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教育的本质与特征知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素质教育的本质与
特征
论素质教育的本质与特征
李晓飞12029178001
摘要:素质教育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三十多年来一直是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课题。素质教育的提出并受到重视,既是现代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教育为寻找改革出路所作的一种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在理论上还不很成熟。素质教育理论尚需研究的课题诸多,其中对素质及素质教育的本质研究又是最基本的,目前理论界尚无一致的看法。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它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由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提出来的教育模式,其中概念提了三十多年,学生的负担依然沉重。就连教育部部长周济都承认,素质教育是一个老问题、大问题、难问题。众多教育理论工作者无论是对“素质”概念的内涵和“素质教育”范畴的含义、层次、特征,还是“素质教育”的操作、实施等问题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然而,研究中的缺失也是显而易见的。问题之一,就是偏重“素质教育”本质论问题的追溯,而缺乏对“素质教育”价值基础的有效反思,即“素质教育”究竟何为?它的本质是什么?
探讨“素质教育”问题不能拒斥“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的难题。长期以来,人们针对这一问题的论争,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曾对此作过统计,认为当前教育理论界至少已出现九类十五个关于“素质教育”的定义。大
凡研究“素质教育”问题者,都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出发,给“素质教育”以界定。所述各种定义,或把“素质教育”看作一种教育思潮,认为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一定教育思想、观念支配下进行的,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应当以育人为其根本尺度,所以应对儿童、青少年实施全方位素质教育;或把“素质教育”视为一种教育模式,认为“素质教育”不仅影响着基础教育领域,而且逐步波及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甚至幼儿教育领域,并将成为我国20世纪末期的一种主流教育模式;或把“素质教育”当作一种教育政策,主张把“素质教育”理论转化为实际教育工作者们的可操作性策略,大有形成一种声势浩大的“素质教育运动”的态势。上述诸种见解各有见地,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素质教育”问题的深入展开。但是,鉴于“素质”概念的歧义以及学者们不同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研究视界,要形成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恐怕很难。从教育价值论的视角出发,笔者认为,“素质教育”并不是一种科学的事实范畴,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价值范畴。依据我国教育改革的历史与现状,“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对一种新兴的教育价值观念的追求。因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非单纯是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学模式、考试制度等教育现象层面的转换,其实质在于传统教育价值观念与现代教育价值观念由冲突走向整合,从无序走向有序,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教育价值观念体系。如果一味地认定“素质教育”就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范畴,进而从传统知识论的方法穷追“素质教育”范畴的本质,必然作茧自缚,陷入抽象的本质论的论争之中,难以自拔。我们探究“素质教育”问题的目的,并非要想获得“素质教育”概念的知识,而在于如何在现实的教育活动和行为中理解和追求“素质教育”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呈现的意义,也就是“素
质教育”究竟何为。显然,解答这一难题涉及两个前提性工作:澄清“素质教育”的解释背景;从教育价值论的视角分析探讨教育到底何为。
从词源学上考察,“素质教育”一词并非教育理论专家主观臆想的产物,而是具体教育实践创造、产生的“文本”。“素质教育”概念最先是由教育实践工作者,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的种种弊端提出的。尽管有的学者曾对“素质教育”提法的科学性提出质疑。但这并未阻碍“素质教育”最终成为现实教育实践与理论约定俗成的范畴。“素质教育”提出以及兴起有着广泛的解释背景。首先,从教育自身的发展来看,我国基础教育长期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打上引号的“应试教育”具有特定的内涵,主要是指那种脱离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考试为中心,唯分是举,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它所追求的是一种典型的功利教育价值观念,表现在课程方面,就是偏重科学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培养,而忽视学生良好个性和道德操行的养成;从教学组织形式而言,教师习惯于课堂教学上的“满堂灌”,而学生一味地呆读死记;就师生关系来说,相互之间并非一种截然对等的“主——客”关系。如此,学校教育背负着沉重的考试负担,教师、学生、家长,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莫大的伤害,致使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严重背离了树人、育人、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追求。其次,从宏观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期,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的利益原则一跃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进而引发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法,以及价值观念的冲突和变革。“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不可讳言,现行市场经济体制的运作对文化教育事业带来强烈的冲击,形成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它消解了过去教育政治化、一元化的发展格局,为教育的多元价值追求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在瓦解传统教育价值观念体系的同时,也淡化了人们对教育目的性价值的追求,过分关注教育的功利性价值。教育中的各种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现象和短期行为应运而生,进而引发人们各种教育价值观念的冲突。所谓教育价值观念冲突,是指在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由于传统教育价值观念体系已经解体或正在解体,新的教育价值观念体系尚未形成而出现的多元教育价值观念的分歧、论争、对立、两难的局面。表现在现实教育领域中,是指人们在具体的教育价值选择过程中,形成的两种或几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念的对立状态。这种对立的状态既可以发生在同一主体(个人、国家或社会)的不同教育价值取向上,又可以发生在不同教育价值主体之间的教育价值需求或理解上。前者时常表现为教育价值主体价值抉择的两难困境,比如国家宏观教育决策中的教育公平与效率之间的两难抉择。后者时常表现为人们之间根本利益、理解的差异、对立和冲突。例如个人教育价值观念与国家教育价值观念的冲突。进而言之,教育价值观念冲突并非单纯的认识问题,而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在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教育价值观念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以放大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哲学解释学看来,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自主自觉的创造活动,在促进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发展中展现自己的意义。教育价值观念的许多特征都符合解释学的要求,具有教育价值的教育活动和行为就是教育价值观念所面临的“文本”,文本中所包含的教育价值就是教育价值观念所要理解的意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