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四特性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的研究和实践
2024版针灸学教案
![2024版针灸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4ed0c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8.png)
针灸学教案目录CATALOGUE•针灸学概述•针灸学的理论基础•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针灸学的现代研究与应用•针灸学的安全与风险防控•针灸学教学与实践01CATALOGUE针灸学概述针灸学的定义与特点定义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特点针灸学具有适应症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灸学的历史与发展历史针灸学历史悠久,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秦汉,兴盛于唐宋,繁荣于当代。
发展针灸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和学术精华,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治疗方法。
现代针灸学更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
针灸学的基本原理经络学说01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理论基础,认为人体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分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腧穴理论02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针灸施术的部位。
腧穴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刺激腧穴可以调整脏腑经络的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刺灸方法03刺灸方法是针灸学的操作技术,包括针刺、艾灸、拔罐、刮痧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激发经络之气,调整脏腑功能,从而防治疾病。
02CATALOGUE针灸学的理论基础经络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络脉包括十五络脉、浮络、孙络等。
经络系统的功能经络系统具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病邪、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等功能,是针灸治疗的重要依据。
腧穴的分类腧穴可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穴三类,其中经穴是指分布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穴位,奇穴是指未归入十四经穴系统但有明确位置和名称的穴位,阿是穴则是指无固定名称和位置,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穴位。
腧穴的定位腧穴的定位方法包括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比量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准确找到穴位的位置。
针灸治疗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针灸治疗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3b492dbd804d2b160a4ec041.png)
针灸治疗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本论文受高校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资助(JYC2013016,CHJG2013017,RZJYB201308)*通讯作者:周爽《针灸治疗学》是针灸推拿专业教学的主干课程,是学生步入临床实习前的链接课。
其内容是研究如何将已学习的《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及内、外、儿等各科知识融会贯通,来进行针灸治疗。
这一阶段的学习是步入临床的重要环节,是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桥梁。
因此,教好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从而解决临床实际说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针灸治疗学》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在实习阶段和毕业后的工作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发现有必要对《针灸治疗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
多年来,围绕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现结合本院的教学情况针对目前的针灸治疗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加以总结并讨论。
一、目前《针灸治疗学》教学存在的问题1.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针灸治疗学》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但是目前传统型的教学方法过分重视教材知识的讲授,对于临床典型的病例和学科发展的进展讲得较少,学生的临床实践得不到满足。
甚至有些教师脱离临床,对有些疾病未曾见过也未治疗过,很难有深刻的经验体会传授给学生。
2.教学方法和形式单一现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讲授、学生听讲,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尚能集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注意力越来越差,甚至瞌睡连连。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教师只讲授书本知识,而教学对象已经是高年资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中医的基础知识,他们不愿意听教师枯燥无味的重复,不愿意在静止的状态中听讲,而教师未适应学生思维的变迁、认知规律和更加生动的临床教学的要求。
二是因为教学方式和方法过于简单,只拘泥于播放堆满文字的幻灯片,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3.考核方式不能反映学生实际情况学习成绩的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对确保教学过程的完整实施和完成预订的教学目标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
《针灸学基础》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针灸学基础》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f4073d2a58da0116c17497d.png)
《 灸学 基础 》 针 推专 业 的基础 理 论课 , 针 是 是后 期 临床 教
学 的重 要 环节 , 教学 过 程 中 , 何 能使 学 生 对 本课 程 产 生 在 如 较 大 的学 习兴 趣 , 提高 学 生 的求 知 欲 . 动 学 生学 习的 主 观 调
达 到使绝 大 多数学 生愿 意 学 习的 目的 。
・
教育论坛 ・
21 3第 卷 9 0年 月 8第 期 1
《 针灸学基础》 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张 淑 君 . 民 集 王
河南 中 医学 院针推 学 院 , 河南郑 州
4 00 5 08
【 要】 针 灸 学基 础 》 摘 《 理论课 的教学 是 为后 期针 灸 临床 课 打好基 础 的 专业课 , 提 高针 推 专业 教 育 质量 的中 心环 节 是
a d id p n e tt ikn bl y A eti mo n fta hn t o x e e c n t e r o re h sb e c u ltd n n e e d n hn ig a it . c ran a u to c i gmeh d e p r n e i h oy c u a e n a c muae i e i s
b a i o r e ta h r o h v e n ta h n r ma y y a s No t e r u y b s c c u s e c e s wh a e b e e c i g f n e r . w h y a e s mma z d a ol ws o i r e sfl o .
