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廉政文化内涵的挖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廉政文化内涵的挖掘

一、挖掘屈原廉政文化的丰富内涵

1.屈原的廉政思想

屈原的廉政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离骚》、《九章》诗篇中,其次

是《远游》、《卜居》、《渔父》、《招魂》、《九歌》,能够较全

面地表现屈原廉政的核心价值观。屈原既是我们为官的楷模,也是我

们为人的典范。(1)修身励志,廉洁清明。屈原的廉政观与修身观,可

概括为行廉志洁。行廉包含行正、行健、行壮,表里如一,耿介亮节;

志洁包含志高、志美、志清,胸怀理想,终身追求。持续修炼,“上

下求索”。《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屈原

既有强烈的、自觉的成才渴望和修治水平,也有提升自身的水平和升

华自己理性层次的水平。《离骚》:“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

颔亦何伤!”只要我内心确实美好纯洁,即使我长期面黄肌瘦、形销骨

立也没有什么值得伤心的!《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

求索。”屈原不畏艰难险阻,敢于拼搏,勇于奋进,极力追求美好理

想的精神同时被世人颂扬,而且具有强大而又久远的传播力和穿透力。《卜居》:“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

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宁廉洁正直以自

清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宁与黄鹄比

翼乎!……谁知吾之廉贞!”大意是说:我愿志诚忠恳,朴质真实!我愿

铲除邪恶杂草,努力耕耘!我愿不惜性命忠言直谏!我愿远离世俗坚守

志节!我愿廉洁正直保持清白!我愿昂首挺胸像千里驹一样勇往直前!我

愿作骏马并驾齐驱!我愿与大鸟黄鹄长空比试!谁了解我的廉洁正直!这

是屈原在《卜居》中,与太卜(卜筮官名)郑詹尹的一段对话,他直接

表明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八愿”诗句,堪称屈原的“道德宣言”。不但能启迪人心,而且语言异常精辟。

立志修名,“名不虚作”。《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

不立。”屈原重视自己的名节,担心已近年老之时还没有树立名声和

气节。美好名节是屈原一生之所求,视名声气节重如金、贵如命。屈

原修名贵在“德”、“名”兼重,名不虚立,实至名归,而且是功成

名遂,名垂千古,并非逐利争名,急功近利,沽名钓誉。《九章抽思》:“善不由外来兮,名不能够虚作。”堪称为屈原的至理名言,

优秀品德主要依靠自身的持续修炼,美好名声主要依靠自身的实际行动,做到人不虚生,时不虚度,名不虚传,乃修身、修名、修德之道。廉正高洁,“闭心自慎”。《离骚》:“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

所厚。”保持清白节操死于正直,这本来就是前代圣贤所称赞的人生

道路。《九章橘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

过兮。”头脑清醒,独立于世,善于思考,不随波逐流。节制私欲,

小心谨慎,自始至终不会犯错。为人处世,要头脑清醒,勤于思索,

不同流合污。为官要谦虚谨慎,节制私欲,光明正大,廉洁自律,才

能保守节操,不犯错误。这既是屈原的劝世箴言,也是屈原的处世之道。再如《橘颂》:“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屈原自幼即以廉洁

之性约束自己,这种信念在他的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心胸开阔而别

无所求。效法先贤,“置以为像”。《离骚》:“謇吾法夫前修兮,

非世俗之所服。”我虔诚地向前代修炼道德的圣贤学习,不是世间俗

人都能够做得到的。屈原一生,从思想到行动,以先贤为榜样,以前

修为表率,刻苦修炼品性,增强情操修养水平,为正直而死亡,为志

节而殉身,非一般人所能比。屈原虚心好学,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后

人仿效。《九章橘颂》:“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学习先贤伯夷

清高而又有节操的品行,将他作为自己的榜样。伯夷是商末贤士,他

听说周文王能礼贤下士,即慕名投奔于周,至周时文王已死,周武王

正封官授爵。伯夷为了保持自己品行清白,拒绝接受爵禄,最终隐居

并饿死于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南)。古人一直把伯夷视为清高有节操的

人物。屈原以先贤高尚的节操作为自己行动的楷模,这种态度和精神,也值得世人学习。(2)刚正不阿,敢于斗争。屈原处于诸侯割据、七雄

争霸的战国时代,楚国内腐外辱,日渐衰弱。他以一腔忠直清烈的爱

国情怀,主张对内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对外联齐抗秦,壮大楚国。

屈原的才识受到贵族集团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等人的嫉妒,向楚王谗

言屈原,屈原屡被放逐,但屈原刚直不阿,勇于与邪恶势力斗争,而

且守志不移,终身不悔。刚直清烈,“抑心自强”。《九章怀沙》:“惩违改忿兮,抑心而自强。离慜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

我抑制住内心的愤恨,使自己意志更坚强。即是遭受忧患也不改变,

愿自己的志向成为后世的榜样。屈子为了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克制个人私念,磨练坚强的意志和信念,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屈原在《离骚》中同样表达了这种克己谋大略的思想,他说:“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只要是于国于民有利,宁愿内心委屈、心情压抑,忍受罪过和耻辱。《九章涉江》:“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

而终穷。”我不能改变心志随波逐流,宁肯忧愁痛苦甚至贫穷到终生。屈原在《离骚》中多次表白不变节从俗,在此再言,说明屈原对自己

的道德修养尤其重视,而且意志坚定,非同一般,甚至到愁苦持续、

贫困交加之境地,也要坚守自己独特的人格情操。守志不移,“其犹

未悔”。《离骚》:“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宁

可暴死,宁可死无葬身之地,也不愿忍受的是: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嫉能妒贤、阿谀奉承、媚俗取巧、造谣中伤,这些都是历代仁人志士

所厌恶的。同时说明屈原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人格操守坚贞不渝,

宁折不弯,决不妥协,至死不改。屈原在其作品中多次表达了这种心愿,如《悲回风》:“宁溘死而流亡兮,不忍为此之常愁。”说明屈

原精心励志的意识异常坚定。《离骚》:“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

其犹未悔!”屈原胸怀远大抱负,为坚守理想和节操,哪怕面临死亡

的境地,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更不会为此而后悔。为志节而死,

重如泰山。为利欲而死,轻如鸿毛。死于志节,虽死犹生。生于利欲,生不如死。屈原不悔初志,秉德以求,顽强拼搏,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正是他的人格魅力之所在。举贤授能,“秉德无私”。《橘颂》:“秉德无私,参天地兮。”保持大公无私的美好品德,其精神

则像天地一样伟大。也就是说:要像苍天一样覆盖大地而无私心,要

像大地一样生育万物而无私利。大公无私,乃高尚之德。《离骚》:“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举贤授能,乃治国之道。国有贤

臣良才,则兴盛;家有贤者能人,则兴旺。《离骚》:“余既滋兰之九

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我已经栽培了很多兰花,又种植了百亩蕙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