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逍遥人生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庄子“逍遥人生观”
胡宝月4141004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摘要
庄子“逍遥人生观”的理想人格具有超越世俗,超越物欲,超越自我的特点。

庄子理想人格的超越精神,追求自由的精神。

自我批判精神和社会批判精神,不仅熔铸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而且也成为现代国人“人格建构”的基本内在蕴涵。

可以说,庄子高洁旷达的人生旨趣,与逍遥的人生理想,愤世嫉俗的生活态度,虽然不能代表庄子人生哲学的全部,但至少是其人生哲学的重要表现,庄子的逍遥人生观也具有重要的现代审美价值。

关键词逍遥人生理想人格人生旨趣人文蕴涵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和人生智慧,它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探询和追求,旨在说明人应当有什么样的精神境界,以及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精神境界。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为鲜明和突出的重视人生并着落于人生的特点。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人对自身的关注,对人的生存的意义,价值的思考,对自身的尊严和权利的重视,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实际上,人类一直为这一问题所困扰。

一方面人类为自身的生存而奋斗,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忧由于追求财富的愿望无限膨胀而导致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失落,从而使人之本性丧失。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皆把人生和自由境界作为最高的审美追求。

儒学文化认为人生境界的追求是由“天命”到“耳顺”,再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过程。

道学文化则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和一种审美境界,同时又有对“无所待”而“逍遥游”的理想境界的向往,禅学文化则追求超越人生的烦恼,摆脱于功名利欲相干的利害计较,以达求绝对自由圆融的人生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学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而道家的思想主张以“道”为体,“道法自然”,倡导“清净无为”,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儒学互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事实和人们的共识。

同时,超越现实人生,追求人格自由的庄子思想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而庄子的理想人格具有超越世俗,超越物欲,超越自我的特点。

庄子理想人格的超越精神,追求自由的精神,自我批判精神和社会批判精神,不仅熔铸了中华民族的游戏品格,而且也成为现代国人“人格建构”的基本蕴涵。

一、庄子理想人格的负面局限
庄子理想人格的崇古意识是形成中华民族保守的主要要素。

“缘督以历经”的行为准则与名哲保身导致了民族阴暗性格,而瞬时与宿命论却成为不思进取的思想渊源。

现代价值人格对于一个民族而言,表现为民族的性格;对于一个社会而言,表现为社会群体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的价值取向;对于个人而言,表现为人生追求和自由塑造。

而社会作为个体的统一体,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皆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

庄子的理想人格是一种扭曲,分裂的人格,其对中国古代社会人们性格的一向。

塑造也是双重的。

一方面,它以无所羁绊的思想和意志自由昭示着人们。

引发人们对个体尊严和个人意志的向往和追求。

像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李白高歌“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不能不说是对庄子理想人格的会应,另一方面,由于这种人格太崇高了,没有实现这种理想人格的现实土壤,人们又不得不委顺现实,混迹于现实,这就大大降低了理想人格的崇高,还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有人
说,庄子的哲学是滑头主义,混事主义,阿Q精神的源头等等,这不能不说没有道理。

可以说,我们
民族中一些恶劣性的东西,确实难以和庄子哲学脱离关系。

中华民族的性格,深受儒、佛、道思想的影响。

其中,儒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儒家的君子人格,
实际成为中华民族认同的理想人格。

但道家的理想人格,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特别是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发育不完善带来的负面影
响,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失落。

从而使庄子追求自由和具有超越精神的理想人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庄子理想人格的人物蕴涵
庄子塑造的一系列的人物,如真人、至人、神人、圣人、德人、大人、天人、全人就是其理想人
格的化身。