2 强 调 经 脉 循 行 . 重 穴 名 释 义 注
《 针灸学 基础 》 分为 经络 和 腧穴 两方 面 内容 , 中十 四经 其
在针灸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在针灸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e6f902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d.png)
在针灸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针灸学教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教学内容丰富,而且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临床操作能力。
在针灸学教学实践中,我有几点体会: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灸学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但理论知识只有结合实践才能更深入地理解。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我会提前准备教学材料,并提供充足的实际操作机会。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和观察别人的操作实践,进一步理解和熟悉针灸学的操作技巧。
二、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自主学习是针灸学教学的一大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我会鼓励学生自己选择研究方向,自主开展针灸学实践项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实践探究中不断提升自身水平。
三、注重思维的拓展在针灸学教学实践中,我注重思维的拓展,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思维潜能。
我也鼓励学生参与学科交流和讨论,以拓展知识思路和视野。
四、加强实践环节管理作为教师,我在实践环节管理中,注重安全、规范和操作技巧的培训。
我在首次进行实践时,会详细介绍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掌握正确的刺激穴位、针灸深度等技术要求。
再次强调实践过程中注意安全、卫生,呼吸顺畅,心态平静、专注。
当有问题出现时,及时纠正,排除危险,确保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熟悉掌握针灸技术。
总之,在针灸学教学实践中,注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的拓展,加强实践环节的管理指导,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国传统医学的推广和发展做出贡献。
《针灸学》实践教学四位一体综合模式的构建研究
![《针灸学》实践教学四位一体综合模式的构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8def2213169a4517723a389.png)
《针灸学》实践教学四位一体综合模式的构建研究【摘要】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系统的提出了《针灸学》实践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四位一体即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紧密结合教具;加强实训模拟训练;积极开展第二课堂;鼓励医院实习和尽早临床。
这套体系最终能够更好掌握《针灸学》这门技术、提高针灸临床水平。
【关键词】针灸学;教学;四位一体《针灸学》是一门特别强调操作技能的临床医疗学科,无论经络、腧穴、刺灸法、临床治疗等那个环节, 都要求学习者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同时具备较强的能力,才能真正地服务于临床。
《针灸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能够正确并熟练地进行经络腧穴定位、熟练掌握针刺的进针、行针手法、熟练操作拔火罐、艾灸等技术,必须让学生通过枯燥的反复的实践练习才能有所提高。
笔者在多年的针灸教学工作中,结合教学体会,构建了一套针灸学实践教学四位一体综合模式,使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勤于动手、勤于实践、反复练习,最终能够更好掌握针灸学这门技术、提高针灸临床水平。
1合理设置《针灸学》实践内容及时间安排1.1调整现有学时设置,增加大量实践学时:将现有《针灸学》的实训内容学时增加为课内实训学时48学时,其中自学24学时(主要指学生利用实验室开放练习时间、看教学录像等教师不在场的教学时间)。
另外,增加课外学时若干。
1.2将所有实践内容分为三部分:基础训练、操作技术训练、临床实战篇。
基础篇包括的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定位;技术操作篇包括的内容有毫针的刺法、毫针补泄、艾灸的操作、特种针法操作、头针、耳针等;临床实战篇包括的内容有:利用义诊给病人治疗、平时为同学治疗及寒暑假在家为街坊邻里进行治疗。
时间安排上,基础和操作技术训练,主要放在48学时内完成;实战篇放在课外完成。
2《针灸学》实践教学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2.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紧密结合教具。
(1)教学:传统的实训课授课多采用板书讲解结合课堂提问方式,在这种授课模式下,学生对所作实验内容一知半解,很难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
在针灸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在针灸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e3f9f0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3.png)
在针灸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针灸学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针灸学是一门兼具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学生既需要理解诸多理论知识,又需要掌握针灸的实际操作技巧。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才能真正掌握针灸学的精髓,才能成为合格的针灸师。
针灸学教学要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有些学生可能更适合听讲解,有些学生可能更适合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还有些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阅读来学习。
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学习。
针灸学教学要注重反复练习和巩固。
针灸学的学习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反复巩固,只有通过反复练习,学生才能真正掌握针灸的操作技巧和要领。
