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
第一节早期效果理论
•早期有关大众传播的效果的理论:•子弹理论(bullet theory)
•皮下注射器理论(hypodermic needle theory)
•传送带理论(transmission belt theory)
第二节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
•拉扎斯费尔德(Dr.Paul Lazarsfeld,1901-1976,美籍奥地利社会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研究所;《人民的选择》(1944)。
•1940年俄亥俄州,伊利县,600个选民,被分为4个组(1个样本组,3个对照组),从五月开始,至十一月选举,共7次跟踪调查。称为“伊利调查”。
•
•结果表明:只有8%的人改变了意向。更多人的投票意向决定于他们的“既有政治倾向”(用IPP指数来衡量,Index of Political Pre-dispositions,既有政治倾向指数)。
•来自媒介的信息首先抵达“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s),然后,意见领袖将其所见所闻传递给同事或接受其影响的追随者(followers)。这一过程被称为两级传播或两级流动传播(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
•意见领袖决定于:是否曾试图以自己的意见去说服别人,或者,是否有人就政治事务征求过他们的意见。这部分人占调查对象总数的21%。
•另一项研究还考察更长的影响链,因为意见领袖也承认,自己曾受到其他意见领袖的影响。
•意见领袖的影响也仅限于特定的时间和特定话题。意见领袖之所以有影响力,不仅与他们是谁有关(社会地位、年龄、性别等),而且与他们所属群体的结构和价值观有关。•E·卡兹(Katz)和拉扎斯费尔德还发现:在购物、时尚等领域,广泛存在既有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机制、意见领袖及两级传播现象。《个人影响》(1955)。
•“意见领袖”的概念与特征:
•在人际传播关系中,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造成影响的人,被称为“意见领袖”。他们是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介或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在不同事物中,意见领袖是不同的。在购物方面,意见领袖通常是生活在大家庭里年长女性。有的人社区性事务的意见领袖,有的在国际性事务方面具有影响力。决定时尚和看电影方面的意见领袖往往是年轻的未婚女性。
•某个领域的意见领袖通常不大可能是另一个无关领域的意见领袖。在传统社会中,意见领袖常常是综
•区分领袖与追随者的指标:
•卡兹等人《个人影响》:
•生活阅历(经验与知识,如购物)
•社交性
•社会经济地位
•有的研究者归纳出:
•价值观的人格化体现(其人为谁)
•能力(知识)
•可利用的社会位置(其人所知的人)
•研究发现,意见领袖比追随者更多接触相关媒介:“意见领袖的作用是通过一切合适的媒介将本群体与
•对两级传播的批评:
•“与其说是给予意见,不如说是分享意见。”
•意见领袖与追随者的界限不容易区分。•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主要是告知,而人际传播在说服方面更有效。
第三节创新扩散与多级传播
•创新扩散理论主要研究新技术在社会系统中传播扩散的过程,从研究传播媒介、农业推广和新药传播等三个不同的途径发展而来。
•代表作是埃弗雷特·罗杰斯的《创新的扩散》(Diffusion of Innovations,1983)。
•创新(innovation):“一种被个人或其他采纳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实践或事物。”
•扩散(diffusion):“散播关于创新消息的一
•瑞安和格罗斯(Ryan & Gross,1943)的研究:在衣阿华州农民中推广杂交玉米种子的过程。这一创新于1928年开始在艾奥瓦州农民中推广,引发了历时20多年的农业创新和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
•他们的调查包括四种主要的扩散元素:(1)一项创新;(2)特定渠道传播;(3)经历一段时间;(4)在一个社会体系的成员之中流通。
•其实施步骤如下:
•1、访问259位农民,以确定他们何时及如何采用杂交玉米新种,又是在何时如何获得玉米新种及其耕作方面的信息。
•2、经过一段时间的计划采用率。
•3、农民被确定归于采用者行列的依据是其采用玉米新种的时间。
•4、在创新决策的过程中,确认各种传播渠道扮演的不同角色。
罗杰斯把影响一项创新被采用率高低的特征分为五类:
•相对优越性:某创新优越于旧观念的程度。•兼容性:创新与现有价值观、以往经验、预期采用者的需求共存的程度。
•复杂性:被理解和采用的难易程度。
•可试验性:被检验的程度。
•可观察性:创新结果能被人们看到的程度。•另外,从人口和心理特征研究回避新技术的因素:年龄、技术恐
•意见领袖与追随者在许多属性上有同质性。
•在创新推广中,信源—接受者(采用者)之间有高度的异质性,因为新观念通常来自迥异于接受者的人物。
•罗杰斯:创新采用者的五个类别:
•创新者——敢冒风险,见多识广;
•早期采用者——受人尊敬,常为意见领袖;
•早期跟进者——深思熟虑,常与同事沟通;
•后期跟进者——顾虑多,因为某种压力而采用;•滞后者——守旧,观念闭塞,限于以往经验。
•创新扩散传播的“S”形曲线
•人数少,扩散进程慢——当人数增加到居民的10%~25%时会突然加快,曲线呈迅速上升趋势——接近最大饱和点时再次慢下来。
•“S”形曲线的理论在市场营销、产品更新和传播内容与形式的生命周期这些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