他们的精神境界,就是现实中的人永远不断追求的理想的境界。

庄子虽然没有对其所塑造
的理想人物及其境界作层次高低的划分,但却作了不同的规定,表达了庄子对最高人生境界的完美执
着的追求。

真人是庄子着力于描写的理想人物。

他无思无虑,从不用心思虑谋划一切事情,所以真人睡觉无
梦,醒来无忧。

“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

”齐生死,忘是非。

庄子所“至人无己。

”至人不受任何
限制,乘风云,骑日月,游乎四海之外。

“甘冥乎无何有之乡。

”其根本的特点就是“为而不恃,长而
不宰。

”生人是儒学的理想人格,“仁且智”是儒家对“圣”的内涵的规定,也就是生人追求的最高境
界。

庄子也讲生人。

但于此不同。

他认为“圣人无名”,“圣人”以天为宗,行德为宗,以道为门,有
余变化。

“圣人遭之而不违,过之不守。

”其根本的特点就是“淡然无机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至
于人之道。

”“神人无功”,庄子笔下的神人不食人间烟火,不过世俗生活,“乘云气,御飞龙,而油
乎四海之外。

”庄子说德人“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善恶。

”纯真如婴儿,馄饨如处子,不知财从
何来,食从何来。

庄子说大人“合乎大同,大同而无己。


可以说庄子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都非世俗社会所有。

他们超越世俗,远离尘世。

庄子生当危机四
伏的社会,那是的社会动乱,人心险恶,个体扭曲,人性异化,人奕成为非人,庄子对之做了无情的
批判,他希望人们从这种危机中摆脱出来,实现人性的复归。

出于这一类的美好的愿望,庄子理想人
物的理想人格会给人们指出一条超越之路。

三、庄子理想人格的时代特征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自己时代的理想人格,以导引民众,垂范众人。

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群体和个体的需要。

也就是说。

时代要有时代精神,以塑造整个时代的精神形象,个体要有人生的追求,以获取个体的生存和个性的完美的自足。

第一,庄子的理想人格是一个生活动荡,人人自危的时代。

他深切地体会到现实已把人变成奴隶,扭曲了人的本性,为了名,人们甘愿虚伪,为了利益,不惜贪婪.所以庄子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都是无情无欲,无功无利,远离现实,脱离人间,如此才
能保持青纯的人格.
第二,庄子的理想人格具有超越物欲的特点.
儒家的君子人格追求的是道德快乐主义.君子不是为物质的享受而活着,而主要是道德的完美,以理义悦我心.孔子称道颜子身在陋巷,"一箪食,一飘饮","不改其乐"庄子将这种道德的快乐
主义发挥为精神自由的快乐主义.他认为:要达到这种精神的绝对自由,必须摆脱感官的诱惑,远
离声色,达到"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要能"忘其肝胆,遗其耳目",拒绝外界的一切干扰,寂灭一切感
官情欲.为了满足感官享受而不惜一切手段,从而泯灭自己的本性,丢失自我.
第三,庄子的理想人格具有超越自我的特点
超越自我,是庄子理想人格境界的最高追求.他认为,人的一切困境和痛苦都是人自己造成的,人类的一切纷争都源于人心的险恶..天有行常,四季交替,日夜相代,这就是可以认识的,把握
的,但人心非如此,有的人看似憨厚而行为骄横,有的人看似长者实为不肖,有的人看似柔顺而似
内心刚直,有的人看似刚直而实际怠慢,有的人看似舒缓而内心焦虑.所以,这些人取义急就,面弃义也神速.
超越自我尽管难以达到,但却反映了人类自我认识的深刻.人类深刻认识到自我的封限,以及这种限制对人类自身发展的阻碍.由此人类提出了认识自己的口号,目的是要超越自我,超越自我也意味超越时代.庄子看到了时代的局限,也深刻体察到人自身的缺陷,所以他追求最终超越自我,以建立一个远离世俗,绝对自由的理想王国.
综上所述,庄子的人生理想,间而言之,便是"与道逍遥"."道"在庄子那里被看成是无限的宇宙实体,他热烈的讴歌"道",赞美"道",追求"道",道是一切失望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道"不仅是无限的,而且是自在自存的,是自由的象征.人如果认为只有"真人"才能与道合一.与道合一,就能"
不知说生,不知恶死".而要达到这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只有通过"也斋"和"坐忘"才能实现,也即"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或"坠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 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理想人生中,什么生死,什么荣辱,什么是非,一切都不复存在,心中只有一种无牵无挂的愉悦.在现实世界里做不到的,在精神世界里都完成了.这就是庄子的解脱之路.庄子告诫旷达的人生旨趣,与道逍遥的人生理想,愤世嫉俗的生活态度,虽然不能代表庄子人生的全部,但是至少是其人生哲学的重要体现,庄子的逍遥人生观也具有重要的现代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均泉,刘奔等主编,<<哲学和文化>>,社科出版社,1996年出版.
2张默生,<<庄子新释>>,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
3王先嫌,<<庄子集解>>上海书店,1987年出版
4施船升<<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相关动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徐小跃<<禅与老庄>>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版
7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台湾书局,1983年版
8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台湾三民书局.1986年版
9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0博伟勋<<从传统到现代>>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0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