我们在教学中要安排充分的实际操作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练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也要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和引导,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操作,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操作水平。
针灸学教学要注重临床实践的培养。
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针灸师,必须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技术水平。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和参与到真实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提高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
针灸学教学实践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过程。
通过长期的实践,我深深体会到针灸学教学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服务,为针灸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针灸学教育事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的医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针灸科教学实践总结(3篇)
![针灸科教学实践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078b7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5.png)
第1篇一、前言针灸科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针灸科教学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将结合我在针灸科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总结教学经验,为针灸科教学提供借鉴。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1.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针灸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临床诊疗水平,为成为一名合格的针灸医师打下坚实基础。
2. 教学内容(1)针灸基本理论:包括经络、腧穴、针灸疗法等;(2)针灸基本技能:包括针灸操作、刺法、灸法、拔罐法等;(3)临床诊疗: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的针灸治疗,以及针灸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课堂教学(1)采用PPT、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2)结合实际病例,讲解针灸治疗原理和操作技巧;(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实践教学(1)组织学生参观针灸科,了解针灸科的工作环境和临床工作流程;(2)安排学生进行临床见习,使学生了解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过程;(3)指导学生进行针灸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课外辅导(1)定期举办学术讲座,邀请知名专家分享临床经验和学术成果;(2)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效果1. 学生对针灸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较高;2. 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3. 学生临床诊疗水平得到提升,为成为一名合格的针灸医师打下坚实基础。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学生对针灸基本理论的掌握不够扎实;(2)部分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有待提高;(3)教学资源不足,影响教学效果。
2. 改进措施(1)加强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针灸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3)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实验针灸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实验针灸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d8ff34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1.png)
实验针灸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实验针灸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是指在针灸学教学方面,开展一系列实践探索,以期发现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探索与实践的内容包括:
1. 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给学生更多的体验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针灸学的知识。
2. 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上,要做到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践练习,使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针灸学的实验操作。
3. 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上,要对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上就是实验针灸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探索与实践,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针灸学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医药针灸学教学设计针灸的教育学与科学研究方法
![中医药针灸学教学设计针灸的教育学与科学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cbcf17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2.png)
通过针灸教学设计,可以推动针灸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提高针灸治疗
的水平和效果。
针灸教育学与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提高针灸教学质量
针灸教育学与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针灸教学的本质和规律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促进针灸学术发展
