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心飞翔》到中国歌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我心飞翔》到中国歌剧
摘要:
歌剧,被誉为音乐艺术皇冠上的明珠,但却因为过于“阳春白雪”,而曲高和寡,似乎离我们有点遥远。
11月6日开幕的首届中国歌剧节,让榕城福州进入“歌剧时间”,在20多天的时间里,16个剧目,名家云集,精品荟萃,福州观众第一次离歌剧如此之近。
歌剧节正在热热闹闹地举办,然而歌剧节掀起的这波热潮能持续多长时间?歌剧节过后,观众能记住什么?歌剧的普及之路,能否越走越宽?
欣喜的是,在这届歌剧节上,我们看到改变和探索。
探索一:
从内容到形式的民族性
亮相歌剧节即引起观众强烈反响的歌剧《红河谷》改编自冯小宁同名电影,与如今的大多数中国歌剧不同,《红河谷》既没有依照西洋歌剧的“格式”编写音乐,也没有按照《洪湖赤卫队》《珊瑚颂》等“民歌化”路子创作。全剧的音乐富有西藏民族特色,却能恰到好处地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十分好听,也颇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该剧导演陈蔚介绍,从创作一开始,主创就希望这是一部能够流传的精品,“既有经典歌剧的规格和规范,又要突出中国歌剧的风格和风骨。”陈蔚表示,在当前开放、多元化的文化氛围里,如何摆脱国外歌剧的束缚,寻找到具有中国特色歌剧的风格和风骨,是当代艺术家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红河谷》紧紧把握中国观众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欣赏需求,已经寻找到中国歌剧的这一风骨。”陈蔚对此颇为自信。
这部歌剧要表现的是两种文明的冲突之下人性的力量,陈蔚说,“《红河谷》的魂就是东方和西方融合与冲突,最重要的主题必然是那朵东西方两大文明激烈冲突下绽放的人性之花。”
《红河谷》的民族化尝试并非个案。早在1945年,大型歌剧《白毛女》在延安公演,以全新的内容、全新的形式、全新的视角、全新的音乐以及全新的演唱,创造了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戏剧品种,中国歌剧就开始走上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此后,类似作品大量涌现:《长征》《洪湖赤卫队》《江姐》等剧,不仅戏剧情节脍炙人口,而且唱段广泛流传,是音乐会及群众文化活动中雅俗共赏的曲目。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戏剧创作研究室主任周明认为,虽然歌剧是“舶来品”,但中国歌剧和外国歌剧应该有不同。外国歌剧以声乐为主,以音乐的起承转合带动剧情的发展。而到了中国,这种艺术形式必须照顾到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必须兼顾音乐和情节,但仍应侧重音乐。这就为中国的歌剧创作艺术者提出了一个难题:即既要尊重歌剧本身的形式,还应具有本土化的特点。例如本届歌剧节的开篇之作,福建大型原创歌剧《土楼》,题材有地域特色,音乐表现上也包含了很多客家民歌的演唱手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探索二:
“去贵族化”尝试
1925年,鲁迅先生唯一一部爱情小说《伤逝》问世。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由音乐家施光南作曲,韩伟、王泉编剧完成了歌剧《伤逝》。
这是鲁迅笔下,一个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间老北京城的爱情悲剧,讲述涓生与子君这一对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进步青年,冲破封建樊笼,实现自由结合,却在生活的压力和世人的嘲讽中渐渐失去对生活、对理想、对爱情的信心。最后涓生竟认为“爱情是个错误”,子君在绝望中离开……
无论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还是在现代,爱情和面包的矛盾不仅是艺术也是生活的永恒主题。在我国首位站上国际歌剧指挥台的指挥家郑小瑛看来,这是培养大学生歌剧兴趣的一部好作品,她也希望,通过这部歌剧,也能给当代的青年学子一些启发。
此次,由华侨大学工学院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带来的《伤逝》校园版《紫藤花》,基本忠于原作的精神及内容,但这一版本并非简单地重现,而是对原作进行了精心提炼,并赋予了该剧新的结局。原本长达2小时的歌剧,被删节在了1个半小时以内。故事结尾更是变为了开放性的结局,对涓生和子君的故事进行了新的演绎。改编后的《紫藤花》不再止于悲戚地赚取观众热泪,而是给观者保留反思和探索的空间。
同时,为了使这部作品更易于在校园中演出,音乐伴奏采用了钢琴与少量弦乐的室内乐风格,乐队和合唱团的人数也分别进行了压缩,最后整个乐队加指挥也不过十三人,合唱团12人,男女主角各一。
全剧的舞台设计亦颇有特色:没有分幕、没有吊杆,活动在舞台上的仅是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及两棵挂满紫藤花可以移动的大树,制作费用仅为十几万元。执导了几十年的中外歌剧,该剧导演李稻川对歌剧界如今热衷的动辄上百万元
的大制作颇为忧虑,大量资金砸进去,铺天盖地的宣传也做了,除了上演时的热闹,观众看了,却什么也没有记住。“如果成为普遍风气的话,歌剧也就没什么前途了。”虽然由于排演时间短,《紫藤花》还略显仓促,但在李稻川看来,它像一股清泉,回归音乐的本质,情感的本质,昭示了歌剧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探索三:
如何让更多人爱上歌剧
有小说原著的良好基础,加上抒情优美的曲调,歌剧《伤逝》一问世,就被视为民族歌剧的经典。其中《紫藤花》《一抹夕阳》《不幸的人生》等经典唱段脍炙人口,经久不衰。
然而30年后,当郑小瑛试图重新排演这部作别舞台多年的歌剧时,却发现这部作品已经几近“失传”,能查阅到的资料只有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歌剧〈伤逝〉选曲(钢琴伴奏谱)》中的10首选曲。“经典如果没有传承,就会成为无法挽回的遗憾。而传承的最好方式就是多演,让更多的人记住!”郑小瑛感慨。
这也是不少歌剧诞生后面临的尴尬。由于歌剧制作复杂、成本巨大,不少人并不敢轻易尝试。在福建大剧院建成之前,福建就基本没有演出过歌剧。
福建省歌舞剧院院长张树平认为,福建的歌剧市场还处在培育观众群的阶段,本届歌剧节是个助推力,能吸引更多人关注歌剧,喜欢歌剧。在歌剧节期间,主办方还拟将歌剧片段或折子戏等送入社区。而演出时的票价也根据演出团体和观众的需要适当地进行了控制,最低50元,而最高也不过300元。
张树平坦言,现在的文艺作品,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有没有市场。“给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舞美必须要强化。”找准了定位,就不需要犯愁前景。他介绍,目前福建大剧院一年有240场演出,每一场的上座率都能达到80%以上,而且一等票总是在开售的一两天内迅速售罄。在月初刚刚落幕的厦门海峡两岸文博会上,《土楼》就签下了三十几场演出意向。虽然前期仅设备投入就超过千万元,但他对《土楼》的市场前景有信心。
中国歌剧研究会副秘书长孙砾的经历似乎验证了这一说法。孙砾说,福州歌剧观众群的扩大可以用这几年向他要票的人的变化来侧面反映,“2009年我在福州演出歌剧时,向我要票的还是音乐圈内的人;2010年已经有各行各业的人来要票了。”他认为福州有很好的歌剧观众,在专业水准、观剧礼仪和文明方面已经越来越进步,但还不能靠演出票房来养活演出。
眼下,孙砾希望有更多的人到剧院欣赏歌剧,“当他听到好东西,他就会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