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盆地隆鄂尼地区油砂矿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羌塘盆地隆鄂尼地区油砂矿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

赵光通;李俊武;邓翔;曹占元

【摘要】为研究羌塘盆地隆鄂尼地区油砂矿资源潜力,通过剖面地质调查、岩心描述、薄片鉴定、物性测试和含油率测定等方法,对隆鄂尼地区地表及钻井油砂样品的岩性、物性及含油性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油砂露头剖面及钻井连井剖面特征,对研究区油砂矿地质特征及油砂矿成矿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油砂主要以中—细晶白云岩为主,油砂层总体厚度较大,但储层物性较差,属于低孔低渗储层,而含油率较高,属于\"B级\"油砂矿.隆鄂尼地区油气主要来自布曲组碳酸盐岩和泥岩,为自生自储型古油藏.综合分析认为,羌塘盆地隆鄂尼地区油砂矿由岩性封闭配合构造抬升共同作用形成.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勘探该地区油砂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名称】《特种油气藏》

【年(卷),期】2019(026)002

【总页数】5页(P40-44)

【关键词】油砂矿;地质特征;储层特征;成藏模式;隆鄂尼地区

【作者】赵光通;李俊武;邓翔;曹占元

【作者单位】青海煤炭地质局,青海西宁 810000;页岩气评价与开采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91;页岩气评价与开采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91;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1

0 引言

近年来,常规油气资源逐渐匮乏,中国油气资源缺口逐渐增大,寻找非常规油气替代资源尤为重要[1-2]。油砂资源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在中国各

大含油气盆地均有分布[3]。前人在研究羌塘盆地过程中发现多个大型古油藏[4-7],其中,隆鄂尼古油藏为重要的油藏之一,其位于南羌塘坳陷的隆鄂尼地区,在野外见多处油砂出露点,说明该地区具有大规模油砂矿存在的可能性。隆鄂尼地区位于勘探条件艰苦的青藏高原地区,其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前人对该地区油砂矿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开展隆鄂尼地区油砂的研究。该文重点对隆鄂尼地区油砂矿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勘探该地区油砂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地质背景

隆鄂尼地区位于南羌塘坳陷,构造上是一个以中侏罗统布曲组灰岩和白云岩为核部、以夏里组页岩为两翼、被断层复杂化的背斜构造。隆鄂尼背斜东西长为35~50 km,核部布曲组出露宽度为2~5 km,向东倾伏,终止于依桑日[8-10]。该背斜核部有很好的油苗显示,曾被称为隆鄂尼古油藏,由西北的孔日热跃至东南生都鄂仁地表可见到大面积油砂露头分布(图1)。研究区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上三叠统肖

茶卡组(T3x),侏罗系下统比隆组(J1q),侏罗系中统雀莫错组(J2q)、布曲组(J2b)、夏里组(J2x)和侏罗系上统索瓦组(J3s)[11-15]。隆鄂尼背斜核部为中侏罗统布曲组,该组为油砂发育层,其岩性为“砂糖”状的含油白云岩,两翼为中侏罗统夏里组[16-20]。