针灸教育学与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是推动针灸学术进步的重要动力。通过对针灸教学方法 和科研方法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可以促进针灸学术的繁荣和发展。
中医药针灸学教学设计针灸的教育
学与科汇学报人研:XX究方法
2024-01-17
目录
• 引言 • 针灸教育学基础 • 针灸科学研究方法 • 针灸教育学与科学研究方法的融合 • 针灸教育学与科学研究方法的实践应用 • 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引言
Chapter
目的和背景
01
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
针灸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目的
为针灸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和 决策依据。
3
实施步骤
收集针灸相关数据、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与分 析、结果解释与验证、撰写数据分析报告。
04
针灸教育学与科学研究方法的 融合
Chapter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问题意识培养
通过引导学生关注针灸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培养其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的能力。
推动针灸临床实践
针灸教学设计不仅注重理论教学,更强调实践教学。通过针灸临床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 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针灸临床实践教学 也是推动针灸医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02
针灸教育学基础
Chapter
高职高专针灸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高专针灸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7322c90e6f1aff00bfd51e00.png)
高职高专针灸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标签:针灸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本校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美容、中医骨伤和康复医疗技术等专业的必修课。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以及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本校加大了针灸学实践教学的力度,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现介绍如下。
1 提高实践教学比重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分依赖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并且“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2005年以来,根据岗位职业能力需要以及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本校《针灸学》课程组邀请行业专家和部分毕业生参与,对中医学专业及相关专业(针灸推拿、中医美容、中医骨伤和康复医疗技术)的《针灸学》教学计划进行多次商讨,并达成了共识,即加大以上各专业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尤其是“经络腧穴各论”及“针灸操作技术”部分,实践教学的学时数由调整前的26节增加到调整后的52节),理论学时数与实践学时数的平均比例由原来的2.5∶1调整为现在的1∶1,旨在突出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2 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本校依照针灸临床的真实环境,建立了仿真针灸实训中心,面积约2 200 m2,内设5个针灸实训场所,主要设备有电针治疗仪、电动针灸模型、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特定电磁波治疗仪、低频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电运动治疗仪、170 cm 人体针灸模型、50 cm人体针灸模型等。
使学生有足够的场地进行学习和技能操作。
目前,各实训室实训开出率为100%。
3 创新实践教学方法3.1 优化基础理论教学,增加画经点穴的实践环节针灸学基础理论部分主要是经络和腧穴。
学生们学习的最初感觉是抽象、枯燥和乏味,如经络的循行复杂难辨、腧穴的定位繁多难定等。
《针灸学》四特性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针灸治疗的
![《针灸学》四特性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针灸治疗的](https://img.taocdn.com/s3/m/0490fb4b81c758f5f61f67e2.png)
第26 1期2019年3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V〇l.26 No. 1Mar.2019《针灸学》四特性教学方+与手段/革的研3与45针灸治疗的科学特性教学潘国庆!赵钊#刘密^张国山#石佳#常小荣#(1.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2.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007;3.中医医院,410300)[摘要]针对《针灸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理论教学与临床教学,网络平台教学与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 中引人现代研究成果,通过实施针灸治疗的科学特性教学,补充了教材内容的不足,解释了疾病治病机理,并且充分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关键词]四特性;针灸治疗;科学特性;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针灸学》是中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同基础理论、实 和临床治疗 而又自成体系的课程,也是中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一。
作为中医理论 体系的重要成部分,《针灸学》课程不 学生 针灸 的 理论和 能,能 针灸治临床 疾病的的中医临床科医生而,也是必 的 结一。
《针灸学》主要教学内容包针灸理论 络和 针灸 和灸 针灸 针灸治疗 分,而 内容在和学习中又面临一难问题,的经络生的特 能 的灸补手的针灸治病机理 ,解 ,学生能 学习和 中医针灸 理论 针灸治病机,是针灸学在实施教学改革中的主要 [1-2]。
针灸治 疗分是针灸理论人临床的,在针灸学中 重 要 。
在 分的教学中,在 教学 ,重视理论与实 机结合的教学 ,而实现针灸治疗的科学特性教学[3],了的教学效果。
一 重针灸,结合病 论针灸治疗是 中医 理论 络 理论 针灸能综合 临床诊治疾病的过程,是针灸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体现。
