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交流发言文稿 让每个生命精彩绽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每个生命精彩绽放

这是一次深度的培训,更是一次重新改变课堂的学习。正是因为渴望汲取新能量,也正是因为培训的精彩,为期十几天的培训学习在理论学习与观看课堂的思考中匆匆结束了。收获很多,有的可以用语言说清楚,有的却说不清,今天我主要和大家分享我自己在这学习中比较关注的两方面。

培训第一天就有一个专家为我们做了这堂名为《做专业发展的幸福教师》的讲座,我觉得可能是许多老师的幸福指数很低的原因吧,讲座中讲到:没有灵魂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潜移默化、持久深远,文化不在多而在于精,教师研修文化要以自主持续为发展动力;以无私奉献为价值取向;以团队研修为主要形式;以共生共长为目标追求。这次讲座中还讲到了八度教师:道德上有高度、人格上有力度、思想上有深度、学习上有厚度、能力上有广度、情感上有温度、行为上有风度、胸怀上有气度。理论培训时我们的班主任有个要求就是听完讲座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自己学习的心得,我们组就由我和大家分享了一下自己的心得。我认为幸福感是一种心态。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幸福教育的理念、坚定终身从教的信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会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其实正像我们现在在做“学本课堂”改革一样,关键是心态,调整好心态才能有幸福感,做起事来才不会觉得那么累了。

去培训之前我对学本课堂在实际课堂中的操作就有许多疑惑:比

如:究竟学案是什么样?孩子们该如何小组合作、该在合作中交流些什么、如何设计主问题、如何指导孩子们展示交流……因此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也就比较留意这些问题,也略微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学案,其实在学校听大家上课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一直在说学案,究竟学案是什么样的?和我们平时的教案有什么区别呢?前几天听讲座的时候我就特别留意,去跟岗听课的时候我也特意找了授课的老师看看他们的学案。然后我又查阅了一下龚雄飞院长的“龚雄飞与学本教学”这本书。其实学案就是导学案,导学案的意义就在于,第一,功能导学化,重在导学,导学案的功能就在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特别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有效的引导。第二,导学问题化。导学案的设计不是“习题化”而是“问题化”,导学案的核心不是习题汇编,而是要分析学生自学的重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然后把重点、难点设计成为有效地问题,通过这些有效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探究。第三就是问题思维化。就是我们设计问题,必须能引发、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运用思维去和教材对话,处理教材。第四,就是思维品质化,就是到学问题的精心设计。一堂六年级语文课,老师上的是《探寻“反复结构”童话的魔法》,这是一堂群文阅读的课,一共是四篇阅读材料,老师带着学生们学习了第一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让学生浏览后说说老妇人都要了些什么?和孩子们一起完成了结构图,学生们就根据这个梳里好的结构图,分析了文章的关键词,梳理了关键点。接着教师出示学习要求学生就开始自学、

小组内分享、展学,展学的结束后老师抛出一个问题“这些反复的环节可以调换顺序吗?”这就是一个激发学生思维的引爆点,这时就安排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就沸腾了。这个问题设计很妙也很关键。接下来创编故事的环节学生完成的就很轻松。这样让学生既掌握了方法,更懂得了方法背后的原理。(播放展学视频)

其实导学案的核心就是设计主问题,锁定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的问题必须能变成思维训练的引爆点,学生才能更好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学案的设计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整理,其实设计学案就像是导演在写剧本一样,为了让孩子们在舞台上更精彩,开出更鲜艳的花,幕后的导演就是要花更多的心思了。

如果说学案是学本课堂的基础,那么课堂中孩子们的合作学习就是关键。

从小班化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始我们就在尝试,怎样让学生更好地合作学习,至今还是觉得问题很多,这也是我在我的课堂教学中的关注点,我一直在努力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合作、会合作,可是还是找不出为什么合作效果不好的原因。因此在这次培训的时候我就特意关注了一下。

合作学习的核心理念就是老师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也就是老师要懂得依靠学生,借学生之智和学生之力来促使学生发展。其实很多时候我是不相信学生,总是不敢放手,就怕学生说错。具体怎么做?“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这里就可以引申

出合作学习的实质:合作学习其实就是学生之间基于问题的互相学习,也就是让学生先进行独立自学,当学生在自学中产生了认识的“疑点”时,就通过合作解释把“盲点”做亮;当学生在自学中产生了知识的“误点”时,就通过合作纠错把“误点”做对;当学生在自学中产生了理解的“弱点”时,就通过合作总结把“弱点”做强。

现在我们开展合作学习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合作对象上的边缘化问题。在合作学习时并非所有学生都倾情投入,有的学生在认真参与,还有得学生没有完全融入,更有一些学生就像小说中说的幽灵一样,悄悄游离在小组活动之外。二是合作深度上的浅层化问题。合作学习时小组活动混乱无序,交流的人自言自语,旁边的人缺乏倾听,既无法正确评价又缺少归纳总结,到合作学习结束时都是彼此之间的一些简单思维的堆砌,而无法形成深度的小组共识,从而导致整个小组交流停留在思维的浅层。三是合作低质化,学校深度不够,质量不高。(播放视频)

因此要改善以上的问题是一个漫长而又细致的工程。我们要考虑:优化小组:包括1、小组规模。重庆沙坪坝区基本是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采取同桌合作称为“1+1”二人小组,三四年级是“2+1”三人小组,慢慢过渡到“2+2”四人小组,在往上都是四人小组。

2、分组方法。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把学生学习成绩、能力、性别、性格、家庭背景等不同的学生,相对均衡的分配到小组中去。这就组间同质便于开展学习竞争。组内按照优秀、中等、后进三个层次来分配学生,组内异质有助于形成互助和协作的关系。

3、小组分工。这次去跟岗的学校在分工方面,设置了行政小组长,主要负责监督、协调组内学习,保证学习的有效性,主要是有人际关系较好、协调能力强的学生承担。还设置了学科小组长。因为学生在不同的学科的表现是不一样,根据学科设置小组长,可以有不同的学生来担任,学科小组长就是负责合理分配交流的顺序,汇总小组意见。这两类分工是相对固定的。管理上有行政小组长负责,学习上有学科小组长组织,由此实现小组管理的优化。

另外我们的1号、2号、3号、4号学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编号可以随时调换,这就需要一个评价的机制。

4、座位的安排:在安排座位时我们可以是两人小组就可以同桌进行,三人小组我们就可以安排并排坐,面向黑板。座位的顺序就可以是学习最弱的坐中间,优秀的和适中的做两边。这样更方便“生帮生”。四人小组就可以围坐,学生之间的距离尽量靠近一些。

接下来就是要细化过程、强化训练。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环环相扣的过程,不可能一口吃个大胖子,去跟岗的学校我们所看到课已经是经历了五年的训练老师们的意识里才像是习惯成自然的在课堂中就运用小组合作的课堂模式。前期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去帮助学生去分工,然后用至少三年的时间让每一类分工的学生知道自己的职责,包括训练学生如何合作、怎么合作,甚至包括回答问题时该怎么组织语言表达,体态应该是怎样的,等等许多细微的指导。(照片)

我们去听的都是学校老师的家常课,因为他们几乎每周都有来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