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服务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老年服务重点
1都市养老现状
都市老年及高龄老年人增加所带来的养老、医疗和照料的负担,会使我们真正感到老龄问题的压力。针对该问题,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中国人口学会委员王涤指出,老年人的供养方式必须向“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和自养为辅”的方向发展嘲。中国老龄协会会长张文范认为,解决老龄化的根本出路是“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构建符合实际的养老模式和养老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加快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完善老年法规体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安老、养老安全网”,等等御。
走社会养老、社区服务的道路是大势所趋。但问题是目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很多体制尚未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城市社区及其社区服务都还处在起步阶段,当前社会养老和社区服务都还较为薄弱。据民政部统计.2001年老年收养性覆盖率只有78%。城镇的孤老残幼有150万人,大多数靠低保救助,只有l3%由福利机构收养。全国约有l4OO万老年人要求进入老年福利机构养老,而目前各类福利院的床位只有100万多张,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要。但当前也存有养老机构总量满足不了需要和养老院利用率不高的矛盾。
此外,社区的养老助老服务还存有以下不足:一是观念认识不到位。面对我国人1:3老龄化的挑战.一些职能部门和社区管理与服务部门对开展和增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观念落后,服务意识差。
二是基础设施差,硬件设备和服务水平跟不上需要。如老年医疗保健匮乏,医疗费用高,有病不能医、不敢医;老年人购物困难,合适的商品不仅数量少,而且品种单一;老年文化体育设施缺乏,老年人没有地方玩耍,精神没有寄托;而现有的养老设施使用率又相当低。
三是专业工作人员缺乏,志愿者队伍不足。目前活跃在养老助老服务一线的大多数是一些仅凭人道主义和经验而工作的人,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专业教育或相关老年服务知识的培训。这不仅影响了养老助老服务的质量,而且也制约了养老事业的发展。
2社区老年工作的重点
在建立和完善养老体制的过程中,我们须从国情出发,采取少投入、易实施、见成效的对策措施。我国是一个有着浓厚尊老、敬老、爱老传统的社会,又是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都市养老方面,我们应根据国情和社会传统美德来解决都市老龄化问题。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家庭养老将继续发挥作用,所以老年社会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与家庭合作,共同解决经济上赡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这三个养老的基本方面。
(1)经济赡养:以家庭为主体我国经济相对不发达,不可能靠国家承担庞大的养老支出费用。而民政部门办的养老院、敬老院等福利事业仅仅社会养老的很小一部分,属于济贫范围,是为了解决那些没有经济来源、无子女的孤寡老人的生存问题。现今都市的老人大多有就业子女、有住房,甚至有自己的离退金和退休保险金,所以家庭作为赡养老人的经济主体,不仅符合实际国情,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优秀传统。
(2)生活照料:由家庭过渡到社区未来都市人的子女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讲效率、讲竞争的社会里要为自l己的发展去奋斗.同时还要照顾自己的家庭与子女,很难负担好4个老人的生活照料。因此,老人的日常生活料理将要由依靠儿孙转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比家庭能更好地合理利用和分配资源,譬如:在文化活动方面,可以每季度组织一次生日会,定期开展戏曲欣赏会,可以建立阅览室,组织文化交流、旅游、郊游等活动;在保健方面,设置健身场地,组织健身活动;组织体检,开展保健意识、保健知识宣传教育,进行保健指导、老年疾病预防等。在特殊护理方面,可以为残疾人、重病人或临终老人提供家庭医务护理。此外,如果社区发展充足成熟或是条件允
许.还可以向本区老人提供再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服
务.为丧偶离异老人解决配偶问题,安排老人后事等服务。
(3)精神慰藉:以家庭为主,社区起协调和指导作用人是一种有感情
的动物,需要与社会和家人进行感情、信息的交流,这是人的一种基
本需要,因此他不能离开家庭。也不能离开社会。对于老年人来说,
家庭和邻居就显得更为重要。落叶归根和尽享天伦之乐是老年人的普
遍愿望。因为只有通过家人的相互关怀与支持,和邻里亲友的交往和
谈心。才能表露和交流情绪和感受,消融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苦闷与
烦恼,形成愉快和谐的心理状态,排除老年人常有的孤独和失落感。
但是居家养老愿望的实现,在现实情况下,要借助于社区助老服务。
第一,社区要协助子女建立“孝”的新观念。孝顺父母在未来都市里
主要不是体现在生活料理上,也不仅仅是买点好吃的、好穿的送去,
而是体现在感情的沟通与交流、心灵的慰藉、代差情趣等方面。子女
对长辈“尽孝”的“精神慰藉”是其他任何人不能取代的,社区可以
起一个外部的推动和协调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人手:1)通过在
社区内派发小册子和传单.或举办有奖问答,或播放免费的有教育意
义的影片等方式,让社区居民了解在新时代下何为“孝”;2)深入相
关的家庭,与子女和老人双方对话,了解双方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并作好记录;3)根据调查记录,有针对性地开展助孝工作。譬如在子
女工作繁忙时,代子女送上吃穿用品;给子女打电话,提醒老人的生
日或某些节日即将到来;定期提醒子女老人需要其嘘寒问暖,特别提
醒空巢老人的子女常回家看看等。
第二,社区要指导家庭保持老人的自决能力。要保证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就不能忽视老人的自决能力。社会损害理论认为,有时老人一些
正常的情绪反应.会被他人视为病兆而作出过分的反应,从而对老人
的自我认知带来损害吼。例如,一位因丧偶心情痛苦的老人,询问子
女自己是否应该搬过去与其同住。这种询问很可能被子女视为老人无
能力再作任何决定的表现,从此处处替老人作决定。这种关心久而久
之就会让老人觉得自己缺乏能力而把一切决定权都交给子女。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