针灸治疗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 学生进 学科 的交会贯通,重点论针灸的治疗原则和配穴处方,理解和灵活记忆 点,重点针对针灸辨证 论治内容中理 进 ,结合病因、脏腑、气血津液络等辨证方法阐“理”;根据病因、病性、证型明1671-5136(2019)01-0099-02“法”;依据病 络理论讲“经”;按照选原则、配穴方特定的临床说“穴”在 治疗总论中的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 收)的内容,可以给学生提出相的,:1、足三里属 哪条脉,该 定?2、足三里的主治病候是什么,为什么?3、体现了 治疗 的哪个特点?络 乂内容融汇回顾,巩固其所学,并能对其他 进举一反三的理解记忆解头痛的治疗,根据病因 脉理论重点突出该病的证型特点发病,进行分 断选 治疗对针灸治疗科疾病的课堂学习,在 教学结合例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遵由易难、由简单复杂的原则,精心选择或列举一 实性、针对性 性和分析性的临床教学案例,学生进行分组(3-5人为 论,分 论的 可以 学生能与交,自解和点,并且 了团队合的精神。
《针灸学》教案次页(2024)
![《针灸学》教案次页(2024)](https://img.taocdn.com/s3/m/dbb6f43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0.png)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根据穴位所在部位和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针刺角度和深度,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包括消毒、选针、定穴等步骤,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和卫生。
针刺前的准备工作
16
2024/1/29
艾灸的种类
包括直接灸、间接灸、温针灸等,每种灸法都有其独特的操作方法和治疗作用。
艾灸的操作步骤
包括选穴、备灸材料、施灸等步骤,确保艾灸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艾灸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了解艾灸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并发症。
17
2024/1/29
18
2024/1/29
05
CHAPTER
针灸临床实践与应用
19
2024/1/29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灸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针灸治疗偏头痛
20
2024/1/29
神经系统疾病康复
如脑卒中、脑外伤等
中风后遗症
针灸能够缓解血管痉挛和肌肉紧张,减轻头痛症状。
头痛
针灸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睡眠节律。
失眠
12
2024/1/29
针灸可以发汗解表,祛邪外出,缓解感冒症状。
感冒
通过针灸刺激肺经穴位,可以宣肺止咳,化痰平喘。
咳嗽
针灸能够调节呼吸系统功能,缓解哮喘发作时的症状。
哮喘
13
2024/1/29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医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树立正确的医学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
03
02
01
5
2024/1/29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和临床实习三个部分。理论授课主要讲解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实践操作包括针刺、艾灸等技能的训练;临床实习则是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临床治疗中。
《针灸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针灸推拿学专业康复治疗方向为例
![《针灸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针灸推拿学专业康复治疗方向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215a729ccbff121dd3683c5.png)
《 针灸学》 课程 教学改革 的研究与实践
以针 灸推 拿 学专 业康 复 治 疗方 向 为例
李慧臻 , 金 香
( 长春 中医 药大学 针 灸推 拿 学院 , 吉林 长春 1 3 0 1 1 7 )
摘要 : 针 灸作为 中医康复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 , 传统 的《 针 灸学》 教 学方法 因受教 学计划 、 教 学大纲、 教 学学时以及 固定的教 学 内容的帝 l 约, 不能满足康复治疗专业教与 学的需求。长春 中医药大学针 灸推 拿 学院对康 复治疗方向针 灸学课 程进行 了教 学改革 , 重新制定 了适合培养康复 医学人 才的教 学大纲和教 学计 划, 同时又采 用病例教 学法和 寓教 于 习等方 法, 提 高 了教 学
进一步发展。因此 , 康 复 治 疗 学 专 业 教 育 成 为 了 康 复 医学 发 展 的重 中 之 重 , 而 课 程 的 建 设 是 专 业
初, 在我 国现代医学体 系中还是一个较 为薄弱的环 节 。这 就需 要 我 们 在 认 真 学 习 国 外 经 验 技 术 的 同 时, 更要重视和发挥传统医学的优势。中医传统 康 复疗 法 是指 以提高 患者 日常 生活 自理 能力 和生活 质 量为 目的的中医疗法。针灸疗法之所以适用于康复
医学的各科病症 , 是因为其调节脏腑功能及镇痛、 抗 感染等作用 , 可改善机体 的血液循环 , 提高免疫力 ,
促进机体的功能恢复 , 而这些作用又往往是互相联 系的, 故 其适 用范 围更 为 广泛 。现 代 康 复治 疗 的 各 种物理手段配合上具有明确疗效 的传统针灸疗法 , 不仅能达到单一的针灸 治疗 所不及 的效果 , 而且现
升 和人 口平 均寿命 的普 遍 延 长 , 人 们 对疾 病 的治 疗
《实验针灸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实验针灸学》教学改革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769d58c3cc1755270622082d.png)
《实验针灸学》教学改革与探索《实验针灸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通过实验手段来研究针灸学术理论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术理论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下形成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校《实验针灸学》自1987年以来已连续开设25年,是针灸推拿专业本科生和七年制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
共5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4学时,实验学时20学时。
