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的精神营养。然而,古典诗词教学也备受关注与责难。本文从教学方法出发,尝试性地提出疏通语言,了解大意;挖掘空白,感受诗情;熟读成诵,化为已用三种教学方法,旨在探求古诗词教学的传承与突破。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教学;有效策略

我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成长的精神营养。新的课程标准进一步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本文在准确认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地位与意义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小学古诗词的特点,从教材分析入手,结合小学生不同年龄特点进行古诗词教学研究,力求全面、系统地探索古诗词的最佳教学方法。

一、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我们的教材中,绝大多数选用了绝句,一方面是由于它以最小的篇幅、精炼的语言技巧表达出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是儿童认识生活、学习语言的最好材料;另一方面也由于它较之古文更易为儿童所接受,因为它的篇幅短,有节奏,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记易背。郭沫若同志在回忆家庭教育时就认为母亲在他幼年时教给他好些唐宋人的绝句,是使他后来走入文艺生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教师,也应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古诗是一个新生事物,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古诗学习效果,这在学生初涉古诗教学阶段要特别注意,其中老师所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手段尤为重要。同时,教师可选择一些与诗本身有关,与诗人有关的富有趣味的故事或诗歌以启迪学生的智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大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此外,教师好的范读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感情也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范读要求读得准确、有感情、有节奏感,让学生静听和反复玩味,沉浸于诗的意境之中。如《草》的教学中,在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辅以简笔画,简洁明了,学生兴致盎然,脱口而出:野火只烧掉了草的茎和叶,草保住了根,就保住了自己的生命。来年春风一吹,春雨一下,草又能长出新叶来。学生摆脱了机械的翻译,冲破了固定的句式。

二、疏通语言,了解大意

优秀的中国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格,魅力无限。由于阅读古诗词存在很大的语言障碍,疏言就更显必要。字词生疏处疏通:有些字词,学生在日常阅读中一般不会接触到,是学生阅读诗句、理解诗意的拦路虎,所以首先要让学生认其形、晓其音、知其义。如:“千门万户曈曈日”中的“曈”,“歌声振林樾”中的“樾”。古今词语形式、意义、用法的差异疏通:有些古今意思有别或读音不同的字词,学生容易望文生义,产生误解,因此少不了教师的讲解。如:“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其意为因为),“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其音为xiàn,意为显露,等同“现”),“返景入深林”中的“景”(其音为yǐng,意为日光)。以上列举的“曈”“樾”“坐”“见”和“景”都是理解诗句意思的关键词语,把它们的意思讲清楚了,学生在弄懂诗句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比较顺畅地疏通整首诗的意思。这些地方,当“说”则“说”,不能因为怕扣上“注入式”的帽子而放弃。值得注意的是古诗词在语言应用上,省略、跳跃、语序倒置等用法往往超出一般的文言文,教学时只要让学生粗通大意即可,不必进行字字落实的翻译。拘泥于后者,既难以做到,又耗费时间,严重者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倒了学习的胃口。这势必要求教师采用粗讲熟读的方式组织教学。

三、挖掘空白,感受诗情

中国古诗词以含蓄见长,与中国书画一样,讲究布白,留给欣赏者以足够的空间想象。

诗的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空白的艺术:故事情节的空白、人物描写的空白、心理活

动的空白、思想情感的空白、哲理上的空白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克服这些障碍,启发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补充诗歌“空白”,接通跳跃的起讫点,从而领略诗歌独特的艺术形象、鲜明的抒情画面、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意义。如古诗《春望》首联和颌联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在安史之乱中见到国破家散的惨象,内心创伤不可言状,然而杜甫这首五言律,感情蕴饱,寓情于景,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余地。“破”到什么程度?“深”到什么样子?花香鸟语本是怡悦神心,赏心娱乐之物,为什么“花溅泪”“鸟惊心”呢?作者是采用拟人之笔,反衬出内心痛苦之至。结联的“搔更短”“不胜簪”是什么形象?是诗人老态龙钟的自画像。他饱经颠沛流离之苦,倍受战乱离散之怨,致使头发疏而皤然,透过形象,探究其内心是什么感情?诗人忧伤绵绵,愁肠郁结,有力地控诉了安史之乱的罪恶。其中多处的“空白”就得用想象去填补,师生共同把作者那样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描绘出来。

四、分类学习,进行资源整合

比如在复习古诗词教学时,可将题材、立意相同的古诗词放在一起学习,按主题进行资源整合,以题材为桥梁,带领学生对比体会,会起到背景资料相互补充的作用。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70首》时,往往按内容划分把诗词分为爱国类、乡愁类、友情类、哲理类等类型,进行分类学习,学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含义时就格外深刻。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发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学生就会明白,在古代,送别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因交通不便造成的离别,更萦绕着复杂的情绪。所以,美酒、柳枝、江水等物象就成为古诗中送别的代表物品。以后学生再遇到送别诗,他自己就会赏析了。这不就是授之渔吗?

总之,优秀古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语言精湛,内涵深刻,意境高远,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取向,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周贯. 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4.

[3] 陈向春. 试谈古典诗歌教学的新思路[J].长春大学学报,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