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共中央《公开信》发表30年来人口计生工作述评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成为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史上的一座里程碑。30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妇女总和生育率从实行计划生育前的5.8下降并维持在更替水平以下。据统计,2009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35亿。如果维持20世纪70年代初的生育水平,我国现有人口将超过17亿。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是一个充分酝酿、慎重决策和不断
丰富完善的过程,它经历了从开启计划生育事业、确立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发展道路。
实行计划生育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实践,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减少、妇女地位改善和人口素质提升;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为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离不开相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离不开人口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心血汗水,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配合,这其中,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发挥了重要的模范带头作用。
人类发展指数迅速上升人民生活状况明显改善
人口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基础性的地位,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人类发展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它涵盖了经济水平、知识水平、健康水平和生态水平等多项内容。30年来我国人类发展指数增长了
近50个百分点,是世界上人类发展指数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在世界排名第92位,居于中等发展水平。
据介绍,30年来,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8.6%,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人口抚养比下降1/3左右,创造了较长时间的人口红利期,对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贡献率达1/4以上。
同时,我国人口素质逐步提高,人民生存和发展状况明显改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超过73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从改革开放初的4.5年提高到8.5年,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前的2.5亿减少到4000万左右。
五大人口问题交织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成现代化建设瓶颈
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结构正在加快调整,人口结构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我国人口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与30年前相比,人口过快增长的问题已经得到缓和,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并相互交织,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一是人口“三大高峰”将先后到来。今后20至30年,我国将先后迎来劳动人口、总人口、老年人口三大高峰,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更加明显。
二是出生人口素质亟待提高。据测算,我国每年出生时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和出生后逐渐显现的缺陷约占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到6%,这直接影响到近百万家庭、几百万人的生产和生活。
三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仍然偏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结果,2009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45,比2008年下降了1.11,但仍然严重偏离正常值范围。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将严重影响性别平等、妇女权益、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
四是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亿,今后人口老龄化速度还将加快。
五是人口迁移流动呈现新特点。《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表明,目前,全国流动人口数量已超过2亿。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群将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在现居住地生育现象十分普遍。流动人口长期定居和
举家流动的趋势明显,“二线”城市和城镇人口流动活跃,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努力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
面临复杂的人口发展形势,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做出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的重大决策,标志着我国人口计生工作进入到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新时期我国人口计生工作仍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要按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在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需要推进“两个统筹”:一方面要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发挥人口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
境承载力相适应;另一方面要统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各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努力建设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要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形成以统筹协调、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群众自治和人财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制机制;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教育、行政等方式,提高人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形成有利于人口均衡发展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
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要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倡导,进一步健全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等制度,同时探索人口计生政策与相关社会经济政策的有效衔接,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形成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社会政策环境。
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口计生系统还要和相关部门密切合作,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从面向育龄群众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逐渐向全人群和生命的全过程转变,如积极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老年人服务关怀等工作,不断完善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服务。