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以来,全国各中医院校在《实验针灸学》教学方面,基本上都是以“教师教导型”和“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为主,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因而我们在今年来的教育改革中探索出一条新的教学思路,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学生课外学习的能力,改革考试方式和评分标准,在《实验针灸学》的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改革具体内容如下:1 合理选用教材教参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有关教材建设的基本精神,教研室老师积极参与《实验针灸学》教材建设,在选用教材方面,以“理念先进,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语言通俗”作为选择的标准。
我们目前采用的是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2007年出版。
由天津中医药大学郭义教授主编,我校孔立红和周华老师参与了编写。
教材中有很多案例,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解释比较深奥的理论知识。
由于教材的选用得当,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并能就其中的内容开展讨论。
老师应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成为学生和课本之间的桥梁纽带。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存在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了第二课堂和课后学习。
很多同学反映,学习的过程就是上课记笔记,考后全忘光。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课后读物和学习参考书的选择,重点给学生推荐了两本参考书——《科学推理的逻辑导论》和《实验医学研究导论》。
《实验针灸学》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研究
![《实验针灸学》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7bd778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b.png)
《实验针灸学》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实验针灸学》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研究。
引言部分介绍了背景和研究目的,突出了课程内容创新的重要性。
在分别阐述了课程内容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评估与优化、教学效果研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探讨。
结论部分探讨了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的意义和未来发展展望。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针灸实验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针灸学、实验教学、自主创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估、教学效果、发展方向、意义、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针灸疗法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和保健领域。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人们对针灸疗法的认识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传统针灸教育中,实验教学一直是培养学生临床操作能力和治疗技术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医学教育的需求。
针对现有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本研究将以《实验针灸学》课程为切入点,探索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的路径。
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创新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课程评估与优化、教学效果研究等方面的探讨与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推动针灸教育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本研究旨在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挖掘针灸学科的潜力,为今后针灸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实验针灸学》课程的自主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有效提升针灸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目的:1. 分析当前实验针灸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如何优化实验课程内容,使其更贴近实际临床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探讨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寻求更加适合针灸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
针灸实践教学(2篇)
![针灸实践教学(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d8772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c.png)
第1篇一、引言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针灸逐渐被世界所认可,其在临床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针灸临床治疗效果,培养具备扎实针灸理论和实践技能的针灸人才,针灸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针灸实践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针灸实践教学的目的1. 培养针灸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针灸实践教学旨在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针灸的基本技能,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提高针灸教师的临床教学水平针灸实践教学有助于教师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临床治疗能力。
3. 推广针灸技术,提高针灸在临床中的应用通过针灸实践教学,使更多医务人员了解和掌握针灸技术,推动针灸在临床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应用。
4. 促进针灸学科的发展针灸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针灸人才,为针灸学科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针灸实践教学的内容1. 针灸基本理论(1)针灸基本概念:阴阳、五行、经络、穴位等。
