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问卷设计中敏感性问题的模糊性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链接5-2:问卷设计中敏感性问题的模糊性处理
1.敏感性心理状态问题的模糊性处理
被调查者面对敏感性问题往往会产生一种自卫心理,“这是一种担心如实填写会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会有损于切身利益的心理反应。
问卷调查的内容越敏感,这种心理反应就越容易产生。
它往往会导致被调查者从稳妥出发,以不影响到自己的利益为标准。
”这样就使调查结果因被调查者的防卫心理而受到影响。
为了避免这种影响的产生,调查者可以在问题前面写一段使被调查者消除顾虑的功能性文字,从而减轻被调查者的心理负重,使其放松心理上的戒备,以较平和的心态来回答问题。
在农村地区推行费改税新政策之前,被调查者深受“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之害,却又难以维护自身利益。
在被调查者看来,自己在“三乱政策”面前处于一种劣势地位。
这种优劣势的比较,使被调查者感到“你家今年税费共缴纳多少元?”的提问是一个敏感性问题。
当调查者在该问题前加上费改税新政策这段功能性文字之后,“新政策”在被调查者心里形成一种自己不再处于劣势地位的新认识,这种新认识与原认识产生冲突,使被调查者的思维同时受到两种认识的影响,亦新亦旧、亦此亦彼,形成了一种模糊的心理感受。
这种模糊的心理感受减弱了被调查者的心理压力,因而也削弱了问题的敏感程度。
2.敏感性关键词的模糊性处理
在问卷设计中,问题的敏感性往往集中表现在问题关键词的使用上,也就是说,在一个问题中其它词汇都是非敏感的,只有一个(或几个)关键词带有很强的敏感性。
因而,我们可以用非敏感性词汇替代敏感性词汇,以实现降低问题敏感性的目的。
例如,“右派”这个词对曾经被打成右派的人来说是敏感性很强的词汇,可以用“不公正待遇”来代替。
这种替换实际上是通过不同性质的词汇的使用,来实现敏感性词汇的非敏感化。
词语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包括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
让自己在陌生的调查者面前回答敏感性色彩很浓的问题,是一件有心理压力的事情。
当问卷中出现了贬义词的时候,在被调查者心里就会出现一个清晰的二分法比较:褒义和贬义的比较。
在褒贬的比较中,被调查者一旦被划分到贬义的范畴里,敏感性心理就出现了。
如果引用的是中性词,那么在被调查者心里就会出现一个三分法比较:褒义、贬义、中性的比较。
在这个比较中,非敏感性词汇充当着模糊情感色彩的角色,避免了被调查者褒贬的激烈心理冲突。
对敏感性关键词的模糊性处理的核心是剔除敏感性色彩的表述,只要剔除了敏感性色彩的表述,就会淡化被调查者对敏感性关键词的敏感性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被调查者处于褒贬评价的模糊情景中,从而淡漠了被调查者对敏感性关键词的褒贬比较心理,降低了被调查者对带有敏感性关键词的提问的敏感程度。
3.敏感性主体的模糊性处理
敏感性主体的模糊性处理是指:把本应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填答的问题转移到由被调查者根据他人的情况来阐述自己想法的技术处理。
在这里,“主体”泛指所有的被调查者。
“敏感性主体”特指那些因提问内容较敏感、且针对性较强而产生不安心理的被调查者。
“转移”恰恰利用了敏感性主体不愿暴露自己情况的心理,在问题设计中保持调查内容不变,将调查主体由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不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情况,而是让其回答他人的情况,以此淡化敏感程度,我们称这种处理技术为敏感性主体的模糊性处理。
敏感性主体的模糊性处理的实质是调查对象的模糊化。
被调查者被要求回答的是“别人”情况的时候,被调查者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回答问题的,因而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将明确的调查对象“自己”变为“自己和别人的模糊体”,亦自己亦他人,调查对象的转换一方面没有违背抽样原则,另一方面得到的调查资料具有更强的真实性,达到了模糊性处理的良好效果。
资料来源:张美生,毕艳红. 问卷设计中敏感性问题的模糊性处理.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