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习笔记:中药里的和事佬甘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习笔记:中药里的和事佬甘草
甘草的样子
甘草,有个很倚老卖老的外号,叫国老。

这味药应用很广,从中药汤剂到干果零食,几乎处处可见,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中草药。

在学习它之前,先见见真颜!看看甘草长什么样。

国老是国之重臣,一般是指朝近中侍奉过两三代君主的老臣。

这种人很多时候多半是和事佬,排解纷争。

药方中加甘草,“它就会像个和事佬一般,居中做协调人,让桂枝做桂枝该做的事,芍药做芍药该做的事……各尽其分而不相争。

(谭杰中语)”
显然,古今中医家对甘草的药性是了然于心的,但甘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性却少有人研究,目前多数的依据来源
于《神农本草经》里”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的记载。

甘草的药性
《神农本草经》记载:甘草,味甘平。

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尰,解毒。

久服轻身延年。

生川谷。

清代经方家唐容川在《本草问答》中这样表述甘草:甘草味正甘入脾胃,守而不走,补中气,和诸药。

虽不生于河南中州,而生于极西之甘肃,亦由甘肃地土敦浓,故生甘草。

根深者至四五尺,与黄芪无异,但黄芪中空属气分,是得土中水气,甘草中实纯得土气之浓。

可见,甘草还是甘肃一带的最好。

甘草是甜的,吃进去药味平缓。

正所以《说文》所讲“五味之美好者为甘”,汉代之前多称甘草为美草,蜜甘。

甘甜的东西是对脾胃有作用或影响的(中医叫入脾,也叫主脾)。

不过甘草的药性关键还是它主五脏六腑之邪气,五脏六腑就是心、肝、脾、肺、肾;大肠、小肠、胃、膀胱、胆、三焦。

所以有人认为甘草是通十二经脉的,所以能解各种毒。

甘草为什么能通十二经,能解五脏六腑的毒?自古代以来没有史料可查证。

看来中药的使用还是经验学。

估计甘草这个特性也是神农时代或之前已经试过很多次,试过很多人才得出的结论。

要不,神农本草经早就记录了它的药理过程。

还需要后面的人来注解它为什么解毒吗?
当然,后世也有药学家对甘草为什么解毒的药理作出了说明。

《别录》讲为甘草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

简而言之就是说甘草解毒主要还是其甘缓药性所使。

甘草的甘为药中最甘,所以得土之精华。

我们知道地球这一大块土地,在很多毒素埋进地下之后,过很多年,也就分解掉了,这是土的性质。

而甘草是诸药中之至甜者,所以
也具有这种土性。

土在大自然中是所有生物的后天之本,人与大自然是相通的,脾胃属于土的概念和范围,因为人是靠脾胃来吸叫营养支撑生命活动的,就好像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一样。

取类比象地看,脾胃就是人生命广袤的土壤。

而这块土壤的强大了就可以解毒。

如大自然中的土壤可能降解毒素。

土之精为何能解毒?甘草的缓是古今从大量用药过程中发现和总结的,不过还是与其属土有关。

土的既有阻挡又能疏泄渗下的作用,对一些物质有抵挡缓和的作用,但又不滞留它,而是慢慢渗疏掉。

所谓甘而入脾胃,缓而能解。

据说日本人古时候,如果中了河豚毒,就要把人头以下埋进土里过一宿,说这种土气可以解毒。

而有的动物在食用有毒的食物手,会主动去舔食泥水也侧面反映了这一问题。

这个有个明代的事情说明了甘草解毒的问题。

明·陆粲《庚已编》记述了明代著名医家盛寅的故事。

永乐皇帝朱棣患风湿病,诸医诊断不清,处方无效。

而盛寅因诊断明确,治愈了朱棣的风湿病,遂被重用。

至宣宗朱瞻基时,已是三朝元老,犹得老不衰。

一日盛寅早上未吃早点就人御药房,忽然头痛如芍裂,眩晕欲例。

渚医俱无办法,于是皇帝下诏,寻找能医治此病者。

最后找到一位草根医。

草根医投药一剂,服后不久,盛寅竟获痊愈。

宣宗询问草根医用什么方法和什么药治好了盛寅的病?草根医回答说盛太医空腹进入药房,被诸药之毒侵袭,所以才发病,能解诸药毒只有甘草,于是
遂以干草煎汤治,头痛眩晕,得以治愈。

甘草“能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这么具体的数字应该是古人实践发现的能甘草解毒的人体实验数据了。