(2)针灸治疗原则:治病求本、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等。
(3)针灸治疗方法:针刺、灸法、拔罐、推拿等。
2. 针灸操作技能(1)穴位定位:熟悉人体穴位分布,掌握穴位定位方法。
(2)针刺技术:熟悉针刺手法、针刺深度、针刺角度等。
(3)灸法操作:掌握艾灸、电灸、红外线灸等操作方法。
(4)拔罐技术:熟悉拔罐方法、拔罐时间、拔罐部位等。
(5)推拿技术:掌握推拿手法、推拿部位、推拿时间等。
3. 临床案例分析(1)常见病证的临床表现及针灸治疗方案。
(2)针灸治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3)针灸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
4. 针灸实验室技能(1)针灸器械的使用与保养。
(2)针灸实验操作:如针刺实验、灸法实验、拔罐实验等。
(3)针灸临床数据采集与分析。
四、针灸实践教学的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课堂讲授:教师结合临床案例,讲解针灸基本理论、治疗方法等。
谈《针灸学》“四性”教学法
![谈《针灸学》“四性”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e1660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a.png)
谈《针灸学》“四性”教学法
刘建武;杨仁英;陈日新;康明非;刘敏勇
【期刊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
【年(卷),期】2008(26)3
【摘要】通过详细介绍《针灸学》"四性"教学法,以及教学评估方法,说明了"四性"教学法在促进针灸学教学改革,更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重要的意义。
【总页数】3页(P483-485)
【关键词】针灸学;“四性”教学法;教学改革
【作者】刘建武;杨仁英;陈日新;康明非;刘敏勇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4.1
【相关文献】
1.《针灸学》"四步"双语教学法的探讨 [J], 赵荣;陶静
2.针灸学四阶段教学法改革尝试 [J], 刘雁;王旭;邵文锦;吴爱华;曹娟
3.“四步教学法”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 [J], 张颖新;陈春海;朱峰
4.谈针灸学“中风”一篇教学法 [J], 李红;
5.谈《针灸学》教学中的多形式综合教学法 [J], 阳仁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在针灸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在针灸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4f4780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13.png)
在针灸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摘要】针灸学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主要介绍了在针灸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教学内容设计必须合理科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师生互动可以促进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针灸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案例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针灸学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但也存在挑战和改进空间。
未来,应加强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
结语,针灸学教学需要不断探索,才能更好地服务医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针灸学、教学实践、教学内容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师生互动、实际操作能力、案例分析、体会总结、发展方向、结语。
1. 引言1.1 针灸学教学的重要性针灸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针灸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培养针灸医师和研究人员的基础和关键。
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可以让学生掌握针灸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从而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灸学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针灸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教学来熟悉针灸的各种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练习和掌握,才能达到熟练运用的水平。
针灸学的理论知识也十分丰富复杂,学生需要通过教学来系统学习和理解,这样才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针灸学教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培养专业人才,更在于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医学。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教学实践,才能让针灸学这门宝贵的传统医学学科继续发扬光大。
1.2 本文主要内容介绍在针灸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引言针灸学教学在中医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系统性的培训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针灸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为将来成为合格的针灸师奠定基础。
本文将就在针灸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进行探讨和总结。
针灸学教学实践是中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针灸学知识,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关于_针灸学_教学内容改革的设想与实践_王淑娟
![关于_针灸学_教学内容改革的设想与实践_王淑娟](https://img.taocdn.com/s3/m/f794b0c80c22590102029d9a.png)
150第13卷 第7期 2011 年 7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3 No. 7 Jul . ,2011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又有自身独特理论和技能体系的实践性综合性学科。
在《针灸学》教学中,长期存在着“一多一少”的问题,即内容多、学时少(72个学时)。