图1 隆鄂尼地区地表油砂分布位置及油砂钻井位置

2 油砂矿地表地质特征

羌塘盆地隆鄂尼地区油砂矿自西向东呈带状分布,长约为6 km,宽约为900

m[21]。对隆鄂尼地区油砂野外出露点进行剖面测量,同时采集油砂样品进行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和荧光薄片鉴定。共计实测2条剖面,油砂主要分布于隆鄂尼背斜的核部,其中,隆鄂尼Ⅰ号剖面累计厚度为382 m,共有4层油砂,油砂累计厚度为75.84 m;隆鄂尼Ⅱ号剖面累计厚度为218 m,共有4层油砂,油砂累计厚度为43.17 m。2条剖面岩性均为礁灰岩、生物碎屑(介壳)灰岩、泥晶灰岩和含油中—细晶白云岩(“砂糖”状白云岩)(图2a),油砂层为含油中—细晶白云岩(图2b),并且在含油白云岩层位的顶部见到泥晶灰岩、泥灰岩夹石膏等低孔渗的致密盖层,底部则为生物碎屑(介壳)灰岩与细晶白云岩韵律互层。荧光薄片鉴定显示,在解理缝、粒间隙、粒间孔及微细裂缝中见黄绿色中亮—亮光显示,局部见极亮光(图2c)。铸体薄片分析显示,孔隙主要为溶蚀孔、溶蚀缝、解理缝、粒间缝、铸模孔及裂缝等(图2d)。

图2 隆鄂尼地区油砂野外露头及薄片照片

3 油砂矿井下地质特征

3.1 钻井特征

隆鄂尼地区实施油砂钻井共5口(图1),岩性主要以中—细晶灰质白云岩、灰质云岩为主,夹杂少量的生物碎屑灰岩及粉砂质泥岩。共有4口(LK-1、LK-3、LK-4、LK-5)钻井钻遇油砂层,油砂层均发育在中侏罗统布曲组(J2b),岩性为灰色砂状白云岩和灰质云岩,其中,LK-1井钻遇油砂层1层,厚度为5.8 m;LK-3井钻遇油砂层6层,单层最大厚度为24.8 m,累计厚度为82.8 m;LK-4井钻遇油砂层7层,单层最大厚度为42.8 m,累计厚度为113.88 m;LK-5井钻遇油砂层3层,单层最大厚度为88 m,累计厚度为174.0 m。4口钻井中 LK-3、LK-4井油砂层

具较浓的油气味,荧光显示较强;LK-5井油砂层最大,但荧光显示偏弱;LK-1钻井油砂层最薄,荧光显示最弱。根据连井剖面图,油砂层主要分布在中侏罗统布曲组(J2b),油砂层倾角为10~30 °,其地下分布连续,厚度稳定。

3.2 储层特征

3.2.1 岩石学特征

对研究区的油砂层取样进行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及荧光薄片观察和鉴定。薄片资料分析显示,油砂主要以中—细晶白云岩为主(图3a),可见到灰质云岩(图3b);白

云石主要由亮晶白云石组成,颗粒间充填亮晶方解石。铸体薄片观察显示,岩石中的孔隙以白云石晶间孔及晶间溶孔为主(图3a、c)。荧光薄片显示,白云石晶间孔、晶间隙中见黄绿色中亮—亮光显示,局部见极亮光,显示连通性好(图3d)。

图3 隆鄂尼地区油砂岩性及孔隙类型薄片照片

3.2.2 物性特征

对研究区钻井油砂层岩心进行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分析,其中,LK-1井油砂层孔

隙度为1.47%~6.90%,平均孔隙度为2.91%,渗透率为0.01~0.15 mD,平均

渗透率为0.05 mD,属于低孔超低渗储层;LK-3钻井油砂层孔隙度为0.90%~31.25%,平均孔隙度为7.09%,渗透率为0.06~46.20 mD,平均渗透率为4.72 mD,属低孔低渗储层;LK-4钻井油砂层孔隙度为4.00%~26.40%,平均孔隙度为16.86%,渗透率为42.30~120.00 mD,平均渗透率为59.60 mD,属中孔中渗储层;LK-5钻井油砂层孔隙度为0.72%~29.7%,平均孔隙度为14.89%,渗

透率为5.60~42.70 mD,平均渗透率为36.20 mD,属低孔低渗储层。

3.3 含油性特征

按含油率差异,前人将青藏高原地区油砂矿品级划分为A、B、C 3个等级,其中,A级含油率为6.00%~9.00%,B级含油率为4.00%~6.00%,C级含油率为

2.50%~4.00%[22]。对研究区4口油砂井,累计钻遇的376.48 m油砂层,取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