

五想象情境求提升

福楼拜说“风格就是生命”。鲁迅小说充满了苍凉,其写作手法达到百炼成钢化为绕指柔的境界。文本有其客观性,读解的过程宜遵循文体意识。小说读解可围绕三要素展开。

社会环境咸亨酒店等级森严,阴冷的世风如见血封喉的利剑,书呆子孔乙己被斩的命运是必然的。细读自然环境“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天伦融融的中秋反衬着孔乙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