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讲 中国地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中国地理

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

知识点一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势

(1)特征⎩⎪⎨⎪⎧

地势:__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__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主要山脉

2.气候

(1)气候特征:__季风__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__复杂多样__。 (2)气温

①气温特征⎩⎪⎨⎪⎧

冬季:南北温差大,主要是受__纬度位置__、

地形以及__冬季风__的影响

夏季:除__青藏高原__外,南北普遍高温,最

热的地方是__吐鲁番__

②温度带——根据__积温__的多少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3)降水

①降水特征⎩⎪⎨⎪⎧

空间:从__东南__向__西北__递减,主要受 东南和西南季风影响

时间:降水集中在__夏秋__季节,季节和年

际变化大

②干湿地区——根据__降水量__与__蒸发量__的对比关系划分成四类干湿地区。 3.河流和湖泊 (1)河流

①注入海洋:绝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

②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

(2)京杭运河:自北向南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作为__东__线的输水通道。

(3)主要湖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__青海湖__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4.自然资源

(1)特点:种类多,__总量丰富__,__人均不足__,分布不均。 (2)主要自然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

(3)

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注意合理利用,加强保护和促进更新;非可再生资源要节约

利用,综合开发。

点拨:自然环境要素是相互联系的,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大河向东注入大海,利于夏季风深入内陆,在阶梯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对我国的自然资源也有重要影响。

(一)中国的地形、地势

1.四大高原

2.四大盆地

3.三大平原

4.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带来的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夏季风可以深入内陆,给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②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大河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状的地势特点使得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③地形的复杂导致了气候的复杂,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为农业的多种经营创造了条件。

④多山的地形阻隔了交通,不利于人们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也使得我国的耕地比重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形、地势是中国自然地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了深刻的人地关系。以我国热点区域为背景,考查地形、地势对经济发展的利弊影响,是高考复习中必须关注的问题。

①有利影响

a.对农业:平原、盆地和河谷地区,土层深厚肥沃,利于农耕,是我国主要农耕区;山区、高原区,地形起伏大,垂直分异明显,利于发展林牧业并形成多样的农业发展模式。

b.对工业:平原、盆地和高原区,外力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矿产;山地、丘陵区,地质历史上曾发生过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形成丰富的金属矿产;阶梯状地势产生丰富水能。不同地形、地势特征为工业生产提供丰富多样的原料和能源。

②不利影响

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也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地表起伏大,地质灾害多发;b.山区面积广大,限制了耕地面积,造成我国耕地比重小;c.西高东低的地势及多样的地形阻碍了交通运输的发展,制约了经济的均衡发展;d.独特的地形、地势特征影响我国人口与城市的分布,明显体现了东、西的不均衡。

点拨:利用经纬网熟悉地形区

(二)中国的气候

1.气温

(1)冬季—

⎪⎪⎪⎪⎪

⎪⎪⎪—

北方正午太阳

高度小于南方

—北方白昼短于南方——北方接近冬季风源地—→ 南北温差大,北方较南方寒冷

(2)夏季—⎪⎪⎪

⎪⎪

⎪⎪⎪

—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北方白昼长于南方—→南北温差小,南北普遍高温 归纳总结:我国气温的极值区及成因

(1)冬季,我国最低气温区在漠河,其成因和纬度高、太阳辐射少,且邻近冬季风源地有关。

(2)夏季,我国最高气温在吐鲁番盆地。其成因为:①盆地地形,地面不易散热,且外界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②该地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

2. 我国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成因及影响

3.我国雨带推移

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主要是指反映我国雨带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其推移规律在近年来高考中考查的次数较多。读图时要关注时间的变化及空间位置的变化。

(1)锋面雨带的形成

图甲中D区域表示非季风区,C区域表示季风区,E表示来自亚洲高压的寒冷气流即冷气团,G、F分别表示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即暖气团,两者在我国东部地区相遇形成锋面H。

(2)锋面雨带的移动

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图示的判读可以归纳为“三停”“两退”,如图乙所示。

“三停”:

①“一停”是5月份停留在东南沿海一带,图乙中(E)线,东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②“二停”是6月份停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图乙中(D)线,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到来。

③“三停”是7、8月份停留在华北、东北地区,图乙中(C)线,东北、华北进入雨季。

“两退”:

①“一退”:即9月份雨带受北方强大的冷空气影响,迅速退回到长江以南。

②“二退”:即10月份退出我国大陆地区。

判读我国雨带推移的“三停”“两退”可以借助以下图理解:

4.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特征内容成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①大多数地方冬季

寒冷干燥,夏季暖

热多雨;②与同纬

度其他地区比,冬

温偏低,夏温偏高,

气温年较差大;③

我国冬季受寒冷的

冬季风影响,寒冷

干燥;夏季受来自

海洋的夏季风影

响,暖热多雨

夏季暖热多雨,对

喜温农作物的生长

十分有利

冬季寒冷干燥,对

农作物的生长不

利;降水过分集中

在夏季,造成春旱、

夏涝现象严重;降

水的年际变化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