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一节课程的概念与类型

1.课程的经典界定:

①课程即学习的科目:六艺e.g.

其实质是强调学校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只关注教学的科目,不评价学生的情感陶冶、个性培养;只关注学科知识的体系、结构、逻辑,不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动机及所学知识对于学生个人的意义。

②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所有教学活动为目标服务 e.g.

③课程即教学计划:课程目标、内容、评价 e.g.

④课程即儿童在学校获得的学习经验:杜威 e.g.

以儿童为中心

这种课程观将课程的重心由学科和教师转移到了学习者身上,实现了课程本质由客

体到主体的转变。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⑤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做中学e.g.

活动产生经验,经验依赖于活动,儿童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者在活动中的各种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做中学”是儿童获得经验的主要方式。

⑥hh

2.课程组织形态视角下的课程的类型: 2种分类

①主体与客体(学科与儿童)

②分与合

3.学科与儿童关系视角中的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活动课程)

①学科课程(知识为核心):

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

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如语文、算术、历史、音乐等)

②经验课程(儿童为核心):

经验课程也称活动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主题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

程。

经验课程的特点/优点:

[1]以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为课程开发的基点

[2]学习者是能动的、创造性的

[3]经验课程中,学习者的需要、动机、情感、态度的发展与其智力的发展同等重要,学习

者是整体的存在

[4]重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③hh

4.分与合关系视角中的课程类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①分科课程:

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

②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

5.课程功能视角下的课程的类型:

艾斯纳教授:从课程的功能出发,提出三种课程类型:

①显性课程:(正式课程/官方课程):即官方规定的外显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意图的教

育影响。

②隐性课程:即非预期的教育影响。(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e.g.)

③悬缺课程:即学校应该提供、却没有提供的学习经验,也即存在于“理想的课程” 与“实际

的课程”之间的流失的课程,是二者的差距。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的概念与特质

6.幼儿园课程的界定:3种倾向类型

①学科倾向的界定(历史)

②活动倾向(主导)

③经验倾向

7.幼儿园课程:是指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

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8.幼儿园课程的4个要素:[不断循环促进的动态过程]

①幼儿园课程目标

②幼儿园课程内容

③幼儿园课程实施

④幼儿园课程评价

9.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①基础性与启蒙性

[1]基础性: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奠基石,直接影响幼儿在这一阶段所获得的

经验与发展

[2]启蒙性:幼儿园课程应该是幼儿的引导者,帮助他们认识周围世界

②全面性与生活性

[1]全面性:幼儿园课程要促进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

[2]生活性:幼儿园课程要帮助幼儿学习基本的生活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与人相处

的态度及基本的常识

对于幼儿了来说最感兴趣的学习就是具体形象、可感知的内容。幼儿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与大量人、事、物的相互作用,通过感知、操作、交往、探究,获得知识、习得态度、体验情

感、形成个性,从生活中学习是幼儿学习的必然要求,课程实施更要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③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只有在活动中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只有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才是理解性

的学习。幼儿借助于具体的情境和事物,在参与、探索与交往中学习。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为幼儿提供各种探究与互动的机会,

通过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而进行。

④整合性:

[1]内容整合:

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幼儿是以“完整人”的形象出现的。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必须是整合的,并尽可能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幼儿园课程的五大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要注重综合性、趣味性、生活性

[2]方式整合:

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灵活应用。

幼儿园三大教学组织形式:<1>集体教学<2>小组讨论<3>个别指导

⑶资源整合:

幼儿园要综合利用各种资源:<1>幼儿园资源<2>家庭资源<3>社区资源

⑤潜在性:

幼儿爱模仿、模仿力强,环境、生活、游戏及教师不经意的行为,都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

象。幼儿园课程总是蕴含在环境、材料和活动中,潜移默化的作用于幼儿,影响幼儿的发

展。

10.hh

11.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

第一节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

1.课程开发模式:

(1)目标模式(2)过程模式

2.目标模式: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与核心(泰勒,“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当代教育

评价之父”。创立的“泰勒模式”是目标模式经典形态形成的标志)

3.经典目标模式原理(泰勒原理):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1】主要内容:

(1)[目标]确定教育目标:

三个来源:①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②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③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两道过滤网:”哲学、心理学

(2)[内容]选择学习经验:

五条原则:①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的经验

②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获得满足感

③学习经验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④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以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⑤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结果

(3)[实施]组织学习经验:

三条标准:①连续性②顺序性③整合性

(4)[评价]评价教育计划:

目的:检查课程的实际效果和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

【注:评价至少进行两次,分别在课程方案实施的前期和后期】

【2】对目标模式的评价:P24

优点:可以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计划性、可控性和可操作性

弊端:[3对矛盾](1)确定对偶然:目标模式强调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与归宿(虽然确定课程目标时,对幼儿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来源)但收到幼儿认知水平等影响,事先确定的教育目标很难完全契合幼儿的需要、兴趣、心理发展特点和个体需要,且在教育过程中会发生许多预料之外的现象,而这些在目标模式中不被重视。因此目标模式在对确定性的强调和幼儿对偶然性的偏爱中,产生很难调和的矛盾。忽视学习者的主体性、自主性、责任和自由,将人视为消极的、被动的。(2)分解对整合:目标模式强调分解,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各个独立的部分,强调通过训练达成预期的目标。而幼儿强调整合,幼儿从自身已有经验岀发,整体的学习知识、获得经验。目标模式分解的倾向和幼儿整

合的本性之间产生矛盾(3)外显对内隐:目标模式强调外显的东西(知识、技能),而忽视内隐的东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模式对外显的东西的强调与幼儿对内隐的东西的需求之间产生矛盾

4.过程模式:斯坦豪斯/斯腾豪斯《课程研究与课程编制入门》

【1】基本内容:

(1)内容的选择:目标模式的逻辑起点是内容的选择,强调知识、活动的内在价值

12条标准:P26

(2)过程原则:过程模式提倡学生主动的学习和建构,重视发现和探究的学习,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