为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好地掌握针灸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主要操作技能,几年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探索与改革,取得一定的效果。
现谈一点个人体会,意为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
1 精简课堂教学内容《针灸学》教材包括绪言、针灸理论、针灸技术、针灸应用等内容。
其不仅是一门理论课,更是一门涉及临床多学科的实践课。
以往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课上几乎完全省略了师生的互动教学环节,虽然讲授的内容较多,但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尤其是针灸的实际应用能力没有得到较好的提高。
为此精简课堂教学内容势在必行。
1.1 突出重点在教学时数少的情况下,遵循《针灸学》教学大纲,使学生掌握针灸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针灸防治常见疾病,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必须重点突出学科的独立性,注重知识的连贯性,以经络循行、腧穴的定位、操作手法为纲,以腧穴的主治特点及治疗为目的,展开教学。
比如在腧穴总论中,详细讲解腧穴的主治特点及各类特定穴的特点和应用,而在针灸应用部分,有关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等方面的内容,只须点到关于《针灸学》教学内容改革的设想与实践王淑娟,苏妆(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2)摘 要: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针对目前教学学时少、内容多等现状,从精简课堂教学内容和充实实训教学内容两方面提出教学改革的设想,并就具体实施方法和实践结果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针灸学;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训教学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1) 07- 0150- 02收稿日期:2011-02-15作者简介:王淑娟(1966-),女,辽宁沈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针灸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 b s t r a c t 】T h i s a r t i c l e a i m e d t o w a r d s t h e r e s e a r c h a n d p r a c t i c e o n a s p e c t s a s t h e s o l u t i o n o f d i f i f c u l t y o f e x p l a i n i n g
它能充分展现循行路 线客观存在的动态特性 ,腧穴 内容教 学能验证腧穴功能 的相对 特异性 特性 ;刺灸法 内容教学 能体现针法灸法 补泻 手法参数的差异特性 ;针灸治疗 内容 教学能反映针灸治疗 的科学特性 。将 四特性教学法引入
到《 针灸学 》教学 中后 , 使 得抽难讲的经络循行 一 目了然 ,功能难 明的腧穴特性得 以佐 证 ,手法难显 的刺灸补
mo x i bu s t i o n a n d il f l i ng / d r a wi ng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o f wo nd e r  ̄l me c h a n i z a t i o n o f t r e a t me n t d u r i ng t h e“ Ac u pu n c t ur e ”
c o n n o t a t i o n o f mo d e r n s c i e n c e . T h e c h ra a c t e r s a r e me id r i a n s e d u c a t i o n f u l l y u n f o l d t h e d y n a mi c c h a r a c t e r t h a t t he c i r c u l a t i o n
【 摘要 】 本研究主要是针对 《 针 灸学 》教学 中,如何解决经 络循 行抽象难讲 、腧穴特异功 能难明 、刺灸补泻
手法难显 、治病机理玄妙难 释等难 点疑点问题进行研究和实践 。课题 组在吸取最新针灸 临床 、实验研究 成果 的基
础上 ,建立 了一套突 出传统 针灸学理论精 髓、体现针灸 现代科学 内涵 的针灸学 四特性 教学法 ,即经 络内容教学 。
e d u c a t i o n . B a s e d o n t h e l a t e s t a c hi e v e me n t o f a c u p u n c t u r e c l i n i c a l a n d e x p e ime r n t r e s e a r c h. o u r g r o u p f 0 u n d t h e q u a d r u p l e -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 。 a c u p u n c t u r e — - d i d a c t i c s wh i c h h i g h l i g h t e d t h e q u i n t e s s e n c e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a c u p un c t u r e t h e o r y a n d r e l f e c t e d t h e
t h e a b s t r a c t me i r di a n s c i r c u l a t i o n,c l a if r y i n g t h e d i s t i n c t i v e f un c t i o n o f a c u p o i n t s,r e v e a l i n g t h e ma n i p u l a t i o n o f a c u p u n c t u r e /
中医砻 研究 Z h o n g y i y a o y a n j i u 《 中 国 医 学 创 新》 第1 I 卷第9 期( 总 第2 9 1 期) 2 o 1 4 年3 月
《 针灸学 》四特性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改革 的研究 和实践术
刘密① 潘思安① 张国山① 常小荣① 刘未艾① 黄洁① 娄必丹①
泻客观呈现 ,玄妙难释的治病 机理诠 释尽然 。
【 关键词 】 针灸学 ; 四特性 ; 教学方法 ; 教学手段
Th e Re s e a r c h a n d P r a c t i c e o f Te a c h i n g Me t h o d s R e ar m i n t h e Qu a d r u p I e —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 a c u p u n c t u r e — d i d a c t i c s / LI U Mi ,P A N S i — a n,Z HANG Gu o - s h a n,e t a l J / Me d i c a l I n n o v a i t o n o f C h i n a 。2 0 1 4 。1 1( 0 9) : 0 8 4 —
e x i s t s o b j e c t i v e l y ; a c u p o i n t e d u c a t i o n v e r i i f e s t h e r e l a t i v e p a r t i c u l a r c h a r a c t e r o f t h e f u n c t i o n o f a c u p o i n t s ; ma n i p u l a t i 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