甘草药性的应用
由于甘草的甘缓作用,这被广大医家用来中和药物或用于解毒。

也由于甘草入脾能长肌肉,也被许多医家用来补脾长肌,要不然《神农本草经》里也不会说它能用来治“金创尰”,即枪刀之伤,古代人叫刀剑之伤都叫金创,这个在武侠小说里常看到的金创药就是指治刀伤之药。

在应用过程中,人们又发现甘草生用与炙用作用有点不一样,于是又根据需要使用生的或炙的甘草。

当然,物过之也必反,也有无事吃甘草吃出问题的。

下面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甘草用来解毒的医案:
1、刘某女性农民,52岁。

得气喘症,已历10余年之久,迭经中西医治疗无效。

最近一年来,自觉胸中热气往上冲,喘促而气若不相续,前医诊断为心肝两脏火旺,冲肺而喘,服寒凉药四五十剂,而病反日趋严重。

初诊时,面容灰黯,虚怯无神,发呻吟声,说话提不起气,恶寒特甚,以致平时不出户外,两足心发烧,虽冬季亦露被外,口虽干而不思饮茶水,饮食不多,唇青白,舌质如石灰色,苔乌黑,脉沉细。

此肺阳虚发喘,兼服药过多而中药毒,必须先解其毒,独味甘草汤治之。

予甘草124g,连服两剂,肚泻,屙风泡沫涎,带乌黑色,气喘减轻。

原方加葱,红糖共煎汤治之:葱124g,红糖31g。

尽剂后,喘证大减,面容转为苍黄,饮食增多,精神转佳,舌苔由乌黑变为白滑,脉仍沉细,药毒虽解,而过去所服寒凉,攻伐之药品过多,以致肺阳愈虚,必须扶阳以止喘,附子理中汤去参加桂治之,即愈。

当然,解毒的案例还包括上面明代所述的故事。

很多医书也有案例记录。

2、《万病回春》记载解药毒:一药室家人,正锉药,忽仆地,不省人事,诸人以为中风痰厥,乃询于余。

余曰:“此非病也,必药气熏蒸,中于药毒。

”令与甘草煎汤灌之立醒。

3、《万病回春》又记载解铅毒:一妇人,将烧酒贮在
锡壶内,经旬取服,止饮一小锺,即醉闷不省,众莫知其症。

余曰:“此中铅毒也。

”令以陈土搅水澄清,入甘草煎汤,灌之即醒。

《冷庐医话》记载解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润庵治一人,暑月烦满,以药搐鼻不得嚏,闷极,遂取药四五钱匕,服之,烦满益甚,昏不知人,不能言语。

盖因药中有生半夏,生南星等物也。

谓南星,半夏之毒,须姜汁乃解,盛暑烦满,焉可更服姜汁,势必以甘草解之,但其味极甘,少用则毒气不解,服至一二钱,即不能更多,因以甘草一斛蒸露饮之,饮尽而病退。

凡病者,畏药气之烈,恶药味之重,皆可仿此法。

其次甘草用来缓解药性的医案:
1、《得心集医案》记载重加甘草,以缓其火热,乃甘以缓之:陈元东,连日微觉恶寒,两耳痛引及脑,然饮食自若,曾向吴医诊治,服川芎茶调散,下咽即浑身大热,面红目赤,牙紧唇肿,咽喉塞,瘾疹红块,攒发满项,举家警怖。

急延吴医夏视,吴医束手无策,陈氏昆季伯侄,交口怨为所误,乃一面闭阻吴医,一面各寻别医。

及余至时,数医在堂,未敢用药。

有谓此非桂附不可治者,余因问曰:“此何症也?”一医曰:“误表戴阳于上,阴邪攻于皮肤,必须桂附,方可收阳。

余笑曰:“先生可独领治否?”其医曰:“如此坏症,谁肯领治。

”余曰:“吾可领之。

”遂将吴医
原方加甘草五钱,并曰:“立可呈效。

”其家见余言真切,急煎服,药一入喉,微汗热退疹消,头目俱清,一时人事大爽。

诸医见余言已验,各自回家。

而吴医曰:“加病是此药,愈病仍此药,且加病甚速,愈病仍速,如斯奇治,令人莫测,肯以传乎?”答曰:“五行之速,莫如风火,此症本风火内扰,阁下特未察其隐而未发之故耳!原药升散宣扬,治本合法,但一剂,其伏邪只达肌表,宣乎逼蒸发热,头目赤肿,皮肤疙瘩,盖发未透也,余乘机再剂,解肌散毒,攻其汗出,则邪可尽达。

自然风净火平,合手火郁发之之义。

但风火交炽,热甚暴急,故重加甘草,以缓其火热,乃甘以缓之之意。

法遵经旨,有何奇哉。

”吴长揖曰:“先生诚高妙,胜吾等远矣。


再次,甘草的生肌医案:
1、《本草纲目》记载:脚气上攻,结成肿核,及一切肿毒,用甘遂末,水调傅肿处,即浓煎甘草汁服,其肿即散。

二物相反,而感应如此。

清流韩泳病脚疾,用此,一服病去七八,再服而愈也。

2、杨某,女,57岁,1990年8月3日诊。

患者因左小腿下三分之一外侧皮肤红肿,热痛,并有一小溃破点二月余入院,检查:左胫骨下三分之一处外侧红肿热痛,局部皮温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皮肤变厚,皮色暗红有一微小皮肤溃破点,舌质红苔薄黄腻,脉细弦。

诊断为臁疮,证属湿热瘀毒,
耗伤阴血。

西医诊断为血管炎,前后以中药二妙散,四妙勇安汤,指迷茯苓丸,西药青、链霉素等治疗一月余,仍感患部红肿热痛。

考虑病久以虚居多,应以收敛为主。

遂停前药,用蒲辅周老中医验方炙甘草粉香油调外敷患部,日换药一次,以收敛、营养、生肌、解毒,促进伤口愈合。

外敷2天后,局部不适减。

4天后,皮肤颜色趋于正常,疼痛消失,红肿消退,发热缓解,皮肤溃破点愈合。

继用一周而愈。

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最后,无事过量服用甘草的不良后果
但是《汤液本草》曰:“甘者令人中满,中满者勿食甘,甘缓而壅气,非中满所宜也。

”久服较大量的甘草,亦易引起浮肿,当注意。

一案例:老杨今年57岁,他老家产甘草,有人常喝,所以就带了一包过来。

不是说生甘草有清热解毒利咽作用吗?前两天单位开会,他从自己抽屉抓了一把甘草放进杯子里,会议期间,他不知不觉喝了4杯水,晚上回家就恶心、反胃、泛酸,不能吃饭。

由此可见甘草虽好,不能没事当茶喝,现在很多自媒体讲养生乱讲,很多人会被误导。

甘草用于方剂中的剂量探讨
俗话说,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量”,因为组方里的药的剂量反映了开方者使用药物的思路。

甘草的甘性可补脾,缓性可和药,也可止筋骨肌肉急痛。

不同的症状有不同的药量使用。

(下面所述的“两”是指汉代的计量单位,一两=15)。

在伤寒方中,甘草有用四两的(甘草干姜、芍药甘草、甘草泻心、炙甘草汤等),有用三两的(理中、小柴胡汤、柴芍草枳汤〔四逆散〕),有用二两的(桂枝汤系、四逆汤、白虎汤、桔梗汤等),有用一两的(麻黄汤、调胃承气汤等)。

通过上面的药方得出:如果只是要用甘草来缓诸药,则用甘草一两即可,如果药方中以它为主力,要用来补中焦,缓急痛,通常是三两起跳。

但是使用二两的方剂也有很多,那么这个量又是什么目的?有学者认为可以理解为要补又不能太补,要缓又不可太缓的意思。

但更多的是利用甘草给诸药定方位。

就是二两甘草的“土”气,控制药物的方向,让其它的药物以此为坐标轴,而分得清上下左右的方向,药性轻于甘草的就向上,药性重于甘草的就向下,整个药方的作用点,会变成先以脾胃为集合点,再各自出发去做各自的事。

如果病位不存,甘草这个和事佬也就无用武之地了。

如白通汤和乌梅丸。

这两个方没有甘草,是因为病证表现为“阴阳离决,寒处大寒,热处大热。

甘草的药力刚好在中间,无发挥作用。

如果病位不确定,则甘草不知道如何控制和协调各药,于是干脆不用,让药自己找找自己的方向,不给他们任何制约,以免帮倒忙。

这个真的有点像国老处理朝中乱事。

如真武汤无甘草,其中药味可以自由排列组合,变成了治病种类最多的奇妙方剂。

甘草的药性应用太广泛了,古今以来各大医家用它的甘缓之
性医治了各种奇芭的疾病,对它药性的运用,与一般的药物归经理论有很大的不同。

这非常值得广大中医人士深入研究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